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联描绘了一幅旭日初照、莺啼花放、石梁美如金雕的石桥春晨图。
下联描绘了一幅月照春江、薄雾如烟、箫声清幽的石桥春夜图。全联几乎没有用一个动词,却把桥写得形象生动,色彩斑斓,既有视觉之美,又有听觉感受。风格清丽,意境优美。 (曹云岐)
松江拄颊山房
董其昌
付送清溪月
松摇古谷风
拄颊山房,董其昌别业,即今松江醉白池前身。拄颊即手版拄颊,比喻在官有高致。此联写山房优美环境。上联写实景:山房左右有竹林清溪,皎月西移,竹影横斜,似竹恋月,依依送别。下联是“古谷风摇松”的倒装,既吊古思昔,又是实写。读之犹置身松风化涛的雅境之中。作者善用动词,一“送”一“摇”,竹曳松摇,静景动写,格外生动。这静景中所显示的动景,使山房四周的幽篁林木更富生机。 (曹云岐)
南汇钟亭
苏局仙
时重文明,无用五更催梦醒
人知勤勉,借来一击报耕忙
钟亭在南汇县城古钟公园,园内另有小沧浪、湖心亭等景点。
联语咏钟,却不着一个“钟”字。出句的“五更”表珍惜时间,而对句的“一击”,方点出“钟”意。联用因果句式,因“时重文明”,所以无懒惰之人;因“人知勤勉”,所以钟声不必再用来催人勤耕,只需报告耕忙,使大家充满丰收之望。文字富于时代感,朴实无华,且读来轻快流畅。 (张君宝)
大观园潇湘馆
曹雪芹
宝鼎茶闲烟尚绿
幽窗棋罢指犹凉
园据《红楼梦》仿建,在青浦县淀山湖畔。《红楼梦》描写贾政游大观园时,宝玉应命题写此联。今抄悬于仿建之潇湘馆,其周围“数楹修舍,有干百竿翠竹遮映”。上联谓:宝鼎不再煮茶,因翠竹遮映,炉中似乎还冒着绿色的轻烟。宝鼎,煮茶的鼎炉。茶闲,茶罢。下联:棋局虽已结束,由于竹荫生凉,手指好像仍有凉意。幽窗,光线比较幽暗的窗边。联语刻划品茶、下棋等日常活动,十四个字中没出现一个“竹”字,却把翠竹给人的感受形象地勾勒了出来,足见作者体察事物的细腻,也表现了作者的闲情逸致。 (唐音)
大观园沁芳亭
曹雪芹
绕堤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脉香
联出《红楼梦》第十七回:“但见青溪泻玉,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沼,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名曰“沁芳”,今抄悬于仿建之沁芳亭上。三篙,指水的深度。一脉,指水的一条支流。港指桥下涵洞,三港即三孔。兽面衔吐谓石桥的栏杆上有兽面形的石雕,兽口多衔珠或环,姿态不同。联语说,泉水澄碧,似染上了满堤杨柳的翠色,清流芬芳,像分得两岸花儿的香气。联语写水景,却不见水字,而从“绕堤”、“隔岸”、“三篙”、“一脉”等描绘中透露出来.。“借”“分”两字极为传神,这种侧面暗示的手法是诗歌遣词炼句的一种技巧。 (唐音)
江苏省
南京太平天国天王府
洪秀全
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天王府在长江路292号。明初原是汉王陈理的府第,清初设两江总督署,后为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府邸,清军攻陷天京后,复扩建为两江总督衙门。上联意为,带领众多勇士强将,扫荡北京,誓死消灭清王朝;下联意为,夺取帝位之后,誓将国家治理得像尧舜时代那样强盛。虎贲(ben),即勇士。幽燕,常指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此指北京。龙飞九五,《易.乾》有“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语,后因以“九五”指帝位。尧舜之天,指传说中上古圣君尧与舜执政的国泰民安时代。对联内容直白,对仗工整。“直”与“重”两字的选用增加了联语的磅礴气势。据说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战旗上写着“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一联;明代刘六、刘七起义军战旗上,将“大宋”改为“混沌”;清代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后,在龙凤殿楹柱上也悬挂此联,又将“混沌”改为“尧舜”,可见这副对联在历代农民起义中曾起过宣传鼓动作用。 (谢燕华)
南京秦淮河风月亭
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
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秦淮河是长江支流,古称淮水。唐以后,传说秦始皇闻金陵有王气,遂凿方山附近的石坝山,断长垄为渎,入于江,因称淮水为秦淮。河水横贯金陵城,六朝时,歌楼舞榭,骈列两岸,画舫游艇,纷集其间,是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寻欢买醉之地。直到明、清,秦淮繁华景象犹存。上联写山水,是背景。美好的峰峦河流,春风秋月,真是千百年来好地方。下联写游人,是主体。沉迷于乐声、美色、甜梦、情爱,是一辈一辈的痴呆之人!联语中“佳”“痴”两字各用了五次,以“佳”字反复强调秦淮河自然环境的优美,以“痴”字反复刻划秦淮游客的心态,末句是作者观察了千百年来历史情况后的结论。《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一味纵情声色,追求感官刺激,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势必造成心灵的空虚,理智的丧失,所以作者发出“几辈痴人”的感喟。 (蒋竹荪)
南京秦淮河水阁
薛时雨
六朝金粉,十里笙歌,裙屐昔年游,最难忘北国豪情,西园雅集
九曲清波,一帘梦影,楼台依旧好,且消受东山丝竹,南部烟花
秦淮河水阁系河畔杨氏水中阁楼,今已不存。上联写昔日之游。歌女粉白黛绿,十里秦淮,乐声回荡。最难忘的是北方的豪客和南方的雅士。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金粉,妇女化妆用的铅粉,借指妇女仪容妆饰。裙屐,衣和鞋,借指只讲究穿着的富家子弟。北国豪情,古代认为北方民族慄悍豪爽。西园,在苏州阊门外,为文人墨客聚集之所。下联写今日重游,楼台依旧美好,河面绿波粼粼,帘外月色如梦,还是沉醉于美妙的东山音乐、歌妓的浅斟低唱中吧。九曲,指弯曲的秦淮河。一帘梦影,隔帘眺望月下秦淮河犹如梦境。东山丝竹,东晋谢安在南京堆筑了东山,并在山上弹奏丝竹乐器。烟花,泛指歌妓。全联描写游河见闻。金陵旧都是六朝帝王荒淫亡国的见证。作者生活在清朝溃亡前夕,宦途遇挫,重游金陵,竟无一点点历史危机感,反觉“楼台依旧好”,“且消受”“南部烟花”等句,更流露出他消沉、颓废、及时行乐的思想。但写法细膩,全联上下,人随景移,情由人传,情景交融,语言酣畅,把东、西、南、北四字嵌入联中,尤见巧思。 (唐音)
南京扫叶楼(一)
戈铭献
作叶与叶想,作非叶即叶想,庶几乎扫叶
有凉之凉时,有不凉而凉时,是故曰清凉
扫叶楼位于南京市西清凉山上,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和诗人龚贤居住遗址,龚曾画一和尚,手持扫帚,作扫落叶状,故名其楼为扫叶楼。此联大意为:作扫叶图时要为叶设想,不作扫叶图时也要想着“扫叶”,这样才能表现“扫叶”的意蕴;有清凉时的清凉,有不清凉时作清凉想,这样才能进入“清凉”的境界。全联多次重复“叶”和“凉”,意在表现作者的审美经验与艺术眼力。其无穷意趣亦全在这“叶”和“凉”之中。上、下联的最后二字紧扣楼名与山名,亦颇自然有味。 (姚梅乐)
南京扫叶楼(二)
名山名园名楼,半亩清凉堪扫叶
好景好书好画,千秋翰墨永流芳
扫叶楼为清初画家龚贤居处。他是江苏昆山县人,隐居南京清涼山,并筑半亩园,“扫叶楼”为园中建筑。上联写楼的外部景观,嵌用山、园、楼之名,巧妙贴切。下联称颂龚贤书画作品造诣的卓越精湛。三个“名”,对三个“好”,刻画了龚贤故居的高雅和作品的艺术价值。 (陶继明)
南京灵谷寺
炉火红深,懒残煨芋
密阴绿满,怀素书蕉
灵谷寺,在南京市中山门外中山陵之东,古称“灵谷深松”,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懒残,唐代高僧明瓒禅师,因性懒、食残物得名,相传朝廷大臣李泌往见.懒残方拨火煨芋。怀素,唐代僧人、书法家,以善狂草闻名,因贫无纸可书,于居所种芭蕉万余株,以叶作纸。作者娴熟地运用两位高僧典故组成事对联置于名寺之中。恰到好处。以“密阴”代指芭蕉林,巧对“炉火”,上红下绿,色泽鲜明饱满。全联寥寥十六字不仅写出了故事情节,且绘山了浓郁的环境氛围。 (谢燕华)
南京夫子庙明远楼
李渔
矩令若霜严,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嚣尽息
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览无遗
夫子庙员院在秦淮河北岸,明远楼为贡院主楼,是前清秀才考前报到处,在今南京大学内。本联写封建社会中士子考试的景况。
上联写考规极严,考试认真之状。矩,规矩,法度。《论语.为政》有“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句。矩令,指贡院内各种考试场规。
霜严,指严格,冷峻如霜。多士,指众多会考的士子。“俯伏低徊,群嚣尽息”,描写临考时,众士子窃窃私语,进场后在号舍里伏案答卷,手不停,头不抬,凝神屏息,专心写作八股文,嚣嚣众声,一时顿息。下联指考宫胸怀磊落,喜得良才。襟期,抱负或志向。杜甫《醉时歌》:“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秋闱,乡试,在中秋前后举行。月朗,既点明开考时间,又形容考官的胸怀开朗,不徇私舞弊。江山人物,指支撑社稷江山的栋梁之才。一览无遗,指网罗人才无遗。此联既写科举考试之严酷,也抒发了笠翁本人的愿望:通过考试选拔出栋梁之才。一“看”、一“喜”,紧扣了夫子庙明远楼这一主题。 (曹云岐、周世达)
南京鼓楼
闹市藏幽,于无声处闻鼙鼓
高台揽胜,乘有兴时瞰金陵
鼓楼位于南京古城中心,建于明洪武十五年,用以击鼓报时。
楼高三十米,位于海拔四十米的高岗上,如一方城。重楼结构,四面红墙飞檐,颇为壮观。上联写鼓楼所处环境之佳。“闹”和“幽”形成鲜明反衬,仿佛让人听到了振聋发聩的鼙鼓轰鸣。下联则写鼓楼下望之妙。居高俯瞰,金陵风姿可尽收眼底。 (陈永泉)
南京妙相庵
王紫仙
燹前楼阁未成灰,只剩得半折磬,一卷经,五更钟,六月凉风,三冬积雪
雨后园林无限好,最爱是百本蕉,千条柳,万竿竹,数声啼鸟,几寸游鱼
妙相庵,原是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在南京的住宅,曾遭兵火。
上联巧妙地点出妙相庵的历史遭遇:经受兵火劫难后楼阁化为灰烬。劫后,只剩下了半折磬(磬,(音qing)佛寺中乐器,状如云板),一卷经,以及凉风积雪,写出一片凄凉的景象。燹,(音xian)指兵火。下联则写今日妙相庵的清丽、秀美的环境。绿柳荫浓,竹影婆娑,鸟啼树梢,鱼游池中。联语构思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