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石头记 密码 >

第28章

石头记 密码-第28章

小说: 石头记 密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所有主要历史人物一样,作者也安排了几名演员扮演多尔衮,像“赵国基死了”中的赵国基,而最重要的演员是贾政与贾琏叔侄俩。贾政演多尔衮,王夫人演孝庄。贾琏演多尔衮,王熙凤演孝庄。按阶段与故事分配演员,连男女性别都可以不顾,只顾主题与历史情节,这是《石头记》难懂的原因之一。    
    《石头记》里的故事情节,大多根据正史与野史相互补充,有时一个故事情节隐射两个历史事实。例如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秦可卿隐射皇太极,王熙凤隐射孝庄,这是一个皇后为皇帝发丧的历史事实。另一个历史事实是,秦可卿隐射顺治的董鄂氏皇贵妃,“死封龙禁尉”,隐射她死后被顺治追封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其中的王熙凤隐射孝庄。这是一个孝庄皇太后为儿媳妇董鄂氏“端敬”皇后发丧的历史事实。当时的顺治贾珍“死去活来,不顾一切”,当时的另一个顺治贾宝玉“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都不能理丧了,只好将丧事由母亲孝庄皇太后“协理”。秦可卿称呼王熙凤为婶娘,其实是隐射董鄂氏皇贵妃称呼孝庄皇太后为额娘。而“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与“画梁春尽落香尘”,指亡国不辱身的崇祯皇帝在景山风景区上吊,春花与尘土落了一身。    
    下面分析冷子兴介绍的贾府的四个女儿与一个媳妇。    
    贾元春——“元妃”隐射孝庄皇太后,进北京后下嫁多尔衮。“元妃”是直接借用了多尔衮大福晋的称呼,很大胆。    
    贾迎春——隐射皇太极的十四格格和硕公主,非孝庄所生,为笼络平西王吴三桂,下嫁给他的大公子吴应熊(中山狼孙绍祖)——留在北京当人质。    
    贾探春——隐射多尔衮与孝庄生的女儿,后远嫁蒙古,当了王妃。所以探春判词的画面为“两人放风筝”,“千里东风一梦遥”。    
    贾惜春——与史湘云、妙玉一起,共同隐射定南王孔有德(贾敬)的女儿孔四贞。史湘云隐射与贾宝玉顺治有染的孔四贞(死葬北京公主坟)。惜春隐射丈夫孙延龄死后回到宫里,至死未嫁的孔四贞。她后来在中南海的皇宫家庙里出家,带发修行,就是妙玉了。也就是说史湘云、惜春与妙玉各表演孔四贞的一段身世。    
    王熙凤——隐射皇太极与顺治两代皇帝的三个皇后。(1)首先是隐射下嫁贾琏多尔衮的孝庄皇太后。(2)隐射康熙皇帝的生母康妃佟佳氏,她生的巧哥儿,与李纨生的贾兰共同隐射康熙皇帝,因为生过天花(巧姐儿出痘),被刘老老汤若望取名(提议当皇帝)巧儿,说他将来会“逢凶化吉”,“全在一个巧字上”。(3)隐射被顺治废弃的第一任皇后——“亲上作亲,娶的就是政老爹夫人王氏之内侄女,今已娶了二年。”此处的“王夫人”就是孝庄,“政老爹”是多尔衮,孝庄的“内侄女”就是顺治先娶的博尔济吉特氏,她是孝庄娘家的亲侄女,成婚后两年,被顺治废黜为“静妃”。“今已娶了二年”就是指不久就要被废黜了,成了“泼皮破落户”与“凤辣子”。第五回王熙凤的判词,说明她是一个最后被休弃的女人:画面上后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其判曰: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凡”字内加“鸟”字是“凤凰”(皇后)的“凤”字。“一从”——给皇太极当妃子很温柔顺从。“二令”——下嫁小叔子多尔衮,成为他的二婚头的“令正”(嫡妻)。“三人木”——第三个扮演的角色,是顺治皇帝“休”的妻子(博尔济吉特氏静妃),还有不准进东陵围墙内的孝庄太皇太后(被不孝子孙抛弃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第五章 崇德年间第1节 “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

    贾雨村与冷子兴在“扬州”城外小酒馆畅谈天下古今,完全模仿了曹孟德与刘备的“青梅煮酒论英雄”。    
    贾雨村所谓“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隐射长城东西清朝与明朝对立。    
    正史中皇太极于天聪九年(1635年)获元玺,天聪十年(1636年)改金为清。皇太极得知崇祯朝廷内外交困,遂令贝勒阿巴泰等率师攻明,毁长城,入蓟州,转至山东,攻破88座坚城,掠男女37万,牲畜金银珠宝各五十多万。居守山东的鲁王,仰药自尽。此外殉难的官民,不可胜计。    
    《石头记》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原文:    
    原来,雨村因那年士隐赠银之后,他于十六日便起身入都,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龙颜大怒,即批革职。该部文书一到,本府官员无不喜悦。那雨村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交代过公事,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排妥协,却是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    
    注解:    
    “会了进士”——隐射皇太极从大汗晋为皇帝了,时在天聪十年。    
    “今已升了本府知府”——隐射皇太极升了清朝崇德皇帝了,天聪十年改为崇德元年。    
    “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龙颜大怒,即批革职”——“不上一年”指天聪十年的当年即改元为崇德元年。“龙颜大怒,即批革职”——指革去天聪大汗,改为崇德名号了。“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隐射名为“清朝之国”,实为“虎狼之师”的强秦也。秦业、秦钟、秦可卿、秦鼎、秦显的名字,皆与皇太极的“虎狼之师”有关。皇太极的“皇”,进入《石头记》则为17世纪秦始皇也。    
    “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隐射皇太极与多尔衮五次派兵入关,到中原地区大肆掠夺,了解风俗民情,勘察地理形胜,然后将金银财物运回盛京的历史事实。    
    皇太极自行废除汉人极端仇视与畏惧的后金朝,停用后金传国金玺,然后改国号曰清朝,以玉质元玺为大清国玺,由汗位而即皇帝位,进而占领山海关内外。


第五章 崇德年间第2节 一僧,一道,一顽石

    《石头记》既然隐射元顺帝后裔与清朝开国女皇孝庄文皇后,而蒙满都是少数民族,属于所谓胡族、夷族、蛮族的范畴,为何要在开篇伊始就与汉族女神女娲氏联系在一起?而且说蒙满玉玺(石头)是汉族女神所炼的呢?这是作者的无奈,也是《石头记》伟大之所在。    
    我们说作者无奈,是指蒙满玉玺(石头)确实是中华民族的传国玉玺。它可以追溯至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和氏璧”,中国第一帝秦始皇使用的玉玺,汉高祖刘邦使用的“汉玉”,孙坚与袁术获得过的汉玺,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清使用的神器。忽必烈统一中国,这块国宝从南宋皇帝手里,传到元朝皇帝的大都(北京)皇宫里。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但始终没有得到过这个国宝。因为元顺帝北逃将它丢失在察哈尔蒙古的大青山(“大荒山青埂峰”)下了。崇祯八年、天聪九年八月多尔衮从察哈尔蒙古获得汉玉,对当时的中国人包括作者的震动极大。明朝崇祯末年李自成起义,席卷西北半壁,民谣云:“朱家麦,李家磨,做成一个大馍馍,送给对巷赵大哥。”这首民谣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的人心向背——朱明王朝气数已尽,李闯王不成气候,中原这个大馍馍,迟早要交给长城对面的“赵大哥”。为什么叫皇太极为赵大哥?为什么叫多尔衮为“赵国基”?因为皇太极沈阳改元,多尔衮入主北京,手里攥着赵宋汉族王朝的正统的传国玉玺,并非伪造的“短命玉玺”也。    
    我们说《石头记》伟大,是指记载了中国历史的一个部分,即明亡清兴部分,绝不是外国历史的一部分。作者认为清朝传国玉玺不是假的,是女娲氏炼石补天的真材料。而清朝的皇帝是假的满族人(贾宝玉),真的汉族人。“太虚幻境”不是假的,它是中华民族的“大观园”,将来会光复为“真如福地”。《石头记》作者对后代索隐派的“伪朝”论早就提前否定了。    
    《石头记》第一回原文:    
    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    
    注解:    
    此乃《石头记》对孝庄化身大荒顽石从蒙古将要去盛京改元的写法。从表面看,似乎是挖苦蒙古族与满族“粗蠢”,但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文化相对落后,是历史与地理环境造成的不争的现实。落后而力求上进,比先进而贪婪腐败,不知要好多少倍。“质虽粗蠢,性却稍通”,不甘落后,后来居上,是中国历史的基本规律。如果没有这股民族势力,长城之南的农耕民族,沿袭窝里乱与窝里斗的恶习,多次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五千年的往事告诉我们,每当汉族人腐烂到混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有一股来自北方的风,摧枯拉朽,风卷残云,横扫千军如卷席,将中原的垃圾一扫而光,将日益萎缩的祖国版图恢复扩大,建立一个新的欣欣向荣的中华大帝国。    
    《石头记》第一回原文:    
    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说着,便袖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注解:    
    此乃《石头记》对元玺从察哈尔蒙古到后金盛京的写法。八九年后(从崇德元年到顺治元年为八年余),“石头”从盛京来到北京。《石头记》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里,“门子忙上前请安,笑问:‘老爷一向加官进禄,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雨村道:‘我看你十分眼熟,但一时总想不起来。’门子笑道:‘老爷怎么把出身之地竟忘了!老爷不记得当年葫芦庙里的事么?’雨村大惊,方想起往事。原来这门子本是葫芦庙里一个小沙弥,因被火之后无处安身,想这件生意倒还轻省,耐不得寺院凄凉,遂趁年纪轻,蓄了发,充当门子。雨村那里想得是他。便忙携手笑道:‘原来还是故人。’”    
    此处的“贾雨村”隐射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五月二日入主北京的摄政王多尔衮。“葫芦庙”指盛京的后金故宫。“门子”指从龙入关的满洲八旗部队。“出身之地”指关外后金本土。“葫芦案”指多尔衮的清朝八旗部队帮助吴三桂(薛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