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印海-弥勒上生经讲记 >

第12章

印海-弥勒上生经讲记-第12章

小说: 印海-弥勒上生经讲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1) 世尊毛孔各生一毛,柔润绀青,右旋宛转。
(12) 世尊发毛端皆上靡,右旋宛转。柔润绀青,严金色身。
(13) 世尊身皮细薄润滑,尘垢水等,皆所不住。
(14) 世尊身皮皆真金色,光洁晃耀,如妙金台。
(15) 世尊两足,两手掌中,头及双肩,七处充满。
(16) 世尊肩顶,圆满殊妙。
(17) 世尊膊腋,悉皆充实。
(18) 世尊容仪,供满端直。
(19) 世尊身相,修广端严。
(20) 世尊体相,纵广量等,周匝圆满。
(21) 世尊颔意,并身上半,威容广大,如狮子王。
(22) 世尊常光,面各一寻。
(23) 世尊齿相,四十齐平,净密根深,白逾珂雪。
(24) 世尊四牙,鲜白锋利。
(25) 世尊常得味中上味,喉脉直故,能引身中诸支节脉,所有上味,风热痰病,不能为杂,由彼不杂,脉离沉浮,延续坏损,拥曲等过,能正吞咽,津液通流,故身心适,常得上味。
(26) 世尊舌相,薄净广长,能覆面轮,至耳发际。
(27) 世尊梵音,词韵和雅,随众多少,无不等闻,其音洪震,犹如天鼓,发音婉约,如频伽音。
(28) 世尊眼睫,犹如牛王,绀青齐整,不相杂乱。
(29) 世尊眼睛,绀青鲜白,红环间饬,皎浩分明。
(30) 世尊面轮,其如满月,眉相皎净,如天帝弓。 
(31) 释尊眉间有白毫相,宛转,如都罗绵,鲜白光净,逾珂雪等。 
(32) 世尊顶上乌瑟腻沙,高显周圆,犹如天盖。 

 三十二相是粗分的相,若细分又有八十种细好,均由菩萨经过发心修、长时修、无间修、殷重修、无余修而感得。

在一一相好中又艳出八万四千光明云,显示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即开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菩萨多生以来,持戒清净,能持八万四千律仪,故感得了八万四千光明云。 

“八万四千”来源于菩萨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各有二百五十戒行,共成一千数。菩萨具有三聚净戒: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各具一千成三千数。在以身三净戒、口四净戒,共七支戒相相乘共为二万一,再乘以四烦恼,共得八万四千律仪。

 “云”,有盖覆的意思。众生心中有无量烦恼,只有依菩萨的教化,持戒清净,方能超凡入圣!

与诸天子各坐花座。昼夜六时常说不退转地之行。经一时中成就五百亿天子。令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当弥勒上生后,兜率天中的诸天人,各各坐于莲花座上。

上生兜率天的天人虽然烦恼未断,但内心清净不执着物欲的享乐,且具福德智慧,如同莲花不染污泥,才能坐于莲花之上,听菩萨恒常六时说法。

在印度将日夜分为六时,昼三时: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夜三时: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每一分等于现在的四个小时。在此的六时代表菩萨具足六种神通,恒说六度法门,破除众生六种根本烦恼,超越六尘而出离六道轮回之苦!

 “不退转地”能将行者载往究竟佛果的境界。弥勒菩萨说法,可以使每一位天子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以成就佛果为最高理想境界而不退转。

佛法虽然无量无边,但无论修任何法门,必先对三宝有信心,进而才能精进不退。不论念佛、持咒、静坐,无不以“念”为下手方便,由念而定,使心安定清净,才能引发深邃的智慧,由此“信、进、念、定、慧”五根而发五力,久之自然圆证“五眼”神通智慧。 

眼,是智慧的别名。五眼为: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人类只有肉眼,所见有限,见表不见里,见粗不见细,见前不见后,见近不见远,见明不见暗; 

具足天眼的天人或圣贤能见人类肉眼所不能见的,不论表里、粗细、前后、远近、明暗,没有不了了分明。肉眼和天眼都是由四大色法所成。

慧眼、法眼、佛眼都是由智慧的心法所成。声闻有慧眼,能通达一切法其性本空;法眼是菩萨所有,不但能通达法空,并且能体悟一切如幻缘起法相,以无量法门教化无量众生;佛眼是唯佛能证得的,是即空假不二而圆见中道。

佛能具五眼,菩萨有四眼,声闻有三眼,天人有二眼,人只有一眼。 

如是处兜率陀天昼夜恒说此法。度诸天子。

弥勒菩萨在知足天——兜率天内,昼夜不断恒常说法,度诸天子。

人间昼明夜暗,天上本无明暗之分,一片光明。当天人精神疲倦时,眼睛闭合即可养神,昼夜只是在眼睛的开合之间。 

阎浮提岁数五十六亿万岁。尔乃下生于阎浮提。如弥勒下生经说。 

阎浮提,就是我们居住的南瞻部州。

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后,他的寿量是四千岁。而人间四百年就是兜率天一昼夜,天寿四千岁,相当于人间五亿七千六百万年。弥勒菩萨将在天寿四千岁尽后,下生人间。下生之事,详载于《弥勒下生经》,此处从略。 

佛告优波离。是名弥勒菩萨于阎浮提没生兜率陀天因缘。 

这就是弥勒于此世界化缘已毕,决定上生兜率陀天的一大因缘,上生也为度生,有因有缘,终成其果! 
 
 回复 引用 TOP 
 
  

无畏法日 发短消息 
 
 

UID238 帖子1066 精华0 积分3162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131 小时 注册时间2006…4…17 最后登录2010…10…1  
管理员


 13#  发表于 2007…2…18 08:41 | 只看该作者 第九节 详说往生修行法门

一、上品往生行法——六事行

佛灭度后我诸弟子。若有精勤修诸功德威仪不缺扫塔涂地。以众名香妙花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

这里开始佛讲愿上生兜率天的行者如何积累往生弥勒净土的定道资粮。 

能够往生弥勒净土的,有三类人: 
(1) 从初发心,经过胜解行地至远行地菩萨,为供养一生补处菩萨或为种善根故生兜率。 
(2) 二乘人为发心求二乘道,而资粮未备,于现在身中听闻兜率天极为妙乐,及闻弥勒名号,敬仰欢喜,故发愿求往生。 
(3) 凡夫之人,虽受净戒,但不能护持,造诸恶业,但闻弥勒之名,悔过发愿,亦得往生。

此三类人因其所修功德的大小不同,而分别往生净土的不同品位。 
这里首先讲上品菩萨行,本经称为六事行法: 

(一)持戒行。行者能坚持清净戒行,行十善,行住坐卧四威仪皆能如法,保持人身不失,才能上生。 
(二) 敬塔行。在佛教的寺庙中,无论是扫塔、洗地、修饰佛像塔寺,清净庄严,使人见之能生恭敬心、欢喜心、清净心,自己定能增长福业。 
(三)供养行。 以种种名香、妙花供养三宝,或以衣、食、卧具、医药供养僧众,是种福田,亦可获得无量福报。 以上为修福报。 
(四)等持行。即习修三昧禅定,又称三摩地或正定,能使心达一境性。由于三昧定力,获得正受,使心不再向外贪求五欲,不为境转,内心始终保持轻安,法喜充满,无烦恼的困扰,安定自在,名“等持行”。世间定有四禅八定,佛法加入了“灭尽定”为九次第,这是由凡入圣的必经过程。虽然往生兜率不一定要求行者修如此高深的禅定,只要内心无妄念,无烦恼困扰即可。
(五) 诵经行。即诵持经文,思维经义,多闻熏习,启发智慧。
(六) 读经行。大声朗诵或默念,随文观义,皆能引发智慧。《法华经》中有十法行:书写、受持、读诵、演说、听讲、礼拜、流通、施他、思维、修习。这是十种对经典的行持方法。这里偏重于读诵。 
以上六行门中若能修六行或五行,为上上品;若修三、四行,为上中品;若修一、二行,为上下品。
如是等人应当至心。虽不断结如得六通。 
修六事行法的人,只要以至诚恳切之心发愿回向,虽然尚有凡夫的境界,具诸烦恼,但犹如得神通妙用,如同圣贤一样,自在往生。
“神”是妙用不测之义;“通”是无碍自在之义。以天然之性彻照无碍,叫“神通”。众生本具神通,因烦恼妄执所障,不能显现。
佛教中有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外道只有五通,没有漏尽通。神通有修得的和报得的,前者由修禅定而得,后者自然获得。 

凡夫的肉眼,见明不见暗,见近不见远,见外不见里,见粗不见细;
天眼通是由一种特殊微细的四大净色所成,于明暗、远近、里外、粗细无所不见; 
天耳通,是能听到千里以外的声音,这当然需要静定的功夫。俗话说“宁静以致远”,如过去金山寺的禅师,能在坐中听到隔江的镇江市内一弟子的家床上的跳蚤在吵架; 
他心通,是能知他人心念所缘的境界,深知他人的心理活动。如唐代印度的长耳三藏法师,能探知南阳忠国师的心,一会儿在洛阳桥头看龙舟,一会儿又到长安街头看下棋,只要心一动,长耳三藏法师皆能知道,但当南阳忠国师心一住空无的境界时,长耳三藏就无法找到他的心的去向了。这种超乎平常人的经验,全由修持禅定的功夫而来,未实修实证之人,焉能知晓?!
宿命通,就是知道自己、他人过去生中的历史;
神足通,就是能变化自在,来无影去无踪;
漏尽通,是断除烦恼所证的智慧境地,凡夫外道的世间禅定是无法达到这个境界的! 
应当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

系念,是将心念想弥勒的形象,念兹在兹而不舍离。在佛法中,易行道的修行方法,多以持名观想为方便,心口如一,久之亦得三味。 在世亲菩萨著的《净土往生论》中有五门修行法: 
(一) 礼拜门。 供奉弥勒圣像,恭敬礼拜,希菩萨智光加被,能生彼天。 
(二) 赞叹门。 即持名修行法。至心称赞菩萨功德,希能生兜率,亲近弥勒!
(三) 作愿门。发愿深切,愿生彼天,发愿如“命终之后,譬如壮士屈伸臂倾,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于莲花上结跏跌坐”。
(四)观察门。 观察弥勒净土依报之庄严,正报之妙好,令人爱敬。心生欢喜。 (五)回向门。 不舍一切众生,所作功德,回向众生皆得往生弥勒净土。 

如若能以此五门与前面的六事行法相结合,则定生彼天无疑。

如是等辈若一念顷受八戒斋。修诸净业发弘誓愿。 

这样修持六事行法的行者,进而若能在短时期内受持在家居士八关斋戒,广修十善行,并将以此戒德,作为往生的资粮,决定可以往生了。

命终之后譬如壮士屈申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于莲华上结加趺坐。 

这里特别说明往生弥勒净土的迅速。如同一位壮士,将弯屈的手臂伸直一样地迅速。兜率净业成就后,只要将此人间的业报身一放下,不需要经过中有身,当下往生弥勒净土,并以莲花化生,住清净行,远离胞胎之染,闻法悟道,出离生死! 

百千天子作天伎乐。持天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以散其上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于阎浮提广修福业来生此处。此处名兜率陀天。今此天主名曰弥勒。汝当归依。 

天人为了祝贺上生者的来临,齐聚一处,奏起微妙的音乐,跳起舞蹈迎接。 

曼陀罗花,译为“适意花”。此花为白色,见之令人喜悦畅怀。此花有大小两种,大的叫摩诃曼陀罗花,小的叫曼陀罗花。

根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