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风生水起 >

第147章

风生水起-第147章

小说: 风生水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析资料比较完全不同。由此可以断定,管状物不可能是外星人带来。
        同时郑剑东教授在中国地质局地质研究所通过一种叫作热释光测定同位素的办法,测得铁质管状物样品的年龄距今约十四五万年。同柴达木盆地有人类活动的历史3万年比照,意味着这些管状物不可能是人类所为。
        化验最终认定样品为碳和黄铁矿的胶结物,不是人工所致。
        同白渔那次的化验结果相比,以前8%的不明元素也验明了身份,居然是常见的金属元素钾、铝、钠等。
        外星人洞的神秘管状物一走进专家的试验室,身份居然如此平常——普通的名字“黄铁矿”。专家们的看法最后趋于一致:对托素湖管状物的研究方向,应由“上天”变成“入地”。因为,它们既不是来自地球人,更不是来自外星人,只是一个刚刚被发现,但已经历漫长时光之旅的地质之谜。
        假说大比拼
        首先,考察队发现,这些管状物只分布在较硬的砂岩里面,这一发现使考察队对铁质管状物形成的最初环境有了了解。根据地质学上的岩相理论分析,这些较硬的砂岩层是由洪水冲击形成,在地质学上,这种岩相叫作洪流相。周德安、郑剑东等人认为这些铁质元素是上百万年之前,被洪水激流冲刷到托素湖一带,然后沉积在砂岩之中。
        为什么这些管状物只分布在较硬的砂岩?郑剑东认为,这个沉积属于陆相沉积环境,洪水泛滥时,水流很湍急,携带物质比较多,带来的铁质也比较多。大部分管状物是铁质元素和沉积物一起被快速掩埋,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沉积物同水隔开以后,逐步变为还原环境,水中硫化物分解出硫化氢气体,同洪水冲击携带的铁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了黄铁矿。
        对于铁质元素的来源以及形成黄铁矿的原因,考察队的专家们看法一致,但对于沉积学说认为这就能够形成管状物,周德安等人却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理由是沉积作用不可能使铁质元素这么丰富地集中在一起,而形成几何形的管状更是不可能的。
        争论归争论,专家们求同存异,一致认为:管状物的形成同柴达木盆地几百万年前的古地质和古气候情况是分不开的。要揭开这一奇异现象的奥妙,就必须要再回到数百万年前甚至更为久远的柴达木。
        离托素湖不到300公里的诺木洪乡,有一道奇特景观:戈壁滩上,一条由贝壳和沙粒结成的绵延数公里、5米多高的堤梁,被当地人们称为贝壳梁。这些贝壳向今人述说着柴达木的古地质和古气候情况。距托素湖西北不到40公里的化石山,那里无数的海虾完整地镶嵌在化石山岩石中,今天看来依然栩栩如生。这些都说明在距今4000万年前,柴达木还是汪洋大海。后来的造山运动产生了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和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的不断提升,导致了周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专家认为,这种变化事实上正是托素湖神秘管状物形成的外部原因。
        距今上百万年前,由于柴达木盆地的倾斜和当时的气候条件,形成古托素湖,面积比今天的托素湖大得多。巴音诺瓦山原来是古托素湖底一块平坦的陆地,只是后来由于地质挤压作用,像弯起的弓抬升出湖面,抬升后的山体产生了裂隙。通过考察专家们发现,巴音诺瓦山外星人洞正好在这座山的裂隙之下,而“外星人洞”正是裂隙被水冲刷形成的。对于“外星人洞”里发现的那个管状物,郑剑东认为,在地壳变动过程中,熔岩在地层下奔突,遇到裂隙就喷射出来,这样藏在裂隙里的岩浆就形成了后来的神秘管状物。这个推测还有一个依据,那就是管状物的放射性铀含量达到每克208毫克,比周围的岩石高出几十倍。
        然而,周德安和高军平对于郑剑东这种观点提出否定意见。他们认为,经过取样分析没有发现管状物是岩浆形成的有力证据,管状物周围的岩石也没有被高温腐蚀。放射性元素的来历还须继续研究。
        周德安、高军平通过对托素湖一带地貌的考察,认为托素湖地层比较稳定,地层下的岩浆并不发育,在极小的范围内,管状物既有沉积作用形成,还有岩浆形成,这种情况在地质学上不可能出现。
        况且如果有火山活动,柴达木油田就不可能形成。
        终于,准确破解谜团的转机出现了:高军平通过野外考察,发现铁质管状物内有植物碳化后的残留物。周德安、高军平据此认为管状物是植物被沉埋后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植物化石。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发现。
        高军平在“外星人洞”的管状物上分内外壁取下两份样品,送到兰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进行化验,通过一种精确度能够达到10…9次方的等离子发射光谱测试,得知组成管状物的有数十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同郑剑东等人在北京的测试结果一致,有机物含量相差不多,但样品中钾和铁含量的渐变规律,却有利于管状物是植物化石形成的观点。管状物内壁向外壁,铁含量增加,钾含量减少,有机物含量相差无几。专家们通过观测,虽然没有发现树干、树皮等植物结构的显微镜下证据,但从宏观上却发现了树状的同心圆结构,这些结构酷似树木年轮,并且有的管状物从外部状态看,呈现出树状结构。如果这些管状物曾经就是树木,那么,今天已是戈壁的柴达木,昔日众多的树木又是来自哪里呢? 

        揭开神秘面纱
        距今数百万年前,柴达木处于亚热带环境,当时青藏高原还在隆起,边缘却有高山围绕,印度半岛的暖湿气流进入盆地,使柴达木雨量充沛,植被茂盛,洪水暴雨不断。激流携带泥沙覆盖了树木,大树从此进入了漫长的演化过程。
        后来,喜马拉雅山急剧升高,印度洋季风带来的雨水被挡在喜马拉雅山南坡。柴达木盆地气候变干变冷,水面逐年缩小,而诺木洪一带是盆地的低洼处,后来湖水枯竭,青藏高原的隆起带给柴达木盆地沙漠化和干旱。托素湖一带的地层开始了剧烈的沉积作用,使大树被土壤和砾石深埋在地表之下数百米甚至上千米深。这个过程需要几十万年的时间。地表下的树木经过脱水,自由氧逐渐消耗,环境由氧化转为还原,这是铁质管状物形成的关键时期。管状物周围的铁质,由三价铁变成二价铁,逐渐向疏松多孔的木质结构流动。按照地质理论,地层下每一千米深度,温度就要增加33℃,在这样的温度和化学的条件下,树木发生了一种有趣的变化:疏松的木质部逐渐腐烂,铁质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吸附在了不易腐烂的树木韧皮部,这就是铁质管状物最初的形状。
        托素湖外星人遗址之谜经历了天上、人间、地下的一波三折,最终还是从人类难以企及的星外,演变到了柴达木久远的历史长河之中。
        



      作品相关 识香奇缘
      (更新时间:2006…12…1 20:14:00  本章字数:4001)


        今天没有灵感,怎么也写不出,只好拖一下,用以前写的科幻小说顶替,望大家谅解。我现在是写到连自己也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步了。
        陈鸣在明城大学读书时期的一个寒冷的冬日下午,天阴惨惨的,看来不久后要下雪。陈鸣受人之托去送一个包裹,路上走得急匆匆。突然他一不小心和某个人撞了个满怀,那人“啊呀”的叫了声,摔倒在地,把手中的书散满地。
        陈鸣慌忙说:“对不起,撞着您了,有没有事?”
        那人是个挺年轻的女孩子,自己扶着起来拣地上的书,一言未发。陈鸣也帮她拣书。她一直低着头,额头长长的秀发遮住了面庞,所以陈鸣只看清她那小巧高耸的鼻子和两片薄薄红润的嘴唇。但觉得她肤色白晰,应该是个清秀可人的女孩子吧!陈鸣手忙脚乱地拣起书往她怀里一塞,然后又急着去送东西。
        陈鸣疾奔到大学东区的实验楼。天气寒冷,但脸颊上还是沁出了豆大的汗粒。他向那里的工作人员打听华春英教授的位置,听一个人说道:“你去暖房看看,八成她就待在那儿。”
        陈鸣道了谢,快速奔到暖房去。所谓暖房,就是一类温室,专供科研栽培各种珍稀植物。
        他找到门牌上标有“华春英用”的暖房,敲了敲门,大叫:“有人吗?”
        叫了几声,没有人应答。陈鸣心中觉得奇怪,发现门虽然锁着,但关得并不是很紧。稍一推,就推开了门。哇!里边好暖,简直回到了炎热的夏天一般。陈鸣关上门,突然一阵浓烈的花香迎面扑来,几乎把薰翻。现在才知道,原来浓香亦会害死人的。
        陈鸣捂着鼻子,抬头一看,看到一个三十多岁,身材高挑,戴着个防毒面具的女人。她那双狭长的丹凤眼冷冷地盯着陈鸣,似乎要看穿对方一般。陈鸣想这就是华春英教授吧。据说她还是孤身一个。嗯,这么凶的女人谁敢要?!
        她隔着面具说话,每一个字都象是在南极冻了一百年再掏出来似的:“你来干什么?”
        在这个凶巴巴的女人面前,陈鸣十分不安,拿出那个包裹说:“嗯,有人叫我送来这个东西。”
        华春英抓住包裹,也不道谢,便将陈鸣赶出暖房。后者心中大怒,冲那女人的背影吐吐舌头:“活该没人要!”
        陈鸣在回校舍的路上,突然听到一条弄堂里传来了女人们的争吵声。虽说他从来不愿意多管闲事,但是好奇心已经被高高吊起,于是走进去一看。原来几个女人围着一位可怜的女孩子在无事生非。那个女孩怀捧着一大叠书,看着眼熟。啊!就是那个被自己撞倒的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陈鸣立即冲进人群。
        一个满脸横肉、怎么看也不象女人的恶妇叉着腰大骂:“好啊!小蹄子,原来有姘夫为你撑腰,怪不得胆子这么大呀!”
        陈鸣火冒三丈,抡起胳膊抽了那恶妇一耳光,她杀猪般地叫起来。
        陈鸣冲那群飞女叫道:“虽说我不喜欢打女人,但是该出手时还得出手。不要让我再见到你们,否则……”
        那群飞女一哄而散,消失在空气中。
        天下起了一颗颗亮晶晶的雪花,陈鸣说:“你好,我叫陈鸣,你呢?”
        那女孩抬起头,脸色微微发红,声音很轻:“萧薇。你可以叫我薇薇。”
        陈鸣突然怔住,在此之前未曾一睹其芳容,心中虽料想她一定是位挺可人的女孩子,但是当她抬起头之际,发觉她的神情样貌,比自己想象中还要清秀,略带一点孩子的稚气,犹如这中的雪仙子。因此不由地怔住。她见陈鸣神色异常,温柔地问:“你怎么了?我是医生,可以帮你?”
        “没……没事儿。”陈鸣装作若无其事。
        她也笑了笑:“你真是个有趣的人。”
        他们边走边聊,原来她是明城大学附近的明城医科大学的研究生,比陈鸣大一岁。
        雪越下越大。他们没有雨具,只好一同挤在陈鸣的皮风衣中。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