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21中国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后编(1919-1949)(上册) >

第5章

21中国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后编(1919-1949)(上册)-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代军事史料现代军事史方面的资料,规模最大的是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丛书为多卷本,每卷分别由综述、历史文献、回忆史料、大事记、表册、图片、参考资料等部分组成。已出版《八路军》、《新四军》、《后勤工作》、《红军初创时期游击战争》、《红军长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战略防御》、《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国民党军起义投诚》等10 多卷,80 多册,6000 多万字。编者计划编纂43 卷、225 册、2 亿字左右。
  第三节报纸近代以来,我国到底有多少家报纸,至今没有精确的统计数字,更没有一份完整的报纸目录。现仅就一些在各方面影响较大的著名报纸作些介绍和评述。
  《申报》《申报》是我国发行时间最长、社会影响也最大的一份报纸。1872 年(清同治十一年)创办于上海,至1949 年5 月在上海停刊,历时78 年。
  《申报》初由英商美查(Ernest Major)创办,后转售中国商人经营,1913 年才由史量才接办。
  《申报》在初期实际上是列强在中国的喉舌。后来,随着报社所有权的转移,《申报》成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著名报纸。《申报》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代表了他们的利益。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政治局势不断动荡的情况下,《申报》的政治态度也发生了不断变化。一方面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政治腐败的不满;另方面也表现了他们政治上的不坚定性。它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近百年来奋斗、前进的艰难曲折历程。
  《申报》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它不仅记载了各个历史时期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也记载大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它的触角触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因而它被称作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史料宝库,不可多得的历史百科全书”。它的商业新闻和《经济专刊》,是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新闻报》《新闻报》1893 年(清光绪十九年)创刊于上海,初由英商主办,1899年转由美国人福开森(John C。 Ferguson)接办。福开森是著名的“中国通”。他着力经营《新闻报》,使之日渐发达,成为上海著名的四大报纸之一。这四大报纸是《申报》、《新闻报》、《时报》和《时事新报》。二十年代末,福开森又将股权售于中国商人,后大部分股权落入史量才手中。抗战开始后,《新闻报》没有内迁,继续在沦陷的上海出版。1949 年在上海停刊,并改组为《新闻日报》。
  《新闻报》作为资产阶级性质的报纸,不但报道一些政治性消息,体现了他们对各种政治事件、政治形势的基本立场和态度,而且还长期大量报道各地经济新闻和商业贸易的消息,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社会经济曲折发展的脉搏,它为研究中国工商经济和财政金融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大公报》《大公报》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它创办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最初在天津发行,以后辗转在上海、汉口、香港、桂林、重庆等地出版。1949 年在上海改组新生,改变报道方针。
  《大公报》与《申报》、《新闻报》等大报相比较,它的政治色彩较为浓厚。二十年代以后,《大公报》主要由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经营,而主要由吴鼎昌投资。《大公报》曾标榜“超党派”、“为新闻而新闻”,以民间报纸的姿态出现,事实上《大公报》在历次政治事件中都有明显的观点和态度,对南京政府“小骂大帮忙”,客观上支持南京政府,故人们常以“大公报大不公”讥讽《大公报》。《大公报》的“政论”闻名报界,其“社评”是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重要史料。
  《晨报》《晨报》创办于1916 年,在北京出版。是以梁启超等为首的进步党的机关报,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
  《晨报》最初称《晨钟报》,李大钊曾受聘担任总编辑,后《晨钟报》被皖系政府查封,1918 年更名《晨报》,维持至1928 年停刊。
  《晨报》每天以大量篇幅报道国内外政治新闻,特别较多地反映北京政府的政治活动和人事变迁,因而它为我们研究北京政府、北洋军阀,提供许多系统史料和线索。
  《晨报》的另一特色是较多地传播了新文化、新思想、新文学。《晨报副刊》曾刊登过许多传播十月革命影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刊登过许多属于新文学的诗歌和小说。《晨报副刊》和《京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被誉为五四时期著名的“四大副刊”。
  《民国日报》1912 年民国建立后,政权逐渐落入袁世凯集团手中,他们争权夺利,践踏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对袁世凯的斗争,并于1916 年在上海创办《民国日报》作为斗争的阵地。1924 年国民党“一大”后,该报成为改组后的国民党机关报。
  《民国日报》一方面揭露北京政府的腐败政治,另一方面继续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主张,从而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上的一面旗帜。孙中山发表的讨袁护法文告、函电、谈话、演说等,不少登载于《民国日报》。五四运动前后,《民国日报》曾创办《觉悟》副刊,刊登许多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俄国革命和劳工运动的文章。这一时期,《民国日报》也发表一些其他政治观点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文章。1925 年《民国日报》右转后,发表了戴季陶的《孙文主义的哲学基础》等。《民国日报》于1932年停刊,后虽一度复刊,但影响已远不如以前。
  《益世报》《益世报》是天主教会出版的报纸,1915 年创刊于天津,创办人雷鸣远。抗日战争时期先后迁昆明、重庆出版。1945 年4 月后增出西安版、北平版、上海版。1949 年1 月天津解放时停刊。上海版至1949 年4 月停刊。这是一份出版时间长、有重要史料价值的报纸。
  《京报》《京报》是由邵飘萍于1918 年在北京创办,终刊于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这是一份二三十年代在北方影响很大的著名报纸。《京报》在邵飘萍的主持下,揭露北京政府依靠帝国主义争权夺利的罪行,谴责北洋军阀镇压群众运动,热情歌颂“二七大罢工”、“五卅运动”等,因而《京报》受到北京政府的敌视,1926 年4 月邵飘萍被逮捕杀害。
  《京报副刊》是著名的新文学研究的园地,发表过不少新文学作品,推动了新文学运动的发展。
  《京报》为研究北洋军阀政治和爱国群众运动,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史料。
  《中央日报》《中央日报》是中国国民党的中央机关报,它于1928 年2 月创刊于上海,后迁南京。抗日战争爆发后,曾迁往内地,在各地出版。《中央日报》坚定地宣传国民党的方针、政策,发表对各种政治事件、国内外大事的政治主张和基本态度。它是国民党的政治喉舌和舆论工具。1949 年后,《中央日报》随国民党迁往台湾,继续出版。研究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历史,《中央日报》可以提供许多有参考价值的史料。
  《扫荡报》1932 年6 月创刊于南昌,前身为《扫荡三日刊》。1935 年迁至汉口。
  抗战期间在桂林、昆明、重庆同时出版。1945 年11 月更名《和平日报》,在南京、上海、兰州、汉口等地出版。它是国民党军事系统的报纸,是研究国民党军事的重要资料。
  《字林西报》《字林西报》是一份英文报纸,即《North China DailyNews》,原名《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创办于1850 年(清道光三十年),1864 年始更名为《字林西报》,并由周刊改为日报。由英国商人创办于上海,是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最著名的、影响最大的一份外文报纸。它是列强在中国的重要侵略机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言论机关报。《字林西报》为帝国主义侵华活动唱赞歌,对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的正义行动大肆诬蔑。1949 年上海解放时,《字林西报》继续与中国人民作对,受到上海军管会的严重警告,被迫于1951 年3 月停刊。《字林西报》在中国发行101 年,经历了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全部历程。它是研究帝国主义侵华的重要史料。
  《中华日报》汪精卫政治派系曾在三十年代初先后创办《南华日报》和《中华日报》,宣传该派的政治主张。抗战开始后,《中华日报》一度停刊,1939 年7 月再次复刊,成为汪精卫汉奸政权的机关报。《中华日报》极力鼓吹汪精卫集团的“和平、反共、建国”的汉奸谬论,为汪伪政权的统治呐喊。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汪伪政权的垮台,《中华日报》亦被迫停刊。《中华日报》是研究汪精卫汉奸政权的重要史料。
  《新民报》1938 年1 月1 日创刊于北平,是抗战期间汉奸组织新民会的机关报,由日本华北派遣军报导部直接掌握。该报大力宣传日本侵华政策和华北伪政权的活动,是研究日本侵华史和华北伪政权的重要参考资料。
  《大同日报》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建立了伪满洲国这一傀儡政权。1932 年在长春创办《大同日报》,后改称《康德新闻》,直至伪满洲国垮台始停刊。《大同日报》是伪满洲国政权的言论机关,它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宣传日本军国主义种种侵华谬论,宣传所谓的“共存共荣”、“建设东亚新秩序”及“中日提携”、“日满经济一体不可分”等,在舆论上为日本侵华张目。《大同日报》和以后的《康德新闻》是研究伪满洲国和日本在东北统治的重要史料。
  《救亡日报》、《生活日报》、《抗战日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人民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全国各界人民、各社会团体积极开展救亡活动。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为了动员人民起来抗战,激发人民的救亡热情,于1937 年8 月在上海创办《救亡日报》,一批著名的学者、作家郭沫若、夏衍、茅盾等参加了编委会的工作。上海沦陷后,该报辗转在后方城市继续出版,在知识界、文化界和广大青年中产生了较大影响。皖南事变发生后,由于该报抵制国民党的反共活动,1941 年被迫停刊。抗战胜利后,曾一度更名为《建国日报》在上海出版。但不久即被国民党查封。
  抗战期间,1936 年6 月邹韬奋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1938 年1 月,一批文化、新闻界人士在中共支持下,在湖南长沙创办《抗战日报》。这些报纸以丰富多采的内容,积极宣传抗日救亡运动,揭露国民党的各种弊政,因此深受后方群众和进步人士的欢迎。
  《救亡日报》、《生活日报》、《抗战日报》等,都为研究抗日救亡运动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
  《民主报》1941 年9 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香港创办机关刊物《光明报》,宣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政纲和对时局的主张。抗战胜利后,中国民主同盟改《光明报》为机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