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永刚笔下的蒋介石-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长官,担任一项比较重要的职务而已。所以在公事言,我是司令长官,在私交言,我们实是如兄如弟的战友,不应该分什么上下。”
接着李宗仁又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虽然时势逼人,我们都是在旋涡中打转,但是仔细回想那种生活,太没有意义了。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今日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一辈子有一个抗日报国机会,今后如能为国家民族而战死沙场,才真正死得其所。你我都是50岁以上的人,死也值得了,这样才不愧做一军人,以终其生。”
庞听了很为感动,说:“李长官德威两重,我们当部属的,能在长官之下,为国效力,天日在上,万死不辞,长官请放心,我这次决不再保存实力,一定同敌人拼到底。”
李又问:“你的部队有什么困难,需要我替你解决呢?”庞叹口气说:“我原有五个团,现在中央有命令,要我把一个特务团归并,共编为四个团。长官,我的部队兵额都是足额的,我把这个团归并到哪里去呢?不能归并,就只有遣散。现在正是用兵之时,各部队都在扩充,唯独要我的部队遣散,似乎也不是统帅部的本意吧!”
李说:“可能上级不知道你部队的实况!”
庞说:“报告长官,我如不遵令归并,中央就要停发整个部队的粮饷!”
李宗仁当即表示,中央这样处理是不公平的,力争解决此问题。
不久,军政部复电说:“奉委员长谕,庞部暂时维持现状。”庞炳勋闻讯感激涕零。同时,弹药和装备也得到补充。
二月下旬,敌我两军在临沂交战,庞炳勋率其五团子弟兵据城死守,敌军穷数日夜的反复冲杀,伤亡枕藉,竟不能越雷池一步。
为张自忠“松绑”。
临沂一役,张自忠的第五十九军奋勇赴战之功,实不可没。张自忠部也在“杂牌”之列,他所以能造出这样赫赫战功,也与李宗仁的工作有关。
书包 网 bookbao 想看书来书包网
李宗仁善用杂牌军,蒋介石深感惊讶(3)
张自忠原为宋哲元第二十九军中的师长,嗣由宋氏保荐中央委为北平市市长。七七事变前,敌人一意使华北特殊化,张以北平市市长身份,奉宋氏密令,与敌周旋,忍辱负重,外界不明真相,均误以张为卖国求荣的汉奸。张自忠被捆北平城内,缒城脱逃,来京请罪,正处于被审查时期。此时,李宗仁也在南京,他了解张的为人,深信张是一位忠诚正直的人,不会投敌变节。便约见张自忠,见张情绪低沉,负担沉重的样子,很是同情。
李说:“我希望你不要灰心,将来将功折罪。我预备向委员长进言,让你回去,继续带你的部队。”
张说:“如蒙李长官缓颊,中央能恕我罪过,让我戴罪图功,我当以我的生命报答国家。”
李宗仁去见蒋介石,为张自忠剖白。他说:“张自忠是一员忠诚的战将,决不是想当汉奸的人。现在他的部队尚全师在豫,中央应该让他回去带他的部队。听说有人想瓜分他的部队,如中央留张不放,他的部队又不接受瓜分,结果受激成变,真去当汉奸,那就糟了。我的意思倒不如放他回去,戴罪图功。”蒋介石沉思片刻,遂说:“好吧,让他回去!”说罢,批了一个条子,要张自忠即刻回本军中,并编入第一战区序列。
张自忠离京前,前来向李宗仁告别,激动地说:“若不是李长官一言九鼎,我张某纵不被枪毙,也当长陷缧绁之中,为民族罪人。今蒙长官成全,恩同再造,我张某有生之日,当以热血生命以报国家,以报知遇。”
不久,军令部调五十九军来五战区增援,张自忠大喜过望,他一直想到五战区出点力。得令星夜赶来,直奔临沂,庞、张协力,打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胜仗。
台儿庄大捷,蒋介石下了死命令(1)
临沂阻击战和滕县保卫战,为台儿庄战役赢得了准备时间。台儿庄大捷是徐州会战的高潮,是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台儿庄这个过去鲜为人知的鲁南小镇,从此名闻中外。
台儿庄名为庄,实际上是一座小城镇,相当于县城。它位于山东南部,在临城与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接津浦路,南连陇海路,西南距徐州约50公里。台潍公路以此为起点,大运河擦庄而过,水陆交通两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蒋介石对即将展开的台儿庄保卫战极为重视。1938年初,韩复榘不战而退,津浦路正面无兵可守,徐州顿形危急之时,蒋介石深恐五战区长官部临时撤退不及,遭遇不测。处于对五战区长官部安全稳妥考虑,曾提出将五战区长官部迁往河南的归德或安徽的亳县,叫军令部研究,并电示李宗仁任择其一。
李宗仁认为徐州铁路四通八达,尤其通讯方便,为电话、电报网中心,利于指挥作战。况且长官部的迁移,必然影响士气民心,坚持没有迁移。
台儿庄战役于3月23日开始。蒋介石3月24日亲自到徐州督战。陪同前来的有: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军令部次长林蔚、国防部作战厅厅长刘斐等。在五战区司令部,李宗仁向蒋介石、白崇禧率领的参谋团汇报战况:
“目前,虽然临沂一战,津浦北段敌军左臂已被我张自忠部砍断,但是,敌军沿着津浦线而下的矶谷师团,仍在迅速向南推进。汤恩伯将军在津浦线上与敌人作了一阵抵抗之后,陆续让开正面,退入抱犊崮东南的山区。汤部重炮营则调回台儿庄运河南岸,归长官部指挥。矶谷师团舍弃汤恩伯部而不顾,尽其所有,循津浦路临枣支线而下,直扑台儿庄。敌军总数约4万,拥有大小坦克车七八十辆,山野炮和重迫击炮共百余尊,更有大批飞机助威,徐州城和铁路桥梁、车站已被日军炸得一片稀烂……”
蒋介石听完汇报之后,他说:“敌人拼命想打通津浦路,沟通南北战场,窒息陇海路,威胁我平汉路侧方,是为了攻占徐州,准备进攻我武汉地区。因此,现在全国战场的中心已经转到了徐州。综合观察整个战局情况,徐州已成为我方战略之凸角,我们理应掌握战机,势在必守,以策万全。我决心再抽调一部分兵力投入徐州战场,扩大战果,并控制黄杰、桂永清、俞济时、宋希濂等精锐部队于豫东归德、兰封一带,巩固第五战区的后方,予敌更大的消耗;争取较久的时间,以便进行武汉守卫的准备工作,而利全局。”
最后,蒋介石强调说:“第五战区虽然久战疲惫,难以持久,但韩复榘伏法后,人心大快,士气旺盛,有李司令长官的指挥,有后方的大力支持,也不难克服种种困难。我走后,参谋团留在徐州协助李司令长官作战。我想有李司令长官指挥,又有白副总长协助,台儿庄和徐州之战,一定能予敌重创,取得胜利。我在武汉等候你们的捷报!”
第二天,蒋介石离开徐州前,感觉徐州情形危急,一再问李宗仁:“德邻,你看徐州可以守吗?”李宗仁充满信心地说:“请委员长放心,徐州短期内没有问题。如果我能得到充足的补充,我可能还要打一个不大不小的胜仗!”
蒋介石不断点头称赞:“好!好!”
当时摆在李宗仁面前的形势是,第五战区能否在台儿庄、运河一线阻止住日军的攻势,顺利完成鲁南防守作战计划,关系全局。如果日军击破台儿庄、运河一线,徐州即将不保,那样,武汉会战的部署将全盘打乱。以第五战区现有的几支部队衡量,哪支部队能够胜任台儿庄、运河一线的阻击任务呢?李宗仁反复权衡,决定由第二集团军来担任此项艰巨任务。
第二集团军是国民党军队的一支杂牌部队,其前身是冯玉祥西北军之一部。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1893—1990),字仿鲁,河北省雄县人,原是冯玉祥主要战将之一。中原大战后,接受蒋介石的改编,任命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抗战开始后,曾率部在娘子关重创日军。李宗仁对这支部队的历史和战斗力有深刻了解,他认为,孙军为原西北军旧部,最善于防守。
台儿庄大捷,蒋介石下了死命令(2)
孙连仲接到命令以后,即令池峰城第31师为先头部队,立即驰往台儿庄及其附近地区,先行构筑工事,掩护其他部队陆续集中。此时,守卫台儿庄的国军部队有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还有汤恩伯的第二十军团迂回策应。
台儿庄战役自3月23日开始,至28日,日军在台儿庄一线作战的部队不断增兵,已有步、炮、装甲、骑、工兵等五六千人,其实力远远超过守军。
台儿庄战况,每天都在牵动着蒋介石的心。日军进攻台儿庄的意志和进攻状况,使蒋介石对台儿庄一线的防御十分担心。29日,蒋介石给李宗仁发去电令:
“台儿庄屏障徐、海,关系到第二期作战至巨,故以第二集团军全力保守。即有一兵一卒,亦须本牺牲精神,努力死拼。如果失守,不特全体官兵应加重惩,即李长官、白副参谋长、林次长亦有处分。”
同日,李宗仁再次电令汤恩伯:“着贵军团长应以一部于30日对峄县佯攻,以牵制该敌南下,另以一部速向泥沟、北洛前进,协同孙军团解决台儿庄方面之敌,并极力破坏铁路、公路、遮断峄县与台儿庄敌之联络。若再不听从命令,致误戎机,当以军法严办。”
第二十军团是抗战爆发后于1937年9月新组建的一个军团,军团长汤恩伯,下辖13、52、85三个军及一个骑兵独立团。该军是蒋介石的嫡系,装备精良。当台儿庄一线国军将士奋力血战,将敌人阻于运河北岸,为聚歼顽敌创造有利条件的时候,汤部却没有按照长官部的部署,迅速南下夹击敌人,而是仍旧在抱犊岗山区逡巡不前。李宗仁三令五申,要其南下,汤恩伯却置之不理。接此电后,蒋介石又致电催促,汤恩伯知军法难违,才被迫督师南下。
4月3日,各兵团按作战命令发动总攻。蒋介石命令第五战区全体参战部队,“限令4月10日前击退台儿庄当面之敌,首先击退敌人之部队者,赏洋10万元,出力将士从优叙奖,如限期内不能击退该敌,师长以上各级指挥官一律以军法从事。”
接着,李宗仁司令长官也重申此令,电谓:“委座严令谅已奉悉,本长官亦对首先立功部队加赏10万元,望各努力,勿干法纪。”
同时,程潜也对第一战区所属在台儿庄参战部队发出命令,宣布奖赏。
台儿庄血战已经进行了10多天,坚持台儿庄正面抗击日军的国民党“杂牌军”斗志顽强,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蒋介石对之赞赏不已,而对汤恩伯第二十军团的表现十分不满,4月5日,蒋介石亲自给汤恩伯下达如下手令:“台儿庄附近会战,我以10师之众,对一师半之敌(日军1个师团22000人,国军1个师10000人)历时旬余,未获战果。该军团各居敌侧背,态势尤为有利,攻击竟不奏功,其将何以自解!即应严督所部,于6、7两日,奋勉图功,歼灭此敌,毋负厚望。”这无疑是对第二十军团作战不力、犹豫不决的严厉指责,和对其完成台儿庄作战任务定下的最后期限。汤恩伯接电,立即转饬所属各部,务必奋勇杀敌立功,按期歼灭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