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光绪皇帝 - 二月河 >

第24章

光绪皇帝 - 二月河-第24章

小说: 光绪皇帝 - 二月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奴才明白,要是抓住证据更好,没有证据就让宫人放出口风来,说东太后和奕欣如何如何?”
  “嗯,算你还不是一块腐朽的木头!”慈禧点点头,过了会儿又说道:“东边的娘们儿也不是个蠢蛋,对我们这边也是处处留心,事事打探,否则怎么许多我们自认为十分秘密的事儿,她都了如指掌。你要对这宫里的一些人多个心眼,要是哪个狗崽子出卖了我们,就扒了他的皮!”
  “老佛爷放心,这事就交给奴才做吧!”李莲英一拍胸脯保证说,“对于皇上,奴才应该如何呢?”
  慈禧眼一翻,不满他说道:“皇上尚幼,不可过于造次,应尊重、关心、爱护为上,但要求严一点是应该的。”
  “奴才怎敢小瞧圣上,奴才的意思是皇上和东边的关系如何处置?”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限制他与东边的相处。不仅如此,还要处处留心他对东边的态度,应尽量在皇上面前讲东边的坏话,在东边那里讲皇上的不是,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才对。”
  慈禧还要说下去,那边有太监来报,说醇亲王奕譞求见,问太后见是不见?慈禧一听奕譞来了,脑子一合计,我正有事要找他呢,来的正是时候,便对传门太监说:
  “请醇王爷入宫叙话!”
  “喳!”
  不多久,奕譞进来了,叩拜完毕,慈禧温和地问道:
  “醇王爷,这大热的天匆匆赶来想必有事?”
  “回太后,臣在家无事,随便翻看一些外国书册,看那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如此强大,到处耀武扬威,强占他国领土,全靠的是他们有一支浩大威武的舰队。我大清国人口众多,土地辽阔,又如此富有,要是有一支舰队该多好,这也就不再受那洋人的欺辱了,可以把他们拒之海外,不至于常常把他们的船舰开到我大清的领土上威胁我们签订这条约、那条约。”
  “哦,醇王爷提到建立水师的事多年前就有人建议过,难道王爷不记得了?”
  “这——一”奕譞脸一红,不知如何回答。
  奕譞怎能不记得呢?那是在热河政变后,同治帝即登大宝之时,出任大清朝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佬李泰国回英国度假,以曾国藩等朝廷中的实权派人物请他帮助为清政府购买兵船,并请他代雇一些水手和官兵帮助操练。哪知道这李泰国自作主张,花了一百多万两银子买了七只小军舰,还招募了六百多余外国官兵,并聘请英国皇家海军上校阿思本为舰队司令。当李泰国所带的这支舰队来到大清朝时,曾国藩、曾国奎、李鸿章等人转而反对,慈禧太后更是坚决反对,勒令阿思本把舰队开回英国卖掉。但这卖舰之款还不够遣散的费用,清朝只好又拿出三四十万两银子作补贴。这次初建水师的尝试就彻底失败了。
  奕譞听慈禧太后提及这件往事,正不知如何是好,只见慈禧笑了笑说:
  “当然,那是多年前的事了,今天醇王爷提出重建水师的事可不同往年了,那时国力尚弱。今非昔比,这回又是醇王爷提出的,我当然大力支持。但这事也不是本宫一人当家,还要交给众朝臣议定才行。不过,醇王爷可以把这事的有关事项整理一下报上来,让本官过目一下,心中有个底,再作下一步打算。一旦大臣们议定此事可以进行,将来这水师的事务就由醇王爷负责了。”
  奕譞一听慈禧虽然话说得如此含蓄,但等于一口答应了他的请求。口头上让朝中大臣协商,奕譞何尝不明白这朝中的事只要她慈禧答应,就等于定了,于是急忙叩头称谢:
  “臣谢太后接纳在下建议!”
  “哈哈,醇王爷太客气了,都是自家人还谢什么,况且你的建议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难得醇王爷在休闲时还能想着朝中大事,处处为朝廷着想。”
  接着,慈禧又叹口气说道:“当初醇王爷提出辞官之时,本宫也是极力挽留,新皇初登大宝,正是用人之际,醇王爷却害怕有人说闲话提出辞却,本宫当时实是不忍。但由于慈安太后答许了,又让朝中大臣议定,也赞同了,本宫想挽留也无力了,只好忍痛默许。今天皇上即位也多年了,那些嚼舌头的人也早就没话了,我早想找醇王爷商量商量,想让你官复原职,但不知醇王爷是否还有这份心境?”
  慈禧知道慈安太后和恭亲王奕欣越走越近如果她不拉住奕侄,可能势力将走向单薄。为此,她有心卖个人情把奕譞拉上自己的战车,以此形成西宫的势力,对抗慈安。
  醇亲王奕譞一听慈禧这话,这是他做梦也想做的事,只是不敢说出口罢了。想不到慈禧自己先提出了,自然内心十分高兴,但嘴上仍装出十分谦虚的样子说:
  “感谢太后对微臣的信任,只是微臣怕无能再担当起太后委托的重任。”
  “醇王爷太谦虚了,醇王爷的能力本宫还能不清楚吗?小小的职务根本不值得王爷去做呢?这事就这么定了,至于担任何要职,等筹建水师的事商定完毕再说吧。”
  “谢太后!”
  “醇王爷,还有一事,本宫还要请教你呢?”
  “何事?太后尽管吩咐!”奕譞一楞,不知慈禧所问的是什么。
  “也没什么,就是有关皇上教育的事。”
  “难道翁同和不合格?”
  “翁同和的学识没什么,只是皇上还小,有一些不应教给他的东西,让皇上学了反而接受不了,会给皇上造成精神压力,皇上一时不辨是非,难免说出一些话不合其身份,让人感到有失大统之义。长此以往,有损君威。”
  奕譞听了点点头,“太后见教的是,明天我见到翁同和与他详谈这事,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皇上年幼,对朝政参与太早是否会影响学业?”
  奕譞也略有所悟他说:“皇上年幼,还是以读书为重,对朝中诸事尽量少让他知道,待将来能明晰事理后再知晓也不迟,不知太后有何认为?”
  “醇王爷说得在理,我也是这样认为。”
  “有太后在宫中时常教导督促,皇上进步十分迅速。如果翁同和有什么指导欠佳之处,太后及早批评为好,这是为大清的百年大计着想呀!”
  “唉,这宫中人员杂多,虽有本宫细致教导,也难免人多心杂,特别是个别太监、宫女欺着皇上年幼,在皇上面前说些不三不四之话,诱使皇上学坏真是大有人在,真让本宫气恼。”
  “这些宫女、太监也太大胆了,太后对皇上还是严一点好。古语道: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这话不该微臣所说,但为了太后,也为了皇上,更为了咱大清朝几百年祖宗自下的基业着想,臣也就这么放肆他说了。”
  “为了不让宫女、太监把皇上带坏了,我和慈安太后商量,尽量让皇上与这些奴才们少接触一些,却不料慈安太后极力反对,为此,本宫和她大吵一番。唉,本宫的良苦用心有谁理解?”
  慈禧说着,用手拭一下从眼角挤出的两滴泪水。奕譞见状,忙劝慰说:
  “太后为了大清朝操碎了心,个别人不能理解,那是她自己不问朝事,嫉妒太后的才能。太后处处以国事为重,对于个别人的诽谤之言可以不理,朝中诸大臣内心是雪亮的,哪个不拍手称颂太后的功绩呢?”
  “醇王爷过奖了,能为我大清朝多做点事是本宫日夜所思所想,有人能够理解就好了,称颂是不敢想的。醇王爷今后也应如此,不必太在意别人怎么说,我行我素,问心无愧就是了,走自己的路,让那些好嚼舌头的人说去吧!”
  “臣感谢太后的提醒,一定铭记在心。”
  慈禧又和奕譞讲了一会儿话,奕譞才高高兴兴地告辞回府。
  光绪从储秀宫里出来,准备回宫休息,此时他想起了慈安太后临走时对他那慈母般的注视,特别是平时慈安太后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无论何时,慈安太后总是用一颗母亲般的心疼爱他、关心他,这让他感动,让他时时刻刻想和她在一起。慈安太后不象慈禧太后对他那么严,但在光绪的心目中,慈安太后对他的教育也是极为严格的,她是把严溶解在慈爱之中,用爱来体现严。对于光绪,尽管他是皇上,但很小的时候他就离开母亲入官,幼小的心灵里在得到极尊的同时,也有失去母爱的痛苦。而作为皇上,尽管年龄小,但他是普天之主,人们对他总是敬而远之,他缺少友谊缺少爱,也因此更需要关怀与爱。正是这样,慈安太后及时给了他一点点心灵的安慰,所以光绪从感情上更倾向于慈安。刚才,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的争吵,他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但他感觉到那是为了自己,当慈安太后拉着他走时,他是心甘情愿的,但迫于慈禧太后他皇阿爸的压力,他留下了,可这是不情愿的。现在,逃出皇阿爸的目光后,他就急急忙忙向钟粹宫走去。
  钟粹宫。
  慈安太后正在独自伤神,忽听宫女来报,说皇上来了,她急忙让他进来。光绪快步跑到慈安太后跟前,正准备跪下请安,慈安一把把他拉起来,搂在怀中。光绪也乖乖地倒在慈安胸前。慈安把脸贴在光绪额头上,不知说什么好,只觉内心一阵酸涩,泪水顺着光绪的面额滴下。光绪懂事地为慈安抹去眼角的泪水,柔柔他说:
  “圣母皇太后别伤心,都是子臣不好,惹你和皇阿爸吵架了。你打子臣吧?”
  “皇上千万别这么说,母后别无所求,只想让你早日长大独立执掌政权,母后退隐后宫安享天年,对于那权势地位母后早已腻烦了。”
  “母后,子臣知道你心地善良,对子臣如同亲生,待子臣长太后一定给母后建造一座寝宫,好让母后安享天年。”
  “母后不求享乐,只盼皇上早日成材,振兴我大清朝的国力,也好告慰先祖在天之灵。”
  “母后教导的是,子臣记住了,子臣一定不辜负母后的圣望!”
  慈安搂着光绪正在说着话,那边宫女来报,说李莲英来找皇上,慈禧太后让皇上速回储秀宫,有事让他回去。
  光绪一听,心中咯噔一下,他知道皇阿爸曾多次告诫自己,除了向东圣太后请安之外,一般不准随便到钟粹宫。刚才两宫刚刚争吵过后,他没有通报就偷偷跑进东圣皇太后处,本想皇阿爸不会知道,却又被她知道,少不得又要被训斥一顿。
  既然说有事来找皇上,慈安太后心知这是慈禧有意让皇上少与她接触也不好相阻,只好让李莲英把他领走。
  光绪来到储秀宫。慈禧太后劈头就是一顿数落。光绪也不回嘴,跪在地上低头听她训斥,他只等受训完毕好回宫读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