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候,王昙才停住了口,依然一副竟犹未尽的样子。
“昙儿,和你二哥都说了些什么?”看着脸有泪痕的王昙,李恪有点紧张又挺好奇地问道。
“不与你说!”王昙白了一眼李恪,背过身子很快地抹了一下眼睛,转身拉着长乐公主的手,已经是一副笑容,“嫂子,别理他们,我们一道说话去!”
李恪看了看王易略略有点伤感的神色,尴尬地笑笑,想解释什么又止住了。
王昙挽着长乐公主的手走了出去,和其他姐妹一道聊女人间的事去了。
“妹夫,我们也坐下说会话!”王易招呼李恪道。
李恪也笑呵呵地说道:“妹夫说的是,我们都好多年没一起聊事儿了,今日无论怎么得细细聊一番,恪有许多事想和你聊聊了!”
王易和李恪聊了很久,主要是听李恪说,讲了他们这些年在潭州任的事,在听了李恪一大通话后,王易也惊讶于这位妹夫这些年生活的低调。李恪没有如历史记载的那般张扬,与其他皇子几乎无二地平淡生活着,不插手地方事务,不做什么能引人注目的事,对地方事务的一些建议,都是通过递交给李世民的奏折所反应,只提建议,没有其他。
这应该就是王易所希望看到的,也是他在李恪将去封地时候叮嘱过的。
历史的李恪在李治当皇帝后,被长孙无忌冤杀,王易当然不希望成为他妹夫的李恪,遭遇同样的命运,他要以他这个熟知原来历史的穿越人的能耐,改变李恪的命运。
当然他这样做,除了因为李恪是他妹夫这个最重要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对李恪这个人的欣赏。李恪才情不错,对许多事情的看法见识远胜其他皇子,从他这些年所递交的奏议可以看出这一点,李恪所提的许多都是有利于民生的计策,对几场战事发表现的观点也表现出不一般的远见,颇得李世民的赞赏,也让王易惊叹。
不过李恪也仅以奏本形式提出一些见解,没有用其他任何的手段为自己博取名声,也没如其他皇子一样隔两年就回京一次,赖着几个月甚至大半年不回封地。
没有看过李恪所呈那些奏本的人,根本想不到众皇子中还有这样一位才华、见识都不错的人儿。
从刚才王昙的话,还有李恪所说的一些生活琐碎事,王易能觉察的出来,李恪对他的这个妹妹还是非常爱怜的,王昙嫁过去后,李恪几乎将全部的感情都放在她身,从没有对王昙发过脾气,对性子有点刁蛮的王昙,几乎包容了一切,甚至在王昙的一再要求下,再纳了妾。
刚刚李恪神色有点紧张,是怕王昙在王易面前说他的不是,因此在与王易说话时,先说了一通他和王昙如何恩爱的事,“妹夫,多谢你培养出昙儿这样出色的妹妹,对于她,你不是父亲,胜似父亲,这辈子能娶昙儿为妻,是恪最大的满足了!”李恪用这句话来回应王易的某方面疑惑。
“妹夫,我也很庆幸,我的妹妹能嫁给你这样的人,这也是她一辈子的福份,昙儿自小没有爹娘,是我一手带大的,不是女儿,却比对女儿还有感情,我唯一的希望,就是你能一辈子待她好!”王易拍拍李恪的肩膀,很严肃地说道:“为了昙儿,也为了你自己,行事需要万分小心,切不可过早卷入什么争斗中去!没有机会就一直隐忍,有机会万不可错过…”
李恪抓住王易的手,没有任何犹豫地说道:“妹夫尽可放心,恪一直记着你当初的教诲,无论何时何地都不敢忘记!”
王易紧紧握住李恪的手,“如此就好!哈哈…”
两人说了半天话后,李恪和王昙又在王易府中用了饭,王昂闻知消息后也过来了,一大家子几十口人好不热闹,王昙脸原本有的伤感完全不见了,代之的全是欣喜,李恪也终于完全放心了。
几个小孩子们早就在一起疯玩了,还吵了好多次架,王易不去管,也不让妻妾们管,让小孩子们自己玩、自己吵闹。
李恪和王昙直到天黑后,才离开王易的府回去。
过年时候,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在宫中举行了宴会,招待从封地回来的众皇子,当然作为女儿的公主,无论是出嫁还是未出嫁的都一道参加宴会,像王易这样作为驸马的,也一道去陪宴。
李世民的儿子不小,女儿也多,再加这些儿子女儿所生的子女,大大小小的有数百人。
宴会放在武德殿举行,大大小小数百人,热闹非常,时间也非常长,午后开始,直到天将黑时候才结束,各自散去。
王易和长乐公主在与一道出宫的李恪和王昙告别后,回到自己的府中。
回到府中后,长乐公主将一群小孩子们打发走,有点落寂地进了屋。
心里有点诧然的王易也跟着进了去。
“丽质,今日这般热闹,为何你却有些不高兴?”王易抚着长乐公主光洁的脸,小声地问道。
长乐公主叹了口气,偎在王易怀里,幽幽地说道:“夫君,妾身这么多的兄弟回京,今日如此多的人在一起娶案,但父皇好似并不开心…”
长乐公主这话让王易一愣,旋即回想起今日宴会的情景,好像李世民真的有点隐隐的伤感。
不只是李世民如此,长孙皇后好像也有点这样的情绪,王易也马想到了是什么原因。
王易将长乐公主搂在怀里,小声地安慰道:“丽质,你别担心,你父皇只是想到你的大哥和四哥还在被贬地,不能回来,不能和你们这些兄妹还有作为父母亲的他们团聚,才如此的!要是他们能回来,你所有的兄弟都聚在一起,你父皇一定会开心的!”
“可是,大哥和四哥…他们犯了那么大的错,父皇不会原谅他们的,也不会让他们回京的!”长乐公主一副很无奈的样子,依在王易怀里,很伤感地说道。
虽然说皇室的子女亲情不能和普通人家比,但长乐公主与李承乾、李泰到底是同父同母所生,小时候还得他们关爱,对他们的感情还是比较深的,今次因为李承乾和李泰不能回来,李世民有点不高兴,作为李世民最疼爱女儿的长乐公主,也自然有点伤感。
王易小声地安慰道:“丽质,他们的事已经过去了好多年,况且你父皇也知道在这件事,他做错了很多,在朝会都曾经后悔过,想必他对你大哥和四哥的怨恨已经淡去,应该会原谅他们的!”
长乐公主强笑了一下,“我也不知道父皇有没有原谅他们…其实今日不只我父皇不开心,母后也是如此…我能看出来,母后也不太高兴…大哥和四哥都是母后所生,对他们两个自小非常疼爱,他们两人没能回来,母后也是…很伤感的!夫君,你可知道,妾身以往时候进宫,母后曾数次和我说,大哥和四哥已经知道做错事了,他们写回来的信中一再表示了悔意,她想亲自教诲他们,不再让他们做错事…”
王易半蹲下身子,看着长乐公主的眼睛,声音很轻,但很郑重地说道:“丽质,你是你父皇和母后最疼爱的女儿,你有空可以劝劝你的父皇,劝你父皇让你大哥和四哥回京来看看,看看你们的父皇和母后,你父皇和母后这些年身体都不太好,你父皇这次出征,过于劳累,旧疾又犯了,如果你如此劝父皇,而你的父皇也认为你大哥和四哥真的悔罪了,想必会让他们回来的…”
“真的?”长乐公主一下子抬起了头了,看着王易的眼睛,有点欣喜地说道:“那我什么时候有机会和父皇、母后说说,让大哥和四哥回京来看一看…”
第一百零六章父皇好似并不开心
第一百零七章 这是没有料到的结局
第一百零七章这是没有料到的结局
“夫君,父皇答应了妾身的请求,让我大哥和四哥在年后回京,与其他兄弟姐妹一聚!”刚刚从宫内回来的长乐公主一脸的喜悦,用很欢快的语调将这好消息告诉了王易。
“真的?”正在看的王易有点意外,不过看到长乐公主脸满是开心的笑容,也笑了笑。
“真的!”长乐公主用力地点点头,走到王易身边,轻声地说道:“夫君,妾身和大姐还有三姐及一些妹妹,一道向父皇这般请求,母后也在一边说,父皇犹豫了再三,就同意了!”
“如此也好!你与为夫说说,你父皇今日都怎么说的!”
“好的!”长乐公主点点头,转身过去将门关。
王易也从案站起,拉着长乐公主的手,一道进到内屋去说话了。
当日王易虽然建议长乐公主去说服李世民,让流放的李承乾和被贬的李泰回京小住一段时间,以解李世民心内因思子而生的忧伤,只是在说出后想想又觉得不太妥当,万一李承乾和李泰回长安后,惹出什么风波来,那如何是好?
但虽然有这种担忧,王易并没有阻止长乐公主这样做,他原本想着李世民肯定不会同意以谋反罪被废为庶人的李承乾回京的,长乐公主提出这个建议,有可能会获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称赞,但没想到李世民竟然同意了。
李世民同意了,王易的担忧再次起来,不过看长乐公主那高兴的神色,也不敢把自己的担心说出来,进内屋后只是细细问询了一番李世民答应时候的有何种表现。
问询后,王易虽然有更重的担忧起来,但想着我大唐刚刚取得了征战高丽的胜利,李世民大赦天下,许多的犯人都被释放或者减轻处罚了,这两位给大唐朝堂带来巨大风波的皇子,也一同在这次大赦中承点恩泽,有机会回长安来看看,可能会是一件好事,因此也消了一些担忧。
王易猜测,李世民这次大赦时候没有赦免他们,是怕引出乱事来,但大赦没临到自己儿子身,又有点不心甘,如果有人提议,李世民有可能会心软,即使不赦免他们,也会让他们回京来看看,长乐公主刚巧提起,李世民也顺势答应了。
如今的大唐国富兵强,高丽也已经灭了,再没有什么外敌能对我大唐构成威胁,再加李世民年岁也有点大了,又时常病痛缠身,自是希望所有儿女都在身边,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
李承乾谋反被废的事已经过去三年多了,当日的太子,如今成了失去所有荣耀的庶人,再也不可能恢复如初了。命运相对好一些,现在还是顺阳郡王的李泰也不可能有翻身机会了,他们回京来,王易只希望不要惹恼李治,进尔迁怒提出这想法的长乐公主就行了。也还好,一道去说的还有其他几位公主,及长孙皇后在边,李治有想法,应该不会针对长乐公主一人的。
有李世民在,李治还不会很张狂,心中有怨气也不会撒出来。
王易与长乐公主说了一会话,了解清楚情况后,也安下心来,并与长乐公主说,待李承乾或者李泰回到长安时候,和其他公主一道,出城去迎接一下,长乐公主也兴奋地答应了。
年节时候天气还是很冷,大冬天并不适合出行,再加李世民已经令李承乾和李泰回京小住,其他回京叙职的各皇子,因此也可以呆更长的时间,有可能可以呆到秋后,再会封地去。
呆在长安的王昙,趁这段时间王易大多时间都在府,三天两头地带着小孩子过来串门,过府来和王易说话一说就是大半天,仿佛这些话是积累了多年,只等回京后就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