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全) >

第17章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全)-第17章

小说: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某天有个外地来的金点先生,道号玄机子,带着三妻四妾和十几个徒弟,很高调地举家搬到鬼屋里居住,还在门前挂上一个木牌,上写”玄机子在此候教”七个大字。那意思就是要在此地摆摊算命,并声称前知八百年,后知五百载,专能谈人祸福,观形貌知吉凶,闻履声知进退,卦金收一个至一千个大洋不等,因人而异,如果不准则分文不取。

  不想惹恼了城里的一个人物,这位爷非同小可,乃是督军的大公子,平日里鲜衣怒马、从者如云,专好抱打不平、管些闲事。此人从来不信江湖伎俩,听手下说了玄机子在鬼屋算命,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立时拍案大骂:”不知哪里来的妖道,敢在保定府妖言惑众?”

  大公子起心要拆玄机子的台,于是就找了伙狐朋狗友,事先编排了身份和说辞,又让手下人冒充成他的表兄弟,成群结队地找到玄机子门上算命,只要这江湖骗子说错了一句,立刻砸了他的招牌,胖揍一顿赶出城外。

  有道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玄机子不知轻重,也没按规矩拜山,得罪了城里的一霸,还能有好果子吃吗?可谁也没想到这位玄机子真能未卜先知,他不言则可,言则必中,别说大公子这伙狐朋狗友编造的身份了,连大公子屁股上有颗痣都给算了出来,随后狮子大开口,索要卦金一千大洋。

  大公子知道是遇着活神仙了,哪敢造次,老老实实地付了钱,这件事轰动全城,达官贵人争相前来请卦问卜,没出半个月,玄机子就收了数万光洋,发了一大笔横财,从此远走高飞,再不来了。

  您瞧这事不是神了吗,其实无非是”金点”行当里的一门骗术,不知情的觉得神乎其神,但把窗户纸捅破了也很简单,原来大公子身边的狐朋狗友里,就有一个人是玄机子的徒弟,提前设好了局让他往里跳,那能有个算不出来的吗?

第二章 镜里乾坤 逆水行尸
再说个金点先生聚财的事。

  三十年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黄河更是连年泛滥,老百姓们都没活路了,就有当地乡绅聚集起来商议,打算在这黄河边上修座龙王庙,保佑这一方风调雨顺。

  这时不知从哪儿来了位跑江湖的算命老者,告诉众人说:”尔等真乃愚昧无知,黄河两岸不知造过多少庙宇,供奉着五湖四海的行雨龙王,可该旱的旱,该涝的涝,黎民百姓还不是年年跟着遭殃,这是什么缘故?只因那庙里摆的都是泥胎,任你烧香上供,它又怎能显出灵验?如今听我一言,明天正午时分,这黄河里就有仙家路过,机缘难得,可遇而不可求,到时请各位都来观看。”

  众人半信半疑,不知黄河里会有什么仙家,或许是有大鱼出没,多数人都认为这算命老者是信口雌黄,不想理会。但好事之徒从来不少,很快就将这个消息传遍了十里八乡,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全都特意赶来观看,岸边围观的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城墙也似砌拢起来,挤得水泄不通。

  大伙从早晨开始就一直候着,黄河里浊流滚滚,却不见半点动静,眼看日头出到了晌午,人们不禁议论纷纷,都以为上了江湖骗子的恶当,而这时眼尖的人就看到下游出现了两个小黑点,当时那人群就炸了锅,都往前挤想看个究竟,就见两具童男童女的尸首,从头到脚穿着古时衣冠,在黄河中逆着水流漂了过来,当时目睹这逆水行尸的民众,也不知有几千几万,纷纷跪地膜拜。

  此时那算命先生站出来,用钩竿子把浮尸拖到岸边,当众焚化,然后混入泥中,塑了两尊”和合二仙”的泥胎,就地起庙供奉,老百姓们都道这回遇着了真仙,唯恐落于人后,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那些善男信女当场就撸下金银首饰,请那算命老者主持修造庙宇。

  其实这件事也是金点行当里的骗术,所谓”障眼法”的便是。黄河里漂下来的两具浮尸,是那算命先生从外地拐带来的乞儿,喂养得肥胖了就给害死,再拿戏班子里的行头装扮上,以蜡封存,并在河底藏了缆绳,上游有人用绞盘倒拖,才显出”逆水行尸”的奇观。这伙人利用了民间的迷信心理,趁机大肆敛财,一举暴富。

第二章 镜里乾坤 注水碗
“障眼法”在古时候也被称为幻术,这里面的名堂可不浅,向来都是金点行当里传内不传外的秘密,只有遇到大买卖的时候,才会拿出来使用。

  旧中国的大上海是灯红酒绿,花花世界,却说十里洋场中有个富商,凭借跟洋人跑船贩货起家,一辈子起早贪黑辛苦经营,创下偌大家业,临死前嘱咐儿子:“你从小养尊处优,不知世情险恶,我走之后,就把钱都存到银行里吃利息,今生今世当可衣食无忧,可千万别惦着做什么生意,你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根本不是那块料。”

  拿现在的话来说,有钱人家的子弟是“富二代”,当时则叫“二世祖”,听了他爹的遗言,反正有的是钱,也不考虑什么营生,但染上了赌瘾,输了不少钱,手头吃紧,就想动银行里的存款,把先父临终前的话忘了个一干二净,奈何不懂生意经,不知道做什么来钱快,听朋友说有个算命的陈半仙,凡是得过他老人家指点之人,没有不发达的。

  二世祖开始也未轻信,只是抱着姑且一试的态度找到陈半仙,想问问做什么生意能够发财。那陈半仙掐指一算:“看公子确有富贵之姿,但眼下将有一场大灾,眼看着家底都要保不住了,还想发财?”说罢取出一个空碗来,摆在桌上让二世祖往里看。

  二世祖两眼一眨不眨,只看那碗中空空如也,很是不以为然,不料陈半仙又提起一个水壶,向那碗中注水,这时水碗中出现了异象。二世祖看到自己的身影就在碗中,身后有座金山,两个面目狰狞的恶鬼正在门外向里窥探,随着水面越升越高,碗中的影像很快化为乌有。

  二世祖大惊,哪里还有半点疑惑,忙请陈半仙相救,把全部财产都从银行里提出来,放在陈半仙指定的地方藏起来,准备等劫数过去再取回,可转天就被陈半仙卷走了,二世祖这才明白自己中了局落了套。

  这就是“障眼法”了,只要碗底装个琉璃镜,压住提前绘好的透明影画,往里面注水注到一定高度,自然能看到光学折射的虚影。此类利用化学和光学现象的伎俩,就是金点行当里的手段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咱们今后有机会再说。

第二章 镜里乾坤 鹿哨
满清以骑射得天下,所以清朝中前期的皇帝都喜欢打猎,后期那几位由于朝纲败坏,大局糜烂不可收拾,多半没这份心思了,若是康熙乾隆在位之际,几乎每年都得到木兰打秋围。

  据说乾隆皇帝御前有个随从,曾是白山黑水间的猎户,除了弓箭射得准,更有一身“鹿哨”的绝技。“鹿哨”,是一种模仿野兽发声的特殊技巧,相传早年间是由采药人所发明。在深山老林里采药的人,大多善识药草物性,能够攀爬峭壁危崖,但这只是末等手艺,要想找到罕见的珍贵草药,除了胆大不要命,还得有足够的运气。运气这东西最是不可琢磨,采到千年灵芝万年山参的概率,可能比现在中彩票特等奖的概率还低,而上等采药人皆有独门秘术,“鹿哨”便是其中一项几近失传的神秘技艺。

  如果采药人会吹“鹿哨”,他就不用冒险攀爬悬崖峭壁,也不必指望那份不靠谱的运气了。因为原始森林中生存着成群结队的麋鹿,那为首的“鹿王”体形比牯牛还要壮硕,生有骨钉般的鹿角,枝杈纵横,锋利坚硬,山里的大兽见了它也得避让三分。它生性奇淫,每逢春末夏初,它都要在一天之内,先后同百余头母鹿交配,最后精尽垂死,卧倒在地呦呦长鸣。这种鹿鸣相当于一个求救信号,深山里的母鹿听到之后,便会立刻衔着灵芝赶来,别看采药的人苦苦寻觅不到“千年灵芝”。深山老林里的鹿群却总能找着,等那鹿王吞下灵芝,用不了多少时间,它就又能腾奔蹿跃恢复如初了。由此可见千年灵芝神异奇妙之处,谁能找到这么一株,就能换来一世富贵。

  那些擅长“哨鹿”的猎户,便掐算着时日,比鹿王交配早一天两天进山,事先做好伪装,在头上戴顶鹿角帽,穿一件鹿皮袄,怀中裹根铁棒,躲到森林中模仿鹿鸣,引得母鹿衔来灵芝,然后打闷棍放倒母鹿,剥皮刮肉再取走灵芝草。不过学这种声音得有天赋,一万个人里未必有一个人能够模仿得像。 

  倘若不走运,撞上凶猛无比的鹿王,拿弓箭土铳也未必对付得了,就得拼命逃向林木茂密之处,因为鹿角最怕密林,倘若被藤萝枝杈缠住动弹不得,它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

第二章 镜里乾坤 放山
关东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人参是百草之王、中药之首,历来在关东三宝里占着第一位。山区将人参俗称为“棒槌”,管进深山老林采挖野山参的行当称为“放山”。一般春、夏、秋三季都可以放山,直到下枯霜为止。

  放山人在近千年采挖山参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民间习俗,包括“暗语、技术、禁忌、工具”等。根据人参生长年代划分为“三花儿、巴掌、二角子、灯台子、四匹叶、五匹叶、六匹叶”,最大的是八匹叶。八匹叶人参主茎长两层叶子,称二层楼;每层四个杈的是四匹叶,两层四匹叶相加成为“两层楼八匹叶”,极其罕见。五匹叶以上即为“大棒槌”。

  想去挖大棒槌,首先要拉帮,也就是进山之前组织帮伙,这事都由“把头”负责。把头是一伙放山人的首领。能当把头的人,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懂山规,讲仁义,有挖参技术,会观山景,能够看出哪座山会生长人参,进山后不会迷路。

  有了队伍就能进山了,不过进山也要选黄道吉日,一般为初三、初六、初九或初八、十八、二十八。进山后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是祭拜山神爷老把头孙良。用三块石头搭成老爷府,在老爷府前祷告,祈求保佑。然后选择背风向阳的山坡搭地炝子,也就是简易的窝棚,再用木杆支架苫树皮防雨,里面铺上草和狗子皮,作为在山里过夜住宿的地方。晚间在窝棚前点起火堆,驱赶蚊虫,防止野兽,去潮气暖身以及为迷路的人指示方向。烧的柴火要顺着摆放,一般由把头点火。放山人每天从这里出发去不同的山林挖参。

  到山里寻找人参的过程在行话里叫“压山”,又称开山、巡山、压趟子、撒目草,名目很多。压山之前先由把头“观山景”,选定去哪片山林,这是对山形山势和树木植被的仔细观察,判断哪里会生长人参。有时候把头会根据晚上做的梦决定压山的地点,此时众人只管跟随,不能点破。

  压山时帮伙人员要分工“排棍儿”,把头为头棍儿,中间的人称腰棍儿,排在最外边的称边棍儿,边棍儿也要有丰富的放山经验。放山人拿索宝棍,按照排棍儿顺序横排,两人间距丈余,索宝棍尖可搭在一起,不放过一块砖的距离,拔草缓行,寻找人参。讲究“宁落一座山,不落一块砖”。

  压山时不准乱喊话,看见东西喊出来就得拿着,即使看见蛇也不例外,怕分心和迷路。压山时头棍和边棍边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