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适应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的需要,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对全国各解放区我军战斗序列作了一次重大调整。其中决定,晋绥军区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中分出,辖吕梁军区、雁门军区和绥蒙军区。吕梁军区下辖第三军分区、第四军分区、第七军分区、第八军分区、第十军分区;雁门军区下辖第二军分区、第五军分区、第六军分区、第十一军分区;绥蒙军区下辖第一军分区、绥东军分区、骑兵旅。同时,以主力四个旅组成晋绥野战军,由原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贺龙兼任晋绥野战军司令员,原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委员关向应兼任晋绥野战军政治委员(关因病未到职)。下辖:第三五八旅(旅长张宗逊兼,政治委员余秋里;10月以后改为黄新廷任旅长);独立第一旅(旅长高士一,政治委员朱辉照;11月后改为王尚荣任旅长);独立第二旅(旅长许光达,政治委员孙志远兼);独立第三旅(旅长杨嘉瑞,政治委员金如柏)。
晋绥野战军和晋绥军区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由贺龙、李井泉统一指挥。
驻陕甘宁解放区的部队,仍沿用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的番号,王世泰任司令员,习仲勋任政治委员。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交给贺龙的任务是:统率晋绥部队,占领太原,控制山西和绥蒙。毛主席特别向贺龙交待:现在傅作义、阎锡山都开始动作,我
们必须尽快行动。贺龙心中十分清楚:在历史转折关头,谁先走一步,谁就赢得时间,赢得胜利。
8 月17日早上,贺龙同联防军参谋长张经武、晋绥分局代理书记、晋绥军区政委林枫和一个精干的指挥班子登车出发。
根据中央军委指示,我晋绥野战军一部和绥蒙军区部队,向日伪军占据的城镇和据点发起进攻,勒令敌人限期缴械投降。到8 月28日,先后解放了陶林、武川、萨拉齐、集宁、丰镇、兴和、尚义、右玉、左云、凉城、清水河等县城和广大地区。而此时,一心反共的蒋介石却命令国民党部队下山抢占人民抗战的胜利果实,甚至联合日伪军向我解放区大举进犯。8 月18日,当我晋绥部队第二十七团和绥蒙军区第九团攻入归绥城(现呼和浩特市),已将日伪军包围于大十字街伪蒙军总部之际,第十二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奉蒋介石之命,以其第三十五军三十一师一部及挺进纵队共三千余人,突然由我军的侧背攻入,与被围之伪蒙军对我夹击,我军被迫撤出城外。
贺龙见傅作义的大军进逼,觉得在这种形势下夺取太原、控制归绥的计划一时还难以实现。贺龙说:“太原、归绥我们目前都进不去了,要想出个新的办法来。反正不能让蒋介石这么顺利地把‘桃子’摘去!”8 月22日,中央军委指示:蒋介石利用其合法地位,接受敌军投降,敌伪正将大城市和交通要道交给蒋介石,在这种形势下,我军应迅速改变方针,以相当兵力威胁大城市及交通要道,使敌伪向大城市、交通要道集中,而我以必要兵力着重夺取小城市及广大乡村。贺龙接到这个指示后,迅速调整部署。他决定:在北线,除巩固已解放的陶林、武川等城外,要继续夺取绥东、绥南各县城,配合晋察冀部队夺取集宁、丰镇,阻止傅作义部继续东进;在南线,坚决打击阎锡山部队的进犯,夺取汾阳、文水、交城、孝义等,巩同和扩大解放区;对于太原、大同、归绥等城市则以部分兵力威胁之。他将这个部署方案报告了毛主席,得到了批准。毛主席还告知贺龙,他即将到重庆同蒋介石举行谈判。电邀毛泽东赴渝谈判是蒋介石的一个阴谋。蒋介石集团坚持内战独裁政策,但由于全国人民普遍渴望和平、反对内战,国际上也反对中国内战,而且国民党立即发动大规模内战还面临种种困难。在这种形势下,蒋介石玩弄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于8 月14日电邀毛泽东赴渝“共商国事”。电文如下: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未寒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当电报传到延安的窑洞里,气氛很快热闹起来。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领导人一致认为蒋介石不可能有和谈的诚意,这不过是他的阴谋。但是,如何对付蒋介石的“和平”攻势?毛主席采取以攻为守的战略。他在领导人的议论声中,提起手笔,两份电文一挥而就。他拿起墨迹未干的电文,对大家说:“蒋委员长一封电报,让我们这么多人费心劳神,我们也给他去两封,让他也操点心。你们看看,还有什么修改补充意见没有?”第一封电报以第
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的名义于8 月16日上午发出,拒绝让第十八集团军原地驻防的命令,并要求蒋介石收回命令,承认错误,并向蒋介石提出六项要求,让蒋介石早日回答。
第二封电报是对蒋介石“邀请”电的回答,于8 月16日下午发出:蒋委员长勋鉴:未寒电悉,朱德总司令日午有一电给你,陈述敝方意见,待你表示意见后,我将考虑与你会见的问题。
毛泽东未铣8 月20日、30日,蒋介石又两次致电毛泽东,邀请毛泽东迅速赴渝谈判。
中央经过几次认真研究,决定先派周恩来前往重庆,随后毛泽东再去进行谈判。
听说毛主席将亲赴重庆,贺龙十分担心。他一直认为,蒋介石电邀毛主席赴渝,是一个阴谋,毛主席的安全难有保证。8 月29日,他专电朱德、刘少奇、任弼时说:“毛泽东主席赴渝安全有无保证,我们不明了情况,望告之。”
在此之前,中央政治局曾多次讨论过毛泽东主席是否亲赴重庆的问题。8 月23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蒋介石最终是想消灭共产党,所谓和谈完全是骗人的,但由于他消灭我们的条件还不成熟,所以暂时取和平姿态。他说,苏美需要和平,人民需要和平,我们需要和平,国民党摊子还未摆好,兵力分散,内部矛盾,还不能下决心打内战,我们要揭穿其阴谋。
会议决定,由周恩来先去重庆,毛泽东暂缓前往。周恩来说:“中央决定我先去,是一个侦察战,最重要的是看看蒋介石开的什么盘子。”8 月25日,中央政治局成员同由重庆归来的王若飞一起,再次研究了毛泽东赴渝问题,最后政治局同意毛泽东亲赴重庆。
朱德、刘少奇、任弼时接到贺龙的电报后,非常理解他的心情,回电说:“毛泽东赴渝谈判完全必要。从国际国内情况看,安全保证也是有的。
目前,在前线最能配合与帮助谈判的事情,就是在自卫原则下打几个胜仗。
晋绥方面对阎锡山和傅作义的进攻,望能组织一、二次胜的战斗,以配合毛主席的谈判。“
贺龙看了电报,说:“好哇,我相信中央。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争取打几个胜仗,用实际行动配合毛主席去重庆。”
当时,独三旅进攻仍由日伪军占领的汾阳城,因为计划和侦察不周,未能得手。贺龙遂命令刚由陕甘宁边区赶来的独一旅和晋绥第八军分区部队攻击文水城。
文水,在太原西南约80公里处,是太汾公路上的重要城镇,由伪军把守。
30日,贺龙命令部队从三面攻城,留下一面“围而不攻”,以便待适当时机,赶鱼入网,聚而歼之。
正当部队向文水城接近时,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倾盆,部队运动相当困难。这时,晋绥八分区领导人十分着急,担心下雨可能影响攻城,他们派人向贺龙请求:雨太大,部队行动困难,能否等大雨过后再攻城?
“乱弹琴!”贺龙听到报告后很生气,他对来人坚决地下令:“临阵犹豫乃用兵之大忌,既影响士气,又贻误战机。回去告诉你们首长,攻克文水
的决心绝不能动摇,就是爬,也要爬到文水城下。“他还要求分区领导向同志们讲清楚:风大雨狂,当然增加了我们行动的困难,但敌人一般疏于戒备,正是我们击敌不意的大好时机!要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天亮前形成包围,拂晓发起进攻,坚决拿下文水城!
说完,贺司令员拿起钢笔,在报告上批下了“风雨无阻”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
霎时间,贺司令员“风雨无阻”的命令传遍了全军,激励起了所有指战员的必胜斗志。他们踩着泥泞的道路,栉风沐雨地顽强向前开进。独一旅的炮兵战士硬是用人拉肩扛,把大炮运到了离文水城只有几百米远的地方。
贺龙知道这一情况后,很高兴地对独一旅王尚荣旅长夸道:“好嘛!大炮拚刺刀,这个鬼点子出得好。这一回,城里的龟儿子们可有‘大点心’罗!”
经过几个小时的艰苦跋涉,各路攻城部队终于按时抵达预定攻击出发地域,把文水城紧紧地包围了起来。
31日一时,贺司令员一声令下,攻城战斗正式开始。主攻部队在夜色的掩护下,剪断铁丝网,越过布雷区,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云梯靠上了北门城墙。
当我攻城部队登上城头后,敌人才如梦初醒,伪副司令王兴国更是大吃一惊。
敌军一面组织火力封锁我军冲击道路,一面令督战队用大刀和钞镖强迫士兵向我北门突破口疯狂反扑。只见弹雨象狂潮般落在北城上下,这一宽仅五米、长约二百米的城墙成了一片火海。
在战斗万分紧急时刻,贺司令员来到前沿指挥所,传令嘉奖登城的全体勇士,并指示他们:北门突破口敌我双方势在必夺,事关战斗全局,我们一定要誓死固守,坚决打退敌人反扑,掩护主力顺利登城,全歼守敌。
遵照贺龙司令员的命令,登城部队在风雨中用砖头垒成工事,和顽敌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近战、夜战,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拚,刺刀拚弯了,就用砖头砸。就这样,他们在这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接连打退了敌人十几次反攻,一直坚守着城头阵地。
天色大亮后,贺司令员命令炮兵分队近距离直接射击,集中火力轰击四门城楼和碉堡。只听见大炮隆隆轰鸣,炸得敌人血肉横飞,守城敌军乱作一团。我各路攻城部队乘势冲进城内,和敌人展开了沿街逐院的巷战。
战斗到下午五时,争相逃命的敌人从西门狂奔而出,正好一头钻进了独一旅设下的“口袋”之中。伪副司令王兴国见大势已去,不得不举起白旗向我军缴械投降。这样,固守文水的日、伪、顽军全部被歼,被日本帝国主义践踏了八年之久的文水县城又获得了新生。
收复文水的第二天清晨,风消雨停,朝阳初升。在攻城部队首长的陪同下,贺龙大步登上了城头,看着弹痕累累、血迹斑斑的城头工事,他满怀激情地连声说道:“英雄啊!真是了不起的英雄啊!你们坚守城头的全体战士个个都是英雄好汉。”
接着,他关切地问陪同的领导:“部队的伤亡有多大?”
“不大,我们一共伤亡才三十多人。”一个同志回答。
“不简单!我们用伤亡三十多人的代价,换来歼敌近千的战果,这是一个大胜仗。”
“这是司令员指挥有方,正是您‘风雨无阻”的指示和’网开一面‘的布置,才保证了胜利,减少了伤亡。“一位部队首长深有感触地说。
“这不能归功于我的指挥,主要还是各级干部战士打得好嘛!没有他们
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