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越尘集 >

第7章

越尘集-第7章

小说: 越尘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性,无性故)想与无想有区别,因为牛马不相及。说无区别是
说梦话。具体来说,虽然千说万说。明白了“舍”是现在修行的
重心。明白持戒修善因果与空 理是一回事。还明白了我说了一
堆废话。本来不打算说,但麻兄是过来人,敲打敲打我也可给别
人做个参考。

  二麻子:

  一样不一样要看站在哪里说话。但不管想不想,明没变过。
不能体会是因长劫妄执串习造成的错觉。破除这种串习错觉,却
可借精妙的有为法去做。不是不做自会了的。止做任灭四病中,
对初学人,任病最恶。相反,对初学人,做不是病而是药。
  从明不变来说,想不想一样。从凡夫自觉不自觉来说,当然
不一样。否认此差别相对修行是无有利益的。
  “善于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不动摇”。缺哪一半都不是如
来。
  补一句。。。“不思量”不是简单通过“我不去想”能达到
的!用“不去想”试图达到不思量,实际上偷用了“彼彼空”见,
当然成不了。禅门有言“思量个不思量”漏了点风声:非思量非
不思量的这个“不思量”是用有点象“思量”的方法契入的。但
并非一般人想的“思量”法。
  真要具体说,一是很难表达清楚,二是不易公开说。这也有
禅宗传统为旁证:“官不容针,私通车马”。所以,要想知道这
类关要的核心,多少得靠机缘,而首先要自己准备好基础。否则,
真有人说,也会误解的。




时人常对“心即佛,佛即心”大有误解

  PATRICK兄所说要点有三:“释迦以三皈五戒立教;明心见
性为修炼;六度万行为工夫;功果圆满而成「佛」”。既然如此,
如何‘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心即佛,佛即心”
  请小心,时人常对“心即佛,佛即心”大有误解,落常见。
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更准确些。到底如何“但用此心”?能
所对立不除就不是“但用”,能所破时就知如何“直了”。佛法
中慈悲智慧都在这了。只要有能认识的心和被认识的境界,不管
那境界是什么,都还不是悟,最多是善境界。古时佛门有个大修
行人对其内圈弟子讲了句笑话可参考:“仅知用心者其笨如猪,
不知用心者其笨过猪”。望吾兄能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学佛到您这程度,大致说是已知万法归一,不知一归何处,
著了点常(有)见(作为学佛人经历这是个阶段,是常常见到
的)。哪里是兄的常见?“万法皆由自性生”。那自性是什么?
佛法讲“自性空”,反对“自性有”,PA兄心里在这点上是有还
是空?麻子感觉是“有”,当然麻子可能没感觉对。不识自性
(空)修法无益,那空字被略掉,多少人误解了!
  明理修真是我们共同选择的路(道),将圣人的见解融入自
身的修学是真修的必要基础。
  显密不一不异。不异者,同为佛法,同为众生解脱之航船。
不一者,方便大有不同。然无高低之差。




一合相即是不可说

  一合相即是不可说。。。佛还是说了。所以不是不能说,只
是说就带着毛病。佛门不讲“一”,只讲“不二”,就是因此。
绕开行吗?有人行有人不行。不行的人如果只是绕开,这结总是
没解开,将来还是有隐患。
  何为一合相?即无所不包是也。既无所不包,则不“存在”!
为何如此?因人云所谓“存在”者,必有不同于彼者方可,非有
对立不同,不能言存在。杯子之“存在”,全赖与桌子书籍等环
境不同。一合相无不同可比,则欲置“存在”概念于其上即不可
得!然,一合相既无所不包,又不能言其“不存在”。如此,一
合相即超越“存在”、“不存在”之所能描述。
  复次,一合相亦非言语所能描述。言及一合相时,言者实已
置“一合相”于“所”上,故言一合相,即非一合相,仅名一合
相而已。
  然而,非文言无以载道。既强说之,还望读者知此仅为文言。
若能借此跳出能所去,方可略尝一合相味。当小心的是,即使心
包宇宙,也未必是一合相。凡尚有细微“存在”的感觉在,即未
至一合相。凡有“不存在”感觉在,也未至一合相。一合相者,
无能所,无中心,无方分。以华严帝网描述,也仅是近似,好比
数学中用无穷有理点逼近实数连续统,近虽近也,是尚非是!




凡夫思维心的极限  

  圆觉经的话,“以轮回心辨此圆觉,彼圆觉即同轮转”。
  注意,轮转的不是圆觉而是“彼圆觉”,即凡夫心里想的那
个“圆觉”。这个问题明显显示了凡夫思维心的极限。
  具体点看呢,麻烦很多:缘起非缘起,存在不存在,恒常不
恒常,全是对立的二见。带着这些二取见别说测度圆觉了,连无
明也测不明白呀。
  所以,只要知道,分别心的能力到此为止,也就凑合了。
  顺道回忆一下哥德尔定理:任意公理(逻辑)体系内必存在一
个不能判断真伪的命题。嘻嘻。这就是二见限制的表现。




远离“彼彼空”

  “云何彼彼空。谓于彼无彼空。是名彼彼空。大慧。譬如鹿
子母舍。无象马牛羊等。非无比丘众。而说彼空。非舍舍性空。
亦非比丘比丘性空。非余处无象马。是名一切法自相。彼于彼无
彼。是名彼彼空。是名七种空。彼彼空者。是空最粗。汝当远离。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学佛人小心远离彼彼空呀。此空为凡夫妄执,若以此彼彼空
为佛法空义,其谬也大兮。
  如何是彼彼空?所谓与“有”相对者,说白了,就是执实的
“没有”。以为空就是“没有”,嘻嘻,就要断灭因果了。
  因果显现断灭得了吗?
  佛法空性是离两边的。死缠在平日的“有”、“没有”两分
中放不了手,就难有出头透气的时候了。。。




问这问题,其实已漏出将空性当对象(所)来看了

  问:看禅刊上你的《观。。。》一文,你在讲护持的一段中
说:“目的和做法是保持对空性的直接体验”,请问:“这里的
空性是指能所双亡的直接体验,还是指缘起性空?
  答:老兄,这两个如果还是两个,那就只剩一个理解的“缘
起性空”了。也就谈不到护持了,学吧。嘻嘻。。。。。

  问:你的答覆还太简单了一点,还是再说得详细一点好吗?
  答:还能怎么说?那就不是两个。想成两个,就是对空性还
没契入。。。还得用功。问这问题,其实已漏出将空性当对象(所)
来看了。这就是能所,就没破。



  
无明是从哪里来的?

  此问无有“令问者满意的”答覆。
  此事象梦中人要想知道梦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怎么能?除非
醒来。但醒后又无有此问题!
  此病人人都犯,麻子不例外,也折腾过好久。
  
  


神通是不是因缘法?

  嘻嘻,你只要学习/复习一下因缘果法,也就没这疑问了。
神通是不是因缘法?是。那就需要因缘凑起才能显现。因缘只在
活佛或大成就者那边吗?不是。这些因缘无疑与“看者”有极大
关系。看者这边因缘不足,这些神通也是没法显现的。
  比如象你我的福报心态,假若现在能看到本师释尊,你我会
看见什么样子,丈六金身?不会吧。大概不过是一位老比丘的样
子。
  神通神通,一定是因缘不容易凑起才叫神通。容易凑的,可
能是,这个这个,饭局了。。嘻嘻。



学佛理时,中观与唯识能不能不打架?

  二麻子

  麻子每看到学中观与学唯识的人争起来就头大。然而这种争
论似乎是有“传承”的,至少已争了千百年了,论坛上每每烽火
重起,双方争个不休,甚至争出火来。依麻子看法,这争论其实
有好几类。
  对于双方都是没真明白自他宗见的学人,这争论很大程度上
是鸡同鸭讲,双方都在同风车──自己心目中的敌人──自己以
为的对方错见──奋勇战斗。另一类是古德前贤成就者们的争论,
有位网友(麻子忘了名字)说的好:古德只是在争用哪种方式能更
准确地表达真如。但依麻子想法,成就者们是争用哪种方式能令
闻法的学人更少粘在串习的执着上。但倘若争论本身已构成问题,
麻子建议试试如下的俗义系统,看看能不能少打些架。

  1、功能与名相
  “功能”或“作用”是各宗共许的。这也就是显现:大量因
缘和合而成表现在我们面前的事物。这里没有什么“体”,所有
的显现都是相互依赖,变迁无常的。然而,完全严格地按显现来
讲话在文字语言思考上很麻烦,甚至不可能。因为世上没有简单
重复的显现,事物全是不同的,要对每件事都详细描述其功能或
作用的细节,人类大概没能力做到。于是,就有了归类和名相。
  就是对具有某些相似功能作用的事物,给出个名字。比如,
对不大不小,用来盛水拿来喝的家伙,起了个名字叫杯子。然而
用久了,人成了习惯,不用来盛水喝的“杯子”仍被称为杯子,
好象有了独立存在性了。严格地讲,扣着的“杯子”不应被叫做
杯子,因其不具应有的功能。手有时可称杯子,当你用手接水喝
时。而不扣的杯子,有时还可能应称“尿壶”──如果因缘使它
显现这功能的话。嘻嘻。
  复习这段功能主义是为提醒大家及自己,当我们说到用到某
名称的时候,我们其实说的是一些对应的功能和作用,而不是件
什么有自性的东西。而且,无论什么名相的东西,都是借功能作
用才能显现其相对“存在”,离功能作用,无论什么,都谈不到
存在。

  2、因果与相似相续
  因缘显现是变化的,说得俗点,我们觉得这些变化是“连续”
的,就是相续。但这相续不真实,佛法专门起了个名:相似相续。
怎么个相似法,数学背景好的同修可能熟悉这个函数:在有理点
定为1,在无理点无定义。这个函数眼看好象是连续的,实际不
连续。又有点象电影,看上去人是连续动的,其实是一堆分立画
面。然而,只要还没深入实证空性前,凡夫体会不到这个“相
似”,只能体会到“相续”。下面就简称相续了。
  因缘果法就是这样的相续成的一张大网。网上的任一点,都
是过去因缘影响下的现在因缘和合,同时也是将来因缘和合的预
备条件。用名相说,“过去因”的“果”同时是“将来果”的
“因”。这里,“因”与“缘”未加区别,因为这区别在我们这
个问题里并不涉及本质。简单说,因果,实际就是一大堆复杂的
相续不断。这些相续可能有“明显”的载体,比如从种豆到结豆,
有颗豆苗做载体。但也可没有什么明显的别的载体,比如电磁波
的传播。甚至有些相续过程是没法观测到的,这时谈什么载体完
全没有意义。但因缘法就是无常,相续从观察不到转到能观察到,
或反之都是随时可发生的。比如,一人藏你身后,你不知道,没
观察到。但他突然拍你一下吓你一跳时,当然这就观察到了。

  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