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明-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准备好了,就在他前世的大连那里。
可惜东江本部的命令非常明确。毛文龙要耿仲明立刻返回辽东,投入宽甸前线做好出击准备。黄石遗憾之余也没有什么办法可想了,
送别宴会上耿仲明兄弟如同被霜打的茄子一般,两个人蔫着头直顾喝闷酒。而尚可喜则满面笑容地一个劲给他们敬酒,还一反常态地拼命
恭雄他们的武功,并祝愿他们在辽东宏图大展。
耿仲明虽然心中有气,但他考虑到尚可喜从此就是黄石的直辖部将了,所以有气也不敢像从前那样发泄出来,只好把被打落的牙齿往
肚子里咽,强作欢笑地接受了尚可喜的虚情假意。分别的时候黄石又送了耿仲明兄弟三百套刀盾。耿仲明大喜过后,咀嚼着黄石礼物中包
含的慷慨和重视,难过得眼泪都差点掉下来了。
朝廷正式的任命也在三天前到达长生岛了。
视察结束后,太子少保、左都督同知、世袭辽东署指挥使、御赐银令箭持节武将黄石就回去安排老营的工作了。
还没有走进老营的大门,黄石就听见里面有两个人正在争吵。一个是长生岛水营督司施策,一个是远详舰队司令官黑岛一夫。
这次黄石又从孙承宗那里敲来了三艘海船,黑岛一夫今天刚刚从日本赶回来接收这批船只,他进门的时候正好看见施策唾沫横飞地吹
嘘自己才是历次大捷的“幕后功臣”。
那时得意详洋地施策正在跟一圈军官叙述黄石对自己地器重,黑岛一夫进来的时候施策正在讲盖州战役前的准备工作:“……那时大
人亲切地嘱托我一定要把军队完整地送上岸,全军的安全也就交给我了。结果我也不负大人的嘱托。”
在一片羡慕的眼光中,施策也越发地得意起来:“你们不知道吧,从长生岛到金州,几千大军和装备,我的水营两天就都运去了,正
所谓兵贵神速。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句负责任的话,南关大捷,除了贺大人,就要数我的功劳大了。”
“呸,”黑岛一夫巳经听得火冒三丈,他早就忘了自己来老营的目的是什么了,黑岛一夫一个箭步冲入人圈,指着施策的鼻子骂道:
“什么你的水营,明明都是我黑岛的海船,水手也都是我黑岛练出来的。”
黑岛越说越激动,他拼命地挥舞着双手:“还有那大炮的铜、那造火铳的银子,都是我黑岛和柳大人拼死出海去日本,玩了命地干活
和作买卖,才替大人挣回来的。”
自感被削了面子的施策也扯着嗓子喊起来了:“大人说过,水营就交拾我了,所有的战船也都归我统御。”
黑岛一夫是个鞑官,所以按照大明军规他不能统领由普通军户组成的水营。由于黄石个人的感情和喜恶,就是黑岛舰队名义上的负责
人也是现在身在日本卖假钱地柳清扬。
“呸,你有个屁的战船。”黑岛一夫更加愤怒了:“都是我的船、我的水手。只是战时叫水营而已。临时交给你负责。如果要贪墨我
黑岛的功劳,大人不会答应,舰队的水手们不会答应,长生岛的万万千千军民也决不会答应!”
黄石进来以后这两个人才停止争吵并被带进了大帐,但还不等黄石把黑岛一夫和施策间的矛盾化解完毕,他就看见邓肯急匆匆地赶来
了:“将军,我怎么只是一个千总?”
“一战从色目军户到千总已经很快了啊。”黄石现在对邓肯也算是有充分了解了。这厮说好听了叫“胸怀大志”,说难听了就是一个
“官迷”。
果然,邓肯嘟嘟囔囔地表示了一番不满:“那下次将军记得给我补上吧,现在我可以先做千总加游击衔。”
“没有这种加法。”黄石毫不迟疑地驳回了这个提议。
“为什么?我以前不是色目军户加千总街管炮队么?一共是四级,这次再长四级正好是千总加游击衔,我来之前都巳经算过了。”邓
肯满脸都是不信和怀疑,那神情仿佛正在对黄石说——别以为我老邓肯不识数。
加街是为了指挥上的方便。而不是特别的恩宠,但不等黄石向他解释加衔的规则,一边的黑岛一夫就已经听不下去了。黄石刚刚给黑
岛一夫列出了条件——或者免去鞑官身份入汉籍军户,或者授予一个鞑官千总,这两个东西黑岛此时正迟疑不决。他见邓肯巳经捞到一个
普通的千总还犹不知足,不禁怒从心头起,恶向胆外生:“太子少保大人给什么你就拿着什么。什么时候轮到你提要求了?呸,你这个鬼
夷!”
邓肯也不甘示弱地骂回去:“呸,你这个倭贼。”
回到住处的书房后,黄石摊开一张宣纸,旁边的洪安通也已经磨好了墨。等黄石开始奋笔疾书的时候,洪安通就坐在一旁帮助检查以
往书稿的错字,这些书稿的首页上写着《兵旅实纪》四个大字。
这份《兵旅实纪》里面写下了黄石对练兵和打仗的心得,更有他几年来训练士兵的经验总结。孙承宗离开前和他讨论过练兵的问题,
从那次谈话以后黄石就决心把这些心得写下来,也作为万全的预备。
孙承宗编练的车炮营火器化程度很高。明军似乎想靠火器的威力完成主要的杀伤工作,但黄石却认为这并不符合眼下的技术水平。就
黄石对军事的个人理解,那种依靠火力就能彻底压制对手的军队要等到机枪出现以后了,在机轮和速射后膛炮出现以前,白刃战始终是最
有力的杀伤手段。
黄石静静地写下自己的感想,明末的军事纪录中,蒙古军队在面对坚定步兵集团时也是“下马步射”,等步兵阵型崩溃后再“上马追
击”。至于后金军的作战方式,无论是黄石前世看过的八旗记录,还是他遭遇过的战争场面,女真人也都不把投射兵器作为杀伤的主要手
段。后金军和蒙古人一样只是用投射兵器破坏对手阵型稳定,然后靠肉搏战来摧毁对手的作战意志。这点和黄石现有的思路是一致的。
黄石记得他的前世,无论是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南北战争和鸦片战争,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近代军队最后还是要靠白刃冲锋来解
决对手。所以黄石虽然竭力建设火铳兵和炮兵,但他也绝不指望靠投射兵器就能取胜,火器只要能保证对抗对手的弓箭他就满足了,而黄
石军队中火器使用的目的也是为了随后的白刃战作铺垫。军队的白刃战水平也是他最重视的部分。
以往的作战中黄石多次身陷险境,但他并不曾打算把自己的知识留下来,因为黄石总担心这会成为别人对付自己的利器。但自从他在
金州享用过万民的欢呼、从他目睹金州城下的惨况后、在见到孙承宗的悲愤后,黄石也不禁考虑其自己地生死来——只要写下这本兵书把
练兵方法流传下去,哪怕我黄石突然死了,汉族人也可以依靠它剿灭建州强盗集团,可以避免异族的入侵。
黄石遇见的大明已经病了,而且病得很重。在正常的情况下,一个新兴的汉族政权会取代它。这个政权会扬弃大明的糟粕,并继承大
明的文明遗产。无论是大顺还是大西,只要这个政权是汉人的政权,华夏的文明就会得到传承和继续。
传说中的三代贤王带着上万人走下黄士高原时,西方的竞争者巳经是幅员辽阔的大国,已经发展出了璀璨的文明。但就是这一万多华
夏先祖,用了不到千年的时间就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他们所过之处,野蛮都被转变成了文明。
华夏的祖先构造了精美的城市和建筑,发展了美术和雕塑,记录了天体运行的规律,创造了文字和音乐,出现了航海、纺织和工商。
如同黄石的父亲把祖先的姓氏传给他一样,黄石也要把这姓氏传给自己的子孙。华夏人心目中的中华文明也是这样的神圣和沉重,华夏的
子孙崇拜着他们的祖先,并把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可惜黄石的前世,满清本是连一个自己文字都没有的愚昧透顶部落,华夏的中国被一个最野蛮、落后、愚昧和黑暗的蛮夷窃取了。印
入这些野蛮人骨髓中的自卑让满清历代统治者疯狂破坏华夏的文化,从音乐到文学,从建筑到数学……所有的领域中国本来都是领先世界
的,但在满清统治者恶毒地毁灭下,中国竟从世界的顶峰一直跌落到谷底。
当黄石看见西班牙传教士说中国人从“礼貌、勤劳、智慧和善良”变成“贪婪、肮脏、懒惰和愚昧”的时候;当黄石看见日本人说“
中国已经失去了华夏的影子,正彻底沦陷入蛮夷境地”的时候。他作为一个华夏的子孙,心里是怎么样一股锥心彻骨的痛啊。
——从唐宋开始,世界上其他的竞争者就被中国远远抛下,蒙古人来了,明朝不得不重走唐宋已经走过的路。等到中国的文明好不容
易又排到了世界第一的时候,满清人又来了……我可爱的中国竟然成了东亚病夫,竟然全世界都会哄传中国人的懒惰和愚昧!而等赶走了
满清这个人渣集团,中国就变得一天比一天好,到我前世的时候,中国人又一次成为“勤劳、能干、聪明”的代名词。
如果有一个女人为强奸她的暴徒辩护:“是我穿的太暴露了,是我不好惹起了他的火……”所有的人都只会痛骂一声“贱货”;如果
有一个奴隶来为虐待他的主人辩护:“是我做的不好惹主人生气了,是我没有尽到一个奴隶的本分……”所有的人恐怕也都会讥笑他是“
贱种”。
黄石记得前世一位哲人说过这样的话:“很多人头上的辫子剪了,心里的辫子却没有剪。”
在他的前世满清的余毒还没有排尽,一天到晚总有人非要去找什么“民族劣根性”,总自怨自艾地把几千年强盛骄傲的祖先说成是“
懦弱的民族”,把游牧强盗描绘得“仁义无双,天下无敌”,或者说那些华夏的死敌给中国带来过“盛世”。
在黄石心里,这种人就是奴才了,这种懒惰和野蛮都是那帮愚昧的禽兽带来的,它们是些靠着吮吸华夏血汗而把自己养得白白胖胖的
蛆虫,这些禽兽最后把中国拖累到了什么地步啊?“我大清”的子孙除了提着鸟笼子吃白饭,或是吹嘘他们祖先的“骑射无敌”——也就
是奸淫掳掠的本领外还会干什么?黄石静静地继续写着自己的兵书,如果有什么意外,这些东西就会被以最快地速度送去孙承宗那里。只
要继承大明的是华夏的子孙;只要华夏的文化不能被自卑入骨的野蛮人破坏……那这个地球上就不会再有欧洲人的什么事了。
还有一件事情也在筹划中,那就是辎重后勤部队的正规化和职业化,黄石打算趁着炮兵辅兵战兵化的机会建立起职业工兵和后勤兵。
彻底职业化的步兵军队会有很多种好处,立竿见影的一个就是战略机动力。
黄石前世有时会和朋友一起玩电脑游戏,比如帝国时代什么的。在这些游戏中,黄石和朋友都比较欣赏骑兵,但这种欣赏也仅仅只能
停留在游戏中。
军队近代化以后,步兵虽然还在战术和战场机动力上处于下风。但是战略机动力却已经超过了骑兵部队。无论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还是
殖民地战争,步兵的十日野战推进距离都达到了二百公里以上。而骑兵部队的速度还维持在蒙元时代的十日一百五十公里左右。而在美国
南北战争时,任何七天以上地行军,步兵连都必须放缓脚步以等待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