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燕赵文化志 >

第29章

燕赵文化志-第29章

小说: 燕赵文化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明贾耽治学严谨,不愧为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

  三、《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郡县图志》是唐朝赵州(今河北赞皇)人李吉甫所著的地理名著。此书起京兆府,尽陇右道,凡47镇,40卷。每镇皆图在篇首,冠于叙事之前,并有目录两卷,共42卷。图后代佚失。

  李吉甫(758—814年),宪宗朝大臣,官至宰相。他学识渊博,鉴于以往地理学著作中所存在的缺陷,“尚古远者或搜古而略今,采谣俗者多传疑而失实,饰州邦而叙人物,因丘墓而征鬼神,流于异端,莫切根要”(《自序》),从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管理的需要出发,撰成《元和郡县图志》。此书记述了当时全国10道所属州县的沿革、通道、山川、户口、贡赋和古迹等,成为“佐明王扼天下之吭,制群生之命,收地保势胜之利,示形束壤制之端”(《自序》)的有很大现实意义的地理学著作。

《元和郡县图志》是现存最早的魏晋以来所著述的全国性地理书。它所创图、志配合的体例,是周隋以来志记图经的发展,它与《括地志》的有志无图不同,与《郡国道县四夷述》、《贞元十道录》等为地图附录而成书的情况也有很大差别。它继承和发扬了《汉书·地理志》的传统地理学体系,对后世全国性地志的编纂有很大影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体制最善,后来虽递相损益,无能出其范围”。



第三节 医药学
  燕赵医药学发展较早。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中发现植物种子30余枚,经鉴定均为药用的桃仁和郁李仁。在台西14号墓中发现一件装在漆盒中的石镰,此石镰是当时的医疗器具砭镰。

  燕赵医药学贡献突出。战国时期出现了被称为神医的扁鹊。金元时期,出现“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河间刘完素与真定李杲因其独到的理论与妙手医术,被尊为“金元四大医学家”,王清任对中国现代解剖学有创始之功。

  燕赵医学家们的医学思想颇有革新精神。扁鹊反对巫术,王清任冲破礼教解剖尸体,在医学思想上颇有贡献。

  一、扁鹊的医学成就

  战国时渤海(今河北任丘市)人扁鹊(姓秦名越人)的医药学成就,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据《史记·扁鹊列传》记载,扁鹊“为医或在齐,或在赵”,足迹遍及今河北、河南、陕西等地。由于他医术高明,技艺专精,被后人尊称为“神医”。扁鹊在医学上的最大贡献,是初步建立医学体系。此体系包括:医学分科专门化;诊断方法上使用“四诊法”;治疗上采用综合治疗法。

  医学分科专门化。扁鹊在行医实践中,根据各地人民的实际需要,创立了小儿科、五官科、妇科。扁鹊行医到邯郸,邯郸风俗重视妇女,且有许多名妓娼优,扁鹊便专门研究妇科疾病,使自己成为一名“带下医”(妇科医生),创立妇科。到洛阳时,扁鹊针对周人爱老人,而老人多五官科疾病,便为“耳目痹医”,创立五官科。行医至秦,扁鹊看到秦人偏爱小孩儿,便为“小儿医”,创立小儿科。医学分科专门化,为医学体系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四诊法。在诊断方法上,扁鹊创立了切脉、望色、闻声、问病四诊法。据《史记》记载,扁鹊初次见到齐桓侯,便用望色法诊断出齐桓侯有病,“不治将深”,后扁鹊几次用此法诊断桓侯病情,并提出忠告,桓侯不听,最后如扁鹊所言病亡。至于脉诊法,《盐铁论》说:“扁鹊抚息而知疾病所由生。”《史记·扁鹊列传》载,赵简子“五日不知人”,扁鹊切脉后说:“血脉治也,而何怪。”三天后赵简子病愈。《史记》评价:“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四诊法创立后,成为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沿用至今。

  综合治疗法。在治疗上,扁鹊研究并熟练地掌握了当时已经得到普及与发展的砭石、针灸、按摩、汤液、熨贴、手术、吹耳、导引等方法。在具体治疗时,往往采用多种方法兼用的综合治疗法。扁鹊在虢国行医时,遇虢太子得假死之症,他先后使用了针灸、熨贴、汤液等多种疗法,使准备下葬的太子起死回生。综合疗法的使用,收到极佳效果,“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

  在医学思想上,扁鹊是一位唯物主义者,他在和当时盛行的巫医的斗争中,提出“信巫不信医”为病之六不治之一。在巫与医的斗争中,扁鹊使医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和进取精神。

  据史书记载,扁鹊著有《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等多部著作,对中国医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代表当时全国医学的最高水平。

  二、河间学派

  金代,河间(今河北河间市)人刘完素(约1120—1200年)以其独到的医学理论和高明的医术,创立了河间学派。

  刘完素自幼耽嗜医学,25岁时开始研究《内经》,他把《内经》理论和当时盛行的五运六气学说相结合,对火热病证详加阐述,提出了“火热论”的学术主张。

  火热论是探讨人体病因的理论,火热是导致人体多种疾病的原因。刘完素采用比物立象的验证方法,发挥《内经》运气学中亢则害、承乃则、制则生化的理论,把《内经》病机19条中有关火热病证的范围,由10多种扩大到50多种;并提出“六气都从火化”和“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理论。他认为“风可化火”,“热甚生风”,“热能生湿”,“湿可化热”,燥病的形成,也是风热所致,是“风能胜温,热能耗液”的结果。寒病除了“中寒”之外,也可热化。刘完素“六气都从火化”的论点,阐明了火热之邪在各种疾病中的主要地位和对人体的危害。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刘完素将惊、躁、扰、狂、越、妄、谵、郁等证,都列为火热之变。针对情志过甚则热的情况,联系水火、心肾之间的关系,提出“润万物者莫泽乎水”的治则,在治疗上注重“养肾水,胜心火”,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根据火热致病的特点,刘完素突破《伤寒论》温药解表,先表后里,下不厌迟的成规,在治疗上善用寒凉之剂,提出辛凉解表、表里双解、清热养阴等法;他还自制了不少新药方,开创了温病论治的先河。对各种外感火热病证,进行分类,主要分为表证、表里同病、里病三种类型,对各种病证,辨证施治。故后世有“外感法仲景,热病法完素”之说。刘完素对热性病的治疗,善用寒凉药,强调“须知寒凉之味”,后人因此称之谓“寒凉派”。刘完素虽以善用寒凉药物著称,但他在临症时则注重辨证论治,寒热温凉攻补之法随证而施。他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指出:“病气热则除其热,寒则退其寒,六气同法,泻实补虚,除邪养正,平则守常,医之道也。”辨证施治,使刘完素突破了寒凉药物的限制,走向医学更高境界。

  刘完素生平著有《内经运气要旨论》(已佚)、《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三消论》、《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伤寒心要》、《保童秘要》等著作。他对火热病证的论述,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穆大黄、马宗素、荆山浮屠直接师承刘完素,浮屠传罗知悌,罗知悌再传朱震亨。张从正、葛雍等人的学术思想也是继承刘完素而来。他们不断丰富刘完素的理论,由金元到明代,从北方到南方,形成了颇有影响的“河间学派”。

  三、易水学派

  (一)张元素“脏腑辨证说”与易水学派的创立

  金代易州(今河北易县)著名医学家张元素(1151—1234年),因科举不第,弃仕途而学医,精究《内经》,学习张仲景的药法,撷取王叔和、孙思邈、钱乙和《中藏经》之说,经过多年实践,创立了独具特点的理论原则和治疗方法,开创了金元时期的“易水学派”。

  据《金史》记载,张元素与刘完素交往甚密,因此他的学术思想受到河间学派的一定影响。张元素反对当时医界过份泥守古方之风,强调疾病应因时因地因人而治。他在《素问》、《灵枢》、《素问玄机原病式》和自己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汇集成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和以“归经”、“引经”为基础的药性药理理论。

  张元素学术思想的中心是他创立的“脏腑辨证说”。此说比较系统地论述脏腑的生理和病理,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的辨证,以及脏腑病的演变和预告。在脏腑之中,张元素对脾胃颇为重视,认为“脾者土也,……消磨五谷,寄在胸中,养于四旁”;“胃者脾之腑也,……人之根本,胃气壮则五脏六腑毕壮也”。张元素用“补气”、“补血”法治疗脾土虚弱,对后人论治有很大启发。

  在药理药法上,张元素深研“辨药性之气味,阴阳厚薄、升降浮沉、补泻六气、十二经及随证用药之法,立为主治秘诀,心法要旨”(李时珍:《本草纲目》),倡导药物归经学与“引经极使”说。认为药物只有归经,制方必须“引经极使”,才能发挥药力。他所拟定的制方五原则:风、湿、暑、燥、寒,具有朴素的辩证因素。

  张元素根据五脏六腑的虚实寒热及药物五气六味、归经补泻的性能,具体制定“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把每一脏腑在什么情况下该用什么药,都规定出来,为后世脏腑辨证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个药式给后世处方用药带来不少便利,因而受到李时珍的重视,被采录入《本草纲目》。

  张元素的代表作有《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他的学说后传于李杲、王好古,李杲传罗天益。李杲等人在张元素理论的启发下,着重阐述脾胃的生理病理,形成温补派。温补派始于张元素,故又被称为易水学派。张元素被后人奉为易水学派创始人。

  (二)李杲与《脾胃论》

  金代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李杲(1180—1251年),师事张元素,尽得其传,并多有阐发。他重视脏腑辨证,精于制方遣药,尤其注重脾胃功能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因此提出“脾胃论”学术主张。他善用甘温补脾的方法治疗内伤诸病,故被后世誉为“补土派”。

  李杲脾胃论的中心是“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此学说发挥了“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观点,认为元气是人生之本,脾胃则是元气之源。不仅“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之”,而且人身其他诸气也都由胃气所化。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生,把“土为万物之母”的论点引向更加广泛的范畴。李杲还把升降沉浮作为人体元气活动变化的规律,认为“升已而降,降已而生,如环无端,运化万物”,并指出人体元气升降的枢纽在脾胃。脾胃不但将水谷精气灌溉四脏,滋养周身,同时也排泄废物,从而推动脏腑精气的上下流动。在内伤诸病中,李杲重点论述了阴火病证。他认为元气与阴火相互制约。脾胃虚弱,元气不足,则阴火独盛;反之,元气足则阴火降,“阴火为元气之贼”、“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等都是李杲的著名论点。在“脾胃论”中,李杲对造成脾胃虚弱、阴火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