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中国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后编(1919-1949)(上册)-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矿井通风、排水效能显著提高。
旧式手工煤窑难于形成规模生产能力,不能满足近代工业发展需要,主要是受制于提升、通风、排水能力,不能深采。近代煤矿的发展,离不开提升、通风、排水机械的应用和能力的提高。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通风机、排水机逐渐由蒸汽动力改为电力,通风机的风量高达每分钟10000 多立方米。抚顺煤矿是近代煤矿中拥有大型风机最多的矿,通风能力为全国之冠。如抚顺老虎台矿装有风量为每分钟13000 立方米的扇风机1 台;龙凤矿安装风量分别为每分钟15000 和3000 立方米的通风机各1 台,1500 立方米的通风机2 台。矿井排水能力的提高也很迅速。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近代煤矿诞生之初,从国外引进的第1 台蒸汽动力水泵,排水能力为扬程200 米,排水量每分钟3。5 吨(781 加仑),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电动水泵逐渐取代了蒸汽泵,排水效能几乎提高1 倍。
4。煤炭加工技术的提高。
旧式煤窑全用手工选煤,近代煤矿诞生之初,开平煤矿虽有选煤机,也仅是带式手选机。到了二十世纪初,萍乡煤矿投产时(1907 年),从德国购进3 台洗煤机(振动筛),先后投产,洗煤机总功率为645 马力,日洗煤能力4000 吨。继萍乡煤矿之后,1914—1917 年间,开滦林西矿先后安装2 台跳汰洗煤机,总功率650 马力。1927 年林西矿又安装1 台泡沫浮选机,用以洗选末煤,效果良好。1915 年,本溪湖煤矿安装1 台振动式洗煤机,每小时洗煤能力85 吨。此外,井陉煤矿也安装了2 台洗煤机,日洗煤能力百余吨。近代炼焦多采取传统的方法,中兴公司、开滦、六河沟、井陉、本溪湖、鲁大公司等煤矿都设有圆形炼焦炉。唯萍乡煤矿采用西法蜂房炉与土法长方炉两种方法炼焦。长方炉炼焦是萍乡人俞燮堃(又名俞彤甫)所创造。长方炉比圆形炉炼焦时间缩短、出焦率增加,炼出的焦炭质量比用洋法炼的质量还高,曾名扬中外,冠绝一时。但传统炼焦法(包括圆形炉和长方炉)最大的缺点是不能搜集副产品。抚顺煤矿在1915 年左右建造了可搜集副产品的炼焦炉,对煤加以综合利用,炼焦时搜集的氨气用于制造硫酸氨化肥,搜集的焦油用于制取化工原料,搜集的煤气用于锅炉发电。
近代用机械加工煤砖始于二十世纪初。1901 年,山东坊子煤矿从德国购进1 台煤砖机,每小时可出煤砖15 吨。1909 年,萍乡煤矿建造了煤砖制造厂,用机器压制煤砖,年产量5 万吨。
5。煤田地质勘探工作的普遍展开。
中国煤炭储量到底有多少,到二十世纪初仍是一个谜,外国学者虽有不少推测,但彼此相差甚远,直到1913 年北平地质调查所建立之后,随着地质普查工作的逐步展开,中国煤炭储量才算有比较确切的数字。1921 年,丁文江、翁文灏首先在第一次《中国矿业纪要》一书上公布了中国大部分省(约23 个省)的煤炭储量,深度在1000 米以内为234 亿吨。1926 年地质调查所谢家荣根据地质调查工作的新进展,在第二次《中国矿业纪要》上公布全国煤炭储量为2176 亿吨。到1935 年,除西藏、新疆、青海未作普查外,25 个省已查明煤炭储量2436 亿吨。到1949 年为止,中国地质工作者查明的煤炭储量为4500 亿吨(随着普查工作的深入和勘探手段的改进,后来查明中国煤炭储量远远超出这一数字)。
上述几方面的变化发展,说明中国近代煤炭工业体系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已初步形成。从地质勘探到煤炭生产与加工利用,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形成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但技术基础薄弱,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不高。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煤矿生产效率平均每工只有0。3 吨;煤矿掘进速度,立井平均月进10 米左右,岩石平巷平均月进15—25 米左右;煤矿生产辅助环节(提升、通风、排水)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煤矿主要生产环节(回采、掘进工作面)仍然是手工操作。回采工作面几乎全部使用人力,仅在中兴公司枣庄煤矿使用了割煤机。掘进工作面几乎全部使用人力,风钻、电钻打眼还不普遍。
(二)日本对近代煤矿的垄断与掠夺1937 年芦沟桥事变之后,日本逐步占领了华北、华中广大地区,华北、华中地区的煤矿和东北煤矿一样,完全落入日本手中,由日本独资经营或假名中日合资经营,直到1945 年8 月14 日日本投降为止。从1937 年(东北从1931 年)至1945 年,日本侵略者采用掠夺式开采方法,从中国掠夺了大量煤炭。由于日本的大肆掠夺,中国煤炭产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1942年全国煤产量达到6568 万吨,为近代最高峰。
在日本垄断和掠夺东北、华北、华中沦陷区煤矿的同时,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把煤炭开采转向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1937—1945 年,在国民党政府管辖的西南等区域中,先后新建或扩建了一批煤矿,其中日产量50 吨以上的煤矿有59 个,规模最大的四川天府煤矿年产30 多万吨,其他煤矿年产量一般在2 万吨以内。这些小型煤矿,设备简单,管理落后,仍保留着旧式煤窑的色彩。1943 年,西南、西北等地区煤炭总产量达到600 万吨,1938—1945年,国民党政府管辖区累计产煤4562 万吨。
(三)战后的煤炭生产1945 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收复区煤矿(东北、华北、华中)多数由国民党政府接收,少数为解放区人民政府接收。由于日本掠夺性开采所造成的采掘失衡、机械失修以及日军撤退时的蓄意破坏,造成煤矿生产急剧下降,煤炭技术设备遭受很大损失。日本投降后不久,国民政府再次挑起内战,不少矿区再度成为战场,许多煤矿几度易手,破坏严重。在国民政府管辖区,煤炭工业陷于极度衰落。
1946 年,全国煤炭产量下降至1800 余万吨,比抗日战争前1936 年的产量减少52%,比历史上最高年产量减少72%。
与国民党政府统治区的情况相反,解放区民主政府接管的煤矿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日本投降后,人民政府首批接管了峰峰、潞安、房山、六河沟、鹤岗、鸡西、蛟河、通化、赛马、阳泉等煤矿。1947—1948 年,人民政府又相继接管了东北区的抚顺、阜新、西安、本溪湖、烟台、营城子等煤矿及华北区的绝大部分煤矿。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绝大多数煤矿均由人民政府接收。
近代煤矿由人民政府接收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截至1949 年10 月,东北煤矿恢复矿井174 个,占全部矿井数的82%;华北煤矿恢复矿井212 个,占全部矿井数的50%;华东煤矿恢复矿井44 个,占全部矿井数的80。2%。1949 年,全国原煤产量为3243 万吨。
(四)近代记述中国煤炭工业技术的主要论著记载近代煤炭生产与技术发展状况的代表性论著有:《煤说》、《中国十大矿厂调查记》、《中国煤矿》、《中国矿业纪要》与《中外合办煤铁矿业史话》等。
其中,《中国矿业纪要》由中央地质调查所印行,共7 卷。先后于1921年、1926 年、1929 年、1932 年、1935 年、1941 年、1945 年出版发行。它着重记述了全国煤炭储量、煤层状况、煤质种类、产销状况、各大矿沿革,对其他金属与非金属矿产也有所记述。书中的各种统计数字取自地质调查所的实地调查报告、中华矿学社主编的《矿业周报》以及同时期海关报告等。各卷编撰人分别是:第一次纪要为丁文江、翁文灏,第二次纪要为谢家荣,第三、四、五次纪要为侯德封,第六次纪要为金耀华,第七次纪要为白家驹。石油(一)石油工业发展概况十九世纪末,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开始在中国大肆倾销石油产品,竞相垄断中国石油市场,以获取高额利润。他们在沿海口岸、内地城市设立“油栈”、“经理处”和“代理店”,销售网点遍及中国城乡,“洋油”销售量不断增加,石油及其产品的输入量也迅速增长。如1923 年,煤油进口值已占全部进口货值的6。31%,仅次于鸦片和棉纱而居第三位。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煤油、汽油等石油产品的进口值一直占很大比例。中国的民族石油工业则发展迟缓,举步维艰。
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实业部下设矿政局,矿政局下设地质科,这是中国第一个地质行政部门。地质科长为章鸿钊。北洋政府成立后,实业部分成农业、工商两个部,地质科属工商部,科长由丁文江担任。1913 年1 月,地质科改为地质调查所,主要从事地质科研和地质调查。1913 年10 月工商部成立地质研究所,所长丁文江,后改为章鸿钊。地质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地质教育部门,它不仅培养了我国数十位著名的地质人才,而且为中国的地质调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如翁文灏、谢家荣等在石油地质研究和石油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在中国陕北勘探石油失败后,中国的地质学家并没有气馁。地质学家李四光于1923 年在《现代评论》上著文指出:“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无石油可办。”地质家谢家荣1934 年在所著《石油》一书中亦说:“中国未曾钻探之处尚多,倘能依据地质原理,作更精密之探查,未必无获得佳油之希望,故一隅之失败,殊不能定全局之命运耳。”李四光在英国伯明翰、剑桥等大学讲授《中国地质学》时又提出,在中国华北平原“通过深钻和地震的方法,可以揭露出有重要价值的沉积物”。
1935 年,国民党成立资源委员会,委员长为翁文灏、副委员长为钱昌照,该委员会隶属经济部领导。鉴于抗日战争的急需,翁文灏急切想开发我国石油,于1932 年派地质调查所地质师王竹泉、潘钟祥到陕北进行地质调查。两位中国地质家更正了美孚石油公司地质人员对该地层的错误划分,并发现了永坪、延长的储油构造,在延长、永坪确定了20 个井位。于1934 年春成立了陕北油矿探勘处,孙越崎任处长。从德国、美国购进锅炉、钻铤、钻具等器材,在上海装配成了三套200 米汽动顿钻钻机,从上海用火车运抵太原。陕北山路崎岖,只能用人抬、驴驮,一路艰难跋涉,将钻机分别运到延长和永坪。在延长钻了4 口井,其中101 井在井深100 多米处钻遇旺油,初期日产1。5 吨,后减为150 公斤。其他井平均日产20—50 公斤不等。在永坪钻了3 口井,其中203 井日产油50 余公斤,从此发现了永坪油田。这是有史以来,中国人第一次自己定的井位,也是第一次自己打出了石油。在此同时建立了中国第一支钻井队,人数为100 人。
1935 年10 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在边区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了延长石油厂,厂长为陈振夏。军工局派来第一科科长兼工程师汪鹏,他在资料缺少的情况下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发现了七里村油田,当时在七里村确定了5 个井位,后共钻生产井13 口,获旺油井6 口。其中,七1 井井深87 米,初期日产原油高达96 吨,被职工称为“起家井”。1943 年,延长石油厂创造了原油年产1200 多吨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