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链-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让我们弄清楚有效产出的本质。”费沙指着银幕上的环链解释说,“这个环是采购部、这个环负责启动生产、这个环完成生产、下一个是装配部、在下一个负责运送成品……如果其中一个环跌了一跤,公司的有效产出会怎样?”“下跌。”很多人回答。“对待有效产出,各个环节本身当然重要,环与环之间的连接亦不容忽视。”李查德点头和应。“在我们的环链中,和有效产出性质最接近的是什么?什么东西不但受各环支配,而且更受各环之间的互动关系支配?答案不是环链的重量,如果我们解除各环之间的连接,剩下来只不过是一个个散开了的环,这堆环的总重量仍然没有变,那么,什么特质最能全面地标志一条环链呢?答案是环链的强度,如果其中一个环,只是一个环,断了,那么环链便断了,环链的强度马上跌至零。”“现在,我有一些听来很琐碎但实际上相当重要的问题问你们,什么东西决定一条环链的强度?”“最弱的一环。”前排有人高声回答。“而一条环链会有多少个最弱的环?”费沙故意强调“最弱”两个字。“一个。”李查德不喜欢费沙的表达风格,他自己永不故意强调这类琐碎的事物,但他不得不承认这方法是有效的,现在每个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费沙身上。费沙以强有力的语调说:“现在,让我们看看到底这表示什么。你仍然主管全条环链,而我仍然负责一个部门,既然最弱的环只有一个,那么就让我们用一个较普通的例来看看,假设我负责一个部门,但不是最弱的遗患,一如既往,你要求我改善,这一次邀我改善强度,不久之后,我回来向你报告,说以我的创造力和投入的时间与金钱,我成功地改善了,我加强了我的环,令它比以前强了三倍,请给我一个奖牌。”他停一停,然后笑笑说:“不要忘记,你对我的环兴趣其实并不大,你关心的是环链,我的环并不是最弱的遗患,如果我加强它,你的环链的强度会因此增加多少?没有,绝对一点儿也没有。”韦逊望着李查德说:“我告诉过你的。”李查德没有回答,他的脑筋正在飞驰。“大家看得清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什么吗?”费沙又再次踱步,步伐充满一股劲。“绝大多数局部改善对整体都是没有帮助的!”他差点喊出来,“而我们渴望改善的是企业的整体,任何改善都需要精神、时间和金钱,企业整体的改善肯定不是靠推行很多局部改善来达成的,这绝对不是办法。”“很有趣味。”韦逊自言自语。“那么,现在的情况是怎样呢?为了控制成本,管理人员必须根据‘成本世界’来管理,另一方面,为了保障有效产出,他们必须根据‘有效产出世界’来管理,它们能两者兼顾吗?”没有人尝试回答。费沙叹气:“我们尝试过,肯定尝试过。例如:你们听过一个名词叫‘月底症候群’吗?”很多人笑了,尤其是来自工业界的宾客。费沙解释:“在月初,我们强调成本控制,严格限制加班,批量必须严格根据最优化的规定,但一到月底,省了吧,想尽办法把那批该死的货运出门口,赶那几件鬼东西,整个周末所有人一定要加班、出货!”费沙压低嗓子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在月初,这些公司以成本世界的原则来管理,月底却转为以有效产出世界的原则来管理。”“在当今环境中,这类公司愈来愈难生存了,为什么?因为昨天可以接受的妥协和折中,今天已不能再容忍,不是因为我们挑剔,而是客户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十年前,我们有八成货物准时付运,他们已经很满意了,今天,我们九成半如期交货,客户还要吵吵闹闹。十年前,我们生产最优质的产品,今天,如果我们运出同样品质的东西,一定会被客户退回。保障有效产出是愈来愈难了,以往我们赖以生存的妥协和折中的空间已不复存在。”“让我向你们证明,成本世界和有效产出世界之间,是没有妥协的余地的,就算在纯理论的层面上也没有,你们想看看证据吗?”“想。”听众席回响。费沙掏出手帕抹抹额头。“那么,我要先和大家讨论另外一个题目,就是关于焦点的集中。”李查德坐直身子,可能他有机会从中找到一点头绪,帮助解决他的问题。“大家都知道,集中焦点至为重要。”费沙柔声地说,“一个不懂的集中焦点的管理人员,不可能成功地控制成本和保障有效产出。但是,对我们来说,什么叫集中焦点?我们一般根据 80/20 定律(Pareto Principle),即只集中解决问题的 20%,你便会得到好处的 80%,这是一条统计学上的通例,但一般统计学老师都知道,这条 80/20定律只适用于一些有独立的变相组成的系统,只适用于把每个环都分割开来管理的成本世界。”“有效产出世界又怎样?由于我们的机构通常有很多个环,远比五个为多,很明显,改善其中 20%,就意味着很大
部分的改善对机构政体是没有帮助的,环与环之间的连接是重要的,变项是互相依存的,80/20 定律因此不适用。”“那么,我们要怎样决定集中于何处?可以用什么方法?”“很有趣味。”韦逊已经是第二次说这句话,这一次李查德完全认同。“嗯,比你们想象的简单。”费沙安慰他们,“试想想那条环链,再想想:最弱的一环决定了全链的强度,如果想加强环链,第一个步骤必须是什么?不要来那么多‘如果’呀、‘但是’呀、‘我们的情况很不同’呀,告诉我,第一个步骤必须是什么?”在这是克,所有人大概都得出答案了,费沙向第一排的一个自愿者示意,要他大声说:“第一件实事找出最弱的一环。”费沙持着一支笔,评论说:“正确。在学术界,我们必须用较为严谨的字句,那么就让我将那么步骤写成:找出系统的制约因素(constraint)。当然,背后的意义是一样的。好,我们找出制约因素,下一步又怎样?”“加强它。”第一排的那个人说。“又对了。”费沙向他微笑。“但是,且慢,我们运用比喻一定要格外小心,当我们回到公司里,就会很容易地发掘制约因素其实有两类,第一类是实物的,例如平静(bottleneck),这是资源(resource)之一,它的特点是产能(capacity)不足以应付需求,加强最弱的一环就是要改善平静,令它生产多一点。”“但我们不应忽视另一大类,当制约因素不是别的,而是一个祸害极深的政策时,加强最弱的一环不应解释为帮助那个错误的政策发挥多一点,我们必须做的事是尽早取代它。顺便一提,实物制约因素和政策制约因素曾经引起人们对 TOC 产生一些混淆,很多早期的刊物集中讲实物制约因素,难怪当论文和书籍首次触及如何针对政策制约因素时,我们,起码是学术界,花了很多时间才明了两者的关联。”“我也不明了,直到钢材。”李查德承认。“很有趣味。”这就是韦逊愿意说的唯一的一句话。费沙等待着,知道大家都静下来了。“现在我只集中讲实物制约因素,其重要性未必最高,但却较容易明白,我们说加强最弱的遗患,在我写出下一个步骤前,我想指出,改善平静的方法有两个,其一是增加产能,例如增加人手或买多些机器,但还有另外一个方法,就是挖尽现有的产能,尽量利用,这样做合理吗?”他得到认同,继续说:“既然 TOC 接受‘控制成本’是必备的条件之一,难怪它采取的第二个步骤就是,决定怎样挖尽制约因素的潜能。”“下一步又怎样呢?大家不要忘记,在有效产出世界,环与环之间的连接跟环本身同样重要。换言之,如果我们决定对一个环有所行动,我们必须先看看,这对其他环会造成什么影响,这个亦很容易,我们的直觉是源于有效产出世界的,一直是这样,让我演示给你们看。”他指着他的“自愿者”说:“你就是平静,你不介意吧?这就是说,你的地位最重要,全公司的有效产出全靠你了,你就坐在最热最烫的椅子上。”“我早习惯了坐热烫烫的椅子。”自愿者答。“好极了,现在假设,如果你努力,真的努力,你每小时可以处理十件零件,不能再多了,明白吗?”费沙找另一个受害者,就是普曼。“假设你是一个非瓶颈,你每小时能够处理二十件,但无论怎样,你处理过的零件必须经瓶颈加工,那么,正常来说,每小时你应该生产多少件?”“十件。”普曼毫不犹豫地回答。费沙在描述整个情况一次,然后再问:“大家一起答我,这位先生每小时应该生产多少件?大家一起答!”“十件!”一个响亮的答案。“你们说得是第三步骤。”他边写边讲,“步骤三:其他一切迁就以上的决定。如果我们尽量压榨瓶颈,所得的亦只是十件,那么各非瓶颈生产超过十件是没有意义的。现在,如果第一位先生依然是瓶颈,而我们想得到更多的有效产出,那么我们就必须分担他肩上的重担,就算买多些机器或增加人手亦在所不惜了。”所有人都同意,然后他写下第四个步骤:将制约因素松绑。李查德小心地抄下各步骤,当中的逻辑是无懈可击的,亦必然适用于项目管理,但可以怎样具体的实行呢?这就不那么明确了,他稍后必须再思考一下。费沙把笔放下,走到台前。“这是最后一个步骤,凭你们的知觉,你们是明白这个步骤的,这就是我们的环链。”他举起双手,把一条虚拟的环链向左右拉扯。“这个就是最弱的一环,我加强它,整条环链的强度就增加了,我再加强这个环,环链更强了,我再加强,无效了,为什么?”很多人回答。费沙总结:“它不再是制约因素了,我必须避免惰性,回到步骤一。你们发觉到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吗?”他停下来,但没有人自愿去猜他的葫芦里买的是什么药。“我们刚找到一个集中焦点的程序,这就是有效产出世界的焦点集中程序,你们是否同意,这五步骤亦是一个持续
改善的程序。(a process of on…going improvement)?很奇妙,是不是?在有效产出世界,焦点集中的程序和持续改善的程序不是两个不同的程序,它们是同一个东西。”“很有趣味。”李查德向韦逊低声地说。“不,李查德,费沙说对了,很奇妙才真。”“让我提醒大家。”费沙回到讲台,“我依然欠你们一个证据,证明成本世界和有效产出世界之间没有妥协的余地,记得吗?现在讲这个就容易多了,真的很容易。”他转到他的自愿者。“你仍然是瓶颈,每小时最多生产十件;而你仍然是非瓶颈,每小时可以很容易的生产二十件,但你生产出来的东西必须经过他。再问问大家,每小时非瓶颈应该生产多少件?”现在所有人都喜欢他的生动风格。“十件。”他们大叫。“真的吗?”他侧着头,望着他们。“你们都考虑清楚了?”“对。”所有人都信心十足。“你们很赏识这位先生吧。”他转向普曼,说:“假设你是公司的一个工人,每小时可以很容易的生产二十件,而你只生产十件,你的效率是多少?”普曼的神情显示他渐渐地明白过来了。“很低。”他说,然后,清一清他的喉咙。“我的效率是 50%。”“而如果你的效率只有 50%,你的脑袋瓜子会怎样?”笑着,他把手朝他的颈一扫。当笑声静下来,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