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愣严经白话(上)-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这声音是传到耳朵这边,而这就像我正在城里化缘乞食,这只陀林里就没有
我,那么,这个声音一定只会传到阿难的耳朵这里,目腱连、迦叶不会同时听到这
个声音,但是为什么这里的一千二百五十个沙门一听到钟声都来吃饭呢?如果你的
耳朵是向声音那听过去,这就像我已经返回了只陀林,城里并没有我。你听到鼓
声,你的耳朵已经往击鼓的地方去了,那么,当钟声和鼓声一齐响起时,你就不能
同时听到它们,更不用说能够同时听到象、马、牛、羊等的声音。如果没有声音和
听闻的一来一往,也就没有了听闻。所以应当知道,听闻和声音都没有安住的处
所,这就是说,听和声这两处只是虚妄,既不是因缘和合而生,也不俱备自在自为
的本性。
*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栴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
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栴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
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气。称汝闻香。当于鼻入。
鼻中出香。说闻非义。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爇此枯木。若
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
里内。云何已闻。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
缘。非自然性。*
* *
阿难,你嗅闻到这个炉中烧的檀香,如果再烧上一炉,它的香味就会弥漫在室罗筏
城方圆四十里内,人们都能够同时闻到香味,这是什么意思?香味是从檀木里生出
来的,还是从你的鼻子里生出来的,或者是从空无里生出来的?阿难,如果香味从
你鼻子里生出来,那么依鼻而出,香味就应当在鼻子里,然而鼻子不是檀木,它怎
么会有檀香味呢?如果说是你闻到了香味,香味就应当从外面进入鼻子,然而是你
的鼻子里有香味,说你是闻到香味就不对了。如果说香味从空无里生出,那么,空
无是恒常不变的,香味也应当是常在的,为什么又要用鼎炉来燃烧檀木以使它产生
香味呢?如果香味从檀木里生出,那么,香味是因为燃木成烟,鼻子才闻到的,而
那朦胧的烟气在空中缭绕但并没有多远,这室罗筏城方圆四十里内怎么都能闻到
呢?所以,应当知道,香味、鼻子、嗅闻,它们都没有安住的处所。这就是说,嗅
闻和香味这两处只是虚妄,既不是因缘和合而生,也不俱备自在自为的本性。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
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
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
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
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碱
味。既碱汝舌。亦碱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碱。了不知淡。若不识
淡。亦不觉碱。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
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 *
阿难,你每天两次拿著饭钵来吃饭,不时能吃到酥酪、醍醐这些美味食物。这是什
么意思?这些美味是从空无中生出,还是从舌头上生出,亦或是从食物中生出?阿
难,如果这些美味从你的舌头上生出,而你的口里只有一个舌头,这个舌头这时只
有酥酪的味道,如果这时再吃到黑石蜜,酥酪味应当不会变得没有,如果味道会
变,那么,没有许多个舌头,怎么能够尝到许多种味道呢?这一个舌头所知觉到的
味道,如果是从食物那里生出来的,那么,食物并不能够知觉,它怎么能够知道自
己是什么味道?如果食物自己知道味道,这就如同这味道是别人在吃,你怎么能够
知觉到他的味道?如果这味道是从空无里产生,让你去尝尝,虚空之中有什么味
道?如果虚空之中有碱味,那就既能碱了你的舌头,也能碱了你的脸面,如此一
来,你们这些人就与海里的鱼一样,常住在碱水里,根本就不知道淡味,如果不知
道淡味,也就不能知觉到碱味,终于一无所知,还说什么知味呢?所以应当知道,
味道、舌头和舐尝,都没有安住的处所。这就是说,舐尝和味道这两处只是虚妄,
既不是因缘和合而生,也不具有自在自为的本性。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
头。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
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
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是故
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 *
阿难,你常常在早晨时摩抚你的头,这是什么意思?抚摩所知觉到的触受,是在你
的手上呢,还是在你的头上?如果触受是在你的手上,那么头就无所知觉,怎能够
知觉得到呢?如果触受是在头上,手就没有用处,这又怎么能叫做触摸呢?如果触
受既在头上又在手上,那么,你阿难就应当有两个身体了。如果头和手只是一个触
摸,那么,你的头和手就应当只是一个物体。如果头和手是一体,就不会有所触
摸。如果头和手各是一体,那么,触摸到底在哪里?在触摸这里,那就不在所触摸
的东西那里,在所触摸的东西这里,就不会在触摸那里,你不可能与虚空产生触
受。所以,应当知道,触摸和身体都没有处所。这就是说,身体和触摸两处只是虚
妄,既不是因缘和合而生,也不俱备自在自为本性。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
心。别有方所。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若离于心。别
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
汝心。更二于汝。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
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是故当
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 *
阿难,你常常在思维之中,与善、恶、无记结缘,然后生成种种意念法尘。这些法
尘是从心想里生出,还是可以离开心想另有处所的?阿难,如果它是从心想中生
出,那么,意念不是尘物,不是心想可以结缘的,怎么能够独立出来,而有地方安
住呢?如果它可以离开心想另有处所,那么,意识法尘的自性是可以自知的还是不
可以自知的?如果意识是可以自知的,这就是心。但是这个心是离开你另外安住的
呢?或是一种缘物,如同另外一个心一样?这时既有一个你,又有一个你的心。如
此而言,为什么要说你的心能够离开你而另有处所呢?如果意识不可以自知,那
么,意识这个尘相,既不像色、声、香、味、分合、冷暖等物相,也不像虚空的相
状,它到底在哪里呢?不论是在色尘,还是在虚空,都没有任何显示,这人间处
处,哪里还有一个空无之外的处所让它安住?这个心没有了能够结缘的事物,那个
可以安住的处所就无法安立了。所以应当知道,意识法尘和心都无处安立,这就是
说,意和法两处只是虚妄,既不是因缘和合而生,也不俱备自在自为本性。
*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 *
另外,阿难,为什么说十八界本来是如来自性妙明真如?
*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
生。以色为界。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
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
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从变则变。界
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
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
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 *
阿难,正如你所明了的,眼根和色境结为因缘,产生眼识。眼识是从眼根生出的,
是以眼见为界别呢,还是从色境里生出的,以色境为界别?阿难,如果眼识从眼根
里生出,那么,既然没有色空等景象,就没有可以分别了知的事物,纵然你有眼的
识力,又有什么用处?你所见的又不具备青、黄、红、白等等颜色,没有什么可以
标示的,又从哪里产出界别区分呢?如果眼识从色境里生出,那么,当空无色境
时,眼识就应当消逝不在。那又怎么能够识知虚空性呢?当色境有变化,你识知到
色境的变化迁移,你的眼识并不迁变,那么界别从何而立呢?如果眼识随著色相的
变迁而变化,那么界别也在迁变之中,自然也就没有了界别区分。眼识不变就是恒
常。眼识既然从色境里生出,就不可能识知到虚空。如果眼识从眼根里生,又从色
尘里生,那当它和根、尘相合时,就会发生分离,一半与根合,一半与色尘合,当
它和根、尘相离时,一半与根合,一半与尘合,于是,造成眼识的杂乱,怎么能够
识别区分而成为界别呢?所以,眼根和色境结缘,生出眼识的界别区分,这三处只
是虚妄,这就是说,眼根、色境,以及眼识界,既不是因缘和合而生,也不是自在
自为。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
生。以声为界。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知
尚无成。识何形貌。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
识界。则耳识界。复从谁立。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
在。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闻识。不闻非界。闻则同声。识已被闻。
谁知闻识。若无知者。终如草木。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
何成。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
缘。非自然性。*
* *
阿难,又如你已经明了了的,耳根和声音结缘,生出了耳识。这个耳识是从耳根生
出,以耳朵所听闻的为界别呢,还是从声音生出,以声音为其界别?阿难,如果耳
识是从耳根生出,那么,动静两种声音尘相没有现示时,耳根就不能启动觉知,也
就不会有所觉知的东西,觉知已经不成立,还让耳识去识知什么?如果认为耳朵听
闻的只是没有动静的东西,那么,也就无所谓听闻了。至于耳朵,只是杂色触尘,
没有知觉,耳识的界别区分绝不会产生于无知觉的耳朵上,那么,耳识的界别,依
什么安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