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燕赵文化志 >

第55章

燕赵文化志-第55章

小说: 燕赵文化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红门前的石碑坊高12。48米、宽31。35米,5间6柱11楼,石柱浮雕“云龙戏珠”、“双狮滚球”,额坊上有精致的旋子大点金彩绘纹饰。穿过大红门迎面是碑楼,重檐九脊顶,华丽壮观,楼中巨大的龙蝠碑高6。7米,巨石雕成,碑文以满、汉文字雕刻着顺治帝的“功德”。碑楼四角各有一柱华表,高13。8米,直径1。45米,柱体八棱形,用高浮雕手法,刻满龙云纹饰,仿佛飞龙缠柱,把碑楼衬托得更加雄伟,象征帝王功德的神圣。神道两侧整齐排列18对石像生,有文臣武将,兽形有獬豸、马、象、狻猊、麒麟等,形体比明十三陵的略小,但刻工精细,是清代石雕杰作。隆恩殿为重檐歇山顶,金碧交辉,殿身建在汉白玉砌成的巨大须弥座上,前有月台,中有铜鼎,两边有铜鹿、铜鹤,四周环以汉白玉石栏杆。殿柱金龙盘绕,地面金砖烫蜡,明光如鉴。殿内有东西暖阁、佛阁,供奉顺治皇帝及皇后的神牌。明楼是全陵最高建筑,重檐歇山顶式,斜坡舒展,翼角翘飞,顺治帝的庙号、陵名用满、汉、蒙三种文字雕刻在楼内碑上。

  景陵是康熙皇帝的陵墓,位于孝陵的东面偏南。顺治帝第三子爱新觉罗·玄烨于1661年正月即皇帝位,年号康熙,庙号圣祖,是清代入关后第二代皇帝,在位60年,内政外交均大有建树。康熙二十年(1681年)始建景陵,规模仅次于孝陵。位于孝陵西南胜水峪的是乾隆皇帝的裕陵。雍正皇帝第四子爱新觉罗·弘历于1736年即位,年号乾隆,庙号高宗,是清入关后第四代皇帝。康熙死后传位给雍正帝,但雍正的陵墓并不在东陵,而营于易州(今河北易县),另建西陵,开创了父子分葬的先例。乾隆皇帝就此制定了新的兆葬之制,大意是:“朕万年吉地建在东陵内之圣水峪”,而后“嗣皇帝万年吉地自应于西陵界内卜泽”,“至朕孙……其吉地又当建在东陵界内”,如此“分选东西……亿万斯年”。这就是所谓的清东陵、西陵兆葬之制。一个王朝的帝陵区分在两处,在历史上已有过,如西汉帝陵就分咸阳陵区和长安东南陵区。清乾隆帝以降,各帝也并未完全遵守“兆葬之制”,但封建帝王都择定风水宝地作茔域则是历代王朝的共同之点。乾隆帝自1736年至1795年在位,到乾隆六十年(1796年)时,禅位给嘉庆皇帝,自己作了太上皇。嘉庆四年(1799年)病逝入葬。裕陵地宫因遭盗掘而真迹已露,成为继明十三陵后又一座经挖掘整理过的地下宫殿。

  这是一座一帝两后三妃的葬墓,地宫石棺床上正中放着乾隆帝的棺椁,五位后妃棺椁分置左右。棺内充斥珍奇异宝,仅乾隆一柄九龙宝剑镶有的一块宝石就价值连城。地宫是石雕和石结构相结合的典型建筑物,一条隧道连着四道石门、三重堂券,全长54米,落空面积327平方米,建筑结构为拱券式。乾隆晚年崇信佛教,地宫四壁和券顶都布满与佛教有关的石雕石刻。8扇石门上各浮雕菩萨立像,每尊1。5米高,线条细腻,形态生动。在第一道石门洞的两侧壁上雕有四大天王坐像,俗称“四大金刚”,各持琵琶、宝剑、宝幡、宝塔,威武雄壮。在穿堂券的两壁雕刻着明镜、琵琶、涤香、水果、天衣,名为五供,寓佛教戒除五欲的涵意。在券顶和石门背后雕有轮、螺、伞、盖、花、结、鱼、瓶等八宝,象征吉祥如意。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宫内四壁和券顶都刻满了浮雕装饰和用藏文、梵文阴刻的经文,其中藏文29466字,梵文647字,字体刚劲端庄。以上八大菩萨、四大金刚、五供、八宝和佛经咒语以及装饰图案布局周密,浑然一体,没有杂乱无章之感,堪称石雕艺术宝库。精湛的技艺体现了劳动者的聪明智慧和卓绝的工艺水平,如此精雕细琢的地宫建筑是已打开的历代帝陵墓穴中绝无仅有的。

  定陵是咸丰皇帝的陵墓,位于裕陵西的平安路。咸丰帝是道光皇帝第四子爱新觉罗·奕言宁,1830年即位,次年改元咸丰,庙号文宗。咸丰之世,国事日坏,清兵疲懦,外祸尤烈,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重掠而归。咸丰帝逃难热河避暑山庄,次年死于“烟波致爽殿”。定陵没有圣德神功碑楼(大碑楼),按清制,凡帝王失尺寸国土者不立此碑,只以“神道碑”记载生平。自道光帝割让香港,以后外祸不断,所失日多,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各帝皆无大碑楼,亦无华表。

  惠陵是同治帝陵墓,位于景陵东南6公里许的双山峪。同治皇帝是咸丰帝的长子,1861年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同治,庙号穆宗。6岁登基,由慈安皇太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874年病死,年仅19岁。光绪五年(1879年)葬惠陵,无神道、石像生、大碑楼,规模较小。

  东陵的四座皇后陵规制基本相似,其中慈禧太后定东陵最为突出,是全园现存建筑奢华、体系完备的一座皇后陵墓。慈禧姓叶赫那拉氏,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17岁进宫,咸丰六年(1856年)生同治皇帝,咸丰死后发动“辛酉政变”实现垂帘听政,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她独揽朝政,恃权骄恣,生活腐化,终年74岁。定东陵早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始修,直到入葬止。慈禧陵墓风格独特,精巧别致,耗资惊人,高达白银227万两。其中,以隆恩殿建筑工艺最为考究,殿内墙壁全是中间“五蝠捧寿”四角盘环万字不到头的雕砖图案,斗拱、梁坊、雕砖部位和天花板上的彩绘全部贴金。64根殿柱制作也极为精美,柱体嵌附有鎏金铜片制成的盘龙,金光闪灼,大殿的豪华仿佛黄金铸成,为陵墓建筑中所独有。殿前的龙凤彩石呈金凤戏龙图案,凤上龙下,与其他帝后的龙凤并列图案截然不同,以其图形美观、艺术精致成为石雕艺术中的珍品。在民国时被盗掘,解放后清整如旧。慈禧地宫进深24。81米,面积154平方米,规模虽不及裕陵地宫,但棺椁的装饰加工糜费惊人,随葬品包括种种珍奇瑰宝不可胜数,直到封闭地宫的前夕,还不断填塞金银珠玉,奢华之极无与伦比。

  清东陵在布局上的一个特例是大红门外东侧建有昭西陵。墓主是孝庄文皇后,顺治皇帝的生母,皇太极的妃子,后又改嫁其弟多尔衮,因有悖封建伦理,死后暂葬孝陵附近,雍正二年(1724年)正式建陵,以位在关外皇太极“昭陵”之西故称“昭西陵”。

  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清东陵,自清末至民国,地面建筑不断遭到破坏,裕陵、定东陵地宫也被多次盗掘,地宫内狼藉一片。新中国建立后,经历年修葺、整理,已逐渐恢复了原貌,并对外开放。

  三、清西陵

  在河北省易县城西约15公里的永宁山下,有一片与清东陵遥遥相对的帝王陵墓群,即清西陵。

  (一)西陵的兴建

  易县位于太行山东麓,距北京西南120公里处。易水源出于太行山,境内多秀水青山,清西陵就选点立基在这山环水抱之中。

  西陵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是清朝定鼎北京后第三代皇帝,即爱新觉罗·胤禛。康熙帝死后,自1722年即位,年号“雍正”,庙号世宗。雍正陵址原选在东陵的九凤朝阳山,后来认为“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遂将其废掉。雍正八年命怡亲王会同精通风水学的两江总督高其倬在京师西南一带山麓“采卜万年吉地”,最终选定在易州之西太平峪兴隆庄。同年八月十九日特派王公大臣等兴工营造。太平峪位于易州西30里,“山势来自太行,巍峨耸拔,脉秀力丰,峻岭崇山,远拱于外,灵岩翠岫,环卫其间,前白涧河旋绕,而清、寇、沙、滋诸水会之,后则拒马河萦流,而胡良、琉璃、大峪诸水会之,信天设之吉地也”(《畿辅通志·陵寝》)。雍正帝于1735年8月死于圆明园,乾隆二年(1737年)三月正式入葬墓地,是为泰陵,乾隆帝“封太平峪为永宁山”。这座新陵区以后相继营建的帝陵还有清仁宗嘉庆皇帝的昌陵、清宣宗道光皇帝的慕陵、清德宗光绪皇帝的崇陵。整座西陵区总计14座陵墓,埋葬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妃嫔等76人。

  (二)陵园的建筑

  总观西陵的布局与东陵大致相同,现存陵寝建筑千余间、石雕和石建筑百余座,是一个规模宏大、建筑精巧的帝王陵群。

  在西陵4座帝陵中,建筑规模最大的是泰陵,处于西陵区的中心位置。凡西陵施工,取土烧瓦于易州管头邨、北河头邨,烧灰于房山县韩奇邨、涞水县檀山邨、易州琅山,采石于房山县卢家庄大石窝砂峪、易州鸭子沟。泰陵南北长2。5公里,陵的最南端是火焰牌楼,象征逢凶化吉,皇族兴旺。向北绕过一座小山是一座五孔石拱桥,横跨易水河上,全长87米、宽10米、拱高4。9米,造型如飞虹落地。沿神道往北是3座石牌坊,面南、面东、面西各一与北面的大红门相组合,恰似宽阔的四合院。大红门是西陵的总门,中间门洞称“神门”,专供皇帝梓宫通行,西门称“君门”,供后代帝王祭祀进出,东门称“臣门”供侍卫大臣们出入。通过大红门依次是具服殿、石平桥、圣德神功碑楼,碑楼是神道上的主要建筑,高26。05米,重檐九脊歇山式,黄瓦盖顶,内竖两通巨大的龟驮碑,刻写着满、蒙、汉3种文字,约5000字,内多溢美之辞,也不乏涉及当时政治、军事、礼俗等方面的可贵资料。距楼北数十米是七孔石拱桥,过桥有两排石象生和文臣武将,共5对。神道由此向北蜿蜒伸展,至龙凤门开始进入泰陵的宫殿区。隆恩殿内4根明柱贴金包裹,顶部有旋子彩画,梁枋装饰金线大点金,陈设有神主、宝座、五供、铜炉、蜡台、香亭,天花板上吊挂12盏满堂红灯,地面金砖烫蜡,豪华典雅。清西陵隆恩殿内大脊正中放置宝匣一个,铜质鎏金,内装蓝、绿、红、黄、白5色缎料各1尺,5色线团各1两,以及5种香料、5种药材、5种杂粮各少许,以此表示祈福禳灾之意。沿大殿向北依次有祭台、方城、明楼、月牙城宝顶。

  慕陵位于泰陵西南约6公里的龙泉峪,是嘉庆帝第二子,即爱新觉罗·旻宁的帝陵,1821年即皇帝位,年号道光,庙号宣宗。1840年爆发中英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向列强割地赔款,中国社会从此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国困民穷,但道光帝仍不惜民脂民膏大事营建陵墓。慕陵原建于东陵区,后因地宫积水,道光帝一怒之下全部拆毁重建于西陵,道光十二年(1832年)破土,十六年(1836年)完工,由于是拆迁改建,所耗白银,更多于其他帝陵,达240多万两。慕陵在清代帝陵中,规制较为简约,裁撤了圣德神功碑楼、华表、石象生、方城、明楼等建筑。但是建筑作工精致,如隆恩殿、两配殿的梁柱全用金丝楠木,不饰彩绘,呈天然本色,在木雕设计上独具特色,凡天花藻井、梁枋、雀替,乃至隔扇、门窗上都雕刻云纹、游龙蟠龙状,群龙张口鼓腮、喷云吐雾,似“万龙聚合,龙口喷香”一般,形象生动,殿内楠木香气四溢。慕陵的围墙也不同他陵,系“磨砖对缝,干摆灌浆”,不涂红、不上灰,墙顶覆以黄琉璃瓦,墙体随山势起伏,拥殿亭、宝顶于怀抱之中,显得格外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