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大唐惊变 >

第44章

大唐惊变-第44章

小说: 大唐惊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呕屎笳獗咭灿胁焕樾危纳源笠坏愕亩有送趵顏缘笔蹦昙鸵簿图杆辏已┥霞铀氖牵送趺还嗑镁退懒耍辉诹槲涑錾亩ㄍ趵疃保呕屎缶退阍傧胝裁挥邪旆ㄋ刀嘧诹⒁桓稣饷葱〉暮⒆游印@顏运篮螅悔治к蔡樱笔蓖跷形迨资窗У克ㄍ跷鸵桓瞿敲葱〉暮⒆涌隙ㄊ敲唤磺榱耍孕凑庾槭皇巧厦媾上吕吹娜挝瘢褪侵鞫趾谜呕屎螅鋈嗽敢馇阆蚯罢撸油跷笃谛奶峡矗哺檬乔罢撸渲杏幸皇祝骸安允媪舻鄢瑁咏邢刹拧N逅旯酥牵焓购状摺P谋袈还荩慷贤继āH舻莱ぐ步挝焕矗俊辈允媸歉哐羰向х锏鄣亩樱咏侵芰橥踔樱饬饺硕际怯子谐傻拢厦鞑┐铮恿硪环矫嬉灿≈ち诵送跛朗币埠苣暧住!

  肃宗自己的意思看来还是偏向于李俶的,对李揆说:“成王李年长,并且有战功,我想立他为太子,你看如何?”李揆拜了两拜祝贺说:“这真是社稷之福啊,我们不胜欢喜。”肃宗很高兴,说:“朕意决矣。”于是五月十九日,肃宗立成王李俶为皇太子,旧唐书则说是四月,这都好办,问题是通鉴记载,十月初五,肃宗册立太子,改太子名为李豫。怎么五月间立了一次,十月又立了一次?还是说“立”和“册”是不一样的?查了一下,似乎没有同一个人立两次太子的规矩,这个大概是下诏说要立李俶为太子,地位虽然确定了,只是没举行正式册封的仪式,到十月才搞了一次隆重盛大的册封活动吧。自此,李俶改名为李豫,再没有变过。而且他的太子之位终于定下来了,虽然后面也经历了一些风险,但总算平安度过,在我们看到的纪年上,肃宗下面的代宗便是他了。 

  六、宿敌 

  史思明投唐而复反,总觉得和李光弼有关,虽然没他的作用史思明后来也未必会有多老实,但李光弼的做法,也不免让人疑心这和两个人之间的“宿敌”关系有关。安史之乱中,战场很多,可这世界到底很小,这两人几乎经常对战,或者说,往往一开仗,其中一人放眼望去想看看敌人是谁,一看,多半是两人中的另一个。 

  那么,史思明和李光弼二人,出身和来历是怎样的呢? 

  不妨先说史思明,和安禄山、哥舒翰等人一样,他也是蕃将出身,他本名窣干,是“营州宁夷州突厥杂种胡人也”,大约也是突厥和西域胡人的混血儿。和安禄山的肥胖不同,史思明很瘦,而且头发、胡须都比较少,“鸢肩伛背,钦目侧鼻”,钦目侧鼻这是胡人的特征,而鸢肩伛背是什么样子呢?可能是双肩高耸的意思吧。这幅尊容,大约是不怎么好看的。史思明和安禄山本是同乡,他比安禄山仅年长一天,后来二人一直交情都不错,而且都很能打(没参军打仗之前大约就是打人了)。史思明的老上司就是乌承恩的父亲乌知义,乌知义对他不错,而史思明也每次打仗,也都有收获。在张守珪为幽州节度的时候,保举他为折冲。天宝初年,累计战功做到了将军,知平卢军事。后来玄宗召见他,和他聊的也很开心,就问他的年龄,史思明说“年四十矣”,玄宗抚着他的后背说:“卿贵在后,勉之。”你以后还会再富贵的,要加油啊——可玄宗若知道他后来是那样的一种富贵法,一定气的捶胸顿足。另外,我们从史思明这句话中,似乎也可以找到他和安禄山生年的相关信息。天宝元年是公元742年,假如是此年说的这些话,那么史思明的生年当是在公元700年左右。按:安禄山出生时幽州都督张仁愿曾经搜查了半天,因此张仁愿是个可以提供线索的重要人物。他至早于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任幽州督,由通鉴所载,长安二年突厥寇并州,张仁愿本人传中也写他后来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所以任期可以定为公元697年至公元702年,那么安禄山、史思明的生年当在这几年之间。他们大约和公元697年出生的郭子仪差不多,而公元708年出生的李光弼则比他们稍小一些。史思明在天宝初年被玄宗任命为大将军、北平太守,天宝十一载由安禄山保奏为平卢节度都知兵马使。大致情况就是如此。 

  下面来说说李光弼。李光弼是契丹人,也是一员蕃将。而且巧了,安禄山、史思明、李光弼都是营州人,又和安禄山一样,都是营州柳城人,正应了那句话,不是冤家不聚头。不过据颜真卿《李光弼神道碑》来看,李光弼该是京兆人才是,究竟是哪里的?也许营州是老家吧,毕竟鲜卑故地也算是契丹人生长的地方,那么京兆或许是他的出生地。李光弼的父亲李楷洛,在开元初被任命为左羽林将军同正、朔方节度副使,封爵蓟国公,通鉴中说他是契丹王,而据马驰先生的《李光弼》则认为唐朝有两个李楷洛,其中一个是契丹王、松漠都督(似乎没有入朝),而另一个也是契丹酋长,但是率部归降后,成为了唐朝的蕃将。李光弼的父亲当是后一个李楷洛。但不管怎么说,李光弼的出身算是很高的了。无疑,他们家的姓氏也是由唐朝赐姓,至于他们原来姓什么,似已不可考,联系唐朝时期契丹八部(其实不止八部),也许是其中某部的后裔?据颜真卿所撰写的墓志所载,李光弼是他父亲的第四个儿子,但又据杨炎为他父李楷洛写的墓志,则他是长子,我们该信哪个人?莫非是他前三个哥哥都死了(看颜氏撰墓志中是有相关语句,但没说有几个),因此他就成了长子?不管怎么说,后来李楷洛在一次出征回来的途中去世,李光弼便袭为蓟国公。 

  和高仙芝从小随同父亲一起出去打仗一样,李光弼也是很小就从军,天宝初年,累迁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府、朔方都虞候,得到当时河西节度王忠嗣的赏识。天宝八年(公元749年),为节度副使。后来安思顺也很赏识他,想把女儿嫁给李光弼,李光弼没有接受,称疾辞官。这时哥舒翰听说这个消息,上奏给朝廷,于是李光弼得以回京。李光弼没有接受安思顺的好意,哥舒翰当然很高兴,但李光弼也并没有介入他们的争斗之中。 

  李光弼和史思明二人,在安史之乱前,虽也算是世之名将,但都不是高仙芝、哥舒翰那样的封疆大吏,但这又成为他们的优势条件,因为叛乱之初先去应敌的自然是那些一号种子,可是初时情况复杂,谁又能保证不出差子,所以玄宗不容分说以失地罪斩了高、封二人,然后又不容分说强令哥舒翰出兵潼关,如果这些让李光弼他们遇上,也是十分无奈的事情。如果高、封、哥舒三人赶上九节度大败都没有降罪的肃宗,该有多好,唉……当这些一号种子选手纷纷落马之后,这些能力很强却在替补席上的人便得到发挥他们才智的机会了。有时想,如果两军对阵的是李光弼和高仙芝,谁会赢呢?这虽然不是“关公战秦琼”那样的荒唐,但同一个时期的这两位将军,无缘一较高下,所以谁强谁弱,当真不好说。我个人是更同情高仙芝,但更钦佩李光弼的军事才能。当哥舒翰据守潼关之时,玄宗任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收兵河西。玄宗想再找一员良将,委以河北、河东之事,郭子仪便推荐了李光弼。 

  这里不妨也交待一下郭子仪的来历。唉,安史之乱中唐朝的五个副元帅,总算有一个是汉将了。郭子仪,是华州郑县人,父亲郭敬之,历任绥、渭、桂、寿、泗五州刺史,辗转于这些地方之间。按说郭子仪是出身于文职官员的家庭,怎么后来他倒成了武将?和其它蕃将从小就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不一样,郭子仪是中了武举当上的左卫长史,累历诸军使,天宝八年被任命为左卫大将军,领木剌山的横塞军和安北都护府。后来横塞军改为天德军,仍由郭子仪掌管,又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据说郭子仪身高六尺余,体貌秀杰。我们现在看《三国演义》这些小说,人们动辄就是“身长八尺”,像最矮的曹操也是身高七尺,我们的郭大将军怎么才身长六尺?这是古时长度单位的不同造成的,越往后一尺的长度越长,所以,三国时的七、八尺大概和唐时的六尺多差不多,只是明朝人写小说的时候没做考证罢了。安史之乱中,郭子仪先是被任命为卫尉卿,兼灵武太守,充朔方节度使,以本部军队东征。郭子仪先击败了叛将周万顷,之后又打败攻打河曲的高秀岩,进而收回云中、马邑,打开东陉,因功加封御史大夫。 

  史思明则是跟随安禄山叛乱,被委派去征讨饶阳等诸郡。后来和李光弼、郭子仪在河北战场上屡次相逢,在太原的时候又和李光弼相持了很久。还记得前面写颜杲卿的时候,提到过李光弼率军出井陉关的事么?那次正是二人第一次交手。 

  当时,史思明和蔡希德一起在常山围住颜杲卿,围了九日后攻克。而后又围饶阳,这回围了二十九日都没法拿下来,此时李光弼率军出井陉而来,重新收回了常山,史思明只好解饶阳之围来抵御李光弼。李光弼列兵于城南,和史思明相持一个多月,结果马的草料用尽,便命精兵架着数辆车从周围的郡县去取草,被被败了,后来才弄来两束草料,无论如何是不够的,只好锉软蒿草喂给马吃。虽然史思明一时也奈何不了李光弼,但总这么拖着可不是个事,于是李光弼便向郭子仪求援。四月,郭子仪率朔方两万兵马也出井陉至常山,唐两军汇合,士气又高涨起来,向南攻下赵郡,于是史思明退保博陵。五月十日,郭、李败史思明于沙河,又打了一次之后,史思明逃奔嘉山,李光弼率兵追击,史思明大败,逃到了博陵。李光弼紧追不舍,又围住博陵猛攻,几乎就要攻下来了,不想此时潼关失守,紧接着肃宗整军灵武,派宦官邢廷恩来征招朔方、河东的兵马。于是李光弼只得带兵先回去,从井陉关向西行军,史思明追击,追了几下之后,又回兵河北,正赶上解决刘正臣袭击范阳的问题。 

  两人再度交锋,是在太原。当时正是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初,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岩、牛廷介几路总共十万大军,前来攻打太原。李光弼部下的精兵都去了朔方,其余的团练兵都只能说是乌合之众,而且人数不满一万。这种情况下,对于叛军来说,太原城确实是垂手可得,如果能拿下太原,就可以立即长驱直入,直取朔方、河西、陇右。太原城中一片恐慌,将军们商量着如何加紧修城以抵御叛军,李光弼说:“太原周长四十里,叛军说到就到,现在这个时候来修筑城池,还没看见敌人自己先疲困了。”但简单的防备是要有的,李光弼率领军民在城外开凿壕沟,又让士兵们做了数十万块砖坯,大家当时也不知道拿这些砖去怎么用。于是,叛军到了,在城外展开攻势,李光弼这时就让士兵们在城内砌砖加高城墙,有毁坏的地方就补修。史思明本来派人去取攻城器具,奈何这部分人马半路上被击破,所以只好继续与城里相持。这样围攻了一个多月,还没攻下来,史思明挑选了一批骁勇善战的精兵,让他们打游击战术,告诉他们说:“我率兵攻打城北,你们就暗中往城南;我攻打城东,你们就向城西,只要是有机可乘,就立刻进攻。”但李光弼军令严整,无论有无叛军来攻打,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