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佛性论 的研究 >

第7章

佛性论 的研究-第7章

小说: 佛性论 的研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大正藏》卷三一,頁829下)。
              此偈二論皆引自《大乘莊嚴經論》:
              「清淨空無我,佛說第一我;諸佛我淨故,故佛名大
              我。」(《大正藏》卷三一,頁603下)。


                              75頁

        「我」是二空之後顯現的真如,含有無限的積極性佛功德。
        這種從執我─→無我─→我三個層次的轉折,很像禪宗所說
        的未見道時的「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凡夫外道執我的層
        次),開始修道的「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菩薩二空
        無我的境界),證悟時的「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法
        身真如我波羅蜜)。雖然第一和第三層次皆言「我」可是其
        本伲汛蟠蟛煌H纭墩摗氛f:

              有二種因緣,說如來法身有大我波羅蜜。一由遠離外
              道邊見執故,無有我執。二由遠離二乘所執無我邊故
              ,則無無我妄執。兩執滅息故說大我波羅蜜。(裕62)

        引文的意思也就是說「我」波羅蜜(第三層次)是在所有凡
        夫外道「我」(第一層次),聲聞「無我」(第二層次)虛
        妄執滅息之後的真如境界,這是無我的我,它既已超越「我
        」、「無我」,自然不含神我意義,而它的被認為有神我色
        彩,乃是它用的是肯定語言的表達,然而這也正是如來藏(
        佛性)思想的特點,目的是在解脫道上發摚Хe極鼓勵的作用
        。

       (四)佛性的總攝相

            1。轉依

            佛性的總攝相有二種:(1)由因攝,(2)由果攝。因
        攝中的(1)「法身清淨因」則修習信樂大乘法,(2)「佛
        智德生因」即修習般若,(3)「佛恩德因」,乃大悲之實邸
        。「果攝」是從如來法身的三
        ────
        (裕62)《佛性論》卷二(《大正藏》卷三一,頁799中)。


                           76頁

        種法而言,即(1)神通,(2)流滅,(3)顯淨。「神通」
        指法身德相的事用。「流滅」指法身真智滅惑。「顯淨」即
        指因「轉依」而顯清淨(解脫障滅)、無垢(一切智障滅)
        、澄清(本性清淨顯)。

            轉依(Asrayaparavrti) 即是轉凡為拢D染成淨,轉
        煩惱為菩提,轉生死為涅槃。《佛性論》說轉依是聲聞緣覺
        菩薩三人所依止法。換言之,轉依代表著從有漏生死到無漏
        涅槃的歷程,是三乘所共的。如《瑜伽師地論》說:「阿羅
        漢實有轉依,而此轉依與其六處,異不異性俱不可說。何以
        故?由此轉依,真如清淨所顯」。(裕63)雖說轉依指阿羅
        漢和如來的解脫悟證,但是依其究竟程度而言,《攝大乘論
        》將它分成六個層次:(1)增力益能轉,(2)通達轉,(
        3)修習轉,(4)果圓滿轉,(5)下劣轉,(6)廣大轉。
        前四者是趣入圓滿佛果的次第轉依,後二者是小乘與大乘轉
        依的差別。可見隨著大乘教義的發展,對轉依的意義和詮釋
        也跟著豐富起來,最後發展成瑜伽學派很重要的教義之一。

            大乘佛教中的瑜伽學派和如來藏學(尤其是在與瑜伽學
        會通之後)都重視轉依的安立,但是二學派對轉依的詮釋卻
        有極大的差別。為了說明轉依的依止(asraya),瑜伽學立
        阿賴耶(alaya)識為一切法的所依,如來藏學則立如來藏為
        所依止。(裕64)前者阿賴耶異熟種子屬雜染性,後者如來
        藏乃清淨本有。兩者各有理論困難,也有其特點。簡言之,
        二學派轉依的最大不同,在於瑜伽學派講「轉捨」
        ──────
        (裕63)《瑜伽師地論》卷八十(《大正藏》卷三十,頁747
              下)。
        (裕64)《勝鬘經》解釋如來藏為生死與涅槃的依止如下:
              「生死者,依如來藏。以如來藏故,說前際不可了知
              。世尊!有如來藏故得有生死。是名善說。。。。。如來
              藏者,常恆不壞。是故世尊!如來藏者,與不離解脫
              智藏,是依、是持、是為建立;亦與外離不解脫智諸
              有為法,依、持、建立。」(《大正藏》卷一一,頁
              677下)。


                                77頁



        (或轉滅)阿賴耶識依止後,「轉得」離垢真如,而如來藏
        學則因主張雜染屬客性,而清淨本具,故其轉依的重點不在
        於「轉捨」或「轉得」,而在於轉「顯」自性清淨。

            《佛性論》解釋轉依有四種相:(1)生依,(2)滅依
        ,(3)善熟思量果,(4)法界清淨相。《論》說:

              生依者,佛無分別道相續依止。若不緣此法,無分別
              道即不生。以依緣此故,名此法為道生依。
              滅依者,一切諸惑及習氣究竟滅不生,無所依止故。
              若不依此轉依法究竟滅惑者,則聲聞獨覺與佛滅惑不
              異。由不同故,故知此法為究竟滅惑依止。(裕65)

        諸佛的「無分別道」,若無轉依中的本性清淨本然存在,即
        不得生,故稱它為「道生依」,諸惑及雜染亦須依轉依法,
        才能滅盡,故亦稱「滅依」。以上轉依的「生依」,「滅依
        」,正是《勝鬘經》所說的若無如來藏,不得厭生死,欣涅
        槃。《寶性論》亦說:「若無佛性者,不得厭諸苦,不求涅
        槃樂,亦不欲不願。」「見苦果樂果,依此(佛)性而有,
        若無佛性者,不起如是心」。(裕66)總之,佛性的不可思
        議業用,在於它是「滅」染法之所「依」、「生」淨法之所
        「依」,亦即轉凡成佛的根本因素。

            佛性轉依的第三相是「善熟思量果」:

              善熟思量果者,善正通達,長時恭敬,無問無餘等修
              習所知真
        ────────
        (裕65)《佛性論》卷三(《大正藏》卷三一,頁801中)。
        (裕66)《寶性論》卷三(《大正藏》卷三一,頁831上)。


                                78頁


              知,是轉依果。若在道中,轉依為因,若在道後,即
              名為果。若轉依非是善熟思量果者,則諸佛自性應更
              熟思量,更滅更淨。而不然者,故知轉依為善熟思量
              之果。(裕67)

        引文中將佛性視為修行的全部過程,包括在道中「長時、恭
        敬、無間、無餘」四修行的轉依因,以及修習善熟思量後「
        所知真如」的轉依果。若不如此,則佛性在證入真如之後,
        豈不更有斷滅或還淨。事實不然,故說轉依是「善熟思量果
        」。

            轉依的第四相是「法界清淨相」:

              法界清淨相者,一切妄想於中滅盡故,此法界過思量
              過言說所顯現故,故以法界清淨為相。(裕68)

        由於轉依之後,一切妄想皆伏滅,故為極善清淨法界所顯。
        「若不爾者則諸佛自性應是無常、可思議法。然此轉依是常
        住相不可思議」,(裕69)故以清淨為相。總之,轉依四相
        代表著佛教上修行實邸臍v程,一切修行的基礎在於轉依是
        清淨法的「生依」,同時又是染污法的「滅依」。換言之,
        轉凡成拢钥赡苁且驗檗D依有此「生」、「滅」二作用
        。而此「生」「滅」的交替是在無間、無餘、長時的恭敬善
        熟思量修習中進行的,當修習圓滿完成,就是清淨無所得真
        如顯現的時候。從佛性轉依四相,可見佛性代表著動態積極
        的成佛過程和成果。
        ──────
        (裕67)《佛性論》卷三(《大正藏》卷三一,頁801中)。
        (裕68)同上。
        (裕69)《佛性論》所舉轉依四相,與真諦譯《攝大乘論釋》
             (《大正藏》卷三一,頁248下),和無著造《顯揚拢
              教論》(《大正藏》卷三一,頁517上)所說相吻合。


                                79頁


            除了以上四相之外,《佛性論》再以「八法」解釋轉依
        。八法是:(1)不可思量,(2)無二,(3)無分別,(4)
        清淨,(5)照了因,(6)對治,(7)離欲,(8)離欲因
        。而此八法又由離欲和離欲因所攝。離欲是滅諦,離欲因是
        道諦。其相攝關係如下:

                1。不可思量──┐
                2。無二        │─ 滅諦攝(離欲)
                3。無分別───┘
                4。清淨────┐
                5。照了因      │─ 道諦攝(離欲因)
                6。對治────┘
                7。離欲(果)─── 滅諦
                8。離欲因───── 道諦

            轉依之所以「不可思量」,乃因能覺觀思量,通達有無
        ,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等四句,詮辯一切眾生言語名句,證
        知無分別智,故名不可思量。轉依如來法身的「無二」,是
        指無煩惱及無業障。世間的有為法,皆從惑業生,故眾生依
        止「有差別」,但法身不從惑業生,故如來依止「無差別」
        。轉依的「無分別」,是說世間法由人我二執分別,故有種
        種差別,煩惱與業相繼而起,而法身本來離二執分別,故說
        如來法身苦滅究竟永無生起。但是此處所言的苦滅,並「非
        為除滅 一法故名為滅,以本來不生故名為滅」。(裕70)這
        是如來藏思想一向強眨臒⿶罏榭蛪m,所以並非滅惑然後方
        為苦滅,因為本來就無真實的煩惱可滅,能體證此義,才是
        真正的苦滅。這也就是《勝鬘經》
        ──────
        (裕70)《佛性論》卷三(《大正藏》卷三一,頁801下)。


                          80頁

        所說的苦滅者「非滅壞法,名為苦滅。所言苦滅者,名無始
        、無作、無起、無盡、離盡,常住自性清淨離一切煩惱藏」
        。(裕71)如來法身不但本性上離一切煩惱,而且「不離、
        不脫、不異一切不可思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