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曲直-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评,并对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提出申诉。他说:“前次宁都会议对我的批评和指责是没有道理的。明明我是对的,却硬说我错了,这哪还有什么是非,这不是有意整人吗?”
会场一片寂静,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博古,而博古却一言不发,沉默了许久,他才说今天不讨论这个问题。于是会议继续进行。
毛泽东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博古的不安,他预感到有些不妙,虽然会议仍旧进行,但他的心却被毛泽东的一席话紧紧地揪住了。
会议临近结束,博古在作会议结论时,提起毛泽东与前次宁都会议这个话题,他不能不提,不提就是一种默认,而默认就意味着要给毛泽东平反,这是绝对不行的。因而他如此说:“前次宁都会议是对的,如果没有那次宁都会议,就没有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说完,他便宣布散会。
毛泽东想结束自己的痛苦时期,但没有奏效。
此后,毛泽东仍一直保持沉默。然而,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此后,博古心间的危机感加重。然而,不在危机中升腾,就在危机中坠落。
历史,在这种痉挛中艰难地前行。
博古没有拉住梦的手
博古虽然有王明在背后撑腰,但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整日忧心忡忡,惟恐毛泽东的影响超过他。他甚至想,如果王明在身边就好了。
无论怎样,博古毕竟年轻,且不懂军事,现在又面临着蒋介石第五次对苏区进行“围剿”的严重时刻。他意识到,如果这次反“围剿”失败,毛泽东取代他是必然的。因而他做梦也在想能有一只手帮助他做好中共中央总负责这个工作。
但苏区还没有这样一只手。
博古在焦虑地等待。
形势越来越严峻。自1933年4月以来的几个月,蒋介石都在忙着调集军队和飞机用于第五次“围剿”,其中有50万大军用于江西,以求“剿灭”中央苏区。一切部署妥当之后,便于同年的7月18日登上庐山,亲自给参与“围剿”的军官面授机宜。
7月24日,博古主持下的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帝国主义国民党五次“围剿”与我们党的任务的决议》。内称:
五次“围剿”是更加剧烈与残酷的阶级决战,……五次“围剿”的粉碎,将使我们有完全可能实现中国革命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不让敌人蹂躏一寸苏区。
虽然口号提得响亮,但博古心里却不免有些胆怯,他知道这不是耍儿戏。
当他等到9月,苏区来了个德国人。
此人名叫李德。他的本名叫奥托·布劳恩。李德是他的化名,意思是姓李的德国人。他还有个化名叫“华夫”,意思是中国的男子汉。
李德这个人,颇有些传奇经历。1900年9月28日出生于德国慕尼黑附近的伊斯曼尼格镇,他的童年是在孤儿院度过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14岁的李德应征入伍,两年后,李德在作战中被俄国军队俘虏,送往西伯利亚进行改造,这竟成了他命运的一个新起点。“十月革命”爆发后,李德加入了苏俄红军,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并于1919年加入德国共产党。1924年,他在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从事情报工作。就在这一年,24岁的李德做了新郎。1926年,当他准备再过8天就过自己生日的时候,他和妻子双双被捕。妻子3个月后获释,而他被囚车送入莫阿比特监狱。18个月后的一天,他居然成功地越狱,并秘密逃往苏联。
博古很清楚,李德只是一个“没有指示权力的顾问”,李德自己对此也很清楚,正像他在《中国纪事》中写到的那样:
博古和洛甫动身前,要求尤尔特同志(即阿瑟·尤尔特,共产国际驻中共中央的代表)将我也派到苏区去,尤尔特问我对此有何意见。……我表示同意去苏区,但提出一个条件,请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发出一个相应的指示。尤尔特和博古因此向莫斯科发出了几封电报。1933年春天,他们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大意是:我作为没有指示权力的顾问,受支配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其他的命令和指示我没有得到。
但李德到瑞金的当天晚上,博古、张闻天就跟他进行了长谈,即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了李德。
李德在他的《中国纪事》中证实了这一点:
当天晚上我们还规划了一下我的工作范围,我们一致同意,由我主管军事战略、战役战术领导、训练以及部队和后勤的组织等问题。
博古为什么如此器重李德?
原因只有两条,李德是共产国际派来的,让他指挥红军,也等于共产国际在指挥红军,这是其一。其二,李德是军事顾问,而博古对军事又是一窍不通,他相信李德的军事天才。正因为如此,李德的到来,博古真正抓住了梦的手,心里踏实多了。
乱云飞渡的岁月(12)
于是,博古把李德抬到了红军主帅的位置,但如此把整个红军的命运系在一个外国人身上,这本身就意味着悲剧的开始。
尽管如此,博古仍觉得毛泽东碍事,放心不下,便想办法要把他支走。
毛泽东因受到博古的排挤而被架空,只当了个空有虚名的政府主席。他此时想到了红军的命运,心情郁闷,导致病魔缠身。博古见此机会已到,就建议毛泽东去上海疗养。而李德则建议他去莫斯科休养。毛泽东当然看出了他们的用意,执意不依,并说:“我不离开苏区,不离开中国。我身体还可以,就到会昌去休息吧!”
对此,博古只得点头同意。
其实,博古如此器重李德这样一个外国人,排斥洞悉中国情况的土生土长的毛泽东,并不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所为,更不能使他抓住梦的手。
博古真正能抓住梦的手在哪里?在历史提供的机遇中。
说起机遇,机遇就来了。
1933年11月20日,一个爆炸性的新闻从瑞金的东面传来:国民党军第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陈铭枢、蒋光鼐和国民党内一部分反蒋势力李济深等,发动了福建事变,成立抗日反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公开宣布同蒋介石决裂。
这个事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早在1932年1月,在东华山养病的毛泽东,从报纸上看到1月28日日本军队突然进攻上海和上海军民奋起抗战的消息,抱病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起草了《对日战争宣言》,郑重宣布: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特正式宣布对日战争,领导全中国工农红军和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以求中华民族彻底的解放和独立。苏维埃中央政府向全国工农兵及一切被压迫民众宣言:要真正实行民族革命战争,直接与日帝国主义作战,必须首先推翻帮助帝国主义压迫民族革命运动、阻碍民族革命战争发展的国民党反动统治。
由于这个宣言没有提“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所以拖到4月15日才得以在《红色中华》报上发表。
这个宣言发布以后,在全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福建事变的发生,便是这一宣言影响的必然结果。这极大地动摇了蒋介石的统治。因而,蒋介石迅速从“围剿”苏区的前线抽调九个师入闽,讨伐十九路军。
这个机遇,对博古来说,没有第二次,抓住了将使党和红军乃至整个中国的民族革命出现转机。毛泽东看出了历史提供的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立即向临时中央建议:以红军主力突破敌之包围线,“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去,纵横驰骋于杭州、苏州、南京、芜湖、南昌、福州之间,将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威胁敌之根本重地,向广大无堡垒地带寻求作战。用这种方法,就能迫使进攻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地区之敌回援其根本重地,粉碎其向江西根据地的进攻,并援助福建人民政府。”
如果按照毛泽东的建议实施,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大本营也许就不会设在荒凉的陕北,更不会被迫进行艰苦卓绝的长征。
蒋介石最担心的是红军挥师东进,援助十九路军。
令人痛心的是,博古由于推行王明的极“左”路线,使他的政治眼光更加浅薄,竟认为像十九路军这样的中间势力,是最危险的敌人。同时,他还担心和害怕红军转向敌人统治区会丢失根据地,便拒绝采纳毛泽东的这一建议,以至于红军未能主动及时地援助十九路军,并错失了粉碎敌人“围剿”的有利战机。
博古帮了蒋介石的大忙,让蒋介石躲过了一劫。
失去这次机遇,就决定了博古的政治生命的走向,决定了党和红军的走向。
福建政府由于没有得到红军的援助,势单力薄,孤立无援,很快被蒋介石压下去了。
蒋介石从容地解决福建事变之后,便回过头来集中兵力对付红军。
1934年4月,蒋介石调集十一个师直接向中央苏区的北部大门广昌推进,实行“进得一步,即守一步”,“稳稳推进,步步为营”的堡垒战,在中央苏区周围,竟有5000多座钢筋水泥构筑的堡垒。
博古把毛泽东支走以后,便和李德一起去广昌前线。早在1933年12月,李德以便于统一指挥为名,将原方面军前方司令部撤回瑞金,另组临时司令部,博古亲自任政委,李德实际上就是司令。调集了红一、三、九军团的九个师,死守广昌。李德提出“以堡垒对堡垒”和采用“短促突击”的战术,于是红军在广昌也建造堡垒,可红军没有钢筋水泥,只得用木头作架子,垒上泥土,就算是堡垒了。
广昌战役的开始,标志着第五次“围剿”与反“围剿”的决战时刻已经到来。
然而,经过数十天的决战,红军伤亡5500余人,占参战红军的五分之一。而国民党军队只死亡600余人,伤1800余人,不及红军的一半。4月28日,红军被迫撤离广昌这个中央苏区的北大门。
博古、李德亲自指挥的这场战役,以失败而告终。
当广昌失败的消息传来,毛泽东大为震怒。可是,指挥大权握在博古和李德手里,他已奈何不得。他只能等待时机。
广昌之败,虽然博古没有抓住梦的手,但他的梦并没有破灭。
乱云飞渡的岁月(13)
广昌之败,红军上上下下对博古和李德怨声载道。
红军官兵在想念他们真正的领路人——毛泽东。
第二章 长征初期:谁主沉浮
魂断瑞金(1)
历史每向前发展一步,都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而当历史被盲从的人物所操纵的时候,那代价则更加沉重。
中国共产党,自从将其命运之舵交给了王明、博古这两个狂热而固执的年轻人以后,就开始为此而付出代价。
1934年的春夏之交,天总是阴沉着脸,整个瑞金被笼罩得喘不过气来,也许是它不忍心目睹这里所发生的一切。
红军战士的鲜血已经染红了瑞金周围的山山水水,如果说红军战士的鲜血能够换来革命的胜利,那也是值得得,然而换来的却是失败。
远在莫斯科的王明,当然看不见从红军战士身上流淌出来的血;而博古看见了,可他还在坚持着自己错误的主张;李德看见了,兴许他已经意识到这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