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2204-你走神儿不如我走神儿 >

第7章

2204-你走神儿不如我走神儿-第7章

小说: 2204-你走神儿不如我走神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绳索顽强打捞而出,还原而出,甚而使读者不得不对小而言之所谓“聪明”、大而言之所谓“理想主义”刮目相看。    
    该书写作时间前后长达十年之久。将该书三十三万字的数量分配于十年之中,陈每年不过三万字上下产量。如此“业绩”不过一个媒体“枪手”一两天的“喷发量”。在互联网写手将写作视为灌水、媒体写手追求广告像纪实、纪实像广告的年代,每年三万字上下的写作本身是艰难的旁证,也是慢工的注脚,是怀着巨大的耐心梳理、甄别、挑选的努力,也是荒芜已久的所谓“信史”缓慢呈现的证明。再想想前几年满世界那种装神弄鬼的“伪口述”、“假实录”,哑然失笑而外,更多悲哀。    
    粗粗计算,为写本书,陈的采访超过600人次,有关本书的采访笔记累计超过140万字。    
    而书中所征引的原始文件、采访笔记之篇幅,也至少占到1/3以上——这种笨重的写作方式所展现出来的,其实正是一种可靠、诚实品质。如此写作状态在一个以速度为业绩、以产量为标榜的年代,反令人羡慕——我越来越相信,事实上“慢”已成为速度年代“品质保证”    
    的一个代称。    
    王小波曾说,一篇作品写得好还是不好,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想不想的问题。十年,加之无数次未必愉快的采访,陈真正写出了一代人的历史。他让自己笔下八位传主在丰富的叙述交响中走出。那“叙述交响”好比连缀提线木偶命运浮沉荣辱兴衰喜怒哀乐等“关节”的绳索——它让俞平伯在沉迷昆曲的细节中洋溢无限悲情,它让郭小川在翻云覆雨的折腾中放声无限惶惑;它让沈从文在故宫回廊的阴影中长叹复长叹,它让汪曾祺在自己那部永远没有脱稿的剧本里奔跑复歌哭……常说细节是作品中最丰润、最柔软的部分,可在《人有病天知否》中,很多细节都更“强悍”更“坚硬”。    
    这些被坚硬的细节复活的“提线木偶”们灿烂的无奈,让人联想无穷:热情和理想曾被玩弄、被亵渎、被改装、被抛掷,却而今,所谓理想已能逃脱“提线木偶”的命运?曾在意识形态专制的荒芜中抛洒的理想之血,正变幻成另一种格式的追求继续抛洒在商业专制的纸醉金迷中?那些饱满的青春豪情理想之光在不是血光之后正在变成物欲之光?    
    是,无穷联想本身,已可大致估量出一本书的分量。尤其在一个向来激赏理想主义的语境中,陈以八位传主的命运故事,为我们重新考量理想或者理想主义提供出一个新视角:理想之光常常正是血色之光?台湾漫画家朱德庸曾画过一副无题漫画——画面的故事讲一位油漆匠走进一间空屋,试图将四面墙壁粉刷成红色。当漆到还有巴掌大一块白墙时,油漆桶里一滴油漆也没了。这个结局让油漆匠郁闷良久。片刻之后,他一个弹跳飞跃而起,一头撞在那块儿白墙上,鲜血迸溅,屋中四壁完美地红光一片……    
    我以为,朱的漫画暗示出理想者万劫不复的可悲一面。它让我明白,或许世界上从来没有相同的理想,可却常常有着相同的血色……甜腥交加。    
    池莉《有了快感你就喊》    
    中国青年出版社    
    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    
    整本书看上去就像一部小说的提纲。这当然不是池莉的判断,而是我的读后感。如你所知,我不是上帝,所以我的直觉多半是错的。上帝端坐在新近盘下的五房两卫两厨高尚住宅中,而我每日蜗居北京西部农村,我俩相距甚远。    
    “快感”只有六万来字。除了有案可稽挑拣出书中十余处错字、别字、病句外,基本看明白的是,本书源自池莉本人对男人的一个挑剔——那挑剔多年来一直潜伏于池莉心头,并最终成为一记内伤——这内伤其实很可以成为酵生一部好小说的菌母,可最终,如前所言,读者不过等到一份“提纲”——打比方说,“快感”还仅仅是一头甚至没变绿的腊八蒜,而远非三鲜饺子。    
    当成一部小说去阅读,“快感”的粗疏、粗糙、粗制滥造显而易见,俯拾即是;而假使将其视为作为一份小说提纲,它又过于臃肿。万幸的是,它只有六万字。如果不是出版商与作者合计好了要给二三年广大读者一个“震惊”,作者真就耐住寂寞洋洋洒洒成二十万字,那么遭殃的并非读者而是作者——因为在我看来,对池莉这样著名作家而言,“卫冕”的压力远远大于创新的压力。    
    甚至还不仅仅是池莉。对几乎所有已然成名的作家而言,很多时候,创新已变成神话。在“快感”中,男一号容乃大与女一号黄新蕾有一个长达七年之久的“保胎运动”(P61)……这个故事其实也正是池莉们自觉不到的一个尴尬,前面说到的“万幸”    
    ,其实已对此作出暗示——直接说,有太多知名作家现在连“保胎”那样的最低标准都已难于达到?读者还怎么可能凭一个奇怪的书名就陡增奢望?    
    好在在一个六万字的废品与一个二十万字的废品之间,池莉不自觉地选择了前者——比较起“快感”所附“喊”日记中池莉日日记录自己的“得意”而言,这后一个个“不自觉”其实清醒、聪明。    
    小说自有小说的技巧——正如包饺子有包饺子的一套规章制度、操作流程一样。相比如上,对与一个知名作家而言,需要重申的,也不过是那些老掉牙的格言:一个人包一次色、香、味俱全的饺子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总能包出好吃的饺子,而不是仅仅为读者提供腊八蒜。


第二部分 《不过如此》第11节 《不过如此》

    崔永元《不过如此》    
    华艺出版社    
    最后,请您用一句话概括您的想法    
    崔书上市后销量连跳三级。人气如此之旺,再想保持平静的阅读心态,已很难……笑声、骂声、嘘声,那叫个乱——比“实话实说”现场还乱。乱。    
    崔自有崔的长项,但全书中最令人失望的,即书前钟、刘二作家之“序”。钟、刘我都喜欢。可在序文中,其文字变得之不着四六,令人惊讶。甚至,如此文字连“谬托知己”都不是。我甚至怀疑钟、刘二位的序文不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唯一能看出此举“必要”之处,出现在崔自撰后记之中。而所谓“必要性”,也仅是崔是二位“扇子”这一“不是理由的理由”。可将此举解释为商业计划,也似乎不像——因为说到底,商业文字的难度并不亚于哥们儿义气所谓志同道合。没人敢说撰写商业广告文案一定就比“一地鸡毛”或“遍地风流”更好写。    
    至于崔本人的《不过如此》,确有个性。因为做谈话节目,崔对文字火候捏拿准确。什么时候抖包袱,什么时候耍贫嘴,什么时候抖机灵,一切了然于心……很多书评说《不过如此》    
    体现崔永元谦虚谨慎,低调为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嘲笑自己的机会……可其实这并非《不过如此》的特别追求,崔原本如此。    
    刚好,崔书的遗憾之处亦恰在于此。全书约二十万字,其中1/3篇幅是崔自我批评、检讨、反省,算“谢罪”;1/3篇幅是崔表扬同事、老师、熟人、直至发小,算“谢恩”;1/3篇幅是崔感谢观众朋友的理解、全国人民的支持,算“谢天下”……而他偏偏没有感谢的,是自己。说实话,我向来不喜欢如此“风格”。我没想到,崔把“实话实说”完结时那个深深的“鞠躬”移到了《不过如此》之中……    
    于是,在崔书中,读者已很难看见崔明朗、正面阐述自我见解与看法……他像在自己的节目中那样,在唯唯诺诺中小露峥嵘,在随声附和中隐含锋芒。作者的写作与“节目”    
    靠得太近,而跟自己的真切状态相距太远,这很不划算。写书算一种很个性的行为——放肆或张扬,驰骋想象或狡黠夸张,其实一概无妨——毕竟,一本书至少不像一个节目组那样需要斡旋或协调——对一本书而言,你是导演也是演员,是制片也是剧务,是美术师也是烟火师……还要谨慎小心、端出一副只敢半个屁股坐在沙发一角的小媳妇模样?累。    
    更尴尬的“负面效果”在于一味谦虚谨慎,会使读者对作者产生虚伪油滑之感。所谓“拽着胡子蹲茅坑——牵须(谦虚)过粪(分)。就书籍样式而言,带有自传色彩的文本向来是一柄双韧剑。它在张扬你的同时也在暴露你,在展示你的同时也在毁灭你……你做的是一把弹弓,但保不齐它射中的是自家玻璃。    
    村上春树《村上春树RECIPE》    
    南海出版公司    
    从那些优雅的菜名中想像出一整碗口水    
    很多记者对“松霞恋”的每个细节都不肯放过,包括二人共进晚餐时的菜谱。确切消息说,二人新近用过的菜肴里,有“极品黄油蟹”、“原炖杏汁燕窝”、“翡翠苏眉球”、“清灼郊外时蔬”、“杨枝甘露布甸”等多款。这些美味佳肴我基本无从揣摩,但却不妨碍我从那些优雅的菜名中想像出一整碗口水。    
    与之相似,韩国总统金大中最近肝火炽旺。细节之一是,媒体报道说,某日,他刚把自己的一个厨子给开了,理由是:泄露饮食情报。对此我很好奇,用“狗哥”到处搜,结果发现,贵为一国之君,金总统食谱里的最爱,也不过就是些“白萝卜泡菜”、“清炖排骨”、“虾酱”之类。比之松霞伉俪,可算艰苦朴素了。    
    其实,无论是风华绝代般地吃,还是紧咬菜根式地吃,媒体对此如细节强迫症般的“过度关注”,与“窥阴之癖”也不过五十步笑百步。而相对纯粹的,是诸如《村上春树RECIPE》一书——它借村上在《寻羊冒险记》、《舞舞舞》、《奇鸟形状录》、《世界末日与冷酷仙境》、《挪威的森林》、《听风的歌》等小说中提及的菜肴为由头,半真半假、亦假亦真地给出诸如“莫查列拉沙拉”、“火腿意大利面”、“醋拌菠菜小鱼”、“君度橙酒烧榛子冰激凌”等各种吃食的材料、配方、操作方法等,虽如醉似梦,可却将连锁店、招牌店的地址、成品价格之类也交代得清清楚楚……这样,村上春树当然没摇身而为一名大厨,但却如一位“领位员”,带着各位找到自己所爱。    
    文前,我曾言及纯粹。我的意思是说,甭管请谁做托儿,也甭管是吃出花儿还是吃出臭虫,吃仅仅是吃。如《村上春树RECIPE》那样,到处都是“东京新宿区新宿3—15—12地下一层有售”之类的“告之”,就实在。在我看,实在,也是纯粹。    
    当今社会,“角儿”之种类可谓千万千万,可如“fans”一般纯粹者,不是多了,而是稀罕。    
    戴维·洛奇《小世界》    
    作家出版社    
    一个人可能因奇异而窒息    
    戴维·洛奇文集一出就是五种,有《小世界》、《换位》、《大英博物馆在倒塌》、《美好的工作》、《小说的艺术》。私下里说,这所有之中最好看的,还是《小世界》。先入为主吧?戴维·洛奇算学者作家:既做大学教授,文学批评家,同时又写小说。他尤其擅长展现知识者的性格缺陷或糜烂:他的《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