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 >

第185章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第185章

小说: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醯氖焙虿桓冶┞蹲约赫媸档男彰缴案妫庵侄运纳⒔】刀己懿焕K晕颐窍胂肟矗绻飧鍪澜缑磕杲形灏偻虼蔚纳鄙焙Φ氖侨嗣庋伊业男形憧椿岽澜缭跹恢植涣嫉挠跋欤抗湃私病富浦冶赜杏嗲欤簧浦冶赜杏嘌辍梗磕耆绻煳灏偻虻纳币担ㄉ比耍憧锤飧鍪澜绱词裁囱囊恢盅旰Γ克晕颐强吹绞澜缁嵊泻艽蟮囊恍┰帜眩裁春Pァ⒌卣穑孟褚荒瓯纫荒甑难现兀舛际切┰蛊刍谷诵牟黄剑沟谜龅乜窃硕挤闯!�

    今天因为时间到了,我们这个案例还没有讲完,从明天开始我们继续为大家,还有两天的时间,给大家详细的加以说明。下来的一些案例可以说是一个比一个的精采,一个比一个的惊心动魄,欢迎大家明日同一时间来听讲,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 第三集

    尊敬的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好!前两天我们报告关于西方科学界和学术界对于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我们谈及有五个方面的专题。我们昨天谈到第三个科学领域,就是用催眠的方法帮助人回忆前世这方面的研究。我们昨天用著名的精神心理医生,轮回学的专家布莱恩.魏斯博士他的一项研究成果来加以说明。我们昨天提到他的第一部关于轮回学的作品是《前世今生》,在这本书里记述了他对一个心理病人用催眠方法治疗的前后经过。这个心理病人她的名字叫做凯瑟琳,我们看到每次催眠治疗当中,在催眠状态下看到自己前世引起她这一生心理病症的原因,在医生的引导和安慰下就能够把它很好的消除,从而恢复心理的健康。

    从这里我们可以悟出来,人身体也好、精神也好,都是受心来支配,心是我们身体的主宰,也是万物的主宰。我们昨天用江本胜博士水实验的科研成果来给大家加以说明。我们现在继续来讨论魏斯医生对于这位女病人凯瑟琳催眠治疗的经过。我们昨天有提到,当这个女病人在催眠中看到自己某一世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后来在一个战场上被这一生的男朋友,前世是他的敌人,被这个敌人用刀杀害。当他被杀死以后她就看到自己的魂离开了这个身体,然后很快的又进入了母亲的体内,就是投胎。她自己描述她感觉到自己进入了温暖、狭小的空间,很快之后她就出世。

    在那一世,她觉得她出世以后就被人抱在怀里,抱她的那个人是一个接生的护士,然后她看见还有自己的母亲正在旁边的床上坐着。她看到自己的母亲披着长长的头发,穿着睡衣,结果她认出来,原来那一世的母亲也就是她这一生的母亲。正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因缘关系真是非常的紧密,我们的父母往往可能都是多生多世的父母,所以他们对我们的照顾并不止这一生一世。

    接着在另外一个疗程里面,在魏斯医生的催眠之下,这位女病人又进入另一世的生命情况。她回忆起自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在德国法西斯的军队里面做一名男子的飞行员,这回她是个男子,这位男子飞行员他的名字叫Eric,艾利克。她说当时德国法西斯的军队正占领着法国的领土,当时他们的军队驻守在一个叫做阿尔萨提安的城市。这个男子飞行员看到自己有个美满的家庭,太太非常好,另外自己还有一个女儿。她看到那一生的女儿就是她这一生一位很好的朋友,她这个很好的朋友叫做茱蒂,跟她关系非常密切,非常的融洽,这也是前生结下这种深深的因缘。

    所以我们了解到,我们周遭的人,不管关系如何,都是有前世的缘分,如果没有前世的缘分,绝对这一生是不可能在一起的,所谓即使对面相逢可能都不会相识。在这个家庭里,她看到他的太太,这个太太虽然很好,但是在这一生她已经找不到了;换句话说,人的缘分都有一定的因缘,假如说缘分尽了,过去即使是恩爱的夫妻,这一生也没有办法遇到。于是在医生的引导下,在催眠当中这个女病人就来到那一生生命结束的那一天,让她看看到底周围是什么样的情景。

    然后女病人就开始描述,她说那天我们这些德国的军人正在搞一个联欢会庆祝,结果联欢会开了一半,突然之间英美联军的飞机就出现在上空,然后就开始轰炸,对他们的军事基地开始轰炸,一下子就把整个联欢会变成一片火海。她看到这个火到处都是,整个房子,还有很多人都被烧死。他自己也被火烧到,她说他的胸口还有腿部都受了重伤,她看到自己流了很多的血。说到这个地方,这个女病人表情也是非常的痛苦,真正感受到当时那个场面那样一种痛苦的情形。经过医生的引导,很快的她就恢复了正常,紧张的情绪就平缓下来。

    紧接着她就开始说了,说我的灵魂又飘了起来,完了之后飘到半空中,她说正在等一些神灵。在这里要插一句,魏斯医生发现,当这个女病人每次催眠,总是在一生结束以后,到下一生还没有开始之前,经常会出现一些神灵。在这段空档时间里头这些神灵就会对这个病人说话,而且她还能够借着病人的口来对医生讲话,所以讲的话已经完全不是这个女病人自己的声音,是一种很庄严、很铿锵有力的男子的声音,有点像我们俗称的神灵附体,就借着这个女病人的口来讲话。所讲的话都是非常的富有哲理性,有高度的智慧,这种讲话一听就不是人讲的话,因为他的智慧决定是比人要高。

    魏斯医生在旁边一开始听到这个话觉得很震惊,因为这个话显然就是神灵对医生讲的话,然后医生就用录音把它录下来。这种神灵在宇宙当中他存在,但是到底是什么样一种生命,现在科学还没有探索出来。不过我们可以断定,这种神灵的生命层次是比人要高。我们在这里把魏斯医生这本书里头神灵的开示把它摘录下来给大家看看,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种神灵的智慧。

    当这个女病人在这种催眠状态中,这个神灵就透着她的口开始讲话,神灵说,第一段「生命是无止境的,人决不会死,实际也没有出生,只是在不同的**和空间中度过,永无休止」。你看这段话就相当富有哲理性,他说人根本就没有生也没有死,没有生死。我们一般凡人看到为什么人会有生死?实际上所看到的是我们**的生死而己,这个**就像一件衣服,穿旧了、穿老了就不能再穿,这时候就要把它脱下来。我们肉眼当中看到的这个身体已经死了,实际上这个灵魂是不生也不死,他只是在不同的**和空间当中度过,永无休止的去轮回。所以这句话确实跟很多东方古老的哲学讲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下一段神灵的开示,他说「人之所以要到世间以**的形式存在,是为了做事或还债」。神灵告诉我们说人之所以到这个世间来是有两个原因,一件事情就是来还债,就是前生欠了人家的命债,或者钱债,或者是人情债,这一生就得来还。除了还债以外,还有一种人,他是来做事的。来做什么事?当然有好事、有坏事,真正是大善人、大好人,他来这个世间有一种使命,就是来帮助这些苦难的众生,让他们真正能够离苦得乐,这些人来到这个世间做的事业是很有意义,很伟大的事业。记得国父孙中山先生曾经讲过,「年轻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国父孙中山先生

    所以结合神灵的开示,我们也要好好的想想自己,这一生当中来这个世间是干什么的。我是要来还债,对,要还债,过去欠的这生还,天经地义;但是更重要的,来到这个世间要做事,能够让这些苦难的大众真正获得幸福、获得快乐,使天下太平,使人民和乐,这种事情才是我们年轻人应该立志要做的,所谓效仿古来的圣贤。我们现在读书也好,做事也好,都要志在圣贤,这样的人生就不会虚度。这也是神灵告诫我们人类,来到这个世间要有这样的一种思惟。

    下来我们再看神灵的另一段开示,「你一生的生命遭遇完全是你自己造就的」。这个所说的就正如古人所讲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你要想知道下一生什么遭遇,不用问人家,看看这一生你自己造作的是什么。造善的,自然你就会得到善的报应,如果你是做恶事的,将来也会得到恶的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的报应确实丝毫不爽。所以神灵他可能从比人类更高的层次来观察我们这个宇宙、这个人生,给我们做这样的提醒。

    下来神灵的开示很多,每次的催眠当中魏斯医生都把它摘录下来,有一段我们觉得特别的精采,这是神灵跟魏斯医生的一个互动,一个对话。所以神灵透过病人的口,他就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相同的」。当这些神灵说到这里的时候,坐在旁边还在催眠的魏斯医生就听不懂,然后就问了他一句,他说为什么你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相同的?不是明明看到我们每个人的面貌也不同,身材也不同,健康状况,到我们人的家庭情况,人的收入水平、才能、智慧,都不一样,怎么能够说每个人都是平等、相同的?

    结果魏斯医生对这个女病人这么一问,这个女病人又用这种声音(神灵的声音)又开始讲话,神灵用了一个比喻来给魏斯医生解释,他说钻石都是七彩放光的,但是由于钻石上有灰尘,光就不显了,我们表面的不平等,正如钻石上的灰尘,厚薄不一样,而我们的本心就像钻石都能够放光一样,是平等、相同的。这都是魏斯医生原话的录音。你看这一段里面,真的富有高度的智慧。神灵所给我们揭示的是直接揭示我们的本心,他说我们的本心个个都相同,就好像一颗大钻石,每颗钻石都是这样子,可以七彩放光的。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每个人这个大钻石放的光都不一样?有的人放的七彩光是闪亮的光芒,有的钻石都已经没什么光了。

    神灵说这个原因是在于钻石上有灰尘,灰尘比较厚的,它的光就比较小,射不出来了,当你的灰尘比较薄的时候,这个钻石光就比较明显。换句话说,假如我们把这些钻石表面上的灰尘统统给它擦掉以后,那么每个人的钻石都会这样放出七彩的光芒。正如儒家小学课本《三字经》里面第一句就提到「人之初,性本善」。人本性就是善的,这种善还不是善恶的善,因为善恶的善是相对的,本性之善是绝对的善,正如钻石,每个钻石都是相同的、平等的,这就是平等的善,人人都有的,本来就有的。

    现在我们看到为什么有的人善、有的人恶?那是相对的善恶,那是因为人像钻石表面的灰尘有厚薄不一样,比较厚的我们就说他比较恶,灰尘比较薄的就比较善,但是所说的善恶都是在相对意义上说的善恶,它不是本性的善,本性本善它是绝对相同、平等。所以这些灰尘到底是什么?《三字经》上讲得好,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第二句「性相近,习相远」,本性都是善,性相近换句话说都是相同、平等的,没什么两样,但是习相远,这个习就是指习气、习性。人的习性有多有少,正如钻石表面上的灰尘有厚有薄一样。坏的习气、不良的习气比较多,就像钻石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