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简明西夏史 >

第38章

简明西夏史-第38章

小说: 简明西夏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5 万迎敌。夏军初战获胜。双方相持两月,蒙古兵乘夏兵懈弛之机,
设伏以待,遣游兵诱战,夏兵战败,嵬名令公被俘。克夷门险隘被攻占,
蒙古兵进抵中兴府城下。
中兴府陷入重围,夏襄宗亲自登城激励将士守御。蒙古兵见中兴府
一时无法攻破,于是引黄河水灌城,城中居民淹死极多。襄宗遣使向金
求援,金文武臣僚主张立即发兵夹击蒙古。金主卫王允济却说:“敌人
相攻,吾国之福,何患焉”①,拒绝出兵。中兴城垣被水淹浸,即将倒塌;
适逢外堤溃决,水势四溃。“蒙古兵眼看也遭水淹,于是主动撤兵。撤
退时,释放西壁讹答入城招降,“夏主纳女请和”②,蒙古兵解围而去,
并放回嵬名令公。
第二节 夏金战争
一、夏金关系的破裂
自公元1124 年(夏元德六年,金天会二年),夏金议和,西夏依附
金朝,到公元1210 年(夏皇建元年,金大安二年)夏金关系破裂,双方
① 成——强固有力,吉思——多数,汗——皇帝。意为大多数人强有力的皇帝。
② 有的书认为在河套之北,也有的认为不是,待考。
③ 《西夏书事》卷39。
④ 《西夏书事》卷40。
① 《西夏书事》卷40。
② 《元史》卷1,《太祖本纪》。
维持了86 年的宗主关系。在这期间,两国虽然偶尔也兵戎相见,如公元
1190 年(夏乾祐二十一年,金明昌元年)十二月,仁孝因夏金贸易问题
发生矛盾,发兵侵金岚州(今山西岚县北)和石州(今山西离石)等地,
“大掠人畜而还”③,但从总体上去看两国基本上维持了互通有无,互相
支持的友好关系。
公元1210 年(夏皇建元年,金大安二年)八月,夏襄宗发兵万余骑,
攻打金葭州(今陕西佳县境)从而意味着两国关系的破裂。其破裂的原
因有二:第一,蒙古围攻中兴府,夏襄宗向金求援,金拒不出兵相救。
这是夏金关系破裂的直接原因;第二,西夏统治阶级已从贪图安逸保守
发展到腐化堕落。在国内生产停滞,社会矛盾激化,以及蒙古连年入侵
的情况下,为了摆脱困境必须对金实行经济掠夺,来满足党项贵族的贪
欲,于是附蒙侵金。这是夏金关系破裂和战争的根本原因。
二、遵顼即位与夏金战争
公元1211 年(夏光定元年)七月,齐王遵顼(xū音须)废襄宗安全,
自立为帝,改元光定,是为神宗。八月,安全死,年42,谥曰敬穆皇帝,
庙号襄宗,墓号康陵。遵顼父彦宗因反对任得敬擅权而被贬斥于凉州。
任得敬分裂夏国失败后,彦宗复入朝为马步军太尉,不久病死,谥齐忠
武王。遵顼“少力学,长博通群书,工隶篆,纯祐廷试进士,唱名第一”
①。遵顼因廷试高中,袭封齐王,后又升为大都督府主,统领军队,自立
为帝,时年49 岁。
1。遵顼附蒙侵金
神宗遵顼即位不久,便派兵万骑围攻金东胜城(今内蒙古自治区托
克托),金派西南路马军万户纥烈古鹤寿救援,围乃解。十一月,遵顼
利用蒙古兵攻金中都之机,发兵入侵金泾州(今甘肃泾川北)和邠州(今
陕西邠县),进围平凉府(今甘肃平凉县),金派韩王引兵救援,夏兵
解围而去。
公元1212 年(夏光定二年,金崇庆元年)三月,金主动册封遵顼为
夏国王,但遵顼仍然推行附蒙侵金政策,发兵攻金葭州(今陕西佳县),
被金延安路兵马总管完颜奴婢所击退①。
公元1213 年(夏光定三年,金至宁元年)六月,夏发兵攻破金保安
州(今陕西志丹县),进围庆阳府(今甘肃庆阳县),被知庆阳府蒲察
郑留所击退。八月,攻破金邠州。十一月,遵顼乘金朝内乱,发兵攻会
州(今甘肃省靖远县东北)为金都统徒丹丑儿所败。十二月,发兵万余,
攻破巩州(今甘肃陇西县)。
公元1214 年(夏光定四年,金贞祐二年)七月,夏左枢密使石庆义
勇派遣使者持书到四川,约宋制置使董居谊发兵夹击金朝,董居谊恐其
有诈,未向南宋朝廷报告。八月,攻庆原、延安诸州。
公元 1215 年(夏光定五年,金贞祐三年)一月,攻金环州,不克。
十月,夏发兵8 万攻破金临洮府(今甘肃临潭县西南)。复攻金绥德境
③ 《西夏书事》卷38。
① 《西夏书事》卷39。
① 《金史》卷13,《卫绍王本纪》。
内的克戎、绥平等地,以失败而告终。
公元1216 年(夏光定六年,金贞祐四年)九月,夏蒙联军攻金延安、
代州等地。进围潼关,金西安军节度使尼庞古蒲鲁虎战死,潼关失守。
十一月,遵顼发兵4 万乘胜攻金定西城,被金元帅右都监完颜赛不所败,
夏兵死2000 余人,马 800 匹、器械无数。十二月,金朝发起反攻,兵分
二路,一路由右监军陀满胡土门和延安总管古里甲石化率军进攻西夏盐
州、宥州和夏州。另一路由庆阳总管庆山奴、知平凉府移剌塔不也率军
攻威(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境)、灵、安、会(今甘肃靖远县东北)
等州②。遵顼分兵抵御,金兵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公元1217 年(夏光定七年,金兴定元年)一月,遵顼发兵3 万配合
蒙古兵攻金平阳府(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大败。夏兵退至宁州(甘肃
宁县),又被金将庆山奴的伏兵所击败。时成吉思汗准备西侵中亚大国
花剌子漠,要求西夏派兵出征,被遵顼拒绝。十二月,成吉思汗再次出
兵围攻中兴府,遵顼因蒙古的突然进攻惊慌失措,让太子德任留守中兴
府,自己则逃至西凉避难,直到蒙古兵退,才又回到中兴府。
遵顼附蒙侵金,不仅没有从中捞到好处,相反,由于蒙古不断向西
夏征兵和入侵,使西夏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遵顼有鉴于此,为了缓和同
金的紧张关系,主动写信要求同金议和。恢复边地互市,但遭到金朝拒
绝。公元1219 年(夏光定九年,金兴定三年)二月,遵顼因联金不成,
派遣枢密都招讨使甯子宁至四川与宋守将商议联宋侵金。宋利州路安抚
使丁焴(yù音育)复信表示同意,但宋兵并未按约出师。公元1220 年(夏
光定十年,金兴定四年)一月,甯子宁再一次写信询问。五月,宋四川
安抚使安丙复信,议定宋夏同时出兵侵金,以夏兵野战,宋兵攻城。
同年八月,夏发兵万人攻占金会州,守将乌古伦世显投降。金宣宗
命陕西行省遣使同夏议和,遵顼不许。九月,夏发兵20 万,由枢密院甯
子宁率领围攻金巩州,宋安丙派张威、王仕信率兵攻下定边城,与夏军
会于巩州城下。金行元帅府事石盏合喜率兵迎战,夏兵大败,副将刘押、
甲玉被俘,被迫退军。十月,宋安丙再邀夏人共攻秦州,夏人不从。
夏联宋侵金得不偿失,蒙古又向夏国征兵。公元1221 年(夏光定十
一年,金兴定五年)三月,蒙古木华黎率军,由东胜州渡过黄河途经夏
国攻金,要求夏国出兵配合,遵顼派塔哥甘普率军5 万归木华黎指挥。
十月,木华黎命石天应率军进攻葭州,金守将王公佐战败逃遁。木华黎
乘胜攻绥德,要求西夏增兵,遵顼又派大将迷仆领兵来会。十二月,金
会合诸番族兵准备讨伐夏国,遵顼得此情报,发兵数十万分三路攻金龛
谷砦及定西积石川等,金边境所受战争破坏严重。公元1222 年(夏光定
十二年,金元光元年)十二月,蒙古约夏兵自葭州(今陕西佳县)攻金
陕西,夏兵与金兰州提控唐括昉所率的军队战于质孤堡,大败。
公元1223 年(夏光定十三年,金元光二年)一月,蒙古木华黎率兵
围攻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夏派步骑10 万从木华黎攻城,夏兵见围
攻失利,不经蒙古同意,擅自撤兵。
四月,遵顼派太子德任率兵侵金。德任进谏道:“彼兵势尚强,不
若与之约和”。遵顼反驳道:“是非尔所知也。彼失兰州竟不能复,何
② 《金史》卷134,《西夏传》。
强之有”①?德任见遵顼根本听不进意见,拒绝率兵出征,连太子也不愿
当,一心想出家当和尚。遵顼大怒,将德任幽禁于灵州,另派将率军侵
金。七月,遵顼出兵万人攻占金积石州(今青海省贵德县境),大掠而
还。十月,成吉思汗为惩戒凤翔之役夏兵未经许可而偷偷撤兵,派兵攻
积石州,围困半月,闻金朝出兵抄其后路,才自行撤退。时夏国境内兴、
灵等州春旱,“饥民相食”②,在死亡线上挣扎。但遵顼不顾夏国人民的
死活,仍然一意孤行,集十二监兵司的兵力,围攻金巩州(今甘肃陇西),
御史中丞梁德懿上疏劝阻道:
“天人之道,理自相通。国家用兵十余年,田野荒芜,民生涂
炭,虽妇人、女子,咸知国势濒危。而在廷诸臣,清歌夜宴,舌结
口拑。太子以父子之亲,忧宗社之重,毅然陈大计、献忠言,非得
已也。一旦位遭废斥,身辱幽囚,宜乎?天垂变异,岁告灾祲。? 。
(请)召还青宫,复其储位,庶几臣民悦服,危者得安”③。
由于梁德懿完全站在太子德任的立场说话,对于忠言逆耳的遵顼来说,
当然听不进去。梁德懿并因此而罢官。
神宗的附蒙侵金政策,使夏国遭受蒙古的沉重压榨和威胁,引起了
夏国人民和大臣的强烈不满。同时,成吉思汗对遵顼的亲蒙表现也很不
满,多次派人命令他退位。在这种形势下,遵顼于公元1223 年(夏光定
十三年)十二月,被迫宣布退位。传位于次子德旺,是为献宗。自己当
太上皇,从而使夏金战争告一段落。
2。夏、金战争的严重后果
夏金战争首尾13 年,大小战役计25 次,平均一年就有二次,其战
争次数的频繁,在夏国历史上实为罕见。两国虽然交战频繁,但双方照
样派遣使者。“(西夏)侵掠边境,而通使如故”①。
这次战争的性质,金方是正义的,夏方是非正义的。
这次战争给双方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其后果之一,是“精锐皆尽,
两国俱敝”②。也就是说,夏、金两国的军事力量因这场战争而大大削弱,
加上两国均已精疲力尽,从而为蒙古的灭夏、灭金创造了条件。
后果之二,是使夏金两国人民饱受战争灾难。如公元1223 年六月,
西夏发兵侵金陇安军,到处烧杀抢掠,“掠民五千余口,牛羊杂畜数万
而去”③。至于西夏,“自兵兴之后,败卒旁流,饥民四散”④,说明西
夏人民因战争而流离失所。
后果之三,是使西夏经济上蒙受巨大损失。在夏金战争之前,夏金
于两国边境诸如兰州、环州、保安、绥德等地置榷场进行互市贸易。此
外,西夏还通过派往金朝的使者,在金的首都指定地点(会同馆)进行
贸易,从中获得好处。自夏金关系破裂后,金朝关闭榷场,停止夏使在
① 《金史》卷134,《西夏传》。

③ 《西夏书事》卷41。
① 《金史》卷134,《西夏传》。
② 同上。
③ 《金史》卷134,《西夏传》。
④ 《西夏书事》卷42。
京都的贸易。如公元1212 年正月,遵顼派使者到金,按照惯例,应“互
市于会同馆”。正当夏使准备进行贸易之时,金主卫绍王却下达逐客令。
“金主禁之,令夏使速回”①。金朝停止同夏国的商业贸易,加重了西夏
在经济上的困境。
后果之四,是使周边邻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