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与冲突-儒学与现代管理-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投无路的时候,必然将导致剧烈的阶级冲突,天赐之禄当然就将永远离统
治者而去了。相反,若统治者过分地柔惠,朝廷元威,令不行、禁不止,民
风颓废,地方势力变大,豪强割据形成,抗衡中央,也必然不利于社会安宁
和政权的稳定。因此,一定要“允执厥中”,“用其中于民”,刚而不至于
猛,惠而不至于软,爱之劳之,取之予之,然后天下安定。
适中的原则在学习上和修身中也极为重要,孔子在教学中善于分析弟子
的优劣、善否、长短,随时因材施教,抑退促进,教育和培养学生,适当地
贯彻了中庸的方法。一次子路问孔子/学到了就去实践吗严孔子说:“有父兄
在,何必你一听说就去实践呢尸后来冉求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孔于却欣
然答道:“既然学会就应去实施它!”公西华很不理解,孔子解释说/求也退
(胆怯),故进(促进)之;由也兼人(逞强),故退(抑退)之。”(《论
语·先进调子路为人言必行,行必果,听到了一个善行,若是自己还未付诸
实践,唯恐又听到新的。又好勇逞能,显得咄咄逼人,不合乎“孙(逊)以
出之”(《论语·卫灵公。。 N的修身方法,故孔子有意抑退他,以避免急躁冒
进。冉求为人过于胆怯,见义不能勇为,又不合乎“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
灵公))的精神,故孔子促进之,鼓励他积极实践,努力迸取。
实践,唯恐又听到新的。又好勇逞能,显得咄咄逼人,不合乎“孙(逊)以
出之”(《论语·卫灵公。。 N的修身方法,故孔子有意抑退他,以避免急躁冒
进。冉求为人过于胆怯,见义不能勇为,又不合乎“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
灵公))的精神,故孔子促进之,鼓励他积极实践,努力迸取。
孔子认为,颜回、子贡、子路都有他们过人之处,而且这些长处在某种
意义上都是他所赶不上的(“丘弗如也”),但由于不善守中,不善掌握恰
当的分寸,因而都未能尽善尽美。他自己则兼有众人之长,而又能把握火候,
因此,虽然在具体方面不及诸人,却有综合优势。这段话亦见于《说苑·杂
言》、《论衡·定贤》及《列子·仲尼》等书,未必真是孔子所说,但其中
表达的行为适中,无过不及的思想,却与孔子“过犹不及”的言论如出一辙。
孔子又说:“聪明圣知(智),守之以愚;功被(盖)天下,守之以让;勇
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抑)而损之之道也。”
(《荀子·宥坐》)则是讲处于一种极端地位后,用“挹而损之”的方法来
保持适中状态,同样合乎中庸的思想,值得人们深思和借鉴。
2 中正——无过与不及
中正是讲一个人的行为走正道,言中规,行中伦,表里一致,名实一致。
他要求人们,在修养上,内在的修养与外在的修饰吻合起来,一则说“文胜
质则史(文诌诌)”,又说“质胜文则野”,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要求才能与职位相符,行为
与名分相符。前者反映在选贤才的主张上,认为“政在得人”,得人而天下
治。孔子曾根据《易经》“负且乘,致寇至”,发挥其中正之理说:“负也
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名位)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
夺之矣。”(《周易·系辞上》子曰)政治职位应该是君子据有,如果才浅
德薄的小人占据了位子,人们不服,思有夺之,天下就乱了。后者反映孔子
正名的思想,他要求人们名实相符,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附
层、每个阶级的人们,每一伦理关系中的人们,都做到与自己职分、地位相
适应,既不过分,也不失职。认为只有人人扮好了社会分配给他的角色,人
尽其职,人守其分,于是就言顺事成,礼乐兴化,社会有秩序,天下就蒸蒸
然大治了,这就是他的“正名”说。他认为国家政治,实际上就是保持中正
的过程。只要行中正,守名分,秩序井然,天下不难致太平。因此他说:“政
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又说:“其身正,不
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为政者守中正,不失
职,不越分,就能表率天下,风化万民。
正名的思想,他要求人们名实相符,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附
层、每个阶级的人们,每一伦理关系中的人们,都做到与自己职分、地位相
适应,既不过分,也不失职。认为只有人人扮好了社会分配给他的角色,人
尽其职,人守其分,于是就言顺事成,礼乐兴化,社会有秩序,天下就蒸蒸
然大治了,这就是他的“正名”说。他认为国家政治,实际上就是保持中正
的过程。只要行中正,守名分,秩序井然,天下不难致太平。因此他说:“政
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又说:“其身正,不
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为政者守中正,不失
职,不越分,就能表率天下,风化万民。
(《论语·八佾》)《雍》乐是天子用的礼乐,三桓在祭礼祖先时也用
该乐,乐曲虽然雍容盛美,但却不是三家大夫所该享用的,于是孔子引用《雍》
诗中“相维辟公,天子穆穆”两句讽刺说:
“天子肃穆作祭主,恭谨傧相是诸侯。这怎么在三家之堂看得见呢?”
(同上)对这种过分聚敛,过分糜费,不守礼制之中正的行为,孔子是深恶
痛绝的。因为它既紊乱了礼制,混淆了上下关系,不利于等级社会的和谐;
又过多聚敛,重赋于民,影响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不利于阶级社会的稳
定。但是,出于对礼乐文章的酷爱和对等级森严的维护,孔子也反对过分的
俭朴,认为享受和文饰不称其位,亦有失身份。从前楚国有个贤相,叫孙叔
敖,他个人修养极高,一心为公。不念得失,三得相位无喜色,三已(罢)
之无忧色。才能优异,为相三月,施教于民,吏无奸邪,盗贼不兴。在才干
上和个人品德上无可非议。但他生活太俭朴,“妻不衣帛,马不秣(饲)粟。
孔子曰:“不可,太俭极下。此《蟋蟀》所为作也。’“(《盐铁论·通有》)
《蟋蟀》是《诗经》中的一篇,据诗序说:“《蟋蟀》刺晋僖公也。俭不中
礼,故作是诗以闵(悯)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娱)也。”诗中的第一章
说:
“蟋蟀在堂,岁聿其暮。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太康,职思其居。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大意说:蟋蟀室内把身藏,岁末年梢好时光。今日不
欢为何事?及时行乐莫惆怅。享受不要太过分,把握分寸细思量。君子好乐
不荒淫,善良的人啊爱文章。”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大意说:蟋蟀室内把身藏,岁末年梢好时光。今日不
欢为何事?及时行乐莫惆怅。享受不要太过分,把握分寸细思量。君子好乐
不荒淫,善良的人啊爱文章。”
3 中和——和而不同
中和是正确处理矛盾,使对立的双方既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又相互依
存,相互促进,和谐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先秦法家看到了矛盾的对立性,将它过分地
绝对化,扩大化,认为不是甲方战胜乙方,就是乙方战胜甲方,不是东风压
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主张采用强硬手段,以严刑峻法镇压人民:“夫
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
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
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韩非子·奸劫弑臣》)道家则无视矛盾,
认为矛盾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但将转化视为无条件的,绝对的,将转
化的可能性视为现实性,因而根本提不出解决现实矛盾的办法。老子说:“祸
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奇复为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老
子》五十八章)墨家则看到了矛盾的调和性,认为矛盾不分条件,不讲彼此,
都可以和乐地相处,因此,提出“兼相爱,交相利”,“视人之国,若视其
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为彼,犹为己也。”
(《墨子·兼爱》中、下)法家的方法弊病在于扩大矛盾,增加对立,最后
矛盾的双方也就在尖锐的对立斗争中解体和消亡,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同归于
尽;道家的方法回避矛盾,但矛盾仍然存在,没有解决矛盾;墨家的方法,
不讲条件,不分彼此,这不是矛盾对立的实际,因而他们“兼爱”的主张也
是不现实的。唯有儒家,唯有孔子,既看到了矛盾的对立性,又看到了矛盾
的同一性,但也看到了矛盾协调共处的必要性。于是提出了“中和”的方法。
中和既不回避问题,无视矛盾,也不激化矛盾、调和矛盾。它讲究的是对立
面力量的均衡,和矛盾双方的互补。这集中体现在“和同”之辨上,孔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什么是和?什么是同?在先秦时代,人们把保持矛盾对立面的和谐叫做
和,把取消矛盾对立面的差异叫做同,和与同有原则的区别。《左传》昭公
二十一年,辨析和与同,说得十分形象:
“公曰:“和与同,异乎?’(晏婴)对曰:‘异。和,如羹(烹调)
焉。水、火、醯(醋)、醢(酱)、梅(酸梅),以烹鱼肉,燀(煮)之以
薪,宰夫和之,齐(调)之以味,济补其不及,以泄(减)其过。君子食之,
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指陈)其否,以成其可;
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乱),民无
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敬)既平。鬷(通总)嘏(大政)
无言,时(于是)靡(无)有争。”
晏婴说,和就像熟调一样,美味是不同的配料互相调节的结果。政治也
如此,君王认为可以的而实际上存在不妥因素,臣子从相反角度将不妥处指
陈出来;反之亦然,君王加以否定的,而实际上存在可取之处,臣子亦指陈
出来,这就使君王更全面、更系统地看待问题、作出决策。这就可以从否定
性负面中吸取补益,克服决策的偏见和局限,达到政平而无乱的效果。相反,
如果君可臣亦曰可,君否臣亦曰否,那就像以水济水,以盐济盐一样,就像
俗语所说的“咸了不掺汤,淡了不掺盐”,不仅调不出美味,而且会将问题
推向极端,使之达到崩溃的境地。那就是“同”的恶果。可悲的是良药苦口、
忠言逆耳,专制统治者愿意听的是阿谀奉承、三呼万岁,而不愿听纵然是利
国、利民、利社稷的忠言极谏。有时虽然出于一种亡国丧邦的恐惧,摇摆招
贤纳谏,实行“民主”政治的样子,实际上叶公好龙,醉翁之意不在酒。而
贪禄利位的大臣也都识趣,每当君王询问政体,商量决策大多唯唯诺诺,点
头哈腰,举手赞成殊不知千虑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