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帕奥禅师佛学问答整理(简) >

第25章

帕奥禅师佛学问答整理(简)-第25章

小说: 帕奥禅师佛学问答整理(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稳固的定力之后,在那定力的协助之下,他们就能见到名为色聚的这种物质微粒。进一步分析色聚直到透视究竟色法时,他们就破除了色法的密集。然后必须同时观照名法的依处与目标,如此来清楚地照见善与不善的名法。接着必须观照名色法的因缘,然后观照名色法及其因缘为无常、苦、无我。如此,当他们的观智成熟时,就能证悟涅槃。这是纯观行者修行过程的简要解释。
问91:何谓有分心?是不是指有分别的心?
答91:有分心可以翻译为「生命相续流」。它是一种不活跃的心,而且是维持一生当中心流相续的主要因素。因为有分心的缘故,所以一期生命中的心流才不会有间断。每当有任何心路过程生起时,有分心会暂时停止生起;一旦心路过程结束之时,有分心就会再相续不断地生起。例如在你熟睡无梦时,没有任何心路过程生起,那时只是有分心在相续地生起许许多多次而已。如果这些有分心也不生起的话,你就死亡了,因为心流一停止时,死亡就会发生。过去有学者将有分心翻译为「无意识」或「下意识」,事实上有分心是一种意识,只是它不取现在的目标,而是取前一世临死速行心所取的过去目标。
问92:当一个禅修者在无人之处独自修禅时,他如何向外或向内外观身为身?
答92:通过强而有力、明亮的智慧之光的帮助,他能够观到外在的身,即使它离他很远。但是如果他的智慧之光很弱,他就无法这么观照。
问93:禅修者如何观照外在的受?
答93:他只是整体地观照外在的受,不必分辨该受是属于谁的。如果你真的想要了解如何观照外在的受,你应该在实修上了解它,这样会比较好。
问94:如果有人对世间物欲、情、食、乐等都能淡泊无欲,唯欢喜自然、种花、植草,那还要修观照外身吗?
答94:欢喜自然、种花、植草也是一种执着。只要你的道智、果智还未在你的意门心路过程中生起,你的烦恼就还会一直潜伏在你的心流中。只要还有潜伏的烦恼存在,一旦遇到恶因缘时,你还是会生起烦恼,就像大龙长老的故事一样。佛陀在《大念处经》的每一节里都教导要观照内在与外在的五蕴。注释里也解释说,单是观照内在的五蕴不足以使你证悟涅槃,所以你还是要观照外身。
问95:《中部》里所提到地、水、火、风、空、识这六界中的空与识是指名色法的那一个部份?
答95:在《中部》的《大象迹喻经》、《大教诫罗候罗经》与《界分别经》中都提到这六界。空界是指空间而言,它是一种非真实色法。然而,这里藉着谈到「空界」而将所有的所造色都包含在内。
识属于名法,它可分成七界,即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界及意识界。在此藉着谈到「识界」而将所有的心与心所都包含在内。
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这四大种色加上空界所代表的所造色即涵盖所有的究竟色法,识界则涵盖所有的究竟名法,因此这里的六界事实上就是名色,亦即五蕴。
禅修教授
问96:禅师说从外表无法了知已证果的圣者,那么我们如何选择好的指导老师?
答96:你应该具备一些《阿毗达摩藏》的知识,然后详细地研究《清净道论》。无论一位导师是圣者或是凡夫,只要他所教的是根据《阿毗达摩藏》及《清净道论》,那么其教法是正确的,而他就是一位好的导师。槟城佛学院印了好多的《清净道论》来免费赠送,大家应该都拿一本回去读。
问97:有人说他们已经修完了,这是什么涵意?
答97:那是指根据他们的报告,他们能够透彻地修行止禅及观禅,但是这并不表示他们是圣者。有些禅修者报告他们真实的禅修体验,但是有些则做虚假的报告。
问98:当师父们回去缅甸之后,在我需要禅修上的指导时应该如何寻求协助?
答98:你应该去缅甸帕奥禅林。
问99:如果只依照禅师的着作及《清净道论》里的禅修指导来独自修行是否能够证悟涅槃?
答99:可以。
问100:禅师于十二月廿七日回答问题时说依照禅师所着的书及《清净道论》修行也能够证悟涅槃,那么禅师又何必叫人家去帕奥禅林呢?又何必老远跑来槟城教导禅修?以后我们只根据禅师所着的书修学,不用再去小参了,可以吗?
答100:如果他能够正确与透彻地了解我的书及《清净道论》,那么他就可以自修,然而许多人都不能正确与透彻地了解它们,在修禅时又面对许多问题,所以最好是向一位精通禅法的导师学习。
问101:什么是合格禅师的资格?
答101:作为禅师的应该本身的修行好、精通三藏及善于教禅。最高等的资格当然是佛陀的智慧,但那是在我们的范围之外。由于佛陀与诸大弟子如今已不复存在,所以你能够要求的最好禅师是精通三藏的阿罗汉;第二好的是阿那含圣者;第三好的是斯陀含圣者;第四好的是须陀洹圣者。如果你找不到圣者作为你的导师,你可以找一位精通三藏或至少精通两三部尼柯耶的人来教你。
事实上要符合一个好禅师的资格是不容易的,因为那需要经过许多年的努力修行与学习。有些人自己修得好,但却不善于教禅。你们之中就有很多人讲得一口好华语,然而是否你们全部都能有效地教我华语呢?同样的道理,有一些禅师并不善于教禅。他们没有恰当地检查禅修者的体验,导致那些禅修者不能获得真正的观智,有些甚至感到很迷惑。
问102:既然绝大多数的外国禅修者修到某个阶段就离开帕奥禅林,不愿接受禅师的严格检查与训练,以致他们所教的禅法令人质疑,可否请禅师慈悲,多派遣几位经过严格训练的缅甸禅师到国外教禅,以便更多人能够得到正确的指导?
答102:虽然我叫那些外国禅修者留在帕奥继续学习,但是他们并不肯留下来,而想要快点开始教禅,认为没有受到训练也不要紧。如此我又怎么能够帮到他们呢?或许我应该接受你的建议。
问103:有些教禅的比丘据说是圣者,但却不尊重戒律。他们的行为使得许多人怀疑他们的禅法。请问禅师,这是他们的修行有问题,还是他们的禅法有问题?
答103:在《增支部》里,佛陀说:「对于我为众弟子所制的戒,我的圣弟子宁可舍弃性命也绝不违犯。」。因此,若他们是真正的圣者的话,他们宁可舍弃性命也绝不会刻意犯任何罪。再者,圣者对佛、法、僧及三学拥有不受动摇的信心。因此,若他们是真正的圣者的话,他们就会对戒律拥有完全的信心,因为戒律是属于戒学之法,而且是佛陀亲自制定的。所以你可以肯定地说他们不是圣者。
问104:修完观禅课程之后还须如何用功才能证得圣道果?
答104:他只需继续观照究竟名色法及其因为无常、苦、无我。
波罗蜜
问105:能够来参加这次的禅修营是否就证明禅修者在累世中已经种下了禅修的波罗蜜?
答105:我们不能这么说,虽然他们多数都有波罗蜜。无论是否曾在过去世累积波罗蜜,他们都必须精进地修禅。如果他们有足够的波罗蜜,在精进地修禅之下,他们就可能证悟道果。如果没有波罗蜜,他们也应该精进地修禅以累积波罗蜜。
问106:放生、印经书、慰问病人等善行是波罗蜜吗?
答106:如果那些经书的内容是真正的佛法,而且他印经书时发愿证悟涅槃,那么它就是布施波罗蜜,能够成为他证悟涅槃的助缘。但是如果他印经书是为了获得世俗的成就,例如事业成功及投生到天界,那么它只是福业而已,并不是波罗蜜。简而言之,如果要累积波罗蜜,他就必须
在行善时发愿证悟涅槃或解脱生死轮回。
问107:每位修行者都须经多生多世累积足够的波罗蜜才能证悟。但是若他投生恶趣,或投生人道但却忘了继续修行或没有因缘听闻佛法,那么他之前所累积的波罗蜜是否会退失?他应修到什么程度才不会忘失在每一生每一世中继续修行?
答107:你在过去世所累积的波罗蜜并不会消失,即使那是在一万个大劫之前所累积的。当你证悟须陀洹道时,你就不会忘失在每一生每一世中继续修行。
问108:禅师很强调波罗蜜──「有足够的波罗蜜才能证悟道果」。到底我们现在要怎样才能培育这证悟的波罗蜜?
答108:若要积聚证悟的波罗蜜,你必须以想要证悟涅槃的心来培育智慧种子与善行种子,这两类种子称为波罗蜜。要培育智慧种子,你必须观照究竟名色法,接着观照名色法的因,然后观照因果的名色法都是无常、苦、无我。这三个层次当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作为帮助你证悟涅槃的强力智慧种子。要培育善行种子,你必须实行布施、持戒与修行止禅这些善业。这些善业可以引导你投生在善趣,提供你禅修的适当条件,以及带给你遇到诸佛或佛弟子的大好机会。在善行种子的支助之下,你应当依照佛陀的教导而修行观禅,藉此来进一步培育智慧种子。当你的波罗蜜成熟时,就能够证悟圣道与圣果。
问109:如何才算是波罗蜜成熟?
答109:当你证悟圣道时。
其他问题
问110:俱卢国的现今地点于何处?
答110:根据一些学者考证,俱卢国的现今地点即是印度的首都新德里。
问111:如果比丘穿着凉爽、容易洗、容易干、有助于禅修的高品质袈裟,他是否还是在修行适宜正知?
答111:是的。
问112:如何发现自己在学佛上有问题?
答112:必须细心地研究佛陀的教法,尤其是《中部》与《长部》的经典。再者,也必须研究注释,尤其是《清净道论》与《摄阿毗达摩义论》。然后就能发现自己对佛陀教法的了解是否有问题。
问113:做一个和尚如何平衡经、律、论三藏的学习?
答113:他必须在一位精通教理与禅修的导师指导下学习。
问114:有位修行者说他坐禅时观对面一座山,突然观到一条龙飞过来,飞入自己身体内,就这样至今身体内有了这条龙!时常有意或无意地暗示自己有异于常人,因为那条龙已经被降伏在体内了。这种事可能发生在禅修者身上吗?他需要负什么因果吗?
答114:可能他是在做梦吧。
问115:还未达到禅定的佛教徒适合开示或分享佛法吗?
答115:可以,如果他教的是真正的佛法的话。大家是否还记得之前我所说过的摩诃尸婆大长老?当他还是一个凡夫时,他就教了许多比丘修禅,而且其中的六万个弟子都证得了阿罗汉果。
问116:注释把如理作意定义为视无常为无常、视苦为苦、视无我为无我、视不净为不净。这是否表示那些无法观照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不净的人就完全没有如理作意?如果还是有的话,他们是如何运用如理作意的呢?
答116:视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不净是观禅的如理作意,这是高层次的如理作意。也有一些较低层次的如理作意,例如布施、持戒与止禅的如理作意。相信业力果报也拥有如理作意。
问117:梵天神是否有男也有女?
答117:一切梵天神都是没有性别的,因为他们没有性根色,然而他们拥有男性的外表。
问118:为什么有些人死了,而且身体已经冰冷,但过了数小时却又复活?
答118:根据佛陀的教法,当一个人的命根、业生火及心识停止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