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奇经八脉专管阳气之路,这个系统,并不是十二经脉的系统,但奇经八脉却
辅助支配了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既司无形的精神,有人认为就是道家所谓的“精气神”,这一点是
有问题的。
但是中医的理论,却非常重视奇经八脉。
气脉之争印度无奇经八脉及十二经脉之说,但在唐代传进西藏的密宗,却有
另外关于气脉的理论,就是三脉七轮。
在医学的观点上来说,气脉就是气脉,但在练气功及瑜伽术者的眼中,气脉
的问题非常重大,他们认为奇经八脉不够精细完整,三脉七轮才是正确的说法。
至于我们的道家,又认为三脉七轮无啥稀奇,奇经八脉才正确。大家争来吵
去,也有千多年的时光了,不管谁是谁非,气脉对于针灸关系太直接太密切了。
前面简略说过了奇经八脉,让我们也将三脉七轮作一个介绍,大家再来判断吧!
三脉是什么三脉是三条气脉,即中脉、左脉及右脉。
最重要的一条为中脉,是蓝色,似乎是在脊髓的中间,由顶下至海底。海底
即肛门前的一片三角形地带;密宗又称之为生法宫,如果是女性的话,海底就
是子宫。
在中脉的两边,有左脉及右脉,与中脉平行,距离约牛毛的十分之一。
左脉为红色,右脉为白色。
左脉下通右睾丸,右脉下通左睾丸,女性则通子宫。
因为气脉是交叉的,它的路线与神经有关,所以右边病时左边痛;左边病时
右边痛。
不要认为中脉有颜色,有距离,就认为三脉是肉眼可见的具体事物了,那是
不正确的。
从生理解剖的观点上来说,三脉是看不见的。只有在作静定的功夫时,气脉
通了,自己才会见到它们。
七轮在哪里什么是七轮?顾名思义,是七处与周围有连带关系的地方。
所谓七轮,就是:顶轮、眉间轮、喉轮、心轮、脐轮、海底轮、梵穴轮。
顶轮——从额头的发际开始,往后横拼四指的距离处,就是顶轮的位置,也
就是婴儿幼小时会跳动的部位。以道家的说法,此处在封口以前为先天,那时
婴儿不会说话,但却表情丰富,好像有说有笑的样子,因为婴儿还处在形而上
的境界中,与以往的精神环境保持接触。等到顶轮封口以后,婴儿就会说话了,
而开始进入了后天的生命。
此轮又名大乐轮,在静坐未打通大乐轮以前,等于是受活罪,腿麻脚酸,一
旦打通了顶轮,脑部气轮充满,其乐无比。
道家称头部为诸阳之首,像似有大乐,顶轮有三十二根气脉,如雨伞一样,
由间脑向外分散。
眉间轮——在两眉之间,印堂稍下的地方,称为眉间轮。道家修神仙,练静
坐的人,在眉间轮气脉打通后,就会有相似神通的境界,叫作眼通。真有天眼
通的人,没有任何物质的东西可以障碍到他的视野。换句话说,闭着眼睛,隔
着墙壁,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外界的一切。
喉轮——由眉间轮向下,到喉结的地方,称为喉轮,这里一共有十六根气脉,
像倒转的雨伞,接眉轮诸脉,包括到上胸部的食道及气管,这个喉轮又名受用
轮。
依照印度治病的方法,注重气脉治疗,喉轮的十六脉若不干净,心中便难得
安宁,烦恼多病,所以瑜伽术中有用白布清洗食道及胃部的办法。四川治疗疟
疾,也有用鲜的葛根,去皮后,以病人中指为一寸,由口腔通入食道及胃,疟
疾即愈。所以如能保持食道清洁,则可健康少病。我们喝了牛奶,在空杯子上,
可以看到残留的奶汁,牛奶尚且不过是流体而已,我们一日数餐,食道中脏乱
的情形,也就同垃圾桶差不多了,焉能健康长寿。以个人的经验,喉轮与胃壁
极难保持清洁,唯一的办法是少食。
心轮——神秘学者称为法轮,此轮在肚脐上四寸(人身寸)的地方,共有八
脉,也像雨伞一样,向下分散。
脐轮——在脐轮的地方,是神经丛的中心,由此开始,向外分散六十四根脉,
中间分散达到腰的四周,往上分散达到心轮,向下分散达脚跟。
海底轮——由脐分散的脉,接到海底轮,就是男性的会阴,臀下的三角地带,
女性的子宫口之上。
道家对生命的看法,男性一切生命的原动力,都在身体的下面,所以男性善
立,如果两膝有力而灵活,则是健康与长寿的象征,男性年老时两腿发软,就
不是好现象了。
至于女性的生命力则在肚脐以上的部位,所以女子不善久立,而且走路摇曳
生姿,就是因为下面没有力量的缘故。
梵穴轮——前六轮都在人体之中,这第七轮,却在人体之外。
在顶轮处四指之外的上方,离开了头顶,就是梵穴轮的地方,在这里,人体
放射出光芒。这种说法,以前认为似乎有点荒诞不稽,但是近年的红外线摄影,
已可摄到人体放光的情形,而证实了梵穴轮的可能正确性。
据说,红外线摄影,证明任何物体都可发光,植物自然也不例外,最妙的是,
当我们离开了坐过的地方三小时后,红外线摄影,仍可摄到我们残留在那里的
放射光。
七天的变化前面粗浅地介绍了气脉的问题,现在谈一谈生命的入胎变化。
在卵子与精子结合,生命开始后,第一个七天,生成了督脉。上从间脑下达
海底。第二个七天,生出左右两眼,此后则每七天一个变化,到了三十八个七
天后,婴儿才会出世。
这也就是七日来复的道理,后天的生命、身心的变化,都是七天一个周期。
如患伤寒症的病人,七天一个变化,要经过三七二十一天才会痊愈。
你的鼻子通不通说了半天,各种气脉问题,归根结底一句话,奇经八脉与三
脉七轮是并不冲突的。三脉中之中脉,就是冲脉,而道家所谓的左青龙(主血)
右白虎(主气),即三脉中之左右两脉。
前面气脉的介绍,等于陪同大家逛了一趟西藏及印度,简单地看看这些人体
神秘学的陈列。但是,最要紧的是我们能知道如何调整气脉,将来有机会,也
许再作专门的介绍。
如果醒时发现仅右鼻通时,就是稍有疾病的前奏,正常的人,白天左鼻通
(阳),夜里右边通(阴),时间的计算是夜十一时起,到中午十一时算白天,
过后则算夜间。
生命的来源问题气脉是根据什么在生长?靠什么在变化?
是上帝的安排吗?是菩萨的旨意吗?抑是自然的现象?
这是生命来源的问题,医理本来就是玄而又玄了,再加上生命的来源,就更
是玄上加玄了。
生命的来源是医理的哲学,医理学引导着医学,但哲学却引导着医理学,所
以我们也不能不追索生命来源的问题了。
|下一部分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第六章碧眼方瞳是神仙上次说到三脉时,曾指出三脉的颜色,后来有许多人
来问,不知这个颜色是否在人体解剖时可以看到,如果可以看到的话,那么三
脉就是一种神经或器官了,怎么能说是无形呢?
现在我要郑重告诉各位,在人体解剖时,三脉是绝对看不见的,所谓的三脉
颜色,是修炼气脉有成就的人,在定境中,自己反视到自己体内,所看到的颜
色;中脉打通时,定境中呈出一种蓝色等景象,道家有一句话:碧眼方瞳是神
仙。
这就是说,修道有成就时,气脉全通,两眼蓝色,眼瞳定而有力,发出方楞
似的光芒。这句话并不证明,白种人的碧眼就是中脉已通,请大家不要误会,
因为道家是我们中国的产物。
《易经》六十四卦与七轮在我们说到七轮时,曾提到每轮的脉数,心轮有八
脉,喉轮则加倍,为十六脉,顶轮又加倍,为三十二脉,脐轮则为六十四脉。
这些脉上下雨伞形放射交接,形成葫芦状(见上)。
再看这些脉的数字,从八至六十四,与《易经》的八卦,演变成十六卦、三
十二卦,以及六十四卦,恰好是同一原理。
《易经》是画宇宙的现象而得,而七轮的法则,正说明了人体是一个小宇宙。
心轮的八脉,加上喉轮十六脉,加上顶轮的三十二脉,最后加上脐轮的六十
四脉,一共合计得一百二十脉,配上地水火风四大类的病种,归纳出人体可能
产生的疾病的类别与部位。
胍和脉现在又说到中国奇经八脉的问题了。
“胍”字和“脉”字有没有不同?这两个字代表不同的意义。
但是中国古代的医书上,都在通用,如果从气脉的道理来讲,一定要认识清
楚。
“胍”:血脉之脉,代表着血管及神经。
“脉”是气脉的意思,与血管神经有关,但并非相同。
《内经》一书中所谈到的“胍”与“脉”,有时意义是相通的,其实,有的
地方是讲血胍,有的地方,却是讲气脉的问题。
西洋近代文化,也有许多谈论气脉问题的理论和书籍,有许多称之为超越的
电磁波等等。
血是什么生活在二十世纪的我们,天天听到高血压呀,验血呀,血糖呀,贫
血呀,种种关于血的问题。
一个青年人,去看一个中医老先生,听到他说病人血不清的话,不免偷偷地
暗自发笑,心中下了一个断语,认为中医太不科学,没有经过检查,就说什么
血清不清的问题。
其实,现代的人,都是把“血”作表面的解释,认为就是血管中奔流的红色
东西而已。
但是中国古代的医书上,“血”的真正含义是广泛的。
“血”包含了人体中各种的液体,除了血管中的血以外,所有的内分泌(荷
尔蒙),人体内在的各种化合都包括在内,所以中医的一句血不清,可能意味
着内分泌不平衡。
因此,我们先要了解中医学上“血”的含义,才能深入研究。
奇经八脉和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为什么如此重要呢?
在道家的经验上来说,如果奇经八脉都畅通了,精神状况便会达到一种超越
的境界,就是:“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
奇经八脉如何才会打通?
在《黄帝内经》和道家的丹经里,曾作过一个比喻,在十二经脉气机充满时
候,才可能流溢分散到奇经八脉之路线中,就好像一条大河,或者水库,涨满
之后,自会流到特置的沟渠之中,可是十二经脉的气机如何才能充满呢?这就
要靠修持的功夫和成就了。
食气者寿许多道书以及孔子家信上也曾说过:食气者寿。
道家的说法是:食肉者勇而悍,食谷者慧而夭,不食者神明而长寿。
许多人认为,爱吃牛肉的民族,是富于侵略性的。它是否也是根据道家的话,
不得而知。而我们食五谷的人,虽然聪明智慧,难免多病而寿促,唯有不吃的
人,才能长寿,那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如此说来,我们还没有长寿,岂不是先就要饿死了吗?
其实,这个意思就是尽量少食而已,昨晚看见晚报上的一则科学新闻,说到
西方医学对于健康长寿的新理论,第一桩就是少食,三十岁以后尤应少吃脂肪
及醣之类,他们的这种少食说法,道家在千年前就已经提倡了。
可是,提到少食或不食,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