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追忆似水年华1 >

第159章

追忆似水年华1-第159章

小说: 追忆似水年华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已经现成的艺术作品。与模特儿经常来往、对模特儿宠爱之极,如此而已,他不会走得更远。他会与一些已经翻然悔悟的杀人犯无止无休地聊下去,这些杀人犯的悔恨和堕落昔日曾构成他小说的题材;他会在薄雾使阳光变得轻柔的国度买上一处乡间住所;他会连续几小时地注视女人洗浴;他会收集好看的衣料。生活美好,在某种程度上是毫无意义的词,尚处于艺术境界之下。我见过斯万就停留在这个阶段上。生活美好是一个阶段,由于创作天才速度减慢,由于对促进创造天才的各种形式怀有偶象崇拜,由于希望少下功夫,像埃尔斯蒂尔这样的人,有一天大概就会渐渐蜕化到这样的阶段上去。
  他刚才终于给他的花卉画上了最后一笔。我望了望花卉,又浪费了一会功夫。既然我知道那些少女大概再也不会在海滩上了,我望望花卉浪费时间,也就没什么了不起。即使我认为她们还在海滩上,浪费这几分钟就会使我错过与她们见面的机会,我也还是会看的,因为我心中暗想,埃尔斯蒂尔毕竟对他的花卉比对我与这些少女相见更有兴趣。我外祖母的天性与我完全自私自利截然相反,但她的天性仍在我的天性中有所反映。与我毫不相干的一个人,我对他一直装作很有感情或恭而敬之的人,在我面临着危险,而他只有点小麻烦时,我只会对他的烦恼深表同情,象什么大事一样,而将自己面临的险境视为小事一桩,因为我感到在他看来,这些事大概是这样的比例。如果实事求是地讲,甚至还有过之,我不仅不为自己所处的险境而悲叹,而且还要迎着这风险走上去;而对于事关别人的危险,则相反,哪怕自己更有可能为危险击中,也要尽量使别人免遭这种危险。这样做原因很多,说起来并不能为我增加光彩。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虽然我一味思考时,觉得自己将生命看得很重。但在我生命过程中,每当我为道德上的忧烦,或仅仅是精神上的不安而受到折磨时(有时这些精神不安是那样孩子气,我竟然不敢明说出来),如果突然出现什么意外情形,给我带来生命危险,这种新的思想负担与其它思想负担相比,是那样轻快,以致我会怀着轻松的感觉甚至是欢乐去迎接这种危险。虽然我是世界上最胆怯的人,但我领略过这样对危险的沉醉。在我理智地思考时,看上去这与我的本性是那样格格不入,那样不可想象。即使在一个完全平静而幸福的阶段,当出了某种危险而且是生命危险时,例如我与另一个人在一起,我仍然不会不将他人置于安全的地位,而为自己选择危险的位置。相当数量的实践体验叫我明白了,我一直会这样做而且会高高兴兴这样去做时,我发现,与我一向自认为和肯定的相反,原来我对别人的看法是非常在乎的,这真叫我感到羞愧。
  这种不可告人的自尊,却与虚荣、狂妄毫无关系。因为能使虚荣心与狂妄得到满足的东西,一点也不会使我感到快乐,而且我一直是力戒虚荣、力戒狂妄的。在有的人面前,我做到了完全隐藏起自己小小的长处,一旦他们知道这些小小的长处,对我的看法就会不那么平庸。对这些人,我从来无法剥夺自己的快乐,向他们表明,我更加热心的是从他们前进的道路上移开死亡的威胁而不是从我自己前进的道路上。由于我的动机是自尊而不是品德高尚,在任何情况下,他们的做法与此相反,我都觉得极其自然,我根本不会因此而责怪他们。如果我自己的动机是出于一种义务感,我大概会感到,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他们,还是我自己,都必须这样做,可能就会因他们不这样做而责怪他们了。相反,我觉得他们保护自己的生命是非常明智的,同时也无法阻止自己将自己的生命置于第二位。炸弹即将爆炸,我自己置身在他人之前。后来我发现了,在这些人当中,有许多人的生命更没有价值。自那时以来,我觉得这样做就尤其荒唐甚至罪恶了。
  话又说回来,拜访埃尔斯蒂尔那天,距我意识到这种价值差距时间还很远,何况也谈不上有任何危险,只不过作为很有害的自尊心的前奏信号,要求自己对于本人那样热切向往的快乐,不要显得比对人家尚未完成的水彩画家的作品看得更重而已。这幅画终于完成。一走到外面,我立即发现——
  这个季节白昼是多么长——天色并非我想象的那么晚。
  我们到海堤上去。我以为那些少女可能还会从那里经过,使出了多少诡计,才叫埃尔斯蒂尔呆在那个地方啊!我将我们身边高耸入云的悬崖指给他看,不断地要求他与我谈这些少女的事,以便叫他忘记时间,叫他留在那里。我似乎感到往海滩的尽头走,截住这一小帮人的可能性更大。
  “我想跟您一起稍微再靠近一些,去看看这些悬崖,”我对埃尔斯蒂尔说,因为我发现这些少女中有一个常常往那边去。“一边走,您一边跟我谈谈卡尔克迪伊吧!啊,我多想到卡尔克迪伊去啊!”我又加一句,并没有想到,在《卡尔克迪伊港》这幅画中那么强有力表现出来的崭新特点,说不定更多地是来自画家的视觉,而不是来自这片海滩真有什么特别价值。
  “自从我看了这幅画以后,这个港口和海啸角,可能就是我最想见识的地方了,而海啸角从这里去,又路途遥远。”
  “即使卡尔克迪伊不是更近一些,我大概还是会更倾向于建议你去卡尔克迪伊,”埃尔斯蒂尔回答我说。“海啸角当然很精采,不过归根结底不过是诺曼底或布列塔尼的那种大悬崖罢了,你已经见识过。而卡尔克迪伊,低矮的海滩上岩石遍布,完全是另一回事。在法国,我不曾见过与此相似的景色,更使我忆起佛罗里达的某些景观。又奇,又极其有野趣。它位于克利杜和纳奥姆①之间,这些海域是多么荒凉,你是知道的,海滩曲线优美动人。这里,海滩曲线平平常常。可是那里,那曲线多么优美,多么柔和,我简直无法对你形容!”
  
  ①这两个地方似乎为作者所杜撰。
  夜幕降临,必须归去了。我送埃尔斯蒂尔回别墅,突然,有如梅非斯托非勒斯骤然在浮士德面前显现,在大街的尽头——有如与我的气质截然相反的气质和几乎野性而又残酷无情的生命力非真实而又魔鬼般地具体化了,而我那多病之躯、病态的敏感以及过度的动脑子正缺少这样的生命力——出现了精灵的几颗斑点,人们绝不会将这些精灵与其它东西相混淆,出现了少女植虫类群体的几颗孢子。她们装作没有看见我,但是毫无疑问,正在对我进行冷嘲热讽的评头品足。我感觉到她们与我们势必相遇,不可避免,也感到埃尔斯蒂尔就要叫我,便象一个泳者看到浪峰即将袭来那样转过身去。我骤然停步,任凭我那位鼎鼎大名的同伴继续向前,我则留在后头。当时我们正走过一家古玩店前,我朝古董商的橱窗俯下身去,似乎这橱窗突然吸引了我。我装作不在想这些少女,而能够想别的事,颇为得意。而且我已经隐约知道,待埃尔斯蒂尔呼唤我以便将我介绍给她们时,我会露出询问的目光。那目光流露出的不是惊异,而是希望装出的惊异——每个人都是蹩脚的演员,或者说,每个人身边的人都是善于根据外表判断性格的人——我甚至会用手指指着胸脯问:“您是叫我吗?”并且一溜小跑奔过去,乖乖地低着头,脸上冷冷地掩藏起烦躁,因为我正在聚精会神欣赏占老的瓷器而被打断,要把我介绍给我并不希望认识的人。
  这时,我打量着橱窗,等待着埃尔斯蒂尔呼唤我的名字,恰似等待一颗期待已久而又没有杀伤力的子弹打到我身上这样的时刻到来。确信一定会把我介绍给这些少女,结果不仅是叫我装出对她们毫不在意的样子,而且要感受到毫不在乎。既然结识她们的快乐已经不可避免,这种快乐反而受到压抑,缩小,反而没有与圣卢谈话,与外祖母一起进晚餐,在附近郊游那么令人愉快了。有些人大概对古迹不大感兴趣,后来由于与这些人关系微妙,我不得不错过一些郊游的机会,我非常遗憾。此外,使我即将得到的快乐大大逊色的,不仅是来得这样突兀,而且是这样前后不相连贯。有些规律与流体静力学规律一样准确,使我们头脑中按固定顺序形成的形象保持着层次。可是,事件突然在眼前出现,便打破了这些规律。
  埃尔斯蒂尔就要叫我了。而我在海滩上、在房间里所设想的与这些少女的结识,完全不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即将发生的,是另外一件大事,我思想毫无准备。从这件大事中,我既认不出我的向往之情,也辨别不出这向往的目标。我几乎后悔与埃尔斯蒂尔一起出来了。特别是,我本来以为会感受到的快乐,现在反倒因为肯定再没有任何障碍可以剥夺这种快乐,而大大缩小了。我下定决心扭过头去,见埃尔斯尔蒂站在距这些少女几步开外的地方正与她们说再见时,根据弹力定律,这种快乐便又整个恢复了其高大的形象。距他最近的那个少女,大大的脸儿,双眸熠熠生辉,面孔好似一块大蛋糕,上面还给天空留了点位置。她的双眸,即使目不转睛,也给人以动态的感觉,正如狂风怒吼的日子,虽然肉眼看不见空气,却能感觉到它在空中流动的速度。有一瞬间,她的目光与我的目光相遇,好似暴风雨日子里天上那风驰电掣的乌云挨近了一块行进速度不那么快的云朵,与这块云朵擦肩而过,触着了它,又超过了它。但是,它们互不相识,各自远去。我们的目光也是如此。有一瞬间,你对着我,我对着你,但是,谁也不知道自己面前的这个天国对将来来说蕴含着什么承诺,什么威胁。只是在她的目光并没有减缓速度正好从我的目光下经过时,那目光轻轻遮上了一层薄雾,有如明朗的月夜,风儿卷走了月亮,一块云彩将月亮遮住时,有一瞬间,月光便被迷雾遮掩,然后很快又显现出来。埃尔斯蒂尔并没有叫我,就已经离开了这些少女。她们从一条街斜穿过去,埃尔斯蒂尔向我走过来。一切都错过了。
  我曾经说过,那天,在我眼中,阿尔贝蒂娜与以前不同,而且我似乎觉得她一次一个样。在那个时刻,我感觉到,一个人外表、肥瘦、身长的某些改变,也可能来自这个人与我们之间某些状况的变化。在这方面,起作用最大的因素是信还是不信(那天晚上,我先是坚信就要与阿尔贝蒂娜结识,后来这种坚信又烟消云散。几秒钟之间,在我眼中,先是将她变得无足轻重,继而又变得宝贵无比。几年以后,先是坚信阿尔贝蒂娜会忠实于我,后来这种坚信又消失,也引来相似的变化)。
  当然,在贡布雷,根据不同的时间,根据平分我的最敏感之处的两大方式,我进入哪一种,我早已感受过不在母亲身边那种痛苦会缩小抑或是增大。整个下午,母亲就象红日高照时谁也感觉不到的月光。夜幕一降临,便只有她占据我这颗惶惑不安的心了。那时,就连新近的往事也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
  但是那一天,当我看到埃尔斯蒂尔没有呼唤我,正在离开那些少女时,我又明白了;一种快乐或一种忧伤,在我们眼中,其程度变化不同,也可以不仅仅源于两种状态的转换,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