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女总理夫人"-默克尔-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默克尔不能完全指靠世界杯来振兴德国经济。她也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刺激经济发展,其中包括通过一项250亿欧元的公共投资计划,以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
“我们一起变得更加坚强”(2)
也许是默克尔领导的大联合政府出手不凡,也许是“人走时运马走膘”,默克尔赶上了好时候,多项经济数据表明,德国经济正在复苏。默克尔上台才两个月,统计显示,德国的工业信心指数已升至5年来最高水平。德国批发和外贸联合会预计,2006年德国出口增长率有望达到8%。此外,德国零售业在经历了3年衰退后也开始好转。德国的劳工市场也出现了好转迹象。2005年12月份,德国失业率经季节调整后,从11月份的11﹒4%下降至11﹒2%。德国联邦劳工局认为,冬季德国失业人数不会突破500万大关。
德国一些经济研究机构预测2006年德国经济增长率为1﹒7%,高于2005年的1﹒1%。德国政府原先预计的2006年经济增长率是1﹒2%,现在调高到1﹒5%至1﹒8%之间,表现出谨慎的乐观。
在国内经济稍显暖意的同时,默克尔又开始了她新一轮的外交旋风。这次是几个重量级大国。首先是美国。
1月12日,默克尔飞抵华盛顿。当晚,默克尔在白宫走过红地毯。在接下来的不到24小时里,默克尔先是同布什总统进行了45分钟的单独会谈,接着又进行大范围会谈,此后布什又设午宴款待默克尔。布什夫人劳拉也出席了午宴。布什同默克尔的会谈时间加在一起长达3小时,显示了对默克尔的重视和热情。默克尔自称:“我感到来到了朋友们间。”
双方就众多的国际问题交换了看法。布什称这次会谈“非常积极”,并在新闻发布会上对默克尔大加赞扬,称默克尔十分“聪明、能干”。默克尔也认为,她与布什的会谈坦诚、友好而充满信任。她的访问极为成功,德美关系可以翻开一个新的篇章。其实,在默克尔访美之前,德美关系就出现了升温的势头。默克尔去年11月就任总理不到一周就派外长施泰因迈尔访问了美国,随后美国国务卿赖斯在2005年12月访问了欧洲,首站就是德国。
尽管默克尔通过外交活动寻求与美国改善关系,但她并未给人“一头扎进山姆大叔怀里”的印象。她不止一次谈到德美双方在“判断和感受”国际恐怖主义的直接危险方面存在分歧。在美军关塔那摩监狱问题上,默克尔在访美之前曾出语惊人:“像关塔那摩这样的机构不能、也不允许长期如此存在下去,必须找到对待俘虏的其他手段和途径。”此次访美,她直率建议美国关闭关塔那摩监狱,但布什并不接受默克尔的建议。布什在记者招待会上称关塔那摩是“保护美国人民的必要的一部分”,而且只要反恐战争还在继续进行,关塔那摩基地就有必要存在。
在伊拉克问题上,默克尔表示德国仍坚决拒绝向伊拉克派兵,并承认这将成为德美关系中的“一个敏感问题”。布什也承认,伊拉克是两国关系中的“一个困难问题”,两国对此存在分歧,他对此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
毫无疑问,修复同美国的关系已经成为默克尔对外政策的重点之一。为此,默克尔表示德国不但将加强在伊拉克邻国进行的对伊拉克军队的培训工作,而且还将加强同美国在阿富汗、巴尔干和中东和平等问题上的合作。此外,默克尔在伊朗核问题上同布什达成了共识。
但是,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德国大多数民众都强烈反对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等多方面的因素,德国新政府也不大可能与布什政府走得太近,而是要与美国保持一段距离。默克尔访美期间在伊拉克和关塔那摩问题上的表态也显示了她“平衡外交”的风格。
继访美之后,默克尔又于16日晚抵达莫斯科,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
有趣的是,这次会谈的主角,一个是出生在德国东部、能讲流利俄语的“铁娘子”,一个是曾在德国作过多年克格勃工作、能讲流利德语的“铁腕总统”,二人会谈时据说都没有用翻译。从表面上看,二人相谈甚欢。普京对默克尔说:“我们在双边关系领域没有任何退步,因为自去年9月份我们在德国柏林会见时,就确立了进一步发展俄德关系的立场。”默克尔也表示,她对德俄经贸合作前景“充满兴奋之情”。但分析人士也指出,默克尔此番只在俄罗斯逗留6个小时的举动传递出德俄关系比施罗德时期降温的信号。俄罗斯《生意人报》将这种变化形象概括为“从爱进化到友谊”。该报指出:“急于同美国重建紧密关系的默克尔已清楚表明,发展德俄关系不会如其前任般摆在政策首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两国关系会突然变冷,作为依赖俄天然气的国家,德国不会放弃与莫斯科的战略伙伴关系。”德国约三分之二的天然气是从俄罗斯储量丰富的北极地区提供的。施罗德离职后在俄德管道协会中任职,更加强了双方的联系。
对于德俄关系,默克尔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专访时说:“我认为我们与俄罗斯并不持有太多共同价值观,但我们对俄罗斯能向负责任的方向发展保持浓厚兴趣。”这也显示出默克尔对俄罗斯的某种批评态度。
从默克尔访美、访俄来看,默克尔在处事风格上更多地表现出政治实用主义的色彩,在基本立场不变的前提下,不走极端路线,扮演有分寸的中间人角色,就如同她在华盛顿时所表示的,她的外交风格“是(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学派”。
2006年,默克尔还有一场外交重头戏——访问中国。
2005年12月1日,默克尔的发言人说,默克尔在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电话交谈中,接受了胡锦涛的邀请,将于2006年对中国进行访问,但他没有透露访问时间。发言人说,默克尔和胡锦涛都希望促进双边经济、贸易和文化联系。
这将是默克尔与胡锦涛第二次见面。
2005年11月初,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英国、德国、西班牙三个欧洲国家进行了为期8天的访问。分析家指出,胡锦涛此次是带着建设性的态度访问德国的。他既是接受施罗德总理的邀请,也是希望与未来总理默克尔可以相互熟悉并了解。德国2005年9月的提前大选暴露了诸多政治、经济问题,而对于未来执掌大半政权的默克尔来说,中国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国家。
11月11日上午,胡锦涛在柏林下榻的饭店会见了德国候任总理默克尔。默克尔在会谈中表示,同中国发展长期稳定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新的德国政府将坚持科尔总理以来德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而胡锦涛则给默克尔一份丰厚的“见面礼”,这就是与德国签订约合人民币96亿元的高速列车采购合约。高速列车有60列,运行时速可达到300公里,将于2008年首先运行于北京…天津线路,随后将运行于其他高速列车线路。默克尔自然是欣然接受。
“我们一起变得更加坚强”(3)
还在默克尔未上台时,人们就对默克尔未来的对华政策有种种猜测,有分析家认为,默克尔的亲美立场,将延伸而影响德国对华政策,她可能会以“人权”、“民主”等敏感话题来要求与中国对话,但另一方面,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是对华技术转让最多的欧洲国家、是向中国提供政府贷款与无偿捐款最多的欧洲国家,2004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超过1500亿美元,德国独占500亿美元,默克尔也会认识到与中国这样重要的政治大国和商业大国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性。在她就任总理、接受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电话祝贺时,就曾强调,德国新政府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希望沿着近年来德中关系顺利发展的轨道,不断扩大和深化同中国在各领域的合作。现在看来,默克尔正在积极履行她的对华政策。对不熟悉的中国,默克尔正在努力去熟悉。她也在学着在国际事务中打“中国牌”——
在伊朗核谈判僵局难解的背景下,默克尔想到了朝核六方会谈中的“中国智慧”,她提出一个新建议,呼吁中国和俄罗斯加入到欧盟与伊朗的核谈判中,形成维也纳版的“伊核六方会谈”。且不论默克尔的这一建议是否会得到中国的回应,从中可以看出,德国女总理对中国的看重了。
2006年以及接下来的任期年,对于默克尔来说,充满着期待,也充满着挑战。德国《经济周刊》主编巴龙说:“我不怀疑默克尔的聪明头脑和振兴德国经济的强烈意愿,但她是否有足够的权力和有效可行的办法去实现自己的施政理念,她所领导的大联合政府是否有足够的凝聚力,这仍然是很多德国人心头的一个大问号。”
而对于想成为欧洲新领袖的默克尔来说,分析家指出,归根结底取决于她在国内的表现:只有先在国内站稳脚跟,她才可能在国际舞台上呼风唤雨;只有保证德国的稳定发展,德国在欧盟的领导地位才不会受到挑战。
尽管还有不少人对默克尔这位女总理能否领导德国重振大国雄风心怀疑虑,但默克尔自己则充满信心。在2005年年底时,她向德国全体国民发表了一封公开信,题目充满了鼓动力:《我们一起变得更加坚强》。在信中,默克尔这样回答了人们的疑虑,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在过去几个月里,我一直被问及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在这个国家执政掌权。我总是这样回答:因为我相信这个国家和它的人民!因为德国充满了机遇……大联合政府确信能战胜各种挑战!”
德国《明镜》周刊称,“在一个悲观主义者组成的国家里,默克尔是一个罕见的乐天派。”
德国正在认识默克尔,欧洲正在认识默克尔,世界正在认识默克尔——对于默克尔来说,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附录:默克尔语录(1)
放学回家如果有一堆作业要做,我会把桌子上的东西都抛到地上,然后再集中精力思考做事的先后次序。
——默克尔谈自己从小养成的习惯
在体育课上,我是那种能在三米跳板上站一整节课,一直到第45分钟才开始跳的人。
——默克尔回忆自己中学上体育课的情形
说到运动,我完全是一个白痴。我父母不得不从纯技术的角度,给我解释如何走下坡。正常人可以自动完成的事情我却不得不再三思考和练习。
——默克尔承认体育是自己最大的弱项
每杯酒收取20至30芬尼小费。这样每星期我可以攒下20至30马克,足够付房租了。
——默克尔谈当年在大学当“酒吧招待”的趣事
我对理论物理很感兴趣,很想弄明白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想知道制造出原子弹的罗伯特奥本海默及其同事们都想些什么……
——默克尔谈自己为什么会选择物理专业
我们之所以结婚,是因为当时大家都结婚了。这在今天听起来很蠢,但当时我确实没有以谨慎的态度去对待婚姻。我对婚姻的真正意义并没有了解……
——谈自己的第一次婚姻
进行些轻微的挑衅我觉得很有趣,可以释放心中的不满,避免患上胃溃疡……
——谈自己少女时代的“叛逆”行为
我不是个英雄,我也必须适应我生存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