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 >

第199章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第199章

小说: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蚍郑悦孜骼担骸澳闩晕宜档挠泄乜ㄋ那榭鋈甲既肺尬蟆!备盖滓郧爸皇嵌耘档氖虑槠鸸骋桑创游粗厥庸L晁估隼偬氐幕埃趴既险娑源鹋乃邓⒔幕坝锶技锹剂讼吕础�

    一九五五年春天,印度拉嘎石扎学院(音译)专门研究特异现象的著名心理学家班内杰( Ner Jee),专程前往斯万纳塔家调查此事。他先向斯万纳塔详细询问了她前生的一些情况,然后又赶往卡他讷城小女孩所谓的前世之家——帕扎克家里进行核查。经了解后得知,帕扎克家里以前确实有一个名叫碧雅的女人,此女人后与米哈地方的巴石勒结婚成家,一九三四年才去世。班内杰把小女孩所讲的前世情况与帕扎克家的人所说的事实一一核对,结果发现它们竟完全一致。特别是斯万纳塔讲述的涉及到前生经历的九件极细微的生活琐事,也被班内杰验明与事实真相无有二致。班内杰后又用一些虚假的材料试图混淆斯万纳塔的记忆,使她不能轻松跨越自己设置的前世考验关,但小女孩则把所有谎言全部识破,还把自己前世熟知的二十余人的名字说了出来。班内杰的一切检验、考察最后都证实:斯万纳塔关于前世的回忆没有一丝一毫不符合事实的本来面目。

    此事后来就逐渐传扬了开来,帕扎克家与巴石勒家对此也有所耳闻,两家人遂于当年夏天不约而同地奔赴吉哈达普看望斯万纳塔。女孩一见他们,没等任何人上前介绍,自己马上就把这些前世的亲人一个不落地全都认了出来。不仅如此,她还把自己当碧雅时与这些人之间的亲缘关系全部点出,又把他们当时的所作所为如数家珍般地和盘托出,甚至以前做碧雅时前门牙上镶金牙的经历,现在的她都能叙述得栩栩如生。众亲友异口同声地感叹道:“这个女孩所说的事情,只有过去的碧雅和她亲人才知晓,除此以外,任何外人都无从探知,而她却能说得分毫不差。”于是,众人都对斯万纳塔确属碧雅再生这一点深信不疑。再往后,斯万纳塔又跟随家人前往卡他讷城以及米哈探访自己前世生活过的地方,当她来到米哈时,一下就认出了很多前世结交过的朋友,并对众多以前玩耍、嬉戏、居住过的地方印象颇深。她注意到了自己死后人、事、物的变迁,从而开始对轮回生起厌离之意。此次前世家乡之行,使斯万塔纳在面对卡他讷以及米哈的物是人非时,不由自主地就发出了一声长叹。

    从此以后,她就经常看望以前的碧雅所结识的亲朋好友、兄弟姊妹,每次她都会以诚挚的悲心拥抱、爱抚他们。此事后被美国的史蒂文森博士(Dr。 Lan Stevenson)听闻,他随即于一九六一年专门前往印度调查此事,结果最终确证了斯万纳塔所说话语的真实性,此一结论与数年前班内杰独立调查所得之结果诚可谓不谋而合。

    另据可靠资料,一九五六年一月间,在土耳其的伊达纳(音译)地方,有一个名叫阿贝的人在果园的马厩中被果园工匠残酷地砸碎了脑袋后杀死于马厩里。妻子和两个儿子在听到他临死前的惨叫后,急忙赶往果园打探,结果也被凶手残忍杀害。一个星期之后,凶手即被捕入狱,而阿贝的前妻夏蒂斯则与被杀害的妻子和阿贝所生的另一个女儿嘎鲁萨冷、儿子散杰从此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

    不久,当地一名为默罕默德的人便拥有了一个儿子,其后为其取名叫伊士枚。伊士枚长到一岁半时,有天和父亲躺在床上,他突然对父亲说:“我不愿呆在这个家中,我要去自己家里和自己的孩子住在一起。”父亲听后极为震惊,他纠正小孩的说法道:“这里才是你的家。”但孩子却坚持说:“我前世的名字叫阿贝,我是被别人杀死的。五十岁那年,有人打碎了我的脑袋杀害了我”默罕默德急忙将儿子的话告诉给妻子,妻子满心疑惑地说:“伊士枚生下来时头上确实有一块黑疤,难道这个就是他所说事情的证据?”不过因夫妻二人原本就不承认信奉前后世的宗教,故暂时来说,他俩既不相信儿子所说的话,也不愿别人知道这件事。但伊士枚却再三请求父母道:“我要到我孩子那里去。”父亲认为儿子的精神可能出了问题,便命令他不得如此胡言乱语。不过当默罕默德再喊伊士枚时,孩子却不予应答;而当叫他阿贝时,他却高兴地马上就回应。有时在伊士枚晚上睡着后,梦中他都在叫女儿的名字:“嘎鲁萨冷,不要哭。”简直就像是一个父亲在安慰自己的女儿。

    某次,默罕默德买了一些西瓜,结果伊士枚发现后就拿走了一个个头大的。父亲很奇怪地问他何以如此,孩子口气坚定地回答说:“这个西瓜我要送给我的女儿吃,谁也别想碰它。”父亲自然不允许他这么做,伊士枚竟为此痛哭了起来。因前世习气所感,小小伊士枚竟也酷爱喝酒,他常常偷出父母的酒悄悄喝下。他的伯父默罕默德有次发现他在偷酒后,非常不满意,但他却振振有词地对伯父说:“不要如此责怪我!当初你在我的果园里干活时,也曾偷喝过我的酒,但我却未曾惩罚过你。难道你现在想恩将仇报吗?太没良心了,你这样做与忘恩负义的畜生又有什么两样?!”

    伊士枚的父亲是个卖肉的,有天当他切肉时,伊士枚又开腔说道:“等肉烧熟了后,我要把它拿到我的孩子那儿去。”父亲此回则略带恼怒地教训他说:“别说梦话了!记着,你是卖肉的默罕默德的儿子,根本不是什么阿贝!从今往后,再要这么胡说八道,我绝不会饶恕你!”听了父亲的话,伊士枚竟难过地哭了好几个小时。

    有一天,伊士枚碰到了一个卖冰糕的,尽管两人从未见过面,但伊士枚却对那人说:“卖冰糕的,你还认识我吗?”那人诧异答道:“不认识。”“你忘了,我叫阿贝。你以前是卖菜、卖水果的,什么时候改卖冰糕了?还记得吗,你小的时候,我经常帮你这个那个的。”当伊士枚把这些陈年往事一股脑地都向此人倒出来后,卖冰糕的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个人所说的一切。从此之后,伊士枚能回忆前生经历的事情就到处传开了,他父母想把此事隐瞒下来的愿望也不得不破产。

    伊士枚三岁时,父母终于答应带他一起去阿贝家看看。阿贝家距离此处也不过一公里远,但道路却非常难走。伊士枚虽说从未走过这条道,但他对路况却十分熟悉,还给父母带路。父母有时故意绕个弯子,但他却不会上当跟随,一直坚持把他们按正确方向带到自己前世的家中。

    刚进家门,迎面就碰到一个妇人,结果小伊士枚一边上前拥抱她,一边就呼唤她的名字:“夏蒂斯!”见到前世的孩子后,他更是以无限的爱意安抚、亲近他们。接下来,伊士枚又主动把亲人带到果园的马厩中,并指给他们说:“我就是在这里被凶手劳录生杀害的。”然后,他又带着众人前往埋葬阿贝的地方,阿贝的坟地本来并没有什么特殊标志,但这一切对伊士枚来说都构不成任何困难,他很快就把大家带到了自己的坟墓边,并指着墓堆告诉他们说:“这里就是我前世的最后去处。”

    当年的阿贝曾与一些人有过借贷关系,这些事只有他和当事人才知晓,外人根本不知道他们之间曾经有过的金钱往来。而今的伊士枚却把这些借贷的账目、数量以及年限记得一清二楚,并不差分毫地将之统统报了上来。不仅如此,他还能说出在自己前世所管辖的果园中工作过的那些人的姓名、原籍,若核诸事实,则每一个都正确无误。这一下,伊士枚当然就获得了人们的信任,众人一致承认他就是阿贝转世再生,这个消息从此就传开了。

    阿贝的儿子散杰以前从未见过伊士枚,这次当两人相见时,伊士枚很伤感地对他说:“散杰,你原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伊斯马特,一个叫朱英夫,可惜他俩还有你的母亲一起都被凶手杀害了。”

    当此事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传扬开后,一九六二年,也就是在伊士枚刚满六岁时,我们上文曾提到过的印度拉嘎石扎学院的心理学专家班内杰,专程赶赴伊达纳对此事展开调查,并最终确证了此一事件的真实性。当班内杰见到伊士枚时,他只能以“阿贝”的称呼招呼他,因若叫他“伊士枚”,他根本就不会开口应答、讲话。

    伊士枚的家境并不富裕,甚至称得上是贫寒,伊士枚因此不可能经常得到好吃的东西。但每当父母把一些平常难得一饱口福的好东西,诸如从未品尝过的糖果等物留给伊士枚时,他却总要把它们珍藏起来,自己舍不得享用,有机会就会跑回前世的家中,并把它们分给自己的妻儿。而当他一见到夏蒂斯时,总忍不住要流出难过、哀伤的眼泪,同时轻声哀叹道:“可怜的女人。”一旦他外出时,众人就会发现,他老爱戴一条围巾,而这并不是当地的风俗习惯。很显然,此乃阿贝的不共爱好,是由他的串习所致的一种特殊行为。

    对中国而言,这方面的事例同样让人对前后世不得不生起信解。比如在汉地的山西汾县,就流传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关于前世与转生再来的事例。故事的主人公叫张生有,他就能回忆自己的前生,而且他的经历不仅在汾县人人皆知,就连邻近的永寿县百姓对之也耳熟能详。后来,与张生有熟知的永寿县县长韦勉斋将这件事整理成文字,因此说此事从头到尾都有可靠的目击证人及证明材料。

    张生有的前生叫田三牛,家住汾县西边、离县城十三公里处的一个小镇子。当地人大多住在窑洞中,而此种以土为居的建筑很难抵挡得了狂风暴雨。有一次,在连续下了很长时间的大雨后,整个地区都开始泛滥成灾,田三牛的家门前也堆积起一大片水洼。正当他奋力往外舀水时,土石塌方,邻家的窑洞顷刻间就坍塌倾倒。泥水和着土块把他压在下面,很快他就窒息而死了。但田三牛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亡,他当时只是感觉整个身体都被埋在土里面,而自己正拼命往外挣扎。还好,最后总算爬了出来,身体也并未遭受重创,他很高兴自己能再次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

    当他高高兴兴地带着捡回来的一条命去见妻子时,刚见面就迫不及待地向她表白说:“今天咱家隔壁的窑洞塌了,差点丢了小命,不过真是不幸中的万幸,我好歹又挣扎着爬出来了。”但让他大惑不解并生起极大嗔恨心的却是:妻子根本就不搭理他。他又转向儿子诉说道:“你知道刚刚都发生了什么事吗?邻家的窑洞塌了,刚好把我埋在地下,差点就被压死了。不过算我命大,大难不死,这不又回来了嘛!”但儿子的表现却与妻子一模一样,他就像没看见自己父亲似的转身就离开了。田三牛这回真的有些怒火万丈,他气愤地想到:我好不容易才从生死危险中逃脱出来,真可谓九死一生。但妻子、儿子却这样待我,他们根本就不理不睬我,对我就像无有丝毫感情一样,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田三牛一边愤懑不平地暗自唠叨,一边就不知不觉地离开家来到了汾县县城。

    上文所描述的情况,其实与佛教经典中讲到的人死之后的中阴境界无有任何些微差别。当我们接着叙述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