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完了 金克木著-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渐渐有人说到,不过往往用外国话说,什么“集体无(非)意识”、“隐喻”
之类,还没有中国化。
不但文艺如此,哲学思想也一样。中国古人读书作书重实,这已成为常识。
还应当说,不仅是虚中有实,而且是实中有虚。前者不必说,都知道,后者可以
说是以实事表达思想,以语言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语言之外”的意思。这就
是所谓“寓言十九”。不以实表虚而以虚表虚的比较少,如《老子》、《公孙龙
子》之类。这些书里也有实。不过可能是口传,而记下来的就有骨无肉了。流传
广远而悠久的都是有实事或有故事的书。孟子说的拔苗助长是一例。《列子》里
的愚公移山又是一例。
不妨谈谈《列子》。。这是道教的三大“真经”之一,仅次于老子《道德经
》和庄子《南华经》而称为《冲虚至德真经》。可是久矣夫比不上老、庄,而到
现代更受冷落。原因大概是这书被证明为后来的“伪作”,不是《汉书。艺文志
》中著录的原本,更不是《庄子》里说的那位“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列御寇
所作。编订作注的张湛是晋人,所以有人以为可能是注者所作或编纂。《列子》
不属于“先秦诸子”,于是地位大降。其实这部书有自己的特色。其中思想的来
龙去脉比书的流传更为广远。特色之一便是书中的寓言故事多,也就是以实说虚
的多,类似《庄子》而又有不同。由此,不仅有浓厚的文学意味,而且有明显的
民间色彩。因为可能书出于魏、晋,内有佛经故事被“取为我用”,所以书又降
低一格。实际上引用故事主要是继承战国诸子以来传统,而且和印度佛经有一点
大不相同。佛经故事总是以故事来证明一条已说的道理,中国的,例如《列子》,
却常用故事来说明一条未说的道理。道理讲不清楚,就来一段故事。认为《列子
》是思想和故事的杂烩也罢,较秦、汉书为晚出也罢,不应当抹杀这书表达了中
国社会思想的意义。它不仅发挥了秦、汉以来以至魏、晋的社会思想,而且延续
到以后,特别是在民间,并未断绝,不仅是神仙理想。例如为报仇求三种快剑杀
人不死的故事(《汤问》),是生动、幽默而有哲理的奇想,作为新武侠小说也
可入上品。
再说说“道、理”。中国人思想习惯喜欢对偶。“道、理”好像没有对立面,
只有“无道”、“无理”。实际上是有。那就是“势”。“势”是不讲道理的。
贾谊《过秦论》末句说:秦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是“道、
理”(仁、义)和“势”并提之一例,但仅仅讲了“形势”之“势”,未及其全
部意义。“势”表示一种不可抵御的力。《列子》讲“道”,讲“理”,也讲到
“势”,但不以为主题。有一篇《力命》,开头便是“力”与“命”的对话。将
抽象的“力”和“命”人化,这和将“混沌”作为人一样,是古来相对说比较少
有的一种表达法。在这里仍然是以故事、对话表达抽象道理。这对话表明,“力”
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结果。“命”是改不掉也说不清的。换句话说,人事讲不出
道理。这世界不合理。这世界是荒诞的。其中列举了一系列不合理的公认传说作
为事实来证明。《列子》讲的道理是自然无为,矛盾无理,因为“自然”不讲道
理,努力常是白费,结果往往和预料相反。这也就是说,“势”胜过了“理”。
著名的愚公移山故事,在《列子》里只是证明愚胜过智,神也怕人愚笨得挖山不
止。“力”起了作用,用的可是笨法子。结果也不过是神把山搬到别处去堵别人
的大门而已。《庄子》的达观显露出不得已。《列子》的“自然”喷发出悲观气
息。《老子》是给特殊人讲的哲学。《庄子》是给读书人讲的哲学。《列子》是
给平常人讲的哲学。
对当前的新著作都希望有不平常的信息,因为平常的说法我们已经知道了。
对古代的书想要知道的是古人的普通的思想,因为突出的名人的思想我们已经知
道了。《列子》讲的道理高不过老、庄。八篇书就篇名、篇首次序看,从天、黄
帝、周穆王、仲尼(孔子)讲到殷汤、力和命、杨朱。最后一篇题为《说符》,
用故事、对话讲道理。全书讲了不少仿佛莫测高深的话,也讲了很浅显平常的事。
总之,全书教的是“世故”。书中有一片悲观厌世的气氛,胜过庄子,胜过佛教,
因为不以空言自慰,又没有涅槃和报应。托名子贡说“大哉死乎”(《天瑞》)
的恐怕只此一家(《庄子。至乐》与此同而有异)。歌颂愚痴而以“不识,不知,
顺帝之则”(《仲尼》)为理想的也许是以此书为首。“朝三暮四”,“愚弄群
猴”(《黄帝》)。“歧路亡羊”,叹“道”多桀(《说符》)。劝杞人不要忧
天忧地,表面上说天地可靠,骨子里说的是人逃不出天地以外。说天地会坏,不
会坏,都不对(《天瑞》)。许多荒唐故事和荒诞话不过是指向人世的荒诞无理,
讲出没有道理的道理,有“物理”无“人理”的学问。这可算是特别的世故教科
书,是一两千年前中国的卡夫卡。
中国讲道理的古书很多,所讲的道理已有不少书介绍、评论,但讲的方式不
大受到注意。讲的什么,很重要。怎么讲的,同样重要。和别的国比较,中国方
式中有几点更着重。一是对话,二是寓言,三是反讽(指东话西,正言若反)。
《列子》里面三者俱全。这是杂烩,也就是“大路货”。在这方面,它也够得上
一部“真经”,一种“样品”。
顺其自然岂不是听天由命?但“乐天知命”也仍有忧(《仲尼》)。承认自
然的威力又不免咕咕叽叽。无可奈何又有时不服气。违反自然也出不了天地的包
围。我想,假如阿Q 先生能成为哲学家,也著书讲道理,很可能他的大著就是一
部《列子》。
(一九九O 年)
《四书》显“晦”
中国古代文学和外国古代文学,从春秋战国和古希腊罗马起,有一显著不同
点,从八股文可以看出来。依对话定诗文体是中外共同的,不论对话双方是否都
明显出现于作品中。可是中国作品中大多是对话中的“应”,而且多半是“应试”
或“应世”即“应酬”、“应景”,很少自发说自己独有的话如《老子》的,尤
其是“代笔”为他人说话更是如此。《文心雕龙》中论的《章表》、《奏启》、
《议对》、《书记》都是对话的一方说话,着重文辞和作法,必须考虑对方的地
位和关系而且常是代笔。越到后来,套话越多,文不从心,辞不达意,往往半吞
半吐,半真半假,要言藏于废话之中。这和外国的多数作品,不仅是近代的,很
不相同。试读《新约》中的《保罗致罗马人书》就可显见差异。中国的“应对”
之作,尤其是“应试”的,更加诚惶诚恐,因为所“应对”的是掌生杀之权的皇
帝或皇帝的代表,从主考官以至塾师和家长都是。这些人都是像贾政那样代表朝
廷(即皇帝)教育子弟的。皇帝是一个,又是无数。对于能读书作文的人,应科
举中式与否,能不能做官,极关重要的,是社会上以及人生中的一大关键。试看
高鹦的《兰墅砚香词帘存草》终于戊申(一七八八),即终于中举之年。其中不
止一处提到“戊申秋隽”,“秋隽”。如《荷叶杯》一词是“戏书”,“谈秋隽
事”的。词云:
盼断嫦娥佳信,更尽。小玉忽惊人,门外传来一纸新。真么真?真么真!
真是传神之笔。“报单”到门时惊喜之状滋于言表,令人想起“范进中举”。
这词不是应试,也不是代笔,所以说了心里话。中举后过了三年到辛亥(一七九
一),他便写出《红楼梦》的《序》,刊出“程甲本”,在《序》中特别声明这
部小说“尚不谬于名教”。真险。中举时那么高兴,所以宝玉也无端要中举,若
是早中几年,只怕《红楼梦》补不成或者是补成另一个样,宝玉不见得会出家了。
因为他中举之后便不作词,自然更不会作小说了。此后不过七年,到乙卯(一七
九五)他便以一篇阐述孔子论“子贡方人”的八股文得到“钦取第二名”了。又
过三年,戊午(一七九八),他就作八股“程文”给“满洲诸生”示范了。如此
得意,致力于八股,还能去写“红楼”的悲剧吗?
“应对”诗文中八股是终结,开始却远在汉代,甚至可上溯到春秋战国。秦
始皇帝设国家高等学府“博士官”,宣布“以吏为师”,是承先启后杜绝游学游
说的制度化措施。正式的近古八股的制度化则开始于朱熹的《四书》。
《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两部书和两篇文,
出于春秋战国,在西汉时不列于《五经》。《大学》、《中庸》在《礼记》中。
《礼记》有大戴、小戴两传本,属于“三礼”之一。经书到东汉才经马融、郑玄
全部编定,才有注本。到南宋朱熹合编《四书》并且将《大学》改订补充成为新
本。所以本来的两书、两文和朱子合编的《四书》不能算是一回事。合成一部《
四书》,加上朱子采纳各家而发挥自己的《集注》,这应当算是朱氏的著作。他
依照孔子的“述而不作”之说,自己不作书而编书作注,以古圣贤为匾额,让古
人替他说话。形式上是朱熹注解孔、孟、曾(《大学》)、子思(孔子之孙,《
中庸》),实际上是四家合起来说明并证实朱子的学说。这是中国古典著书传统
的一种习惯,让别人替我说话或者是我替别人说话。后者即八股的“代圣人立言”。
从元代起,朱熹之学成为朝廷规定的官学,《四书》由汉、唐、宋之隐晦不章而
成为第一显学。这同时也可说是“晦学”,即朱熹、朱元晦、朱晦庵之学。这部
元明清三朝读书识字人第一熟悉的书还有没有隐晦未曾揭发?
从对话观点看《四书》的文体,显然都是对帝王论政的讲话,即“议对”。
从《礼记》摘出来的两篇文,《中庸》里有“哀公问政”一节,点明是鲁国之君
问孔子政治纲领,孔子答复。其他也多半是直接或间接向统治国家的人对答,不
过没有点明问的人,或者没有问的人而说话的对方仍是君相或准备去做官的人。
《大学》没有提“问政”的人,但是全篇是讲从修身齐家一直到治国平天下的大
道理。被治而不能治人的老百姓听了有什么用?两篇文比两部书写定的时期可能
晚些。《大学》引了秦穆公,当在秦已得势之后。《中庸》里说,“今天下,车
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朱注说,“言天下一统也。”这像是秦始皇统一天下
以后的话了。《大学》说的“平天下”不会在这以前很久。《孟子》是战国时期
“应帝王”的说客策士之书。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滕文公、鲁平公是第一
篇中主要和孟子谈话的人物,都称死后溢号,不是当时所记。以下六篇中还出现
诸侯和孟子的对话。还有些是孟子和门徒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