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皇后之死 >

第2章

皇后之死-第2章

小说: 皇后之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老更笑得嘴都合不住,每天争着搂,争着抱,争着亲,争着跳,给小子取绰号曰“万人迷”。小子一瞥一笑,都使全家神魂颠倒。柏杨夫人在旧金山时,曾分享过孩子带给他们的幸福,真把我老人家羡慕得捶胸打跌。
  刘如意先生一定是一位乖巧孩子,否则不会被命名为“如意”也。戚懿女士遂乘机进行她夺嫡的阴谋,向老公日夜泣啼。史书上虽没有说出她泣啼些啥,但我们可以推想而知,不外乎:“亲爱的,打铃,你已经老啦,万一倒地不起,俺娘俩将靠何人?恐怕吕雉跟她的儿子刘盈不会放过我们。”刘邦先生一想,有道理有道理,于是,第一步,下令封刘如意为赵王。第二步,公元前197年,刘邦先生早朝时,就在金銮殿上,表示要立刘如意当皇太子。文武百官们吓了一跳,盖皇太子这玩艺,不是雇工,一不顺眼,就赶走再找一个。不要说公元前二世纪,纵然在两千年后公元二十世纪,帝国元首换一个王储,也不能那么轻松。宰相之一(御史大夫)的周昌先生,正颜厉色地提出严重抗议,刘邦先生曰:“好吧,听听你关于换皇太子的意见。”周昌先生本来天生的有点口吃,现在又气急败坏,一下子说不出来,只大声曰:“我口不能言,但我期期知道不可。你要是废掉皇太子,我期期不接受命令。”
  这真是一幕有趣的场面,在杀气腾腾中,忽然出现一个结巴耍宝,刘邦先生忍不住大笑起来。幸亏这一大笑,把车煞住,没有做进一步的决定,早朝即行结束。呜呼,险矣。
  这是戚懿女士向吕雉女士短兵相接的挑战,朝会时,吕雉女士躲到金銮殿的东厢侧房里偷听,朝会散后,周昌先生经过那里,吕雉女士出来向他跪下叩谢曰:“要不是你,皇太子不保。”然而刘邦先生只是暂时退让,他仍念念不忘要册封刘如意当皇太子,阴谋仍在进行,随时都会爆发。吕雉女士虽是女中好汉,也束手无策。但她终于想出自卫的方法,她派她的兄弟吕释之先生,去找刘邦先生手下三杰之一的张良先生。史书上说,吕释之先生用的不是“求”,而是“劫”,大概威胁张良先生,他如果不出主意,就要跟他同归于尽。吕释之先生警告曰:“你是皇帝的智囊,而今皇帝要换皇太子,你以为你能高枕而卧,置身事外乎哉?”张良先生不愧智足谋多,他分析他之所以不能出面的缘故——因为,他即令出面,也没有用。他曰:“当初皇帝老爷都是在困顿危险的时候,才听我的。而今天下已定,全国统一,由于一点私心的爱憎,要换皇太子,骨肉之间,外人插不上嘴,纵然有一百个张良,也无能为力。”吕释之先生勉强他非出个主意不可,曰:“不管怎么说,你也得帮这个忙,救救吕皇后母子。”张良先生不得已,曰:“这不是单靠嘴巴就可以办到的事。这样吧,我另推荐别人。刘邦先生自当上皇帝,总以为天下的人都会拍他的马屁,可是,却有四个老头,他们对刘邦先生那种傲慢无礼的态度,深为厌恶。他也曾找到他们,他们就逃到山里,誓死不当他的部下。正因为如此,刘邦先生对他们反而更为尊重。你阁下如果不吝惜金银财宝,教皇太子再亲笔修书,恭请他们做他的宾客,经常随他入朝,故意让刘邦先生发现,刘邦先生一定奇怪,会问他们是谁,这对皇太子是一个大的助力。”
  这四个老头,当时称为“商山四皓”——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商山,位于长安之南,即他们逃匿之处。四皓,四个白头发也。


第一回合的惨败


  商山四皓不久就贡献出他们的智慧。
  公元前196年,驻防安徽寿县的封王(淮南王)英布先生叛变。——英布先生的叛变跟彭越先生的冤狱有关,也跟刘邦先生的残忍杀戮有关。刘邦先生把彭越先生剁成肉酱分别送给各地封王,他阁下的意思是展示他的血腥镇压,等于宣布曰:“谁敢叛变,我就对谁下此毒手。”他以为这样可以收到恐吓的效果,却想不到效果恰恰相反,英布先生看到肉酱之后,大吃一惊,咦,老流氓这么残酷,说不定哪一天兽性会发作到俺头上,如果不早日脱身,就悔之晚矣。于是,他拥兵割据,脱离中央政府。
  ——固然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然而人们因性格不同、性灵不同、知识见解立场不同,对同一刺激,会有不同的反应,政治的复杂性正在于此。
  当英布先生叛变的消息传到首都长安时,因他阁下实力雄厚,西汉政府大为震动。恰恰刘邦先生有病,躺在床上哼哼,就打算教皇太子刘盈先生率领大军出征。四个白头发老头,魂不附体,曰:“皇太子统兵,大事不好。”立刻找到吕释之先生——皇太子刘盈先生的舅舅,警告曰:“皇太子亲率大军,讨伐叛徒,大胜而归,有啥功劳?皇太子位极人臣,不能再升官矣。可是,万一打了败仗,那可不得了,皇帝要废掉他时,就有了借口。而且他所统率的那些将军,都是想当年跟刘邦先生打天下的亡命之徒,一个个桀骜不驯,教一个年轻晚辈高高在上当他们的元帅,简直是教绵羊驱使狼群也,恐怕他们不会尽力。所以此行无功,听说皇帝老爷曾咬牙曰:‘说啥也不教不肖子(刘盈)居爱儿(刘如意)之上。’形势至为明显,终有一天,皇太子的宝座会保不住。”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教了吕释之先生一套,吕释之先生再把这一套转教给姐姐吕雉女士。
  于是,吕雉女士去见刘邦先生,向她这位已无感情的老丈夫泣曰(这眼泪来得不易):“英布是天下猛将,善于用兵,眼前的一些将领,都是你的同辈老朋友,如果叫刘盈统军,恐怕他们心里不舒服,不肯听令。消息传到英布耳朵里,不会把中央军看在眼里,一路西攻,势将无人阻挡,政府危矣。你虽然有病,仍得御驾亲征。不必骑马,躺在车上指挥,也是一样,将领们就不敢不尽全力啦。你虽然辛苦一点,却可成功。老哥呀,为你的妻,为你的子,跑一趟吧。”刘邦先生一听,原来他这么重要,龙心一悦,病就好了一半,但他仍号叫曰:“我早就知道那小子不能办事,还是老子亲自出马吧。”
  ——台湾有部电影,片名《师妹出马》,硬是被电影官禁演,好容易弄明白禁演的理由,原来“出马”不可以,“出关”可以,于是只好改为“师妹出关”。这也是官场奇闻之一。我们不知道官脑筋与民脑筋有何不同,只知道刘邦先生幸而生在公元前二世纪,才能出马。如果他阁下不幸而生在公元二十世纪,恐怕只好出关矣。
  英布先生的叛变,最后失败,他不是刘邦先生的对手。刘邦先生回到首都长安后,病情加重,更急着要换皇太子。可是有一次,在宴会上,刘邦先生看见刘盈身后站着四个白头发老头,都在八十岁以上,仙风道骨,“尾大”得跟柏杨先生一样,不禁问曰:“他们是干啥的?”等到晓得竟然是商山四皓,大惊曰:“我找你们多少年,你们逃得无影无踪,现在却追随我儿子,这是为啥?”四老头答曰:“你既看不起人,又好骂人,我们不愿受这种侮辱,才拒绝跟你见面。皇太子忠厚仁孝,又敬爱知识分子,天下人都愿为他效死,所以愿意侍奉左右。”刘邦先生谢曰:“那么,就拜托四位照顾他。”当他们告辞时,刘邦先生一直望着他们的背影,心有所思。
  退朝之后,刘邦先生回到皇宫,告诉戚懿女士曰:“我本来决心要换皇太子的,可是有商山四皓辅助他,羽毛已丰,难动摇矣。吕雉皇后将成为你的主人矣。”这对戚懿女士,是一个绝望的打击,受到的是已无力翻本的惨败,她流下眼泪,而这时眼泪已经无力挽回大局。她不明白刘邦先生为啥在乎四个白发老头,但她不敢坚持。刘邦先生叹曰:“好吧,你为我跳楚国乡土舞,我为你唱楚国乡土歌。”
  歌曰:鸿雁高飞一举千里
  羽毛已丰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弓箭何处去施歌声是怆凉的,是一种眼看着自己心爱的人掉下悬崖,却无法营救的悲苦心情。戚懿女士更是彻骨悲痛,她只有边舞边哭,终于泣不成声。她已料到自己的不幸结局,但她没有料到她的不幸结局是那么可怖。


捣米歌


  刘邦先生不改换太子的原因,我们所叙述的,是正史上的说法。有人以为四个白头发老头,恐怕没有这种力量。刘邦先生一旦性起,不要说四个白头发老头,纵然一百个白头发老头,他也不放在眼里。问题是,刘邦先生有他的一套,他这一生从不做顾前不顾后、一意孤行的事,这是他的绝顶智慧。戚懿女士的战略显然有一个极大的错误(她不久就为她的错误付出了代价),她的错误不在于她胆敢夺嫡,而在于她始终是孤立的,除了抓住皇帝老头一个人外,她没有在宫廷中和政府高级官员中,建立党羽。而吕雉女士却广结善缘,从她以皇后之尊,竟向周昌先生下跪,可看出她的手段,运用之妙,已出神入化。四个白头发老头代表一种巨大的支持力量,刘邦先生考虑到戚懿女士的处境,一旦硬生生地把刘如意立为太子,而自己死后,母子们可能因得不到支持,连饭都没得吃的。他现在烦心的,不再是把刘盈赶下宝座,而是如何保全他最心爱的戚懿女士母子。
  可是,他想不出妥善的办法,这正是专制政体的悲剧——在以后两千年间的历史中,这种悲剧层出不穷,花样翻新——那就是,威风凛凛的专制魔王可以保障他的生前,但他无法控制他的身后,他所最爱的人,在他断了气之后,被无情屠杀时,而凶手却打着爱他的招牌。
  刘邦先生的苦闷,使他在皇宫中不断高唱他所作的那首“楚歌”。这真是一个讽刺,只不过十年之前,垓下的“楚歌”,困扰了项羽先生,把项羽先生逼上死路。而现在,刘邦先生自己的“楚歌”,使他沮丧绝望,束手无策,纵有天大的本领,盖世的权威,也无法解开这个结。政府官员都知道皇帝的烦恼,但没有一个人能为他分忧。这情形被监察部的官员(符玺御史)赵尧先生看到,他怦然心动,他知道他升官的机会来啦。于是他问刘邦先生:“你闷闷不乐,我猜想莫非是为了刘如意年幼,而戚懿夫人跟吕雉皇后又水火不能相容,想到你死了之后,母子不能保全乎耶?”刘邦先生曰:“一点不错,我几乎愁死,可是,想不出办法。”赵尧先生曰:“我给你出个主意。”刘邦先生曰:“啥主意?”赵尧先生曰:“刘如意的爵位是亲王,凡是亲王,都有封国;凡是封国,都有‘国相’。如果陛下能派一个强有力的大臣,这大臣又素来受皇后和皇太子的尊敬,去担任国相,就可以啦。”刘邦先生曰:“这办法很好,你看谁能够担任?”赵尧先生于是推荐周昌先生。他之所以推荐周昌先生,一则是周昌先生确实具备他所说的条件——事实上恐怕是他先选定了周昌,再说出他的条件。二则是,周昌先生外调“国相”(封国的宰相),空出来的中央政府的宰相之一(御史大夫)的位置,他就可以爬上去。
  刘邦先生召见周昌先生,把决定告诉他,周昌先生一百个不愿意。他固然不愿意从中央政府的宰相降级到封国的宰相,同时他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