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大国崛起-精装『全』 >

第66章

大国崛起-精装『全』-第66章

小说: 大国崛起-精装『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人运动的发展促使俄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也认识到只有依靠先进的理论指导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这种觉醒直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正如列宁所说:俄国在半个世纪期间真正经历了闻所未闻的痛苦和牺牲,以空前未有的革命的英雄气概、难以置信的毅力和舍身忘我的精神,从事寻求、学习和实验。它经过失望,经过检验,参照欧洲经验,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唯一正确的革命理论。在这种情况下,1898年春天,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组织——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正式成立,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重大步骤。在它的领导下,俄国工人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不仅斗争行动开始升温,斗争特点也从单纯为了经济目的而逐渐转向政治要求,“打倒专制制度”成了流行的革命口号。
  武装起来,打倒血腥沙皇
  1900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也波及了俄国,致使许多工厂倒闭,失业工人数量猛增,俄国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更加恶化,革命情绪日益高涨。经济危机加速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引下投身革命斗争,探索解决国内问题的真正出路。在全国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的形势下,资产阶级也以各种方式提出了进行政治改革的要求。从1903年起,他们发起了具有资产阶级改良性质的立宪运动。但沙皇政府不顾革命发展的大势所趋,仍然顽固镇压革命行动,维护专制统治,更加激起了革命群众的反抗意识。正在此时,日俄战争爆发(1904年~1905年)。传统的欧陆强国俄罗斯却惨败在一个刚刚崛起的东方小国日本之手。这无疑将沙皇俄国的腐败和虚弱暴露无余,也更加激起了俄国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和进行革命的热情,从而加速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来临。至此,沙皇俄国成为了帝国主义世界各种矛盾斗争的汇集点。农民同地主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俄国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等等都集中体现为人民群众同封建沙皇制度之间的矛盾。因此,通过革命推翻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成为俄国民众的主要共识和迫切需要。

  1905年1月22日,沙皇政府向彼得堡参加请愿的工人群众开枪射击,打死了1000多人,制造了著名的“流血星期日”事件。这一事件打破了工人群众对沙皇政府抱有的最后幻想,点燃了全国范围内的革命烈火。“武装起来,打倒血腥沙皇”迅速成为最强烈的呼声。在伟大领袖列宁的主持下,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发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消灭农奴制残余,打倒沙皇专制制度,建立工农民主专政。在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中,无产阶级政治组织——工人代表苏维埃也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广大工人成为革命的主力军,农民和士兵也相继发动起义,有力地声援和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到了这年12月,全国各地参加总罢工的人数超过了200万。在布尔什维克和工人苏维埃的领导下,政治罢工发展为武装起义,史称“十二月起义”。这标志俄国1905年革命达到了高潮。
  尽管1905年的俄国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彻底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迫使沙皇政府做出了进一步改革宪政体制的决定,也有利于巩固资产阶级在国家的政治地位。对于广大无产阶级来说,这次革命给了他们丰富的斗争经验,在总结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队伍的战斗力。可以说“没有1905年的总演习,就不可能有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在此基础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积蓄力量,酝酿了一场新的更大的风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无疑加速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来临。战争一开始,俄国国民经济就陷入了崩溃的边缘。工业生产薄弱、铁路运力不足、财政赤字严重、通货膨胀加剧、农业生产停滞、政府功能瘫痪,官商贵族大发战争横财,这些都直接造成了俄军在战场上的节节失利。仅开战头两年,俄军就损失了350万人。战场上的惨败引发了国内更加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1917年3月,彼得堡的工人和士兵发动了“二月革命”,彻底推翻了沙皇统治,结束了俄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历史。作为一个地处东西方文明接合部后进大国的俄国之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事实上是在工业文明全球扩张的进程中,被半推半就地裹挟进列强纷争的,从而使既不具备西欧工业社会内部所具有的整合机制,又徒具帝国外表的俄国处于内外矛盾的火山口上,正是因此,俄国才成其为“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
  二月革命后,列宁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无产阶级必须取得政权,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共和国。他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革命口号。在他指引下,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再次发动武装起义,把不彻底的“二月革命”最终进行到底。1917年11月7日晚,停泊在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响起了大炮的轰鸣声,这是进攻冬宫的号角。伴随着隆隆的炮声,资产阶级刚刚建立的反动堡垒坍塌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从此诞生。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碎了帝国主义锁链上最弱的一环,不仅给俄国的历史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也开辟了一个革命的时代,鼓舞了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和受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并且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的传播,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社会发展之路。没有别的事件能像1917年俄国革命那样对现代世界产生如此决定性的影响,它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根本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格局。1917年以后,世界再不能同过去一样了。
  六、苏联时期
  不可否认的是,十月革命后到来的苏联时代,是俄罗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强大时期。苏俄及后来的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在国际舞台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今天很多俄罗斯学者和普通百姓都认为:不管有什么缺点,十月革命也是20世纪一个重大事件,它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十月革命极大地冲击了世界殖民主义体系,唤醒了民族解放的意识;它还迫使资本主义国家调整其内外政策,从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十月革命后的国家重建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最初几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在国内,国民经济濒于崩溃,战争创伤亟待医治,分裂势力活动猖獗;国际上,陷于强大的帝国主义阵营的重重包围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政府及时采取种种措施,捍卫刚刚获得的胜利果实。
  为抑制分裂主义活动,防止新建立的苏维埃国家四分五裂,1917年11月,苏维埃人民委员会通过《俄国各族人民权利宣言》,以法律形式规定了俄国各民族的自由平等。1918年1月16日,又通过了列宁起草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宣布俄国为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共和国,其主要任务是:消灭一切人剥削人的现象,镇压剥削者,建设社会主义。1918年3月,俄罗斯联邦的首都由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随后,在1918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讨论并通过了第一部共和国宪法。宪法充分体现了建立联邦制多民族国家的意愿。1922年12月30日,全苏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根据列宁的建议,决定各苏维埃共和国在平等的基础上成立联盟。会议签署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条约》,宣告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当时仅有4个社会主义国家加入了联盟。此后又陆续有国家加入苏联。到1940年,苏联最终形成了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领土面积世界第一的大国。
  为了使国家尽快从战争中抽身,争取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以恢复生产建设,1918年3月,苏维埃政府忍受了极为苛刻的条件,与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等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根据该和约,苏俄放弃了约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主权,答应了无理的赔偿要求,迅速从战场上撤军,并且恢复了同其他缔约国之间的外交和军事往来。等到一战结束之时,苏维埃政权立即宣布废除了这一和约。
  为了阻止外国干涉势力的入侵和抗击国内叛军的武装暴乱,苏维埃政府加强了武装力量的建设,快速组建了工农红军、红海军和空军,并成立了最高领导机构,统一指挥军事斗争行动。为了应对紧张局势,苏俄还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通过余粮征集制、工业国有化等具体措施,动员和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有力地保障了战争的胜利,确保了无产阶级政权的稳固和安全。1920年国内战争基本结束,苏维埃政府又立即下达了裁军的命令,仅用不到4年的时间就裁军470多万。这一做法不仅大大减少了国家的经济负担,而且也展示了友好、和平的诚意。
  1921年,当战时共产主义陷入危机之时,列宁勇敢地承认了政策的失败,他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企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结果遭到了严重的失败。失败表现在“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生产力是我们党纲规定的紧迫的基本任务”。他及时总结教训,制定并着手实施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停止对私人资本的排挤,降低高额利率,鼓励商品生产和流通,实行自由贸易,减轻对农民的政治和经济压力,增加农民贷款等。它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没有一味照搬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是在实践中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实际国情出发探索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在列宁看来,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就是利用市场规律维护工农联盟,增强国家经济实力,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由于实行了新经济政策,使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内危机迅速化解,生产稳步发展,国民经济得到了重建。历史证明,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无疑是十分成功的,它成为苏联发展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1924年1月21日,列宁因病逝世。他给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特别是他晚年,在总结过渡时期苏维埃俄国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苏维埃政党和国家建设的许多理论和建议,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列宁逝世当天,苏联中央政治局做出决定:永久保存列宁的遗体,以此缅怀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激励全世界人民的革命事业。2001年11月7日,俄罗斯社会和民族独立问题研究所进行的民意调查表明:有一半的俄罗斯人肯定十月革命的意义,有67?6%的人仍然肯定列宁在十月革命中的作用。2004年4月,俄罗斯就列宁与十月革命进行的民意调查证明,对列宁的正面评价在民众中仍然超过 55%以上。

  斯大林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
  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继任苏联领导人的职务,开始了近30年的执政历程。在他的领导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重新回到了世界强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