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胡晓光:略论法相义与唯识义异同封面

小说下载阅读统计

  • 大小:12K
  • 热度: 44
  • 推荐: 1
  • 收藏: 0
  • 上传日期:2017-12-26

贝壳电子书推出手机版啦

  • 扫描二维码可在手机免费下载,还可以用手机在线阅读
  • 贝壳电子书手机版二维码
  • 本书网址(手机或电脑输入网址后直接打开):

收藏本站

胡晓光:略论法相义与唯识义异同 上传者:不受约束

〖赞一下〗1 〖踩一下〗2 放入书架

内容简介

  略论法相义与唯识义异同  胡晓光  印度大乘佛教共有两轮,一是般若中观空宗,二是瑜伽唯识有宗,中观与唯识在研究对象事物时,各自取向不同,中观侧重于对事物的普遍本质规定的阐释,唯识侧重于对事物的特殊性质法则的揭示,著名佛学家欧阳竟无先生说:“一切法(事物)空宗为般若,一切法无我宗为唯识”,可见中观的性空与唯识的无我是略有区别的。过去,有一些中国佛教学者误解佛教两宗的差异所在,认为中观是性宗,唯识是相宗。性是不变义、体义、本质义:相是现象义。本质与现象是事物存在的辩证统一的两方面,本不可分。说中观从性上立宗,说唯识从相上立宗是不符合逻辑的。印度佛教义学都是在认识论这个层面立说的,不同于中国佛教义学是从本体论这个层面建立思想体系。中国佛学者讲真如缘起论,或说性具、或说性起、或说性觉,所以中国佛教才可称为性宗,印度佛教不存在这个概念的。从现代哲学的角度看,中观属于哲学思维学,唯识属于科学思维学。中观学从理性思维的判断性质上来破斥彩而上学观念,张扬辩证法精神:唯识学从反思理性思维本性上,来揭示和亲证心思的实相,表现出理智与直觉的有机统一性。中观与唯识不但学系不同,学理也是不同的。有宗在建立自宗的理论体系时,是从两方面入手的。首先是建立法相义,而后建立唯识义。法相义所及内容是五法三自性,唯识义所及内容是八识二无我。对于法相与唯识是一是异,近代存有三个著名论点。一是欧阳竟无先生,主张“法相法性是一种学,唯识法相是两种学,约教相说法相,约观心说唯识”;二是太虚大师,主张“法相必宗唯识,唯识必摄法相”三是印顺法师,主张“唯识必是法相的,法相不必宗唯识。”这三种论点是依据各自尊崇的学宗而提出

全文阅读目录

查看网友评论

    [置顶] 管理员 说:看小说,写评论,分享读书乐趣!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于 2025-01-28)

温馨提示

一、 点击下载TXT胡晓光:略论法相义与唯识义异同全集版 保存至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登设备进行离线阅读 ,扫描下方二维码 或用手机浏览器访问 www.beike3.com进行手机在线阅读
二、 声明: 《胡晓光:略论法相义与唯识义异同》完结版由会员【 上传者:不受约束 】上传,本网站为其提供的存储空间,该作品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如作者、出版社认为本书侵权,请 点击联系本站 ,本站将在收到通知书后尽快删除您认为侵权的作品。

贝壳电子书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