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17、18中国通史第十卷-中古时代-清时期 >

第87章

17、18中国通史第十卷-中古时代-清时期-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竹纸中以江西、福建的“连史”、“毛边”最为普遍,多用于印刷书籍。皮纸产量居第二位,多作为书画纸和印刷纸。麻纸主要产于北方各省,但其产量所占比例逐渐减少。由稻草、麦秆制造的纸比较粗糙,多作包装、火纸等杂用①。
  造纸技术清代造纸技术集历代之大成且有所创新,各地工艺虽略有不同但都已达到较完善的地步。例如,据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所载,道光初年陕南地区的竹纸制造工艺大致如下:选择适当时节砍取水竹,经过用水浸沤,蘸石灰浆堆沤,再经过甑蒸,碱水煮,加入黄豆与白米水浆(淀粉溶液)蒸等工序,制成纸料;然后将纸料下踏槽细踏,再下纸槽搅匀,用竹帘抄造,叠压去水,最后逐张揭起,刷贴在焙墙上焙干。如做细白纸,则在纸料入槽后加入适量的白米汁,可制成细紧的白纸。如做黄表纸,加姜黄末,即成黄色。清代黄兴三在《造纸说》中记载的浙江常山造竹纸技术与此基本相同,但在制纸料时减少一道蒸煮,增加两次曝晒,纸料用水碓舂捣而非人工踩踏,整个造纸过程要经72 道操作手续才能完成。中国传统造纸术中,主要用竹帘作为抄纸工具。康熙年间出现了用铜网抄造的“阔帘罗纹纸”①,纸宽有六尺。用铜丝编成的铜网,要比竹帘坚牢,使用寿命也较长,并且能造出较薄的纸张,因此它是造纸技术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但铜网容易起拱走形,制作上也存在一些技术困难,特别是这一发明并未引起重视,以至“无人继作”。直到此后一个世纪左右,西方于十八世纪末及十九世纪初发明了长网造纸机和圆网造纸机,才又开始应用了铜网造纸技术。
  数量和质量清代前期纸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品种增加,用途也更加广① 潘吉星:《中国造纸技术史稿》,文物出版社1979 年版。
  ① 徐康:《前尘梦影录》。
  泛,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道光年间(1821—1850)。例如安徽泾县一带生产的宣纸,用青檀皮掺入适量的楮皮或稻草制造,洁白柔韧,吸墨和韵墨性能良好,宜于书画、拓印和印刷。乾隆时期宣纸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当时皖南一些山区几乎家家从事造纸,宣纸的品种已近百种,其中有长达丈二的大幅宣纸,也有五色、界栏、山水、花鸟等精致小笺;有单宣、夹贡、罗纹、玉版等生宣,也有虎皮、珊瑚、冰琅、云母、泥金、蝉翼等熟宣,品种齐全,名目繁多,可谓一时之盛。康熙乾隆时在加工纸方面的又一项成就是仿制出历代的名纸。如仿五代南唐澄心堂纸,仿宋代金粟山藏经纸,仿元代明仁殿纸,仿薛涛笺等,都很著名。此外还研制出一些新的品种,如梅花玉版笺,金花笺(洒金彩蜡笺)等。这些加工纸大多制作精美,造价高昂,至今尚可在故宫博物院等处见到。虽然十八世纪下半叶以后西方发明了各种造纸机械,生产效率远远超过了中国的手工纸,但中国手工纸的许多优点是机制纸所难以达到的,因此西方和其他国家的专家学者(如18 世纪50 年代的法国经济学家杜尔果等),从很早的时候起就已对中国传统的尤其是一些特殊的造纸技术感到兴趣,并设法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第十节印刷印刷业的发展清代印刷业相当发达,官府、私家都很重视刻印书籍,书坊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历代著作约有25 万种,其中有一半以上是清代出版的①。在质量方面以清代前期内府本和私家精刻本为最好,有些坊刻本也属上乘,不仅注重校勘,而且刻写、纸墨、装帧等都很考究。清代后期官刻私刻的书籍虽然数量不少,但往往印制粗劣,错讹较多,质量已大不如前。
  雕版印刷清代的印刷仍以传统的雕版印刷术为主,武英殿修书处、扬州诗局以及一些学者和藏书家刊刻了大量很有价值并且精雅悦目的书籍。同时,雕印技术如饾版、套版技术也有所进步。例如,康熙时内府刻本五色套印的《御制唐宋文醇》,精刻饾版彩色套印的《芥子园画传》,道光年间广东云叶庵五色套印的《杜诗》,涿州卢绅所刻六色套印的《杜工部集》等等,都是色彩斑斓,异常精美,显示了高超的雕版套色印刷水平。
  活字印刷清代的活字印刷术有较大的发展。活字有铜活字、木活字、泥活字等,在官私坊肆间以木活字最为通用。如乾隆三十八年(1773),为选印世所罕见的一批书籍,四库馆副总裁金简建议仿照元代王祯创造的木活字印书,经乾隆批准刻造,于次年刻成枣木活字25 万多个,并先后排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共138 种,2300 多卷。这是我国历史上用木活字印刷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在“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出版过程中,选料造字,工艺完善,排印时,分工明确,程序严密,并总结出《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可以遵循,反映了木活字印刷技术的进步。乾隆五十六年(1791)和五十七年,为满足社会需要,由程伟元主持两次以活字排印《红楼梦》,世称“程甲本”和“程乙本”。这两个木活字印本都很著名,是研究《红楼梦》的宝贵资料。木活字印刷延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到辛亥革命前后,苏州校经山房等还在以木活字出版书籍。
  金属活字的应用是印刷史上的一件大事。元、明两朝已有一些人试用锡、铜、铅等金属材料制成活字印书。现存较早的清代铜活字印本是康熙二① 杨家骆:《中国古今著作名数之统计》,载《新中华》(上海)1946 年第4 期。十五年(1686)钱陆灿编选吹藜阁排印的《文苑英华律赋选》。雍正四年至六年(1726—1728),清内府用铜活字排印的著名的《古今图书集成》,全书一万卷,另目录40 卷,分装525 函,共5020 册,是历史上用铜活字排印的最大的一部类书。此外,广东佛山唐氏书商曾用泥型铸铜活字三副,共20余万字,于咸丰年间(1851 或1852 年)印成《文献通考》348 卷①。
  关于泥活字的使用情况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以后泥活字的使用情况,现在还不十分清楚。
  但直至清代还有人在研究和使用泥活字印刷,则是确定无疑的。康熙五十八年(1719)山东泰安徐志定磁版印行张尔岐撰《周易说略》和《蒿庵闲话》,自称“偶创磁刊,坚致胜木”②。有人认为所谓“磁版”使用的是泥活字上瓷釉后烧成的瓷活字,也可能是泥活字拼版后再上瓷釉烧成磁版,有人则认为磁版并非活字版,但无论如何,这是对印刷技术进行革新的一种尝试。道光十二年(1832),苏州李瑶用胶泥活字排印了其所校补的《金石例四种》和温睿临《南疆绎史勘本》。此外,在江苏常州、无锡和江西宜黄也都有人从事过泥活字印刷。安徽泾县的翟金生,按照毕昇的方法花费30 年时间,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制成泥活字十万多个,分大、中、小、次小和最小五号,并试印成功自己的诗集,名为《泥板试印初编》。他把这套泥活字印本书称为“泥斗板”、“澄泥板”或“泥聚珍板”。此后他又用这套泥活字排印了《仙屏书屋初集》、《修业堂集》、《水东翟氏宗谱》等。
  1814 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来西亚开办印刷所,聘请中国人蔡高、梁发等铸造汉字铅字,并印成《汉英字典》和《新约圣经》①,这是最早的铅印中文书籍。而中国本土铅印书籍的出现,则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事情了。① 张秀民:《我国最早的金属活字》,载1961 年10 月14 日《光明日报》。② 泰安磁版张尔岐《周易说略》徐志定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