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外星人的讯息-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接着我们必须考虑到社会,古往今来它一直是促成个人在真理之道成功的因素。对此必须加以考虑但并非绝对遵循,相反,你必须帮助社会从原始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并对其约定俗成的习惯和传统反复提出产生质疑,纵使这些都有法可依,但那些律法反倒试图将我们心灵囚禁在蒙昧无知的桎梏中。
最后才是考虑自我的实现。缺乏这层,心灵就无法充分发挥潜能,也不能与无限的时空和谐并存,而变成一个崭新的人。
诞 生
绝不可强加信仰给子女,因他尚年幼还没有能力去了解自己在做什么。不能自行替孩子举行洗礼、割包皮等仪式,也不能让他承受任何他本身可能不愿接受的行为。你须等他成长至足以明了这些以后,且有选择能力时。那时,他若对宗教有兴趣,就随他自由去信奉。
诞生是个喜庆的日子,因耶洛因依自己的形象而创造了人类,故我们才有能力生育子女;由于小生命的诞生,我们才得以延续人类的命脉和尊重创造者的创作。
诞生应是一个在和谐的气氛中完成的爱的行为,大抵就其声音、色彩、温度而言已达到和谐一致,所以新的生命就能发展出和谐的气质来。
另外,你应赶紧培养孩子尊重它人自由的习惯。当他在半夜啼哭时应谨慎地走过去安抚,但别让他误以为一哭就会被照顾,一哭就会带来一些安慰。相反,当他们不言不语时才更应该过去照料;而当他再哭时,别过去理他(即使过去看他也别让他察觉到),如此这般,他们方能习惯于与周围万物保持和谐关系,也才能事事如意,正所谓“天助自助者”。
事实上,为人父母者须理解,孩子一出世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应被视为小孩。甚至,我们的创造者也并不把我们视若小孩,只当成独立的个体而已。此即何以他们并不想直接介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而只是留待我们自己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做个有担当的个人去应变一切。
教 育
幼小的婴儿还只是人类的幼苗,在婴儿期即应养成尊重它人自由与安宁的习惯。因幼儿太小而无法理解或讲理,就须由哺育他的人施予严厉的体罚,因此,当他们使别人受苦、打扰了别人、或不尊重它人时,都要受罚。体罚应该只用于年幼孩子身上,渐惭地,当孩子有了理解力与领悟力后,体罚也要逐步减少,最终完全停止不用。自七岁后,体罚是万不得已才实施,而至十四岁以后则不可再施加。
体罚只用于当孩子不尊重别人及你的自由和安宁时才施加。
应当教你的孩子如何去展现自我,并对社会、学校的教育常存质疑的态度。别逼迫他去学那些对他毫无益处的事物。而应让他随自己的意向行事,因为最重要的事莫过于他个人自我的实现。
必须经常教导他体认万物与无限的宇宙、与创造者、与社会、与自我的关系。
别强制他接受任何一个宗教,但要毫无偏见地教他世界上各种宗教,或至少依年代顺序排列的最重要的宗教,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应教导。若你做得到的话,试着去研读主要的东方宗教之思想体系,如此才有办法向孩子解释清楚其教义。最后应向孩子阐明耶洛因授予最末一位预言者的“讯息”的要义。
尤其要教他爱护自己所居住的世界,并透过这个世界来爱创造者;教导他对无限敞开心智,并试着与无限和谐并存;告诉他关于创造者——耶洛因所成就的神奇创作;培育他经常思考研究,使人类有朝一日也有能力做创造者们所完成的事,即用科学方法在别的星球上创造其它人类。
教育他思索自己是无限宇宙的一部份,也就是说,自己既伟大又渺小,“你来自尘埃,终究亦会回归尘埃”。
教训他加害它人是无法用忏悔或赦免加以弥补的,切勿相信临终才临时抱佛脚开始承认神祗或耶洛因而仍有资格获得永生。
教示他我们是依据一生所做所为来受审判的,引领我们走到智慧之路是很漫长的,必须穷毕生之力致力于斯而非一朝一夕可促成。一个人若终其一生不务正途的话,不会因其骤然的改邪归正而有权在永恒的行星上获得科学的再生。亦即,除非他的忏悔是诚恳的,而强烈地使自已的行为导入正途,尽其所能去弥补过去,且能赢得被害人的宽恕,并竭尽所能带给这些人爱及幸福。然而,这些都还不足以弥补其对别人所造成的伤害,因为纵使他获得谅解也付出了爱心,但如此只能算是洗刷其过失而已,还没有起到任何积极正面的贡献。因此,他必须展开新行动,带给没有受其伤害的人幸福快乐,帮助引导者传播真相。不过,对一垂死之人或临终前才悔悟的人似嫌太晚了,也永远无法获得宽恕。
官能教育
官能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教育,但直至目前并没有人实地去推行。
在促使孩子的心灵觉醒的同时亦要唤醒他的身体,因为身体的觉醒与心灵的觉醒是息息相关的。要知道,使身体麻木亦即使心灵麻木一样。
创造者赐给我们感官让我们使用:鼻子用于嗅觉,眼睛用于观看,耳朵用于倾听,嘴巴用以品尝,手指用于触摸。我们须善加利用此五官去享受周围事物,因为周围所有事物都是创造者为了我们生活快乐而创造的。
一个感官发达的人,似较能与无穷的宇宙协调一致,不需透过冥想与沉思即可感受到无限;而藉着冥想与沉思则能更深地了解此种和谐,并在教导它人时要将和谐的理念散播于周围的人们。
所谓拥有感官能力,即指自居住环境方面能引起你的喜悦之感。性教育非常重要,但它只是教我们一些技术性的功能及其用途而已;而官能教育则不然,它教导我们如何自感官获致乐趣,纯粹只是为了使人愉悦,而并不是为了功利目的才去使用官能。
不跟孩子谈论性器官是不当的,而只是向他们解释器官的用途也还是不够的,应进一步说明如何利用性器官去获得快乐和满足。
只向孩子解说各器官的作用,无异就象告诉他们音乐这玩意儿只是在于使队伍行进时踏出整齐一致的步伐;告诉他们懂得写字的用处,只在于能写得出抱怨不平的信函;而电影则仅用以当做视听教学的工具而已。
所幸有了艺术家,也由于我们感官的觉醒,我们才得以听、说、看那些不为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让人赏心悦目的作品。而性器官也一样,并非单单为了满足自然的欲求,或确保繁衍后代,甚且还要给自身与它人带来愉快。
由于科学的昌明,我们终能挣脱诸如展露肉身即“有罪”、当两性交合本身即会招致惩罚——怀孕的陈腐观念。如今有了避孕的技术,两性结合可以自由多了,而不必演变成一项确切的或极可能的禁锢。
大可将这些传授给孩子而不必羞赧,更应以关爱的心情仔细说明人生来就是为了追求幸福和快乐及完全地展开自我,亦即竭尽感官之所能去享受美好的人生。
勿为自己的身体或裸体而感到羞愧,原因是: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些的想法更令创造者不快了——人类竟为了自己的外观感到羞耻。要知道,人的外形也是创造者所赐呀。
教育你的孩子要爱惜自已的身体,我们应珍爱耶洛因所创造的每一部分,而珍视这些创作品亦等于敬爱创造者一样。
我们的每一部份器官均得自我们父母——耶洛因的创造。故应做到物尽其用,而勿需感觉羞惭。这些感官本来就是为我们而创造的,若利用任一感官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话,那也就是,创造者本来就希望我们从中获得快乐。
每个人像一座花园,不可任其荒废:一个没有欢乐的生命恰似一座荒芜的庭园,而喜悦正是打开心灵世界的催化剂。禁欲主义何其无聊!除非是用来作暂时性的试炼——锻炼用精神来支配身体。而一旦试炼成功后,则应及时罢手,再度享受生命的欢愉。禁欲主义唯有在花园(指个人)处于休耕状态(暂停),为了追寻日后更能激赏乐趣才可为之。
为了让你的孩子习于追求更多的自由。你应将孩子视若独立的个体,且尊重他的性向与嗜好,一如你要求他们尊重你的一样;要确实了解你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人,且不能一味地将他调教成你想要的样子,就如同他也无法将你改变成他理想中的父母一样;尊重他,他就尊重你,尊重他的嗜好,他也会尊重你的嗜好。
开花结果
在不危及别人的前提下,一个人应依照自己的愿望及兴趣去满足自我,而不必担心它人会怎么想。
假若你想做些什么事,首要之务,是先检视一下确实不会伤害到任何人才放手去做,不必介意它人的想法如何。
若你有意同一个和多个人发生感官上或性的接触,无论什么性别,只要对方应允,你可按自已的愿望去做。只要能真正达到身体、进而心灵的觉醒,任何事情都是允许的。
自上古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女人乃隶属社会的生育工具,到现在才好不容易地从偏见中解放出来。由于科学的发达,如今的女人能自由地获得感官经验的满足,而不须惧怕受孕的惩戒。至少她能作为与男人对等的存在,因她可以真正享受到肉体的快乐,而不必单独承受行为后的不堪后果。
孕育一个孩子是何其重要的事,故不可听凭机遇来安排,当你们想怀孕时须想清楚你们在做什么。在美妙的性爱中决意要个孩子,须在事前做彻底的通盘的考量,确定真想要才这么做。除非你们在受孕的那一刹那间真心想要孩子,否则这孩子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受孕那一刹那是相当重要的一刻,因为彼时,第一个细胞,即个体的设计图在成形中。而这一刻必须是你俩所共同渴望的,这样,由于父母俩的心里强烈地意识到他们正孕育一个生命,这第一个细胞的形成才会完美和谐。这是新生命的秘密之一。
你们若只渴望满足生理的需求,继而藉以开拓你们的心灵视野,那么就好好利用科学所带来的种种方便:首先,要知道怎么避孕。唯有当你俩满心欢喜要接纳一个新生命时,所孕育的生命才是两个身心成熟个体的结晶。
你可以随意使用科学的方法满足自己的欲望,唤醒身体的快乐,而不必冒受孕的危险。享乐与生育是两码事,可别混为一谈:前者为个体的享受,后者为种族的繁衍、传宗接代。唯有当个人得到自我实现后,才能创造出完美的生命。
若你不经意中怀了孕但又不想要,这时可随意使用科学提供的方式解决掉:堕胎。因为,你若在受孕时并不想要生小孩,那么这孩子并非在和谐的气氛下产生,故终究也不会获得健全的发展.切勿听信那些吓唬人的话,说是堕胎会导致身体,尤其是伦理上的种种后遗症。其实只要你找对称职的人处理也就没有问题了。相反地,保留一个并不想要的孩子,他可能反而会留给你身体或道德上的困扰。而你很可能会将这些转嫁给这个不该出世的孩子,也让他(她)受苦。
生育孩子未必非得结婚不可,或非与男人居住在一起不行。不少现代妇女已能不结婚、不跟男人同居,而可以带一个或数个孩子。况且,一个孩子打从娘胎出世即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的教育并不是非得由双亲来负责不可的。往往委托专业人员来教育效果会更佳,其帮助孩子达成完满人格常常比某些父母更有用。
如果您不想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