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秘密机构:美国国家安全局揭秘 >

第72章

秘密机构:美国国家安全局揭秘-第72章

小说: 秘密机构:美国国家安全局揭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监察员说,“这种行为给通讯情报信息工作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以至于在政通部与
国家安全局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争执。国家安全局威胁说要终止英美协议,撤回所
有的资金援助,停止一切情报交流。”他补充道:“国家安全局对政通部是否有能
力交货的信心越来越不足。”
    托维预感情况不妙。1981年春天,他说,工会“直截了当”地表明他们要拿政
通部做靶子——“一个他妈的攻击的好地方,”他补充说,“打击政通部不会伤害
民众,然而却能让女王陛下的政府坐立不安、无地自容。”
    1980年,正当苏联大举进犯阿富汗之时,政通部所属的一个通讯情报站的监听
人员进行了一场“变相罢工”。这使得国家安全局更加愤愤不平。结果,托维给那
些肇事的人员写了封密信。“我跟他们讲明了这个事件的后果以及给我们的客户和
我们的主要盟国带来的极度焦躁不安的情绪。”
    最为严重的一次罢工事件发生在1981年3 月,当时国际上重大事件频频发生。
其中包括华盛顿刺杀里根总统未遂案及波兰的团结工会号召举行全国罢工活动。英
国工会号召政通部举行一天罢工,随后发展到政通部分散在世界各地的通讯情报站
进行“有选择性的破坏性罢工”。“监听人员大规模的响应罢工号召使得许多情报
收集站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完全陷入瘫痪状态,”一位政通部监察员说,“这样
做不仅截获不到当前的情报,而且还丧失了该组织为几个月后能顺利截获有价值情
报而必需的重要信息。”
    据托维讲,当时“出于最重要的安全原因”,必须马上禁止其中一个通讯站的
罢工活动。可是,当一位政通部高级官员晓之以理,大致讲了罢工将造成的后果,
恳求工会取消在这个站的罢工活动时,这位工会官员粗暴地答复说:“我们就是要
让撒切尔夫人知道我们的厉害。”
    所以当托维在事件发生后不久,告诉国家安全局局长工会被取缔的消息时,英
曼笑着说:“太棒了。”“我们互不干涉,”托维说,“但虽然如此,看到一个主
要伙伴在工作中遇到麻烦,美国不可能无动于衷。我们注意到了美国人不太愿意与
我们合作,我们领会到了这个意思。起初是他们抱怨‘上帝呀,我们真不知道是否
还能依靠英国人’……工会的存在使他们困惑不解。国家安全局可不是心慈手软的
机构。如果国家安全局里有人胆敢罢工他立刻就会被开除。我们以前常对他们说:”
由于工业动荡,我们不得不放弃这种做法,你们能为我们收集这些情报吗?‘美国
人觉得我们这样做非常奇怪。“
    托维向英国联合情报委员会极力主张取消工会在政通部活动的权利。他坚称工
会过去的行为“不公平地给美国人施加了压力”。他还提出工会采取扰乱性活动的
次数日渐频繁。撒切尔夫人刚一通过这项提议,用牛皮纸信封装的命令文件就下发
到每个政通部的雇员手里,“有一些人脸色煞白,”一位政通部的工人说,“一些
人开始咯咯笑起来。可以说他们都略微有些临床休克的症状。”为表示抗议,工会
在伦敦的一家小报上刊登了一则付费广告:“在政通部,政府除了不听工作人员的
话,谁的话都听。”
    英国政府一直担心国家安全局会有一天离政通部而去。到了1982年,英国与阿
根廷为争夺福克兰群岛而交战期间,这种担忧达到了极点。那时,英国政府才意识
到在信号情报方面他们是多么依赖国家安全局的帮助。“可以说是全面依靠。”一
位官员说。一份报告表明,是国家安全局破译了阿根廷的电码,而且98%的有关阿
根廷海军与陆军行动的情报来自国家安全局。“我们可以求美国人做事,”一位前
官员说,“但是我们不能强迫他们。也许有些目标他们不乐意管。”
    出于这种担心,1983年英国政府秘密同意开发自己的代码为“钻石”的信号情
报卫星工程。早在70年代国家安全局“流纹岩”项目成功后不久,政通部就向国防
部提出过此项建议。可是提议不断地遭到拒绝。直到1983年福克兰战争以后提议才
终于被采纳。
    起初准备在1988年起用的“钻石”卫星是以军事通讯卫星的身份为掩护的,它
的主要目标是欧洲、苏联和中东地区。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赞成这个决定。一小
部分人斥之为“攀比政治”的产物,目的是为了在无尽无休的空间情报竞赛中赶上
美国。更糟糕的是,国防部从没有对国会提起过这个耗资7 亿美元的工程。
    但是,巨大的开销不久便使“钻石”计划濒于破产。除了卫星本身的昂贵造价,
它每年的维修费用据估计也达到大约二。5 亿美元。“英国简直无法负担这笔开支,”
国防情报负责人德里克。布尔曼中将说。英国转而同意为美国出资,以便能得到使
用国家安全局代码为“麦格农”的新一代信号通讯卫星的使用权。这项新的协议规
定,政通部可以在18的时间里使用卫星收集英国所需的情报信息。
    第一颗“麦格农”卫星于1994年携带一直径为160 英尺的抛物面状监听器飞上
天空。由于英国同是这颗信号情报卫星的所有者,英国高级官员便开始更加关注切
尔膝纳姆。同年,英国首相约翰。梅杰首次视察了政通部。转年年初,女王本人与
爱丁堡公爵也视察了政通部。当时,政通部总部有6228名员工。在海外情报站也有
大约3000多名员工。其预算资金大约为9 亿美元。
    到2000年,政通部一直都忙于建造一座耗资5 亿美元的太空时代大厦,以取代
原来的总部大楼。这个绰号为“炸面圈”的占地176 英亩的圆形建筑结构坐落在切
尔股纳姆的本霍尔地区,距奥克利的旧总部大约有4 英里。这个配有防弹楼顶的70
公尺高、直径为600 公尺的4 层信号情报中心,大得能轻松容纳伦敦的皇家艾伯特
大厅。除了装满接收器电脑的办公室外,中心还配有银行、商店、医疗中心、健身
房,仿佛一个小城镇。中心的中部“凹陷”地带有一个小池塘,池塘四周装有抛物
面式天线。这座别致新颖的建筑物四周建有一圈一圈的能容纳1750辆汽车及200 辆
自行车的停车场。
    最近,审计员提出警告说建造中心的费用增长速度几近难以控制。然而,政通
部还计划着建造一些其他的设施,其中包括一个由高科技建筑群组成的科学园。这
项工程预期在2003年前建成。到那时,以前的总部大楼将被改建成拥有500 套住房,
配有超市、音像店、外卖餐馆的住宅区。
    尽管冷战已经结束,新的世纪已经开始,政通部与国家安全局的内部、外部都
发生了许多变化,但合作双方都表示将继续保持60年前M 战最艰苦时期的秘密合作
关系。在1999年秋季,国家安全局局长海登在刚刚走访了英国同行后,在国家安全
局弗里德曼礼堂对一些人充满激情地说:“我们必须与政通部重修旧好。”
    同政通部一样,澳大利亚防御信号理事会(防信会)也是崛起于二战的废墟中。
二战期间,防信会的中央局在监听与破译日本电文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战后,
它还建了一些通讯情报站。在香港与新加坡的通讯情报站里,澳大利亚与政通部的
监听人员共同合作。
    如今,防信会的总部设在墨尔本市圣。基尔德路上的一座名为“维多利亚营区”
的现代化玻璃结构的政府建筑里。与国家安全局和政通部相比,防信会是个小机构,
只有约500 名监听人员。防信会机构虽小,但由于澳大利亚处于重要战略位置,它
能给国家安全局及其他的英美协议成员国提供大量的有关其邻国的情报信息。据澳
大利亚情报文件称,这些信息包括日本、韩国。巴基斯坦的外交通信,南非反叛分
子的通信以及两伊之间的边境冲突。几年来,防信会及时提供了有关法国在南太平
洋进行核试验的密报,使得美国有充分的时间布置飞机、军舰以监视法国的核引爆,
测算出其原子弹的当量及其他详细的技术细节。
    “维多利亚营区”边上有一座貌似粮仓的无窗盒子形建筑物。实际上,这是一
个通讯情报站。多年来,它一直负责窃听中国和苏联西部地区的情报信息。80年代
初期,由于天线设备主要依靠遥控操作,英国与澳大利亚的监听人员便撤出了香港
地区。巨大的抛物面形天线自动收集信号,再通过卫星转发到相距5000英里以外的
墨尔本。通讯情报站对外宣称的名字是联合通信墨尔本工作组。
    最后加入英美协议组织、规模最小的成员是正式建于1977年的新西兰政府通讯
安全局(政通局)。二战期间,当日本这架战争机器迅速开往太平洋地区,吞并太
平洋上的诸岛时,新西兰很快建起了一些信号情报站,辅助英方、美方的情报工作。
这些情报站坐落在惠灵顿斯陶特大街一座7 层楼里,受国防部的控制。
    战后,新西兰不再进行监听工作,而是派遣——些工作人员到澳大利亚战后密
码破译与窃听机构防御信号理事会去工作。尽管如此,新西兰还是在北岛中部地区
瓦伊乌鲁荒凉的火山高原上建起了一座小型情报通讯站,最终它被命名为新西兰联
合信号组织。在越南战争中,它为美国的情报工作做出了贡献。
    现在,政通局的总部设在惠灵顿国会对面的福赖伯格大楼的顶层。它主要负责
监听太平洋沿岸诸国以及太平洋岛国的通讯。在距惠灵顿北部大约225 英里的坦吉
姆纳海滩上建有一座高频通讯站。在韦荷派地区开启了一架卫星接收装置;它的目
标中包括往来于太平洋地区的日本大使馆的外交通讯信息。2001年,政通局有大约
200 名雇员,财政预算约为2000万澳元。它的负责人是曾往来于国家安全局的联络
员,并于1982年加盟该局的沃伦。塔克。
    随着新西兰1977年加入英美通讯情报协议组织,世界上主要英语国家都成了这
个高度机密协议组织的成员。它们对来自敌对国及友善国的情报信息都在进行监听。
它有自己的法律、誓言、语言,所有这一切都不为外界所知。正如一个主权国家有
自己的法律体系一样,这个协议组织也有它的一套秘密体系。国际信号情报规则决
定着诸国电子间谍的一切行动,从他们接受培训时发的誓言到填写监听表格的形式
以及他们独特的密语及化名,无一例外。
    70年代,这些规则实施的条件已经成熟,国家安全局便马上着手集中各自为战
的成员组织,以“神秘城”为中心,建立一个真正的联合组织。它建造了一个代码
为“平台”的大规模计算机网络,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所有成员组织的52个分散计
算机系统连接起来。网络系统的焦点或“主环境”是国家安全局设在米德堡的总部。
最终,为消除成员组织的表面界限,开发了一个套装软件,使各个成员组织在世界
范围内的信号情报活动成为一个联合整体。各个国家的情报部门可以把目标任务下
达给组织内的任何一个情报通讯站。同样,任何成员都可以分享截获的情报——可
以使用电子长勺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