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相应部经 >

第124章

相应部经-第124章

小说: 相应部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
  
  四五
  
    聚落主!此圣弟子如是离欲贪、离嗔恚……与慈俱生之心……以无恚心偏满而住。彼作如是思量:“凡此教师之谓:有施与、有供牺牲……此示知于世者皆有,如是言、如是见。此教师之语虽是真实……可生于善趣天界故。”彼生喜乐……获定。聚落主!此是法三昧。汝若于此获七三昧,如是,汝则舍此疑惑之法。
  
  (三)
  
  四六
  
    聚落主!此圣弟子如是离欲贪、离嗔恚……与慈俱生之心……以无恚心偏满而住。彼作如是思量:“凡此教师之谓作、令作者,断割、令断割者;……无由福来之'果',如是言、如是见。好!此教师之语虽是真实……可生于善趣天界故。”彼生喜乐……获定。聚落主!此是法三昧。汝若于此获心三昧者,如是汝则舍弃疑惑之法。
  
  (四)
  
  四七
  
    聚落主!此圣弟子如是离欲贪、离嗔恚……与慈俱生之心……以无恚之心偏满而住。彼作如是思量:“凡此教师之谓:作、令作者;断割者、令断割者;……有由福来之'果',如是言、如是见。此教师之语虽是真实……可生于善趣天界故。”彼生喜乐……是定。聚落主!此是法三昧。汝若于此获心三昧者,如是汝则舍弃此疑惑之法。
  
  
  (一)
  
  四八
  
    聚落主!于此圣弟子如是离欲贪、离嗔恚、不迷着、正知正念,与慈俱生之心偏满一方而住,与喜俱生之心偏满一方而住,与舍俱生之心偏满一方而住。彼作如是思量:“凡此教师之谓:无施与、无供牺牲……此示知于世者皆无,如是言、如是见。好!教师之语虽是真实,然余有余之保证,此余于脆者,或强者,即任何者,皆无妨碍,幸福于'此世他世之'两处,摄护于身、于语、于意,身坏命终之后,可生于善趣天界故。”彼生喜乐……彼喜乐而生欢悦,彼欢悦而身得轻安,被身轻安以享安乐,安乐之心乃获定。聚落主!此是法三昧。汝若于此获心三昧者,如是,汝则舍弃此疑惑。
  
  (二)
  
  四九
  
    聚落主!此圣弟子如是离欲贪、离嗔恚……与悲俱生之心……与喜俱生之心……与舍俱生之心……无恚心之心偏满而住。彼作如是思量:“凡此教师之谓:有施与、有供牺牲……示知于世者皆有,如是言、如是见。此教师之语虽是真实……可生于善趣天界故。”于彼生喜乐……是获定。聚落主!此是法三昧。汝若于此获心三昧者,如是,汝则舍弃此疑惑之法。
  
  (三)
  
  五十
  
    聚落主!此圣弟子如是离欲贪、离嗔恚……与悲俱生之心……与喜俱生之心……与舍俱生之心……以无恚心之偏满而住。彼作如是思量:“凡此教师之谓:作者、令作者,断割者、令断切者……无由福来之果,如是言、如是见。好!此教师之语虽真实……可生于善趣天界故。”于彼生喜乐……是获定。聚落主!此是法三昧。汝若于此获心三昧者,如是,汝则舍弃此疑惑之法。
  
  (四)
  
  五一
  
    聚落主!此圣弟子如是离欲贪、离嗔恚……与悲俱生之心……与喜俱生之心……与舍俱生之心……以无恚之心偏满而住。彼作如是思量:“凡此教师之谓:作者、令作者,断割者、令断切者……有由福来之果,如是言、如是见。好!此教师之语虽真实……可生于善趣天界故。”于彼生喜乐……是获定。聚落主!此是法三昧。汝若于此获心三昧者,如是,汝则舍弃此疑惑之法。”
  
  五二
  
    世尊如是说已,婆多利耶聚落主,白世尊曰:“殊妙哉!大德!……自今日起愿归依世尊为优婆塞。”
    聚落主相应(终)
    其摄颂曰:
    暴恶布吒与战士
    象马与西地方人
    说教螺贝家顶髻
    驴姓王发波罗牢
  
  
第九 无为相应
  
  第一 品
  
  '一' 第一 身
  
  一
  
    “诸比丘1!余为汝等说无为与达无为之道,于此且谛听。
  
  二
  
    诸比丘!何者为无为耶?诸比丘!贪欲之坏灭、嗔恚之坏灭、愚痴之坏灭,诸比丘!此称为无为。
  
  三
  
    诸比丘!何者为达无为之道耶?向于身之念,诸比丘!此称为无为之道。
  
  四
  
    如是,诸比丘!余为汝等说无为,说达无为之道。
  
  五
  
    诸比丘!凡以利益所愿、有慈念之师,应为诸弟子作垂示慈悲者,余皆为汝等而作。
  
  六
  
    诸比丘!思念此等之树下、此等之空屋,不得放逸、不得有后日之悔,此是余为汝等之教诫。”
  
  注1 暹罗本于此之前宣说:“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长者之游园。其时世尊言诸比丘:“诸比丘!”彼等诸比丘应诺世尊曰:“大德!”世尊乃如次日”之文。
  
  '二' 第二 止观
  
  一
  
    “诸比丘!余为汝等说无为与达无为之道,于此且谛听。
  
  二
  
    诸比丘!何者为无为耶?诸比丘!贪欲之坏灭、嗔恚之坏灭、愚痴之坏灭,诸比丘!称此谓无为。
  
  三
  
    诸比丘!何者为达无为之道耶?诸比丘!止与观,此称为达无为之道。
  
  '三' 第三 有寻
  
  ※ 三
  
    诸比丘!何者为达无为之道耶?诸比丘!有寻有伺三昧、无寻唯伺三昧、无寻无伺三昧,此称为达无为之道也。 
  
  '四' 第四 空
  
  ※ 三
  
    诸比丘!何者为达无为之道耶?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诸比丘!此称为达无为之道。
  
  '五' 第五 念处
  
  ※ 三
  
    诸比丘!何者为达无为之道耶?四念处。诸比丘!此称为达无为之道。
  
  '六' 第六 正勤
  
  ※ 三
  
    诸比丘!何者为达无为之道耶?四正勤。诸比丘!此称为达无为之道。
  
  '七' 第七 如意足
  
  ※ 三
  
    诸比丘!何者为达无为之道耶?四如意足。诸比丘!此称为达无为之道。
  
  '八' 第八 根
  
  ※ 三
  
    诸比丘!何者为达无为之道耶?五根。诸比丘!此称为达无为之道。
  
  '九' 第九 力
  
  ※ 三
  
    诸比丘!何者又为达无为之道耶?五力。诸比丘!此称为达无为之道。
  
  '十' 第十 觉支
  
  ※ 三
  
    诸比丘!何者又为达无为之道耶?七觉支。诸比丘!此称为达无为之道。……
  
  '十一' 第十一 道
  
  ※ 三
  
    诸比丘!何者又为达无为之道耶?八支圣道。诸比丘!此称为达无为之道。
  
  四
  
    诸比丘!如是,余为汝等说1无为,说达无为之道。
  
  五
  
    诸比丘!以愿有慈念之师,应为诸弟子利益之作垂示慈悲者,余皆为汝等而作。
  
  六
  
    诸比丘!思念此等之树下、此等之空屋,不得放逸、不得日后有悔。此是余为汝等之教诫。” 
    涅槃相应2之第一品(终)
    其摄颂曰:
    身与三昧寻
    以及空念处
    正勤如意定
    根力并觉支
    依道为十一
  
  注1 P。T。S。本有vedayitam是desitam之误由暹罗本改之。
    2 本相应之原名为Asankhata…vagga,但来到第一品之末,出此“涅槃相应”之语此与原本之暹罗同。
  
  第二品
  
  '一二' 第一 无为
  
  一
  
    止
  
  一
  
    “诸比丘!余为汝等说无为与达无为之道。于此且谛听。
  
  二
  
    诸比丘!何者为无为耶?诸比丘!贪欲之坏灭、嗔恚之坏灭、愚痴之坏灭,诸比丘!此称为无为。
  
  三
  
    诸比丘!何者为达无为之道耶?诸比丘!止,此称为达无为之道。
  
  四
  
    诸比丘!如是,余为汝等说无为,说达无为之道。
  
  五
  
    诸比丘!以愿有慈念之师,应为诸弟子之利益作垂示慈悲者,以此余皆为汝等而作。
  
  六
  
    诸比丘!思念此等之树下、此等之空屋,不得放逸、不得有后日之悔,以此是余为汝等之教诫。” 
    
  
  二
  
    观
  
  三
  
    “诸比丘!何者为达无为之道耶?诸比丘!观,此称谓达无为之道。
  
  三
  
    六种三昧
  
  
  ※ 三
  
    诸比丘!又何者为达无为之道耶?诸比丘!有寻有伺三昧,称此谓达无为之道。…………(一)
  
  四
  
  ※ 三
  
    诸比丘!又何者为达无为之道耶?无寻唯伺三昧。诸比丘!此称为达无为之道。…………(二)
  
  五
  
  ※ 三
  
    诸比丘!又可者为达无为之道耶?无寻无伺三昧。诸比丘!此称为达无为之道。…………(三)
  
  六
  
  ※ 三
  
    诸比丘!又何者为达无为之道耶?空三昧。诸比丘!此称为达无为之道。…………(四)
  
  七 
  
  ※ 三
  
    诸比丘!又何者为达无为之道耶?无相三昧。诸比丘!此称为达无为之道。…………(五)
  
  八
  
  ※ 三
  
    诸比丘!又何者为达无为之道耶?无愿三昧。诸比丘!此称为达无为之道。…………(六)
  
  九~十二
  
    四念处
  
  
  ※ 三
  
    诸比丘!又何者为达无为之道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于身观身而(一)… …于受观受而住(二)……于心观心而住(三)……于法观法而住(四)精勤于正知、正念,于世以制御贪欲忧恼者。诸比丘!此称为达无为之道。
  
  十三~十六
  
    四正勤
  
  
  ※ 三
  
    诸比丘!又何者为达无为之道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未起诸恶不善之法,令之不起(一)……已起诸恶不善之法,令之舍弃(二)……未起诸善之法,令之生起(三)……已起诸善之法,令之住立、不丧失、生长、扩大、增修、完成(四),以生起愿望努力精进,对初心有力以显勤苦。比丘等!此称为达无为之道。
  
  十七~二十
  
    四如意足
  
  
  ※ 三
  
    诸比丘!又何者为达无为之道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增修欲定勤行完具之如意足(一)……增修精进定勤行完具之如意足(二)……增修心定勤行完具之如意足(三)……增修思惟定勤行完具之如意足(四)。诸比丘!此称为达无为之道。
    
  二一~二五
  
    五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