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谈心说识(依昱) >

第17章

谈心说识(依昱)-第17章

小说: 谈心说识(依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异……因这种种的变异而引起分别,叫做缘相变异分别);五、显相变异分别,谓即如前所说变异所有变异(这是在识及所依止的显相分别上,因如上所说的种种变异,而起的所有一切的变异,如因根有利钝而识有明昧的变异,这叫显相变异分别。这两者,就是因一切法“现”变异而生的分别。根本分别微细不可知,所以不说根本变异分别);六、他引分别,谓闻非正法类及闻正法类分别(这是因从他听闻非正法类及闻正法类而引起的分别);七、不如理分别,谓诸外道闻非正法类分别(外道们听闻那些非正法类,而於其中生起的不称正理的妄分别);八、如理分别,谓正法中闻正法类分别(正法中的佛弟子,听闻种种如理的正法类,引生正见的分别。这三者,他引分别是总,如理不如理是别,是依分别生起的思想学说的邪而分别,不像前四、五两种是有情俱生的分别);九、执著分别,谓不如理作意类,萨迦耶见为本,六十二见趣相应分别(是不如理作意类的萨迦耶“身”见为本,而起的六十二见趣相应的分别,是小乘所对治的对象。以我见为主体,引起六十二种各别的意见,所以叫见趣。六十二见,以五蕴三世来分别:如说色是我,我有色,色属我,我在色中;第一句是我见,后三句是我所见。色蕴有四句,受想行识四蕴也各有四句,总成二十句。再约三世相乘,过去二十句,现在二十句,未来二十句,成六十句;加上根本的身异命异“常见”、身一命一“断见”的二种,合成六十二见);十、散动分别(这是大乘菩萨不共所对治的十种分别。散是散乱,动是流动;因这散动分别为障碍,使无分别智不得现前,使我们不见诸法的真实性。《般若经》中说的无分别智,就是对治这散动分别的)谓诸菩萨十种分别:一、无相散动;二、有相散动;三、增益散动;四、损减散动;五、一性散动;六、异性散动;七、自性散动;八、差别散动;九、如名取义散动;十、如义取名散动。为对治此十种散动,一切般若波罗蜜多中说无分别智。如是所治能治,应知具摄般若波罗蜜多义。”
  除上所说的各类遍计,其他还有十一、十二,乃至无量的遍计。总说一句,随著依他起性有多少,遍计执也就有多少。《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说:
  “问:遍计所执自性有几种?答:随於依他自性中施设建立自性差别所有分量,即如其量,遍计所执自性亦尔。是故当知遍计执自性无量差别”。
  五·过度计较的后果
  由於遍计所执认妄为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必要的争执、误会、不愉快就会产生。
  有个实例为证:
  菁萍三个月前才做了新娘,丈夫王雄是某大工厂的助理工程师,小夫妻恩恩爱爱。一个月前,菁萍发现自己怀孕了,这是她与王雄爱情的结晶,这个不久将出生的小生命,给这个温暖的小家庭里又增添了不少的欢欣。
  就在这时,菁萍渐渐发现丈夫的精神有些反常。最近连著几天,天很晚了,王雄却迟迟没回来,结婚后他每天都是准时到家,可是今天怎么啦?菁萍做好饭看一阵电视就趴在窗台上向著街头张望。天黑了,她独自吃晚饭,又坐在床上默默地等啊等,一直等到十点多,王雄才酒气薰天地回来。一进门,左摇右晃,傻笑著拍拍菁萍的肩膀说:‘啊,贤妻!让你久等了,对不起!工厂里跟外国签了一份技术合作的合同,晚上陪客人吃饭,你看,忙糊涂了,本来应该打个电话告诉你才是……’菁萍正上火呢,一看丈夫可怜兮兮的样子,又满嘴酒臭,那股厌恶劲不知怎地就来了,她寒著脸问:‘还吃不吃啦!不吃我收拾了!’王雄讨了个没趣,搭讪著说:‘那我去睡啦!’这天晚上,菁萍心里极不满意。
  王雄进入了梦境,菁萍可千种烦恼万种委屈一齐涌上心头。往常她也有撒娇使性子不理他的时候,王雄总是陪著笑脸直到她气消。今天怎么如此呢!菁萍胡思乱想,一夜没睡好。
  打那以后,王雄每天晚上都很晚回来。回来也不等菁萍开口,他自己主动解释:‘这些日子工厂太忙,一项合同已签订,但在技术方面遇到难题;需要夜里加班。’而且每天回来总是重复一句话:‘对不起!你今天过得好吗?’
  “虚伪!”菁萍想:“我也没问人你!干嘛自己解释呢?再说加班为什么要在工厂里不可?把有关资料带回来难道不行?又不是保密工程。只怕跟哪个女幽会去了吧?”心里想,嘴上没说。她是小学教员,不比一般家庭妇女,有些话可不好张口就说出来。
  日子就这样淡淡的过著。菁萍觉著弯扭,也没说破,王雄天天早出晚归,表面上也挑不出毛病。
  最近一件事,却伤透了菁萍的心。
  菁萍决定试探王雄是不是有外遇。这一天,她故意不做晚饭。和衣躺在床上。王雄回来,果然惊惶失措,赶忙问她怎么啦?并要送她上医院。后来发现晚饭没做,立即下厨房,风风火火,锅碗飘勺响得极其夸张。
  菁萍的疑心得到了初步的验证。今天为什么这么勤快?分明是做贼心虚!有了这样的想法,菁萍便进一步留心,抓住丈夫的点滴把柄。一天下午,丈夫又打电话给她们,说他晚上迟回去一会儿。菁萍决定下班后到工厂里看看王雄到底在搞什么鬼名堂。
  菁萍来到王雄的工厂,找到老板打听:‘王雄在不在?’老板说:‘他回家了呀!他今天走得特别早,你有事到他家去找吧。’怪不得这些日子躲躲闪闪的,今儿你还有什么话可说!回到家里,菁萍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菁萍目光忽然落在王雄的小书柜上。书柜里面是王雄的日记还有一些资料什么的。菁萍想翻日记,从中找出点恁据。当她拿起一本日记刚翻开几页,忽然从日记里掉出一张彩色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年轻小姐,那小姐很漂亮,正对著她甜甜地笑著。翻过来,照片背面写著两行娟秀的小字。
  我的心永远属於你
  你的婷婷
  起先她怀疑丈夫,如今又抓到把柄,而她最怕的事实也得到证据。现在物证俱在了,她怎么办?心碎了!
  她把锁炼照原样弄好,那张照片贴身藏著,就等王雄发现追问,那好,她就可以结结实实的吵一架。
  第二天上午九点,菁萍给王雄工厂打了个电话,问王雄在不在?回答不在。
  菁萍无论如何也支持不去了。她向校长请了假,一个人到公园里坐了大半天,连午饭也没吃。离婚?太没面子。当时嫁给王雄,父母都不同意,如今更无颜回家诉苦。最后,菁萍决定自杀,她连走几家药房买了好多安眠药。
  菁萍回到家,流著眼泪写好一份遗书,连那张照片一同装入一个信封。这时楼梯响起了脚步声:听那节奏,就知道是王雄回来了。菁萍急忙藏好遗书和药,然后躺在床上装睡。
  王雄拿钥匙打开门,进来。见妻子躺在床上,很吃惊。忙问:‘怎么了?’菁萍心里烦说:‘不舒服。’‘那到医院去看看吧!’
  菁萍心里骂道,不用你假关心。但嘴里说:‘不要紧,只是身上没力气,过几天就好啦。’
  王雄赶紧做好饭,端上来,菁萍也不吃,说恶心。她的恶心,为那张照片。
  王雄迟疑了一会儿,开口:‘我想告诉你一件事,(菁萍竖起耳朵听著)我以前认识一个小姐,名字叫小红。那个小姐现在有个要好的男朋友叫李用。是我的同事,但这个人见利思迁,被老板的女儿看上后对小红就冷淡了。谁知小红因病住进医院,我赶紧去医院,才知道小红得的是白血病,而且已经不能治了。’
  小红一见到我,眼泪汪汪的问:‘你看到李用没有?’怎么办?我不能在这时候说李用绝情的事,就骗她道:‘看见李用了。他正在忙著筹办你们结婚的事呢!’
  小红挥手请她的亲友们到外面去,病房里只留下我一人。她泣不成声:‘实话对你说了吧。我得了绝症;只剩下见天的时间了,我昨天求人给李用拍电报去,临死前我想见他一面。李用是个善良、热情又有才华的男子汉,他会有美好的前途。我死后,你千万要劝他别太悲伤,要帮他找个好小姐,勇敢地生活下去。’
  我只能连连点头,李用会来吗?笑话。可是我还得忍住悲愤强装笑颜:‘说什么傻话!你不会死,我还等著喝你们的喜酒呢!’
  话一说完,王雄吸口气,说:‘小红死了,带著美好的祝福死了。这几天,我心情一直很沈重。我想,我一定要对你好。可是你怎么总是没精打采的?小红的症状跟你相似,我害怕,你一定要到医院里检查一下,别误了事。你要是有个好歹,我怎么办?哦!对了,小红给我一张她的照片,让我拿给李用,我怎么肯给那个禽兽不如的东西?小红在照片背面写了字,还写上她的乳名,她乳名叫婷婷。’
  王雄说:‘那张照片就在我的书柜里,我找给你看看,多好的一个小姐啊!’
  可是,那张照片正跟遗书一道,放在菁萍的口袋里。
  就在王雄急忙站起来,惊问怎么啦?菁萍说:‘渴!渴死我了,我要喝汽水,冰的。赶快去买!’
  王雄一拍胸口,说:‘这几天为小红的事,昏了头,可真忘了,上次加班,发了加班费,还带在身上,没向太太交账呢。你还想吃什么?我一块买回来。’‘不用了。我就想喝冰汽水。快。’王雄便急忙跑下楼去。
  丈夫走后,菁萍赶紧把照片放回原处,并把那张沾著泪水写成的遗书撕成一点一点的,还有那些安眠药,一起丢进拉圾箱中。然后,端坐在椅子上等丈夫回来。
  菁萍恨起自己来,他们家庭的不愉快全是她自己找的。丈夫加班,有什么值得怀疑?还到工厂里去查问,夫妻间不信任行么?她又想,那天夜里丈夫不惊动她,本是尊重,干嘛要乱想呢?丈夫这几天情绪不好,当妻子不主动体谅他,真是不明理!千不该万不该,撬那个书柜……要是明天当真的服了药,那后果……多夸自己平常时时去寺里拜观音菩萨,一定是菩萨保佑,感谢菩萨……
  门开了,王雄提著四瓶冰汽水走进来,菁萍迎上去一把搂住他,说:‘王雄,我这一辈子一定要对你好!’
  星云大师说:“人生如何才能获得幸福?要以责人之心责已,以爱已之心爱人;不比较,不计较,不怨天、不尤人、不侵犯、不推诿、不贪求、不瞋怒、不自卑、不懊丧、不邪见、不妄心,如此,必能为大众所爱戴,社会所接纳。”
  六·诸法自性空
  “识”的遍计所执性的作用发生在思维过程本身的一个阶段之中,它是产生人的思想目的的基础,也是人获得聪明才智的主观的内在原因。人的聪明才智不是恁空而来的,所谓“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必然首先在人的思想目的的性活动中表现出来。不难设想,一个人如果没有思想,或者他所从事的是一种没有目的性的活动,那么我们就不能称这个人俱备聪明才智。《成唯识论》卷八说:“计度分别能遍计故,执我法者,必是慧故”(《大正藏》卷三十一,四十五下)
  这是说凡是有执“我”执“法”的功能作用者,恒与“慧”相俱。遍计是对外境的一种计度分别。在八种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