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新书评(书屋2004~书屋2005)-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我们应该读些什么样的书呢?难的是要有读书的意愿,如果有了读书的意愿,读什么书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简单地说,读总比不读好,也就是古人说的开卷有益。当然认真地说起来,选择什么书来读,也不是毫无讲究。各个专业领域的从业人员,肯定首先要读好本专业的书,所谓“术业有专攻”是也。就社会的一般情形而言,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风气的养成而言,无论哪一行业的人,是否也有一些共同的书需要大家都来读一读呢?有的,这就是那些属于一个民族文化系统的典范之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本民族的文化经典。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也都有自己的文化经典,特别是那些“文明体国家”,堪称经典的文本格外丰富。而凡是文化经典,就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不仅本民族的人应该阅读,其他国家的人也应该阅读。我是说如果有可能这样做的话,比如掌握相关的语言工具,能够直接读原著,或者阅读翻译文本。不过我这里讲的经典阅读,着重点在中国自己的文化经典,而且侧重人文方面。
我们是世界上主要的“文明体国家”之一,文化发祥早、文化典籍多,人文领域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历史上各个朝代、各个历史时期,都不乏典范之作。“汗牛充栋”这句成语,如果用来形容中国文本典籍的丰富,也会显得不堪其比。但是,作为一般阅读而不是从事专业研究,需要读、应该读、可能读的经典,并不如想像的那样多。哲学,无非是先秦时期的诸子,而且主要是孔子、孟子、老子和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公孙龙子等,都可以暂时不读。甚至孟子,也不一定必须读。但汉代的《礼记》里有两篇著作,却不能不读:一是《中庸》,一是《大学》。这两篇著作是谁写的?据说《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就是这样讲的。《大学》的作者据说是孔子的好学生曾参,但也有说两篇都是子思所作。不管究竟是谁作的,反正这两篇著作对儒家学说的基本理念的阐述,提纲挈领、最见精要。特别到宋代,朱熹把《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合为“四子书”,并精心注释,成为传统社会流传最广的儒家经典。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也随之成为儒门宝典。如果嫌朱熹的注释讲的太麻烦(从研究的角度看,他注释得其实非常好,不仅是注释,还有他自己的思想发挥),也可以读白文(不带注释的)《四书》。读白文、不看注释,一遍一遍地读,甚至背下其中一些段落,即使在今天,也不失为阅读中国经典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史学方面,文史从业人员讲究“前四史”,即《史记》、前后《汉书》和《三国志》。一般阅读,读《史记》就可以。《史记》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文学著作,人物写得好,文字也优美。熟读《史记》,容易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人物、制度这一套东西,真可收一以当十的效果。如嫌篇幅大,可选取其中的《传》和《本纪》阅读。文学方面,《诗经》、《楚辞》不可不选择一些来读。《楚辞》可选屈原的《离骚》。另外晋的陶渊明,唐的杜甫、韩愈,宋的苏东坡、黄庭坚、李清照、陆游,元的关汉卿、王实甫,明的汤显祖及《三国》、《水浒》,清的《红楼梦》等等,也都是不能不读之书。另外汉代王充写的《论衡》,是一部很特殊的书,读起来会打开你的思想,而不会被传统所束缚。还有清末民初以来20世纪文史大家的著作,不少也堪称经典,如严复、章太炎、梁启超、蔡元培、王国维、陈寅恪、马一浮等人的书,如果不读,未免太可惜。20世纪学术大师的著作,实际上是通向中国古代经典的桥梁,由他们进入古代经典,也许是终南捷径。
不过按照传统的说法,所谓中国的经典,主要是指“六艺”之学,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六艺”是孔子教授的六门课程,孔子之前已成书,但经过孔子删定的“六艺”,后来称做《六经》。由于《乐经》不传,于是又变而为《五经》,就是《诗经》、《尚书》、《周礼》、《周易》和《春秋》。《五经》是中国学术和中国文化的源头。按照马一浮的说法,“六艺”可以统摄一切学术。《论语》是唯一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虽经弟子们后来整理成书,但所记应为实录。《论语》就是《六经》意涵的化育之书。朱熹选注的《四书》即为《六经》的经典选本。所以人们常说的《五经》、《四书》,就成了中国传统社会识字的人必读的基本经典。
所以五四时期有过“尊孔读经”和反对“尊孔读经”的争论。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哲人,他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学术地位本来是无可怀疑的。但由于自汉代以后孔学成为历代统治者的官方哲学,孔子头上的帽子越堆越高,“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等头衔多得不可胜数,其人格和学说难免被神化、填加乃至扭曲。五四前辈痛恨传统的封建制度,为了国家强盛,对传统文化持强烈批评的态度,原未可厚非。但时至今日,社会制度已经发生根本变化,我们对孔子和儒学就不能再采取五四前辈那种激进的态度了。“尊孔”不必,但适当的“读经”,确为承继民族文化传统所必需。那种从根本上否定儒家经典的做法,是不足取的。《五经》、《四书》也不必全部都读,可以有选择地读,例如《论语》,就可以选其中的一些章节,如《学而》、《为政》、《里仁》、《颜渊》、《子路》、《卫灵公》诸章,尤适合今天阅读。
至于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受传统文化资源熏陶得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朱熹就说过,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变化气质。读古人书、与古贤为伍,是一个人精神境界高尚的表现,可以提示人们不要堕入俗流。有时称赞一个人的文章写得好,会惊叹地说这是古人的文章,这是极高的奖赏。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移风气。
当然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溶解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现在仍有很多人把现代化和“西化”完全等同起来,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无法和现代性相衔接,这是一种过时的看法,不应让这种看法成为我们的文化导向。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造成全民族的阅读风气,首先是造成阅读经久不衰的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原载2003年11月26日《中华读书报》)
第56节 阅读的天空
刘元举
那些年间,我时常会听到父亲对来人炫耀:“我当了一辈子会计没有贪污一分钱。”因了这个自豪的理由,在我成长的年代,家境一贫如洗。这直接导致了小时候的我,面对任何一本喜欢的书只能望洋兴叹。而我的阅读生涯便始于这样的窘境中。
县城有一家书店叫新华书店。那时候所有的书店都叫新华书店。新书摆放在架子上,一个柜台将人与书隔开。买书的人在柜台外边伸手指点着架子上的书,柜台里边的售货员就会将你要的书从架子上边取下来转身递给你。你只能在这里翻一翻,然后决定买还是不买。翻书的时间没有规定,但肯定不能太长,而这里绝不是读书的地方。然而,我却硬是站在这里,以最不适合读书的方式读完了一部书——《欧阳海之歌》。
这部书的封面,充满英雄气概,有如烫金般的拦烈马的雕塑图案,灼亮着我的双眼。书的售价只有一元钱,而我却无论如何买不起。我连学校每周组织一次看电影的钱(五分钱)也交不上。但是,这部书对我的诱惑使我无法放弃。买又买不起,放又放不下,我只能硬着头皮到书店进行这种特殊的阅读。
起初,我的心态完全相似于小偷。书店的大门是早晨七点十分打开,门一开,我便头一个钻进去,然后,在柜台前装模作样地磨蹭一会儿,一指架子上的《欧阳海之歌》让售货员拿给我看一看。所谓看一看就是买之前翻一翻,挑一挑。我一边翻着书,一边得拿眼睛余光斜着售货员。心跳得很快,生怕人家识破我的阴谋,劈手将书夺过去。在这种紧张的状态中,我是很难将书读进去的。我意识到,这是新书,人家肯定不愿意让我这样的小孩子乱翻的,估摸着十几分钟吧,我就乖顺地恋恋不舍地将书递还了。
我很庆幸,那个接过书的阿姨并没有露出不悦的神色,相反,她在接过书的时候,还对我微微一笑。
就凭她的微笑,我的胆子逐渐大起来。第二天,我还是以要买书的方式,管那个站柜台的阿姨索要书看。我还是无法控制心跳的加速,我比头一次更小心地观察着柜台里面的阿姨对我翻书的表情。我生怕惹得人家厌烦,再也不让你来翻书了,所以,我也只能是像头一次一样,翻看一会儿,就将书奉还了。第三天,我还是以同样的方式,拿到了这部书。我感觉那个阿姨在给我递书时,眼睛里充满温暖,好像在说:没关系,你爱看就看好了。
于是,我壮着胆子,比前两次看得投入,也看得时间更长了一点儿。我完全看进去了,或者说我完全被这部书迷住了。我忘记了场合地点。大概快到中午了,等到我突然想起来要还书时,那个售货员就笑了,她其实早已看破了我的把戏。她见到我的窘态,并没有责怪我,而是微笑着将书重新推还给我,让我看下去。她说她家也有两个儿子,她说她的儿子要是能够像我这样喜欢看书就好了。她安慰我,看吧,不要紧的。
于是,我可以放大胆子天天来这里看书了,一看就是一上午,直到将这部书看完。我一直不舍得将这部书看完,越到最后,书页越薄,我越是翻看得慢下来。我一直不舍得往下看了,我怕看完,也怕看到英雄欧阳海壮烈牺牲的场景。作者真了不起,他使用了抒情排比句,抓住了英雄冲上去的那一瞬间,短短的二十三秒,淋漓尽致地抒写着,欧阳海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说了什么,之后,笔锋一转,否定了前边的猜测,而是肯定地写到,他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想到,什么也没有说。他的短短的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