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佛心---禅意:幸福人生从心开始 >

第8章

佛心---禅意:幸福人生从心开始-第8章

小说: 佛心---禅意:幸福人生从心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他也会视而不见而心生傲慢。

    心存高低,以势利看人,先入为主,又怎能分辨良莠?又怎能识别外表粗糙、内心正直善良的蚌贝里的珍珠?又如何能辨别〃恶相佛心〃的本色?

    佛陀在《金刚经》里说: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第三部分 4。花开花落(1)

    这是多年前的事了。

    慕名来到一座有名的寺庙,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这是我第一次来。寺庙建在山清水秀、树木葱茏之处,香火非常旺盛。

    走进山门,参观完所有的大殿后,好奇心让我不肯停步,仍在左走右走,左看右看,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后院的一排房子前。

    那是庙里的旅舍,给客人住的。旅舍虽然简陋,但很干净。

    一个高大的年轻僧人正站在走廊上和一个女子说话。女子穿着一身牛仔装。他们正谈论牛仔装的价钱和样式。

    〃这身衣服是正宗的牛仔服,猜猜看,多少钱?〃女子说。女子长得小个,鹅蛋脸,挽一个发髻在脑后,浅浅地笑着。

    〃猜不出来,大概百多块吧。〃高大的僧人穿着灰色的僧袍,说。

    〃错了,瞧你的眼光!这是名牌。〃女子说。

    看神情看话语,都是尘俗琐事,看神情看口吻,和我们这些尘世凡人一样。

    对僧人,我一直心存敬意,认为他们走出尘世生活、远离亲人,舍弃诸多世俗享受,为着学习佛理、弘扬佛法,献一份清凉找一条净路给世人,十分可敬。

    本着这样的初衷,我对那僧人笑了笑。

    没想到,我东张西望的样子,招来一声晴天霹雳:〃你找谁?是住在这儿的客人吗?〃

    我被这声断然大喝吓了一大跳,说:〃不是。随便看看。〃

    那僧人身材很壮,脸盆子也很壮。如果没穿僧服,我会以为他是做体力活的人。

    不是我想象中的学佛人的样子。我想象中的学佛人应该恬静、安宁,有着宽厚的心境和慈悲的笑容,不会这样粗声大气。因为学佛能让人性格变得柔软,心灵变得开朗,心境变得平和。学佛人会用一颗平常心和柔软心去看世界,明白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

    可他听到我的回答后,声音更大:〃难道马路上的人都可以进到你家去参观?〃

    〃如果有缘,可以。〃我说。说完赶紧转身离开了旅舍。

第三部分 5。花开花落(2)

    他又在后面呵斥了一句什么,我没听清,我走得比兔子还快。

    去过很多寺庙,惟有这一次和这位出家人结过这样一份淡淡的不快的缘。

    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了这个僧人的一些故事,说他是因为感情不顺才出家的。他加入这个团体没多久,有两年了吧。

    由此,我也明白了他态度粗劣的原由——是因为在人世间受到极大的创伤,于灰心失意之际,远离伤心之地,隐居深山寺庙,寻找心灵的安慰。

    可这个人,带着所有的伤痕,来到一个慈悲、平和、安宁的地方,已经过了两年了,脾气还是那么大。

    是有不少人是因为在尘世受到挫折才来佛门寻求安宁的。这些算不算真正的学佛人哩?

    我觉得,真正的学佛人是因为内心对佛的爱、对清净的留恋、对慈悲的爱好、对弱者的同情、对人生苦的参悟、对烦恼的解脱才走进来的。是因为他们天生具有善根,愿意用此生去弘扬佛理、参解生死。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份深深的愿望和向往才皈依的。

    真正的学佛人对于学佛,和人世间的很多职业一样,都是一种心愿。

    当然,那些因受到伤害愤而出家的人,在进了佛门后,能真正感悟到佛学的妙谛,内心能发生质的变化,那他们也变成了真正的学佛人。

    因为佛门不是避难所。

    如果一个人自己都不能救自己,自己都没有学会欣赏不同风景的人生,就是躲到任何地方也没有用,就像那个僧人,在佛门里,他还是他,照样将气撒向游客。

    人,要学会欣赏四季的风景。因为人生和自然界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一样,有不同的风景。

    冬来了,花谢了,树叶凋零,满园凋残。但是,没过多久,春来了,鲜花再度盛开,树木再度发芽……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重复出现花开花落的现象。这就是人生不同的风景,都是被欣赏的对象。

    当你失恋时,绝望的你会觉得那是自己的世界末日,以为生命从此没有光彩,人生从此不再有意义。可没过多久,当伤痕平复后,你再次陷入恋爱之中,再次品尝爱的喜悦……当你陷入悲伤时,你知道悲伤对身心有害,告诉自己不要悲伤,你的心情会获得暂时的平静,可没过多久,你又会因为某种原因悲伤……人很多身体上的疾病都是由于心理上的不能平衡和郁闷导致的。人平衡了自己的心灵,也就平衡了自己的身体。

    这个话题,从古说到今,还是没能解决,也永远难以解决。

    花谢了,会再开;开了,会再谢。人也一样,也不断会重复喜乐与悲伤的情绪。受伤、复原,再受伤,再复原……循环往复,直至生命的终点。

    有没有法子只让喜悦生长,让悲伤停步?当然有!那就是要有平等心,懂得欣赏。花开时,品尝花开的芬芳;花谢时,欣赏花谢的美丽。

    因为,花开是美,花落是忧,都只是人在观念上的分别和执著而已。

    因为,花开是美,花落也是美!花开是生命到达巅峰的美,花落是生命走向凋零的美。相守是美,相离也是美!相守是春风拂面的温暖的美,相离是白雪落满原野的晶莹清冷的美。

    明白了,就坦然了。

第三部分 6。孩子的天空(1)

    孩子的夜是人生最美丽的夜。孩子的天空是人生最无忧的天空。孩子的阶段是人生最轻松的阶段。

    一个孤独者回家,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回到尘世里暂住的家,一种是回到精神上永久的家。回到精神上永久的家,就是回到孩子的天空。

    尼采说,人生有三个历程——从骆驼到狮子,再到孩子。尼采的表述非常优美,他用优美的语言说出了一个精辟的理论:

    我要告诉你们有关精神的三种变形,精神如何变成骆驼,骆驼如何变成狮子,最后是狮子如何变成孩子。

    有许多重荷是要让那些内怀崇敬而能坚毅致远的精神来担负的,因为再怎么重的负荷都需要有强壮的精神承接。

    有担当的精神将这一切重荷都背负起来,向它的荒漠急行而去,就像满载重物的骆驼,疾步迈向沙漠。

    但是就在这最寂寞的荒漠中,第二种变形于是产生在这里,精神变成了狮子,它想争取自由,并主宰自己的荒漠。

    孩子是天真而善忘的,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游戏,一个自转的旋轮,一个原始的动作,一个神圣的肯定……为了创造的游戏,生命需要有一个神圣的肯定,此刻精神有了自己的意志,世界的流放者乃又重回到自己的世界。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o三种变形》)

    这就是人生的三个精神层面。

    当生命诞生、成长,进入世界后,人吸收着社会、家庭、学校所给予的所有教育,背负着沉重的精神负荷,有着对功名、前途、金钱等的种种欲望。而人的欲望无穷,一个欲望来了时,刚开始是希望,希望之后是挫折,挫折之后是失望,然后,再度燃起希望。在无休止的希望和失望中,人被耗掉无数的精力,受到无数的挫折。

    所以,人在欲望和挫折里活得很累——就像骆驼,行走在荒漠里,背负着社会和人生加载的沉重压力。

    要想在这沉重的负担里争取自由和自在,必定要有狮子般的精神,要去创造,去得到自由,要一次又一次从挫折里站起来,像狮子一样昂首挺胸——这时,人要像狮子,发出像站在荒原里的狮子那样震惊荒原的怒吼。

    它怒吼,表示从沉睡中醒过来了;它怒吼,是因为要抛掉负重;它怒吼,是因为它怀疑,要重新审视以前所负荷的东西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要掂量被社会和人生所压在自己身上的重负是否具有真正的价值,要开发自己内在的创造力和内在的潜力,要发现自己内在的光,并以此作为所有真实价值的最终来源。

    一句话,它要挣脱生活沉重的负荷,获得自由与自在。

第三部分 7。孩子的天空(2)

    骆驼很累,狮子也很累。骆驼负荷沉重,低头行走在炎热的沙漠里;狮子站在荒原上,怒吼又怒吼。一个负荷沉重,一个要抛掉负荷,在这承载和抛弃的过程中,都要耗费掉人很多精力。

    狮子最终如果能成功地抛掉负荷,获得自由,那么,它就往前跳跃出质的一步,到了孩子的天空。

    骆驼是在爬行,孩子是在飞行,就像毛毛虫变成了蝴蝶一样。

    回到孩子的心态,就是回到精神上温暖的家。回到天真和清纯的心态,就不会被接踵而来的欲望和社会人生所给予的重负耗掉生命的能量和元气,就会活得轻松、自由。

    孩子的天空很单纯!

    孩子的天空超越了过去的种种记忆和种种事情,超越了过去的痛苦和快乐、悲伤和不安,进入到具有很深的智慧却拥有一颗单纯、天真、自然的心的状态,获得了那种饱含一切却又一无所有的深深的宁静,获得了那种眼睛里什么都有却又什么都没有的光芒。

    孩子的天空不受外界影响,不被成败左右,不被赞美或挫折牵着走。成功了,不会被冲昏头脑;失败了,不会被缠住心胸;赞美了,不会被欺骗;侮辱了,不会被气坏身子。

    孩子的天空只是孩子自己的天空。

    孩子的天空也正因为它的单纯、自然而成为人回归的终点。孩子的天空并不幼稚,它是经过了所有的一切之后,再回归到纯真的状态。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匹骆驼!

    但骆驼能否变成狮子,狮子能否变成孩子,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永远都是骆驼的人,一辈子都背负着沉重的负担,走到终点。

    有着坚强意志的人能让自己变成狮子,直起腰来,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勇猛的态度争取自由。

    最后能成功把自己变成孩子的人,则能享受到人生真正喜悦和快乐的天空。

    只有孩子,才能走进神的国。

    〃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耶稣说。(《新约.马太福音》)

    让人遗憾的是,许多人穷其一生都活在骆驼的负重里。

    全书选载完毕,更多精彩,请见原书。呼吁购买正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