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谁在谋杀中国经济-附身中国人的文化魔咒 >

第23章

谁在谋杀中国经济-附身中国人的文化魔咒-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背景提示
看完《功夫熊猫》我们发现,西方对中华文化的认可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筷子、针灸、山水这样的表面特征,他们也在探究中华文化中的精神内涵,阿宝爸爸的“子承父业”和“望子成龙”的思想是典型的中国式教育方法,而阿宝师父对徒弟一如既往的爱也是中国人血液里的美德。从这部电影我们可以看出,外国人正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的审视,正在平和宽容地接纳不同于西方传统的中华文化。
五、让世界看到我们的大爱
我再跟大家谈谈《功夫熊猫》里面,一些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细节。大家注意电影中的主要角色,熊猫阿宝有几个师兄弟,包括鹤、螳螂、蛇、猴子,还有一只母老虎。这个母老虎,其实是特别具有讽刺意义的。这五个师兄弟武功高强,而且他们五个在浣熊师父的带领之下苦练功夫,只有一个非常现实的目的,那就是取得至高无上的武功秘笈。
而这些人所表现出来的武功招式,和《卧虎藏龙》是一样的水平,我们所看到的就是《卧虎藏龙》里面的各种招式,由这五个师兄弟展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卧虎藏龙》和这个动画电影相比就缺乏了下一步,也就是这个熊猫。而这个熊猫按照我刚刚讲的,他具有这四大个性,时这四大个性刻画出的是这样一个人。因为只有中国方有熊猫,熊猫是我们的国宝,因此我们如果从表面上来看,熊猫本身就代农中国。但是话又说回来,熊猫本身所学习的各种技能、各种武术是不是我们的各种电影文化给西方的观点?所以整个熊猫本身就是西方对我们中国人看法的缩影,同时也包括大龙。这是纯粹以术为主的两个男主角,而这两个以术为主的男主角没有爱,只有憨傻和自私无情。他们两个各有各的目的,一个练功学习都是为了吃包子,另一个为了得到武功秘笈。但是最后,神秘的武功秘笈原来只是一张白纸,上面什么都没有。师父说,武功秘笈就是要回归自己。这个电影里面没有说清楚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想一想,中华文化是什么?你可能会惊冴地发现,中华文化对你而言竟然也是一张白纸。
这一情节的设计含有很强的讽刺意味。事实上,我从来都不觉得梦工厂拍这部电影是有意识地想表达出我们中国人隐性的爱,这只是美国人的拍片惯例而已。比如我们回想一下,斯蒂芬?斯皮尔伯格这一生拍的所有电影里面,在每部电影的结尾,他一定会显示出人性的光辉。包括很多美国电影,不管是战争片也好,喜剧片也好,往往都是这样。我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到最后那么多人牺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完成国家给他的这一份对同胞的爱,把大兵瑞恩给救回来。其他电影都是…样,请各位读者记住我这句话一凡是美国人拍的电影,结尾一定会展现出某种形式的爱。《功夫熊猫》这部电影,到了最后它所展现的爱呢,是表现在熊猫的爸爸身上,以及师父对于大龙小时候那种难以割舍的爱。可是我告诉读者,梦工厂拍的这部电影并不是想突出我们中国人的爱,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只是用这部电影的结尾来展现出他们过去拍电影一贯展现出的爱,而不是针对中国人。那么这种中国人隐性的爱,什么时候才被展现出来了呢?那就是在汶川大地震之后。
可是我们发现,美国人习惯于在电影结尾展现出的爱,竟然和我们中华文化中这种隐藏的爱在某种程度上是吻合的。如果我们能够把这种文化理念传播到全世界各地,你不觉得大家会对我们中国人有一个全新的看法吗?因为从这个电影里面,依然能够看出来,我们中国人隐藏的爱和全世界各国人民都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个文化层次上面和各国达成共识的话,才是我们文化传播真正的成功。
我认为,就目前我国这些导演的水平而言,他们都还没有认清楚这个道理。例如,张艺谋导演的奥运会开幕式就没有达到我期望的水平。这个开幕式并没有完整地表达出我们中国人的集体人格,也没有把这种大爱的精神通过开幕式表现出来。开幕式就像我在以前的电视节目中所预期的一样,是一个以“术”为主的开幕式,就像《英雄》或其他电影一样,场面搞得非常大,颜色搞得非常绚丽,以为泱泱大国就该让大家有这种感觉,什么都是大的,什么都是华丽的。但是,这不是文化,奥运开幕式所显示出来的就是“术”。
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让大家慢慢理解,什么是中华文化?坦白地讲,我认为鲁迅的“阿Q”精神,甚至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的精神,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人尽皆知了。我觉得我们未来的文化要呼唤一个全新的思维,尤其是在我们这整个文化艺术的殿堂之下,我认为我们缺乏一个大爱的情怀,我们的文化艺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把“隐藏的大爱”这个大的情怀完整地展示出来,而奥运会开幕式本来应该是个好的机会。
可是,奥运会开幕式到最后又表现出“术”,而没有能够和汶川大地震中我们表现出的大爱结合在一起,这是一个永恒的失望,因为北京奥运会已经远去了。
背景提示
《功夫熊猫》在全球的热映,说明中国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而对于大部分西方人来说,中国就犹如那本武功秘笈一样神秘莫测,所以,有的人崇拜,有的人好奇,也有的人则无端地攻击。
在经历了汶川大地震之后,外国人对中国政府有序、有力、有效的救灾行动纷纷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外国人被中国人在汶川大地震前后所表现出的这样一种勇敢、坚强、友善、乐观的大爱所听服。可以说,这次大地震让中国感动了整个世界。无独有偶的是,我们的国宝熊猫也正好生活在地震中心,今天的熊猫似乎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单纯意义上的国宝了,它更代表有着坚强的信念、乐观的精神、具有大爱的中国人民。
正像《功夫熊猫》片尾那棵稚嫩的小桃树一样,我们要在逆境中慢慢长大,武林没有秘笈,秘笈就是你自己。
 
第三部分
中华文化下的四大商帮
 
第十章
晋 商
他们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商业文化,被誉为中国最成功的商帮。
这就是晋商。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晋商抓住了机遇,积累了资本?
晋商是如何创造奇迹的?他们的成功有什么秘诀?
一、晋商历史的传奇
背景提示
纽约曼哈顿区的南部有一条全球闻名的街道,全长仅500多米,虽然狭窄而拥挤,却云集了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联邦储备银行在内的众多金融机构,被称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神经中枢”。这便是华尔街。
然而,百年之前的地球另一端,在中国的境内,早就孕育了掌控当时中国金融业的“清代华尔街”。当地的商人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票号”开创了中国金融史上的辉煌历程,实现了“汇通天下”的宏伟理想。到1904年,山西票号已经在100多个城市开设了450家分号,那时,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里比较大的金融机构,其总部大抵都设在平遥和太谷的寻常巷陌间,正是在这些并不起眼的房屋瓦舍里,山西商人创造了百年的传奇基业。
我先引用一段梁启超的话。他写的是比较简单的文言文,还可以看得懂。
鄙人在海外十余年,对于外人批评吾国商业能力,常无辞以对。独至有此历史(就是山西的晋商),有基础能够继续发达的山西商人,鄙人常以此自夸于世界人之前。
这是一个真正懂得中国的伟大经济学家讲的话。而且还有一个人也讲过类似的话,他就是当时的格兰特将军,他是一位英国人。他说,他漫游欧亚大陆,但绝对没有想到,到了中国看到山西的小商人,他们是如此之厉害,竟然还能够把犹太商人打败。
所以说,所谓过去的晋商,在中外历史上,都获得了非常高的评价。我认为我们有必要让全世界了解晋商,而且我们也希望在梳理晋商整个发展史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一点启发。首先我想简单谈一谈晋商的发迹史。晋商基本上是靠地利之便,加之天时与人和而成功的这么一群商人。
背景提示
晋商的辉煌是与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分不开的。山西自古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盐池,物产丰富,与河南、山东等产粮大省邻近,又处在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相接的位置,山西人自古就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生活。这些优势使得山西在明清之前就拥有发达的商业贸易,更是明朝晋商形成的物质基础。
第一批山西商人是怎么发达的呢?在明朝开国的时候,北方边防军驻军总共有90万人,分成9个兵站,也就是9个据点。为了防止北方的匈奴,就是元朝灭亡后的蒙古人的侵犯,所以叫9边,即9个边防站。这9个边防站里有4个在山西省,这就给山西人带来了一个得天独厚、能够发达的机会。由于9边驻军非常多,达到90万人。因此粮草就是个大问题。明朝刚开国的时候通常都命令山东、河南、湖南的人来运送粮草,搞得天怒人怨。最后明朝政府想了一个办法,叫做“开中制”。具体来说就是鼓励商人运粮草到9边,然后明朝政府给他一个盐票,当时叫做盐引,实际上就是盐票。
背景提示
中国古代各朝政府对食盐都采取专营政策,主要原因是控制食盐获得的利益很大,丝毫不亚于今天控制石油和煤矿的利益。明朝时期,政府实行盐引制,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合法贩盐,商人必须先向政府取得“盐引”,实际上是获取食盐的一纸凭证。有了这紙凭证,就能换到巨额的利益。虽然山西并不是粮食产量非常丰富的地区,但是早期的山西商人却牢牢把握住了这次机会,这是晋商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拿到盐引以后,商人们就到中国的沿海地区产盐的地方去买盐,比如海盐,还有山西的岩盐。由于当时做盐的技术是非常不到位的,所以是暴利行业,买了盐以后,可以立刻倒卖获取暴利。明朝政府就靠着这一种激励机制,鼓励商人运粮到北边,换盐引去贩盐,然后再来图利自己。
当时的山西商人就在这个环境之下,凭借这样的便利条件,他们囤积大批粮食运到北边,拿盐引换河东盐、长芦盐、山东盐。河东盐就在山西,长芦盐、山东盐就在附近的滨海地区。由此他们可以和当时的徽商平分秋色。但是,经过长达百年的运营之后,这个制度产生了重大问题——腐败。当地官员拿着这个盐引不给山西商人,而给自己的亲戚,如自己的小姨子,或者自己的表弟,让亲属去牟利。所以亲属不用运粮食,也能得到盐引。而辛辛苦苦的山西商人把粮食运过去,搞不好还拿不到盐引,被打一顿都有可能。因此,这个制度被破坏了。当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明朝政府拨往9个边防据点的饷银也逐渐增多。因此,在明朝中期,政府开始允许用银两换取盐票。于是政府又推出一个新制度,叫做“开中折色制”。
开中折色制始于1492年,明朝政府规定,商人不用再到北部边疆用粮食换盐票,在内地就可以到盐运司用银两换取盐票。也就是说运粮食的议案全部取消不要了,你们拿钱来换盐引,拿钱来买这个盐票。这么一来,摧毁了整个山西商人,因为山西商人已经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就准备去换盐引的。这个法案一出来,这么多粮食卖不出去,造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