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论 的研究-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自性的十義中,「若無等」很值得注意。以下討論諸
法若洠в腥孕缘拇嬖冢瑫惺颤N問睿!斗鹦哉摗废葐栣
答:
問曰:「若分別性無,有何過失?」
答曰:「若無分別性,則名言不立。名言不立故,則依
他性不得
───────
(裕35)《瑜伽師地論》卷七三(《大正藏》卷三十,頁703
中)。
(裕36)《三無性論》卷下(《大正藏》卷三一,頁870下)。
65頁
成就,乃至不淨品,並皆不立。」
問曰:「若無依他性,有何過失?」
答曰:「若無依他性,一切煩惱不由功用,應自能滅。
若爾淨品亦不得成。」(裕37)
若從真諦的層次而言,當清淨依他轉分別遍計執性圓成
實性時,分別和依他即不復存在,可見上面引文中「若無」
三自性的假設性問睿菑氖浪字B而言。《佛性論》作者試
圖從反面來說明三自性的作用。分別性的體性,雖「恆無所
有」,然在世法中,分別性卻依止依他性的名言而成之,而
依他性則執分別性所緣而顯現,攝盡一切生死染法。因之,
若無分別、依他性,則有「不可知雜染清淨」過。
問曰:「若真實性無,有何過失?」
答曰:「若無真實性,則一切一切種清淨境不得成故。
一切者,別攝真俗盡。一切種者,通攝真俗故。」(裕38)
真實性乃一切清淨之所依,這是顯而易見的。《佛性論
節義》作者賢洲對上面引文所說,若無真實性「一切一切種
清淨境不得成」,認為不但「清淨境」,「染污境」亦不成
,因為真實性是染淨諸法之共依。(裕38)可見賢洲言之有
理。值得注意的是,在肯定真實性為一切一切種染淨所依之
後,《佛性論》隨即強眨嫒缯鎸嵭猿饺緶Q。如《論》說
:
問曰:「是真實性,為可立淨、為立不淨?」
──────
(裕37)《佛性論》卷二(《大正藏》卷三一,頁795中)。
(裕38)同上。
(裕39)《佛性論》亦有言:「淨不淨品,皆以如為本」(《
大正藏》卷三一,頁795中…下)。
66頁
答曰:「不可得說定淨不淨。若定淨者,則一切眾生
不勞修行,自得解放故。若定不淨者,一切眾生修道
即無果報。若定淨者,則無凡夫法,若定不淨者,則
無拢朔ā!梗ㄔ'40)
真實性雖為染淨共依,然其非定淨或定不淨。若定淨的話,
則無凡夫,眾生皆可不經修行而解脫,可是事實不然。反之
,若定不淨,則無拢朔ǎ驗楸娚扌袑⑼絼跓o功。(裕41)
此即《論》所說「若其定淨,不即無明。若其不淨,不即般
若」。換言之,染淨法皆不成立。然由於淨與不淨性空不異
,故真如實性雖為染淨依,約其本性淨而言,它是「非染非
不染」,約其客塵染而言,則「非淨非不淨」。
以上所說瑜伽所立的三自性與三無性,是《佛性論》引
為會通如來藏的理論根據。不過《論》中的「三性品」僅解
釋三無性和三自性的意義,至於其與佛性的關係,《論》也
只說佛性為「三性所攝」,並未詳細說明。不過,吾人可從
其說明真如染淨略知一二。真如是佛性之同義詞。《佛性論
》染淨緣起皆以真如為本。若真如隨無明,則一切不淨緣起
;若與般若相應,則一切淨性起。雖說真如為不淨緣起,其
於「佛地本性清淨」,其不淨,與不淨緣起的有漏諸根本伲
上有所不同。換言之,真如(佛性),雖在「無明殼中,終
不為彼所染。」(裕42)此真如緣起說法,與真常如來藏系
相同,但與瑜伽之真如觀有所不同。
《佛性論》在「顯體分」中第三分「如來藏品」,從三
方面說明
───────
(裕40)《佛性論》卷二(《大正藏》三一,頁795中)。
(裕41)真如之非淨非不淨,《辯中邊論》卷上亦說:「此若
無雜染,一切應自脫;此若無清淨,功用應無果。」
(《大正藏》卷三一,頁466中)。《佛性論》與此
說法一致。
(裕42)《佛性論》卷二(《大正藏》卷三一,頁795下)。
67頁
佛性(如來藏)的意義:
(1)所攝藏
《佛性論》說:「所攝名藏者,佛說約住自性如如,一
切眾生如來藏」。(裕43)這是就眾生為如來所攝藏的意義
下,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佛性)。如來藏的「如」有二
義:一者如如智,二者如如境。前者指主觀世界的「能」,
後者是客觀世界的「所」,能所相即相入並立「不倒」,故
說是「如如」。如來的「來」有二方面意義:「來至」「如
如」和「至得」(解脫)。即所謂「約從自性來,來至至得
是名如來」。換言之,如來佛性同時俱「來至」的因性,和
「至得」的果性。不過,因位和果位雖有染淨不同,其體不
二。在因位時摺斩馃o明煩惱,雖未即顯,必當可現,
故此時名為「應得佛性」。在果位時與二空合,煩惱不染,
清淨果顯現,故名「至得佛性」,此二佛性,同一真如。
《佛性論》解釋「藏」義說:「所言藏者,一切眾生悉
在如來智內,故名為藏。」由於「如如智」與「如如境」相
應,處於如如境中的一切眾生,自然為如如智所攝持。再者
,「藏」又可從三個層面瞭解:(1)顯正境無比,(2)顯
正行無比,(3)現正果無比(裕44)。如來藏具含如如境,
智慧的正行修持、和佛果。三者都說是「無比」,乃為顯如
來藏的究竟義。在「正境」和「正果」之間,加入一個「正
行」,充分表現出《佛性論》將如來藏(佛性)動態化的一
貫立場。總之,由於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佛果能攝藏一
切眾生,故說眾生為如來藏。
(2)耄Ц膊
────────
(裕43)《佛性論》卷二(《大正藏》卷三一,頁795下)。
(裕44)《佛性論》卷二(《大正藏》卷三一,頁796上)。
68頁
「耄Ц矠椴卣撸鐏碜噪'不現,故名為藏。。。。如來性住
道前時,為煩惱耄Ц玻娚灰姽拭麨椴亍埂#ㄔ'45)如來
藏在住道前,其自性清淨為煩惱所覆蓋故不顯現,但是此如
來性從「住自性性來至至得」,其體不曾有變異。
(3)能攝藏
「能攝為藏者,謂果地一切過恆沙數功德,住如來應得
性時,攝之已盡故」。(裕46)「如來應得性」,指未發心
前之眾生而言,此時已經攝盡「果地一切過恆沙數功德」,
亦即眾生位時已本有果地功德,只是耄Ф伙@而已。
總結而言,《佛性論》「顯體分」將佛性解釋為真如。
真如乃是主觀世界(如如智)和客觀世界(如如境)融合而
成的境界,它包含了「境」、「行」、「果」,也就是所謂
的「應得因」、「加行因」、「圓滿因」。在境、行、果三
境地中,最重要的基礎是「境」(應得因),因為由於它的
本有存在,使得修行和證果成為可能。同時,要強眨氖恰
因境」和「果地」體性皆本淨,無有差別。如來藏(佛性)
,如同依他起性,若不達空理,則成染境(染污依他),若
證入空理,則成淨境(清淨依他)。不過,不管在染在淨,
本淨並無改變。當然,若人對「本淨」,又起執著,就會再
次落入摺婵绽淼睦Ь常栽俅螐娬{真如「非淨非不淨」。
四。 佛性十相
《佛性論》的「辯相分」中說明了佛性的十相:(1)
自體相,
─────
(裕45)同上。
(裕46)同(裕44)。
69頁
(2)因相,(3)果相,(4)事能相,(5)總攝相,(6)
分別相,(7)階位相,(8)遍滿相,(9)無變異相,(10)
無差別相。前「顯體分」闡明佛性的體性,「辯相分」則著
重在佛性的特相,如佛性的性伲⒆饔谩⒐Φ碌葐栴}。
(裕47)
(一)佛性的自體相
佛性的自體相可分成通相和別相去瞭解。通相是自性清
淨。如來性在煩惱中不被染污。雖說佛性的「自性」清淨,
它的自性並不意味一個不變實體的自我(ataman),因為《
佛性論》作者一再強眨鹦允桥c空性相應所顯真如,故與外
道的神我自性義不同。從下面對佛性「別相」的說明,可更
清楚看出佛性非我論。
佛性自體的別相有三:(1)如意功德性,(2)無異性
,(3)潤滑性。
《佛性論》比喻佛性為如意寶珠,隨所樂事,自然得成
。眾生由於佛性的策勵,修諸福德,也可隨各自意願證果。
佛性之所以能產生「如意功德性」的作用,乃是佛性有五藏
義。五藏指如來藏、正法藏、法身藏、出世間藏、自性清淨
藏。五藏出自《勝鬘經》,廣為論典所引用,如《寶性論》
、真諦譯《攝大乘論釋》等。《寶性論》引以說明如來性的
「因義」。(裕48)《攝論釋》則引來闡釋「一切法依止」
的「界」義,和「法身含法界五義」,(裕49)其說法大同
小異。
《佛性論》中的五藏大意如下:(1)如來藏:藏是自性
義。一切
──────
(裕47)佛性十相與《寶性論》的如來藏十義內容相同。
(裕48)《寶性論》卷四(《大正藏》卷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