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燕赵文化志 >

第37章

燕赵文化志-第37章

小说: 燕赵文化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徐松与《宋会要辑稿》

  徐松(1781—1848年),字星伯。清代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人。嘉庆进士,授编修。嘉庆十四年(1809),任全唐文馆提调兼总纂官。

  宋代编纂的本朝会要共有10种,总计2200余卷,但到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除《国朝会要》、《续会要》、《政和会要》、《乾道会要》、《中兴会要》、《光宗会要》、《宁宗会要》的内容按事类分隶于各韵被编入《永乐大典》外,其余均已佚失。

  徐松利用职务之便,将馆存《永乐大典》中的各种《宋会要》的条文一一抄出,共得500卷。由于这项辑佚工作迁延日久,徐松还未来得及整理编排,便因病去世了。

  徐松的这部辑稿后几经辗转,经他人增补删并,合为366卷,1935年被影印出版,定名为《宋会要辑稿》。《宋会要辑稿》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宋代史料。由于《永乐大典》的佚失,这部辑稿的史料价值就更为珍贵,成为宋史研究的重要典籍。

  徐松在历史地理等领域也有建树,著有《新疆识略》、《新疆赋》、《汉书地理志集释》、《汉书西域传补注》、《西域水道记》、《唐登科记考》、《唐两京城坊考》等书。

  六、王灏与《畿辅丛书》

  王灏(1823—1888年),字文泉,号坦圃。清代直隶定州(今属河北)人。咸丰二年(1852年)举人,会试不第,落榜而归。

  王灏系地方豪强,富有资财,喜好搜集图书,家中藏书有10218卷、名人字迹金石千余种。他一向倾慕明代汲古阁毛氏和知不足斋鲍氏,搜集了燕赵地区“二千余载名贤遗籍,博延方闻缀学之士,校雠编订”,民国《定县志》卷一三《文献志》。辑编《畿辅丛书》,并于光绪五年(1879年)用“定州王氏谦德堂”的名号开始刊刻。光绪十四年(1888年)八月,王灏因病去世。《畿辅丛书》尚未全部刊成。后经武进陶湘重为编订,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成书。《畿辅丛书》按四部分类,共收入书籍173种。经部22种,史部22种,子部31种,集部39种;另收入永年申氏、颜习斋、李恕谷、孙夏峰、尹健余、崔东璧六家遗书59种。

王灏嗜书如命。凡自己所无之书,“必求之,不较直”。凡卖给他“异书”,他均予以重酬。“闻有善本,使人赍重金,不远千里,必得而后已”(《畿辅先哲传·师儒六》)。因此,《畿辅丛书》收录诸书中,多有流传较少之书,加上校雠精审,是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丛书。王灏本人也被李鸿章誉为“畿南文献”。



第五节 地方志
  一、燕赵古方志

  燕赵地区最早的古方志,见于记载的有东汉章帝时李恂的《幽州山川屯田聚落》、东汉末年卢植的《冀州风土记》。《幽州山川屯田聚落》系山川、屯田、聚落的分布图,“图写山川屯田聚落”(《后汉书·李恂传》),共百余卷。

  魏晋南北朝时期,名为“图经”、“记”、“地记”、“论”之类的燕赵地区古方志数量明显增多,见于记载的有魏国卢毓《冀州论》、何晏《冀州论》、晋代裴秀《冀州论》、荀绰《冀州记》、乔潭《冀州记》、陆岁羽《邺中记》、张曜《中山记》;北齐李公绪《赵记》、邢子励《赵记》、虞氏《赵地记》、宋孝王《关东风俗传》、阳休之《幽州古今人物志》以及未著撰人的《幽州图经》、《冀州图经》等。

  唐宋时期,地方编修图经方志已经形成定制。这一时期见于记载的图经方志有《上谷郡图经》、《固安图经》、《河北记》、《河北路图经》、《新州记》、《河北险要图》、《河北图》、《咸平河北东路地图》、《河间图经》、《河北三十四州军地图》、《常山图经》、《相台志》、《临漳志》、《信都记》等。

  金元时期,见于记载的燕赵地区方志有《碣石志》、《清州志》、《献州记》、《相台续志》、《保定路志》、《燕京志》、《析津志》等。

  《析津志》是元代熊自得编纂的关于北京历史的最早的一部方志,也是燕赵地区现存的最早的一部方志。

  《析津志》原本早已散佚,今仅存有后人从《永乐大典》、《大元一统志》等书中辑录出的辑本。《析津志》门类有户口、田粮、额外钱粮、军屯、乡社、坛场、廨宇、寺观、风俗、土产、山川、关隘、文庙、学校、人物、孝行、仙释、艺文等。在宛平、大兴各县下,则有各县建置沿革、县境、至到、民屯、闸河等项。体例颇为完备。明朝永乐年间修《顺天府志》时,从体例和内容上,多沿袭和征引了《析津志》。

  二、明清直隶地区的方志

  明代方志的编修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体例也较前代更为完备。现存明代直隶地区的方志约百种左右。现存最早的一部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永乐《顺天府志》,其次为正统《大名府志》。但明代方志编纂的水平普遍不高,缺少上乘佳作。

  清代方志的数量急剧增加,光绪直隶各地方志总数达500部左右。更有不少名人参预修志,故产生了不少影响颇大的方志。其中,以光绪《畿辅通志》、光绪《顺天府志》、光绪《天津府志》、乾隆《永清县志》最为著名。

  (一)光绪《畿辅通志》

  有清一代,曾三次纂修《畿辅通志》。康熙时,由于成龙、格尔古德主持,郭棻主笔,纂成《畿辅通志》46卷。由于时间仓促,草率成书,康熙《畿辅通志》的编纂质量明显不高。雍正时,由唐执玉、刘与义、李卫相继主持,陈仪承主笔,纂成《畿辅通志》120卷并图1卷。同治、光绪间,由李鸿章主持,黄彭年主笔,又纂成光绪《畿辅通志》300卷(卷首1卷)。

  三部《畿辅通志》中,以光绪《畿辅通志》的编纂质量为最好。它以“纪”统包诏谕、宸章、京师、陵寝、行宫,以“表”统并府厅州县沿革、封建、职官、选举,以“略”统记舆地、河渠、海防、经政、前事、艺文、金石、古迹,以“传”统叙人物,并辅以“识余”、“叙录”,较好地汇集了各类资料,全面地反映了畿辅地区情况。在有清一代的各省通志中,它以资料丰富、体例完备而被推为巨擘。

  (二)光绪《顺天府志》

  张之洞、缪荃荪等编纂。始修于光绪五年(1879年),光绪十一年(1885年)成书,130卷。全书共分京师、地理、河渠、食货、经政、故事、官师、人物、艺文、金石等10志,志下分目。该志因编写人员多系名流,编纂精良,故被誉为近世方志之冠。

  (三)光绪《天津府志》

  天津方志的编修始于明代。当时,有嘉靖《蓟州志》、正德和万历两部《天津三卫志》。清乾隆时,程风文、吴廷华等撰有《天津府志》40卷,分为天章、地舆、星土、形胜疆域、风俗物产、山川、城池公署、乡都户口、学校、古迹、田赋、盐法、驿递、兵制、河渠、祥异等24目。光绪时,沈家本等又在旧志的基础上再修《天津府志》54卷(卷首1卷、卷末1卷),增入诏谕、圣制、恤政、经政等目,并增添了地图。与旧志相比,光绪《天津府志》更为完善。

  (四)乾隆《永清县志》

  在乾隆《永清县志》之前,永清县曾有四部县志,即《文渊阁书目旧志》中所载的《永清县图志》、《文渊阁书目新志》中所载的《永清县志》、明朝万历《永清县志》、清代康熙《永清县志》。除康熙《永清县志》外,其他三部均已佚失。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永清知县周震荣延请著名学者章学诚为总裁,编修《永清县志》。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永清县志》修成,共25篇(不分卷)。

  乾隆《永清县志》是章学诚在《和州志》后编纂的第二部方志。章学诚在编纂体例上有不少创新:用“记”来记述“皇言”和“恩泽”;用“阙访列传”来记述“传闻异同”、事实难征之事;用“前志列传”来历述旧志;又改“考”为“书”,用来叙述典章制度;改“艺文”为“文征”,用来辑录诗文。另外,章学诚较为重视社会经济活动,在“户书”中特意对当时永清县的“见行物价及市易流通”作了专门记载。

乾隆《永清县志》系章学诚方志体例思想尚未完全成熟时的作品,因此显得有些芜杂繁赘。但瑕不掩瑜,乾隆《永清县志》在当时刊出后,立刻引起了重大反响,被誉为方志的上乘之作,其编纂体例甚至成为不少地方志的模式。



第六节 教育
  一、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作为战国后期集大成的著名思想家,其教育思想也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影响。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和“解蔽”,而教育的目的则在于通过对全民施教而培养出“士”、“君子”,乃至“圣人”。这与他的“制天命”和“善伪”思想是一致的。

  关于教学原则和方法,荀子主张务实和启发诱导,强调“学”、“行”、“思”三者的辩证统一。他说:“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以自诬,外不以自欺。”(《荀子·儒效》)反对不懂装懂,自欺欺人。他又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认为“行”是学习和认识的最终目的。他还用“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作比喻,强调“专心一致、思虑熟察”(《荀子·性恶》)的学习态度。

  荀子主张学习应循序渐进,“锲而不舍”(《荀子·劝学》),持之以恒,并且要“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荀子·非十二子》),“无留善,无宿问”(《荀子·大略》)。荀子注重教师的社会地位,常把“师”与“君”并称,说:“天地者,先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他认为教师的任务主要有三,即“正礼”、“卫道”、“楷模”。他同时也强调教师的素质,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致士》)

  荀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格言式的表述,不仅在中国封建社会,即使在今天,也闪现着睿智的光芒。其博大精深,不仅“比孔子的见解要高明得多,就是和孟子、墨子作比,由于荀子融合了诸家教育思想,显然也有进一步的发展”。郭志坤:《荀学论稿》,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43页。

  二、南北朝时期的私学

  北魏中期以后,由于天下安定,私学蓬勃发展,“燕齐赵魏之间,横经著录,不可胜数;大者千余人,小者犹数百”(《魏书·儒林传》)。特别是燕赵地区,私学尤为盛行。当时,勃海(治今河北南皮县北)程玄、清河(治今山东临清县东北)监伯阳、渔阳(治今北京怀柔县东)鲜于灵馥、饶阳刘献之、中山(治今河北定州市)张吾贵与王保安、武邑(治今河北武强县西南)刘兰、范阳(治今河北涿州市)孙买德、赵郡(治今河北赵县)梁祚等人均在家乡聚徒讲学。其中,张吾贵与刘献之最有名气,“海内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