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13位女性 作者:吉恩·n.兰德勒姆-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生的父亲定势·着这些妇女深信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除了三人,许多妇女成年前在许多不同城市居住,有十位10岁以前住过不同城市,五位是生活在不同国度,大多数在入学前迁居过,这些定势着她们学会如何有效应付崭新而未知的环境。
父亲是对这些创造性幻想家影响至深的人物,他是她们第一位男性榜样,并是她们最爱、最崇拜的人物。大多数发现自己孤独和不快,转向书籍、电影、杂志和幻想来对付现实。大多数在10岁前就已决定最终的职业选择,除了简·芳达,她们都在高中前脑中就有明确的职业生涯喜好。大多数很幸运地有宠幸的父母,让她们在早年就冒风险和尝试失败。
这些妇女的榜样和良师是现实生活成功的杰出人物或超越生活的小说、历史人物,年轻时她们幻想着小说英雄,这些真实的或想象的早年良师和榜样引导她们步入成功的成就,证实了格言:“创造力是传染性的。”NLP理论指出,在你指定的领域找到伟大领袖和超级明星,模仿他们的行为,这能快捷而确定地提高现有的技巧水平,近期的科学发现可能具有普遍含义,卡尔·荣格将这称为群体潜意识,或普遍创造知识。这些创造性幻想家是值得任何地方年轻妇女模仿的理想人物。
改变世界的13位女性第三章 教育、智力和知识
第三章 教育、智力和知识
现代教育方法没有完全扼杀圣洁的好奇心,简直可以说是个奇迹了。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知道是无知的表现,不知才是智慧的开端。
——J。克利西那莫蒂
知识对于创造过程是关键的,而正规教育并非如此。上述爱因斯坦和克利西那莫蒂(世界著名的研究教育和真理的哲学家)的引语指明:正规教育并非我们曾认为的是通往成功和权力的圣殿,这绝对不是成功的革新、创造活动和创业精神的关键。尽管必须强调完全彻底的知识和理解是任何成功努力的关键,但正规的教育却不是。教育机制有分化生活整体的功能,因而将任何人、任何事物装入符合其体制的封箱里,结果是崇尚平庸,否决异样。而正是不一致是所有创造努力之所在。
一个典型事例是历史上最多产的发明家托马斯·A.爱迪生的教育背景,他只有3个月的学校生活,却在即使是他那个时代也需要有技术专家的领域革新发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经历更离奇,想想他曾因不适合教育机构的繁文缛节而被多次回绝教师职位,不得不到瑞士邮局当职员,只有当他递出举世闻名的相对论文章之后,才谋到了大学教师的职位。爱因斯坦从未接受过院士头衔,因为他不附和学院王国的正规研究:他直觉到许多伟大的思想,但总是留待他的同行去证实。
著名批评家和历史学家杰奎斯·巴松在《创造的悖论》中说,“成为太好的学生会限制创造性”,换言之,在生活中过于追求繁文缛节大大限制了广义洞察世界的余地。剧作家伯纳德·萧认为天才是:“事实的主人”,指明复杂问题简洁化的重要性。最完美的结果往往是最简明的,启发式试错结果远比费尽心机的实现快捷而实用。爱迪生在他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中有同样的意思。本田汽车发明者本田给予试错创造性活动以更高评价,“我的成功代表着百分之一的工作——是得自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失败”。经济学家乔治·基尔德更加满怀嘲讽地说道:“近年来在美国企业界中,再也没有比凭借名牌大学文凭取得重大革新更为稀有的了”,他继续批评我们的教育制度,说道:“商业院校着力于培养现存价值的玩世不恭的操作人,而不是新价值的创业性人才”。
女性,教育和知识
凯瑟琳大帝是在几乎没有正规教育的情况下登上顶峰的,但却拥有知识和智力性的好奇心。在她与傻子彼得三世结婚后,她花了18年时间埋入书堆,去探寻纯粹的知识,她成为18世纪许多知识分子的庇护者,其中包括伏尔泰、狄德罗、格林和波多米格,凯瑟琳的致力于哲学和思想,使17世纪的俄罗斯女皇保持不该有的对知识的好奇心,她负责资助第一本百科全书出版,并在自己的沙龙里款待哲学家和知识分子。凯瑟琳尊重知识尊重哲学和世界历史,这些帮助她奋斗,成为历史上伟大的女领袖之一。特蕾莎嬷嬷深受爱迪生传统的启发式好奇心的影响,到大街上群众之中获得知识,组建基督姐妹团,她然后用街头知识帮助贫穷、濒临死亡的人,并以此方式改变了历史,她的努力使她荣获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特蕾莎嬷嬷也几乎没有正规教育,而是凭借真理和智慧的普遍性知识。
玛格丽特·米德是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美国女人类学家,她是野外观察的先驱,这与她所受的正规教育几乎无关,而是启发式观察技巧推动她考察文化。具有讽刺性的是她直到高中才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她那有学问的父母不想让她成为学校教育体制的牺牲品,他们教会她整体观,培养她现实地处置生活问题,她在小孩时便学会“观察”自然,最终运用“观察”来显示文化影响着个性,她以此锐利的眼光改变了人类学世界。米德受过伯纳德学院和纽约大学极好的正规教育,但只身前往丛林世界探寻真正的事实,她前往荒芜的萨摩亚群岛和新几内亚调查各种文化的特性,并找出其原因。
本书中所有十三位幻想家都对各自所在领域绝对通晓,但即使是具备良好正规教育的人,也绝不让自己的教育束缚自己探寻真理的能力。真正的受教育的本质不是她们的身份,而是她们在纷扰的生活中追求知识和真理的能力。再没有比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卜克利西那莫蒂表述得更好的话了,他说:“你为什么要成为书本的学生,而不是生活的学生呢?通过你身处环境的压力和残酷来发现正确与错误,然后你才会真正找到什么是对的。”艾恩·兰达告诉传记作者芭芭拉·布兰登:“我并不是从学校里学到价值观的”,格洛丽亚·斯坦内姆也同意,认为她在史密斯学院度过的光阴,对她以后专业生活的准备毫无用处。
表6 正规教有
高中或更少
玛丽亚·卡拉斯 纽约市八年级,在希腊上声乐课
丽莎·克莱伯恩 新奥尔良十年级,在欧洲学艺术和绘画
艾斯蒂·劳达 纽约11年级
玛丽·凯·阿什 德克萨斯豪斯顿高中全优生,进过大学
哥达·梅 米尔沃基师范学院一年
麦当娜 密歇根全优生,密歇根大学舞蹈奖学金1年,次年退学赴纽约开创事业。
简·芳达 维莎(女子大学)两年,退学往巴黎学艺术。纽约市李·斯特劳斯博格演员剧社两年。
莉莲·弗农 纽约高中,纽约大学心理学三年
大学毕业
艾恩·兰达 历史学学士,俄国圣彼得堡大学,1924年
格洛丽亚·斯坦内姆 政治科学学士,史密斯(女子学院),1956年,优等生。一年的瑞士交流学生
琳达·沃切纳 工商管理学士,水牛州立大学,1966年,20岁
奥普拉·温弗雷 戏剧表演学士,田纳西州立大学,1976年(1988年授予学位)
研究生
玛格丽特·撒切尔 化学学士,索麦维尔(女子学院),1947年。化学硕士,牛津大学,1950年;法学学位,牛津大学,1953年。
正规教育
这些女杰所受的正规教育各不相同。四人未完成高中学业,四人上过大学,四人大学毕业(见表6),只有玛格丽特·撒切尔读到研究生,1950年获牛津大学化学硕士学位,1953年获牛津大学法律学位,化学和法律都没让她给世界留下印象。看来这些妇女所拥有的商业/创业业绩极少依存于正规教育。玛丽·凯·阿什,艾斯蒂·劳达和丽莎·克莱伯恩在商业上留下了杰出的成功标志,但没有一人念完高中。据1992年《幸福》杂志估计,劳达净财产已达50.2亿美元,阿什和克莱伯恩都拥有几百万美元,然而没有一人是靠进大学获得的。如果这些妇女没有着手控制自己的公司,情形肯定会不同,如果她们获得了更多正规教育极有可能成为另一个雇员或经理。泰德·特纳曾讥讽道:“我在拥有CNN之前,甚至连一次露面的机会也没有”。另两位商业巨头,琳达·沃切纳和莉莲·弗农比劳达、阿什和克莱伯恩多受点教育,沃切纳获得布洁罗州立学院的商业学位,莉莲·弗农进了纽约大学心理学系,但退学结婚了。
对于想从事人文和政治生涯的人而言,正规教育显得更重要些,这些领域需要一种身份以慰藉选民或已有的统治等级,在这方面与进入公司等级制度类似,必备的正规教育是人场券。创造、革新和创业的入场费是勤奋工作,敢冒风险倾向,以及不受约束的达到成就的观念,这些品质在大多数公司组织人员的特征中很难发现。在政界,一个学位,最好毕业于声誉卓著的大学,是入场券,选择政治生涯的妇女(梅,撒切尔和斯坦内姆)感到学位的重要性,尽管梅从不愿意费神去得到。玛格丽特·撒切尔进入牛津最好的女子学院学化学,然后以化学研究者工作3年后获法律学位。格洛丽亚·斯坦内姆是史密斯学院政治专业的优等生,但她坚持认为这对她的职业生涯毫无帮助,相反在某些方面起反作用。哥达·梅期望成为教师,但一年后便离开了米尔沃基师范学院。
四位女幻想家,玛丽亚·卡拉斯,简·芳达,麦当娜和奥普拉·温弗雷,在娱乐界大获成功。玛丽亚·卡拉斯是这群人中受教育最少的,只读了八年级,她初中后放弃了纽约市的学业,到希腊雅典从事声乐训练和歌剧生涯。芳达和麦当娜一年级时便离开各自的大学从事娱乐业,她们获得教育的一部分都在巴黎的“街头”获得。奥普拉·温弗雷进田纳西州立大学,但直到1987年才学完所需的课程,她拒绝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职位,直到教授对她说:“看,从CBS获得职业是人们想进大学的原因”,她才接受,奥普拉是本书受过最多正规教育的娱乐圈人士,主要是由于他父亲坚持认为没有大学学位,她将是个失败者。她在获得学位之前已拥有自己的娱乐公司,每年收入达250万美元。
很显然,如果有此动机,这些女性中任一位都已拿到了大学学位,而她们没拿。看来正因为避免了正规教育,使她们更出色。
男/女教育
我对十三位男天才的研究显示出与书中这些妇女相同的情形。本田汽车创立人本田和Nautilus体育器材发明者阿瑟·琼斯只上了八年级,但都对世界技术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微软公司的比尔·盖兹和苹果计算机公司的斯蒂夫·乔伯斯,尽管在世界计算机高科技领域表现不俗,却只上过一年大学。根据《福布斯》和《幸福》杂志,盖兹以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