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中阿含经十二选 >

第6章

中阿含经十二选-第6章

小说: 中阿含经十二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0  7       已生善法为住不忘不退,转增广布,修习满具故,发欲求方便,精勤举心
30  8       灭,是谓正方便。」
30  9           「观内身如身,观至觉(受)、心、法如法,是谓正念。」
30  10          「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游,是谓正定。」
30  11          除此而外,《杂阿含经》∧圣道分相应∨也有一些相关的说明。其中
30  12      ,《杂·七八五》更分「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以及「圣、出
30  13      世间、无漏、无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两种不同层次,对每一圣道支作
30  14      说明,正好可以拿来与上面二经比对参考。
31  1           从以上所例举经文对「八正道」内容的说明中,可以发现第十二项的
31  2       「四念处」,是属于「正念」的内容(将在∧第九选∨中讨论)。第十三
31  3       项的「四正断」,是属于「正方便」的内容。第十五项的「四禅」,第十
31  4       四项的「四如意足」,第十七项的「四想」,第十八项的「四无量」,第
31  5       十九项的「四无色」,都可以看作是属于「正定」的内容。「八正道」中
31  6       「正见」的范围含盖较广,但若从趣向解脱的层次来看,那么第十一项「
31  7       因缘」与第十六项「四圣谛」,当为「正见」的精髓(将在∧第四选∨与
31  8       ∧第三选∨中讨论),而第二二项的「五熟解脱想」,第二三项的「五解
31  9       脱处」以及第二六项的「五出要界」,也都属于是「正见」的内涵。
31  10          《圣道经》(一八九)同时也表达了「正见」为「八正道」之首,各
31  11      正道都由正见推动的观点,这与《杂·七四八》以「日出前相(旭日东升
31  12      ),谓明相初光」来作为比喻,形容「正见」是「究竟苦边前相」,而说
31  13      :「彼正见者,能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31  14      的观点是一致的。
32  1           「四正断」,有时也译为「四正勤」,其内容不仅止于除恶而已,并
32  2       且还要求能积极地开发善法。所以,能够做到这样的修行人,也称得上是
32  3       「精进」而无愧了。「四如意足」,有时也译为「四神足」。本来「如意
32  4       足」或「神足」,指的是由禅定而引发的神通,但这里应该就是指「禅定
32  5       」。所以在《瑜伽师地论》中,就直接译作「四三摩地」了。不过,「四
32  6       如意足」并不在强调神通或者禅定的殊胜,重点反而是在「依于无欲、依
32  7       离、依灭,愿至非品。」至于这四种如意足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考《瑜伽
32  8       师地论》卷二九(或印顺法师编《杂阿含经论会编》中册二八三页)。
32  9           「四想」是四种修习禅定的观想方法,如《有胜天经》(七九)中,
32  10      阿那律陀告诉仙余财主说:「大心解脱者,若沙门、梵志在无事处,或至
32  11      树下空安静处,依一树,若不依一树者,当依二、三树,若不依二、三树
32  12      者,当依一林,若不依一林者,当依二、三林,若不依二、三林者,当依
32  13      一村,若不依一村者,当依二、三村,若不依二、三村者,当依一国,若
32  14      不依一国者,当依二、三国,若不依二、三国者,当依此大地乃至大海,
33  1       意解大心解脱遍满成就游,彼齐限是心解脱不过是,是谓大心解脱。」「
33  2       大心解脱」,似乎就是以「大想」为禅修观想方法所成就的解脱,经中并
33  3       且说,这又与无量心解脱「异文异义」(不同)。「小想」与「无所有想
33  4       」,在《中阿含经》中,并没有更多的经文可以参照,但想必是相对于「
33  5       大想」的禅修观想方法来说的吧!连同「无量想」,三者的不同之处,大
33  6       概是在禅修观想的范围大小或有无的差异吧。
33  7           「四无色」,指的是「四无色定」。这是比「四禅定」更细腻、更深
33  8       层的禅定,离开了物质(无色)的纯精神境界,可以参考∧第一选∨中有
33  9       关「心净」的论述。
33  10          第二十项「四圣种」,指的是四种可以成就圣者的种子,它们是:对
33  11      ①衣、②食、③住处(也包括卧具)等维持日常生活的必须用具与资源,
33  12      随顺于所能得到的而感到满足,以合乎「八正道」中「正命」的精神;离
33  13      欲贪的态度来使用;以及④时时刻刻不离趣向解脱的修行。(可以参考《
33  14      望月》一八五O下)
34  1           第二十一项说明「沙门四果」,做为佛弟子修学的阶段目标。如《水
34  2       喻经》(四)中说:
34  3           「三结(身见、戒取、疑)已尽,得须陀洹,不堕恶法,定趣正觉,
34  4       极受七有(最多七次生死),天上、人间七往来已,便得苦际(解脱)。
34  5       」这是对「须陀洹」果的描述,因为是初入圣者之流,也称为「初果」、
34  6       「预流果」。
34  7           「三结已尽,淫(贪)、怒(镇)、疑薄,得一往来天上、人间。一
34  8       往来已,便得苦际。」这是对「斯陀含果」的描述,因为只须要再一次地
34  9       往来于天上与人间的修行,就能成就解脱,所以也称为「一来果」。
34  10          「五下分结(贪欲、镇恚、身见、戒取、疑)尽已,生于彼间,便般
34  11      涅盘,得不退法,不还此世。」这是对「阿那含果」的描述,因为是在来
34  12      生就必定会成就解脱,不会再来人间的,所以也称为「不还果」。
34  13          「欲漏心解脱,有漏、无明漏心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这是对
34  14      「阿罗汉果」的描述。《杂·七九七》中说:「何等为阿罗汉果?谓贪、
35  1       镇、疑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杂·四九O》中说:「贪欲永尽,镇恚
35  2       永尽,愚疑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盘。」所以,能称为「阿罗汉
35  3       」的,就是已经解脱(涅盘)的圣者了。这样的解脱圣者,《杂·七五O
35  4       》中描述说:「贪、恚、疑解脱已,是圣弟子得正知见:我生已尽,梵行
35  5       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后有」,指的是这个「五蕴」
35  6       不再和合(即俗称的「死亡」)时,还需要拥有下一个「五蕴」(即俗称
35  7       的「下一辈子」)的贪爱。而成就「阿罗汉果」的解脱圣者,明白自己再
35  8       也不会有这种「后有」的需求了。
35  9           沙门四果,是佛法修学上成就的重要标竿。而以成就这四种果位的圣
35  10      者为榜样的修学(即念「众」),则是在家佛弟子「四增上心」(在这里
35  11      是指「四不坏净信」)的修学内容之一。如《优婆塞经》(一二八)说:
35  12      「白衣圣弟子念如来」,「白衣圣弟子念法」,「白衣圣弟子念众:如来
35  13      圣众善趣正趣,向法、次法,顺行如法,彼众实有阿罗诃(阿罗汉)、趣
35  14      阿罗诃,有阿那含、趣阿那含,有斯陀含、趣斯陀含,有须陀洹、趣须陀
36  1       洹,是谓四双八辈」,「白衣圣弟子自念尸赖(戒)」。其中,「趣须陀
36  2       洹」的「趣」,是「趣向」的意思,所以也称为「须陀洹向」、「初果向
36  3       」或「预流向」,这是指虽然还没有能到达「初果」,但已经十分接近「
36  4       初果」,是在进入圣者之流的预备位置了。
36  5           第二十二项,说五种成熟(成就)解脱的观想方法:无常、苦、无我
36  6       、不净、不可乐想。《诸法本经》(一一三)说:「若比丘得习出家学道
36  7       心者,得习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不净想、恶食想、一切世间不
36  8       可乐想、死想。」《七日经》(八)中,佛陀举世间的毁灭,来说明「一
36  9       切行无常,不久住法、速变易法、不可倚法。」然后归结道:「如是诸行
36  10      (一切)不当乐著,当患厌之,当求舍离,当求解脱。」文后又说:「我
36  11      今为汝说大海水当竭消尽,谁有能信?唯见谛(真理)者耳。我今为汝说
36  12      一切大地当烧尽,谁有能信?唯见谛者耳。」都表示了相同的内容,这是
36  13      早期经典中,经常论及的修行方法。无常的现象虽然在我们的世界里一再
36  14      地呈现著(背后的原因是:这是个缘起的世间),然而除了澈见真理的圣
37  1       者外,有谁能体悟呢?一般人在内心的占有欲与执著的驱使下,哪里会甘
37  2       心地接受呢?不过无常的事实总是事实,不甘心的结果,只是徒增自己的
37  3       烦恼与痛苦罢了。所以《说无常经》(一二O)中说:「色无常,觉、想
37  4       、行、识无常,无常则苦,苦则非神。」「神」是「我」的另一种翻译,
37  5       「非神」是指没有一个不会变化的「我」,也没有一个这样的「我」可以
37  6       阻挡或者改变得了无常的。从这样的观点来看:无常的世间,哪有什么是
37  7       值得欣乐与迷恋的呢?《法乐比丘尼经》(二一O)中说:「乐觉者,生
37  8       乐住乐,变易苦。无常者,即是灾患,欲使也。」所以会说当修「一切世
37  9       间不可乐想」了。而「不净想」,也就是「不净观」,是以观察或想像身
37  10      体的污秽,来消除对身体的爱恋的,也是「身念处」的修行内容之一,可
37  11      以参考∧第九选∨。                                                   幻
37  12          第二十三项「五解脱处」,其实是指五个可以获知法义的地方。为什     者
37  13      么也说是「解脱处」呢?因为「知法解义」是往下「欢悦」、「欢喜」、     二
37  14      「止身」、::,到最后「得解脱」的开端缘故吧!                       水
38  1           第二十六项更说明了从善于观察「欲(贪)」、「恚(动怒)」、「     」
38  2       害(伤害)」、「色(物质)」、「己身(自我感)」,进而能不受这五     」
38  3       种因素的驱使,而趣向解脱(出要)。其中,「欲」、「恚」、「害」,     乐
38  4       显然都与贪爱有关,我们将在∧第六选∨中,再作探讨。而「色」,如《
38  5       净不动道经》(七五)经说:「欲者无常,虚伪,妄言。是妄言法,则是
38  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