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的开展-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字来说明。
《心经》一开始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2'皆空”。这句话中“照见”二字很有意思。“照见”和“看见”不同。看见是光线射到眼里而起的视觉反应。眼球转动虽是主动的,但看见却是被动的,因为光线不来,就看不见了。在观自在菩萨的那个甚深境界里,早已超越了眼识界,所以,虽“见”却不能用“看”来形容。他之所以了解五蕴皆空,乃他的般若力主动照透五蕴的结果。《心经》译者唐玄奘,显然是位既有甚深境界又有文字造诣的大师,他没把“照”翻译成“看”,很了不起。
我们下面再谈“般若”与“思考智”的差异。
“般若”和“思考智”的差异,比“般若”和“美善智”的差异大得多。如果说“般若”是立体智慧,那么“思考智”还当不了平面智慧,只能算是线性智慧。我们思考的程序,可被看成是时空界中一个点的移动轨迹。从一个问题点开始,逐步地、合逻辑地向前推进,而终止于答案。这种模式有点像一连串的知识串珠,像“点”的动态发展。而“般若”则无需推理,直接地及物而全体照透,“结果”正如禅家悟者所说“当下即是”。
举个例子来说吧。例如要了解水中的游鱼,思考智就会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前看后看,最后依据综合观察得出一个答案。“般若”则不若是,“般若”以直接照透的方式,使自己既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的鱼。结果,不但鱼儿的里里外外都很明白,而且也知道鱼儿的生机动态,乃至“鱼情”呢!这里顺便提出一个有趣的记载,来比较一下“得般若”者和“未得般若”者在境界上的差异:有一天,庄子与惠施(思辩皆强的人)同游于濠水的桥上。下观水中游鱼,庄子突然说道:“这些鱼儿真快乐呀!”惠施听了立刻接口说道:“你又不是鱼,你怎知鱼儿快乐?”想来惠施对自己的问话感到满意,因为它十分合“理”。想不到庄子却回答说:“你又不是我,怎知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是的,智力不同类,境界有高下嘛!
前面已谈过了般若的种种,现在来谈一下般若的“深广度”。般若从浅到深,从狭到广,有很多层次(未必有明显的分界)。初得般若者,犹之乎一个奔向无际大海的人,方才达到海边,打湿双足而已。禅宗最讲究“悟”(得般若为悟)的法门。一般人以为“悟”就是“想通了”,实乃大错特错,因为这是以思考的概念去理解“悟”,而了解禅悟的人,又误以为一悟就了事的也非少数。其实,初悟在禅道上只是一个上达的开始,相当于入了上达之门;而不悟者,始终是个门外汉。禅门中初悟后还有若干次小悟。小悟圆后又还有若干次中、大悟。中、大悟圆后才能彻悟。对彻悟了的人,我们称之为“大觉者”或“佛陀”。而整个上达的行程,从初悟到彻悟,不是我们一生、十生,乃至数百生所能完成。至于有些禅门悟者,一开悟就显得相当有深广度,那是因为今生之悟并非初悟的缘故。
第四部分 6。进化前言
彻悟的最大特征,就是破了“次元之四”中所说的种种不可思议的识变境界,也就是所谓“转识成智”或“破识成智”。换言之,也就是破了佛法中十二缘起法里“无明缘行”的“无明”。“无明”无法解释,整个识变境界或识变次元界可说都是无明界。而无明的存在,唯有大醒觉后,才能发现。
据说,彻悟之后,我们的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会转成“成所作智”,第六识(意识)会转成“妙观察智”,第七识(末那识、我识)会转成“平等性智”,而第八识(阿赖耶识、含藏识)会转成“大圆镜智”。不过,这些都太超过目前我们所能理解的层次,只因题目是浅谈“般若”,不能不提一下而已。
注释
'1'第六感是现代心理学的名词,它是指一种超时空的感知。它可以感知未来或异地的事。这种智力是多次元中“识力”渗透到时空界的结果。照理人人都有这种智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的强度和稳定性则完全因人而异。
'2'五蕴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佛法以为从某角度来看,生命(尤其是人类的生命)可说是由这五种蕴结集而成的复合体。
在前文中多次提到学佛可以看成是一项“自我进化”的工程。我很想有机会说明一下,现在应是说明的时候了。
自我进化是取义于生物进化或物种进化。生物或物种在三十几亿年前从单细胞的形状演进到多细胞,从多细胞的形状演进到有脊椎,从有脊椎的形状演进到灵长类,最后(现阶段)在灵长类中出现了人类。这种从简单结构到复杂结构,从低等知觉到高等智慧的变化就叫进化。
我坚信这种进化尚未停止,人类还大有进化的余地。但从前的进化需时动辄以万年计,这对现代人类而言,不论是千生、百生、十生,乃至一生,都嫌太过漫长。因为人类现在有了智慧,有了反省能力和开创新局的本领,可以站在现有的基础上快速地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与状态。不但如此,在理论上人类应该而且也可以把“现有的生理基础”加以改善,并进而超越现有的生理基础,主动地实现人为进化,这种人为的进化就是我所说的自我进化。
照以上的定义,人类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是目前正方兴未艾的基因工程;另一就是学佛。前者几乎是纯理性的发挥,后者则是以人性全体为基础的开拓法门。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我绝不否定前者的贡献,但却主张后者。
为了更进一步阐明我的主张,我想先把生物进化的一些特性,分三个短篇来说明,而后才正式谈到自我进化的种种。这三个短篇,即:一、生物进化的起因及其主动性;二、引发生物进化的内在机制追求平衡的力量;三、诞生基因的力量——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