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的命题规律、特点和解题技巧-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组织、指导和协调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
第五,对保护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六,对于罚款等处罚力度不够的问题,可以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七,完善监督机制。这既包括政府职能部门对各地环境的定期考察监督制度,还包括群众和媒体对违规生产的企业及其领导者的监督。
通过以上对原因和对策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关于“环境污染”型试题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
四、“药品安全”型试题
2001年的申论考试材料是关于“PPA风波”。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一个顾问委员会紧急建议:应把含苯丙醇胺(英文缩写“PPA”)的药物列为禁药。这以后的一段时间里,“PPA问题”成为一个全球“热点”问题。材料中涉及了政府、百姓、药品生产厂家、新闻媒体等方面对此事的反应。
该试题的第二题:“假定你是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请你就PPA风波所引发的问题提出善后处理意见。可以全面谈,也可以就某一个方面谈。要求:(1)意见合理,具体可行;(2)条理清晰,语言简明;(3)字数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PPA时间发生的比较突然,我国应冷静、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具体对策如下:
第一,药品专家应及时分析PPA类药物的有害程度,通过各种媒体,告知群众不要误传,不要造成各种谣言。
第二,药物科技人员应立即研制不含PPA的新感冒药,以便能投放市场,补充这方面的需求。
第三,发现因服用含PPA的药品而产生不良反应的,国家医疗部门应给予特殊照顾治疗。
第四,建立完善的医药监测机制,成立专门化、专业化的监测机构,加强对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尤其重视对厂商的监测。
从以上的“参考答案”中,我们可以提炼出“药品风波”型试题关于对策建议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
五、“网络安全”型试题
2002年的考试,材料反映的是网络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该试题第二题:“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克服资料所反映的种种弊端,提出对策建议。要求:有针对性,有条理,切实可行。字数在400字左右。”
该试题所提出的“资料所反映的种种弊端”,其实就是网络安全问题。我们首先运用因果分析的思路来分析产生网络安全问题的原因:
之所以发生网络安全问题,就内因来说,是由于企业自身及网络的经营者、制作者行为不规范,乱插广告、制作不道德网页。就外因来说,主要是:有人通过网络盗取他人信息、或利用网络进行抢劫等犯罪活动;人们的网络防御能力差;缺少对网络经营者的专效管理机制和可行的管理制度,网络这个虚拟世界处于无人管理、无人监督的状态。
'参考答案'
针对上述产生网络安全问题的原因,特提出加强我国网络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一,进一步理顺通信、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的关系,各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建立联合执法队伍,将对网络的管理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
第二,加强对网络经营者和网民的宣传教育工作。对网络经营者进行规范和正确引导,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民道德水平。
第三,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人民群众利用信息的能力,包括技术加密防范措施、信息获取方式的技术和抵御信息能力等。
第四,加强网络法规建设。我国是后起的网络用户大国,近几年已初步建立了我国的网络法规,但还很不完善。一是应加大网络立法速度,以对政府、企业和个人信息数据实行保护;二是应强调采用法制手段制裁处罚网络犯罪;三是应大力培养网络执法人员,及时发现与打击网络犯罪。
从以上的“参考答案”中,我们可以抽象出关于“网络安全”型试题对策建议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
六、“交通拥堵”型试题
2004年的考试材料,介绍了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困扰我国一些大城市发展的交通拥堵问题。
该试题的第二题:“假定给定资料中有关我国交通拥堵的问题在你市都存在,你作为市交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请根据给定资料,写一份‘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要求:简要介绍情况,恰当分析原因,提出全面、明确、可行的对策;条理清楚,语言通畅;字数不多于1500字。”
'参考例文'
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
我市是一个拥有700万人的大城市,全市车辆拥有量xx万辆。城市交通流量每天xxx万辆。城市交通流量每天xxx万辆。城市交通拥堵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造成我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一是历史原因造成的道路狭窄,布局不合理;二是城市交通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水平低;三是公共交通满足不了城市大众的乘车需要;四是市民自觉维护城市交通的法制意识差,违规占道、违规穿行现象较为普遍。因此,要解决我市交通拥堵现状,必须动员全市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努力才能奏效。
为尽快改进我市交通拥堵现状,现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搞好城市交通工作提到重要日程
我市是北方的一个大城市,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南方沿海城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不仅经济落后,观念也落后。交通是城市的血脉、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的观念,还未在全市完全形成。因此,建议市政府通过交通工作会议等形式,向全市党政干部讲清我市的交通状况及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彻底转变一些部门和单位认为交通发展和交通管理与已无关或无足轻重的观念,树立全市人民关心交通、重视交通、支持交通的新局面,为全面加强我市交通建设、改善我市交通管理,奠定坚定的思想基础。为配合这一活动,市交通管理部门拟举办一次城市交通展览会。展览会的主要内容是:展示我市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建设和交通管理方面的巨大成就;揭示我市交通建设与管理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其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介绍国外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先进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展览会拟在五月份举办。
2、举全城之力,修路架桥,彻底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目前,我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历史遗留下了城市道路狭窄,布局不合理。因此,建议市政府增加城市交通建设的财政投入,同时也可通过引进外资共建共享的办法,进行城市主干道的改建、扩建、新建。建议在三环路的基础上再建一条四环路,减轻城区车辆的压力。同时在xx区、xx区两个城市中心区的xxx路、xxx路等十条主干道建造5座高架桥。积极筹建高架轻轨,力争在3…5年建成,从而彻底缓解我市道路拥堵状况。
3、引进先进管理模式,科学管理城市交通
目前,城市交通管理十分落后,建议市政府增加投入,扩建市交通指挥中心,配备现代化的交通监控系统,对全市交通实行微机监控。同时引进国外先进城市的交通管理办法,对市内的街路按功能分为高速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生活区路,进行分级管理,限定不同的时速。
为解决市内乱停车问题,建议在年内制定出台“xx市车辆停放管理条例”。同时,建议市政府对全市新建、扩建的大型广场、商厦停车场的建设规模、功能等作出限制性规定,增加地下停车空间,缓解地面压力。
4、强化市民素质教育,动员全市人民维护城市交通秩序。
城市交通与全市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维护城市交通秩序,不仅是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事情,也是全市人民的事情。为解决目前市民交通意识薄弱、行人和自行车违章穿道等问题、建议由市政府办公厅牵头,组织全市有关部门,开展一次全市人民关心交通、维护交通的“宣传教育月”活动。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宣传板等媒体,以及专题讲座、交通知识竞赛、“当一天交通警察”(协勤)的活动,对全市人民进行一次深入的城市交通管理教育。
5、强化交通法规的执行力度(略)
增加对机动车违规的惩罚力度;完善对非机动车辆及行人的交通管理制度,对违规行为适当给予处罚。
6、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事业
我国的国情与国外发达国家不同。城市人口密集、国民收入底,城市交通应该以公共交通为主。鉴于我市公共交通还很落后,企业长期亏损,财政暂时拿不出更多资金的情况,建议采取与外资合作经营城市公共交通的办法,解决资本来源问题,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可先选择部分线路试点,成功后再全面铺开。
另一个方案是改变目前的乘车管理办法,取消月票,采用IC卡计费的方法,缓解公共汽车公司的经营压力,使其扭亏为盈,增加再生能力。
预计采取该办法后,每年可增加收入xxxx万元,3年左右可将市内现存的陈旧车辆全部更新。但这个办法,可能要增加部分市民的生活支出,有可能引起社会反响。因此,应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取得共识的情况下实施。
从以上“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交通拥堵”型试题中的关于原因和对策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
第三节 对策的有效性分析
一、概 说
对策的有效性分析,是2005年申论考试首次出现的新题型。所谓对策的有效性,是指要求分析对策是否有效、是否正确。这种题型的基本样式是:题干提出的问题是材料的中心问题或某个侧面的问题,在题干的后面列出若干项(一般为4…5项)解决该问题的对策,要求考生选出你认为不正确的对策(或正确的对策),并说明选择的理由。这实际是考查考生对对策的分析判断能力,是辨析题与选择题结合的命题方式,具有一定难度。
二、解题模式
(一) 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
(二) 对策是否具有可行性
(三) 解决问题的职能机构是否正确
(四) 对策是否合情、合理、合法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对策有效性分析试题的解题模式。
在解析对策有效性分析型试题时,要运用上述模式,逐一分析各个备选项目。每个项目要完全符合四项标准,才是正确选项;如果某个备选项目只要不符合四项标准的一项,便是错误的对策。下面,我们以2005年的试题为例,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
三、写作模式
我们以2005年的申论试题为例,在利用对策有效性分析的解题模式——对策的针对性、可行性、职能机构是否正确、是否合情合理合法对给出选项逐一分析之后,便可以得出结构,找出对策不正确的选项,并说明该选项不正确的根据。
'答案要点'
对策错误的选项是A、D
A选项错在:它提出:要加大县乡两级财政投入,来解决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问题。这是没有认识到“县乡财政收入逐年减少”并不是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原因,而“扶贫资金专项管理、监督制度不健全”才是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真正原因。A提出的对策缺乏针对性,所以是错误的。
D选项错在:它提出:“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权必须归属各级纪检部门”,这是没有认识到纪检部门并不是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