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碧空楼书简(上)--致左孝武 >

第3章

碧空楼书简(上)--致左孝武-第3章

小说: 碧空楼书简(上)--致左孝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出版业仍在困难中,我的杂文,一时怕难以出来了。另一本读书记《串味读书》,则据说明年六、七月可出,究竟如何,当然未定。我现在对这些短文,尤其是时评性的杂文,越来越不感兴趣,因为最要说的话无从说起,别的话其实都可有可无也。
  寄示的诗,我以为都好,即不是为发表而写,真正写给自己的,都是好的。《郎溪诗抄》请不必寄了,因为尊作已拜读,别的诗不想看了。
  桐城公园中“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是先祖父的手迹,至于那石柱,未闻有什么专名。尊照一帧以先祖父书法为背景,一帧以拙诗为背景,这倒是因缘。
  专此布复,顺颂夏绥!
  舒芜
  一九九一.八.一
  《文心雕龙》当留意,但我极少进城,久已未至中国书店,相距过远(约20里),请稍宽时日,为幸。
  十七
  孝武兄:
  八月十八日写、二十四日发的信收到。
  亡妻①惨死的详情,我此刻还不想细写,总之她是在北京一个中学②教书,被关在“教育室”里活活打死的。那时我已进了“牛棚”,忽然一晚,被命令说:“你妻畏罪自杀,自绝于人民,你快去办事。”我到那里一看,她已横尸地下,嘴角上还有一大片血迹。——北京中学教师死得最多,大概小学生还不会“革命”,大学生“革命”重在用“政治”,中学生则着重用铁棍皮鞭,中学教师便首当其冲了。
  我不想多说什么。
  然而,你我都能看到今天,正是你写了信而未发的五天,发生了那么大的事,真是你说的“时间就是一部大书,当尚未翻过那一页,无论谁也仍属无知”,这是我们的幸事。你比我年轻,将来你能看到的许多事,又是我看不到的了。“待我成尘时,你将看见我的微笑。”
  溽暑新凉,草草不尽。
  舒芜
  一九九一.八.二十九注:①陈沅芷。
  ②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
  
  十八
  孝武兄:
  十月一日示悉。
  今日重读《共产党宣言》,虽然需待根本解决的问题甚多,但也可以说是大有必要,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许比过去看得清楚些,但也许还得过些时间。时间总是最好的教师,它会把一切都看得清楚的。
  大作《不令人欣喜的“永久价值”》说的道理,我很赞成。鲁迅的永久价值,往往就在他的现实性当中,一时的现象,经他一开掘,深层意义就出来了。“人言可畏”问题,就是一例。现在梁实秋、林语堂很走运,读者当然出于一种逆反心理,我却不喜欢他们,往往是气味就令人讨厌的。我在解放前的大学教师中,很遇到过这一类型的人。
  北京已入深秋,天气倒是好,我也不大出去。
  专此布达,顺颂文祉。
  舒芜
  一九九一.十.十
  
  十九
  孝武兄:
  十二月一日示悉。
  安徽古籍丛书,我被列名为编审委员会顾问之一,实际什么也没有做。我这里看到几种,觉得校勘和标点较粗,可议处颇多;又选目偏重桐城派,我甚不以为然,即如《桐城文学渊源考》一书,几乎举全国文人尽入于桐城派,实不足据也。但现在能印印这些书,作为材料,也还可以的。承问先外祖①的《庄子故》,“故”正是“故训”之意;至于《左忠毅公年谱》则未见过。我很佩服这位乡贤,所知他的事并不多,其实也就读了方苞的一篇《左忠毅公逸事》而已。
  我于京剧,一窍不通,不意兄能当众清唱,四句慢板,博得四次爆掌,为他人所未有,可见博学多能,亦人生一乐。至于“第一次出点风头,心花怒放”,则是童心未泯之征,中年以后最难得的心境也。
  北京去冬无雪,今年不然,今天大雪节,果然下起中雪来了。郎溪似亦有雨雪,昨见天气预报,似乎那一带有雨,不知如何。
  专此布复,顺颂冬祺!
  舒芜
  一九九一.十二.七注:①马其昶。
  
  (下期待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