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当代-2004年第5期 >

第24章

当代-2004年第5期-第24章

小说: 当代-2004年第5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连几天几夜,他处在寝食不安的焦虑之中。他此时承担在肩的,是一个数万之众的国家企业的重量。一个将企业利益和发展视为生命的人,深知自己将要做出的这项决定,对一个数万之众的国家大型企业具有怎样的分量?所有的经验和良知都在提醒他:在即将做出的这个深受条件制约并且看似严酷的决定时,作为一个国家大型企业的领导者,他应该慎之又慎…… 
  虽然已是深夜,他还是拨通了乌龙1井施工现场的电话,询问钻井进度,指令平台经理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再次提高钻井进尺。 
  这显然是告诉井队领导:尽快完成钻井进尺,并随时做好井队动迁的必要准备。 
  作为决策的依据,他详细询问了施工中的一些情况甚至具体数据。 
  乌龙1井担任领导工作的玄洪池,曾经担任“长城队”的平台经理,是一个有丰富经验的井队领导。现在,单单是在如此深夜接到上级领导的电话,他就已经感受到这事情的分量。他一再保证:尽量做到万无一失…… 
  虽然从平台经理那里得到具体施工进展情况,在这个夜晚里,李春第还是大睁着眼睛毫无困意——三十几年石油工作经验,从学徒到司钻,他虽然熟悉钻井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这会儿心里还是有些不安:如果加快进尺,万一出现与之相关的施工故障,这也是无可开脱的责任…… 
  他抓起电话,通知ZPEB国际部有关项目人员:可以如期签署沙特阿美公司的石油工程合同! 
  几年之后,再度回顾这段往事——作为中原石油管理局的局长,李春第依然心有余悸。他说:那会儿,从沙特到滇南、从滇南到沙特,心里一会儿山、一会儿海,可说是浪涛滚滚;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在如此巨大困难面前,他如果选择放弃,也是可以理解的——条件所限、力所不及嘛!并且——放弃一项力不能及的企业合同,也是企业的一种惯常行为。那样,自然可以避免个人风险,在个人事业和自身利益遇到的巨大挑战中能得以保全自己。而就企业利益和发展的角度讲,放过此种千载难逢的商机,却无异于是对企业对国家利益的一种犯罪…… 
  那些日子,他翻来覆去地衡量着孰重孰轻?心里真是“关山万里,迷障重重”!他心里清楚,在这个充满风险的巨大商机中,如果正式签署下与石油王国的这项工程合同,可说是“火中取栗”的一步险棋! 
  他想起书中读到的一个故事:一个总埋怨自己不能成功的人向另一个人请教,那人只说了一句话:“把你的帽子扔过栅栏!”这人想了半天,终于悟透了这句话的含义——这个看似简单的生活答案中,却充满了智慧和勇气:一旦将帽子扔过了栅栏,你就会打消一切畏难心理,想方设法跃过栅栏…… 
  李春第说:“那会儿,我就是那个‘把帽子扔过栅栏’的人……” 
  他几次三番奔赴北京石化总部,向领导汇报工程进展情况。他十分感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的领导,感谢他们对国际石油工程所寄托的厚望。在此困难时刻,中石化领导亲自出面协调,将兄弟油田的另一支钻井队急调滇南,接替ZPEB继续从事乌龙1井的试油工作,解决了设备动迁的困难。 
  就这样,5000米电动钻机肩负着民族的使命,终于走出云雾缭绕的十万大山,踏上远征中东之路…… 
  一场井队大搬迁,踏破万里关山,在滇南至天津、上海等港口之间展开了。 
  承担设备搬迁任务的,是塔里木中原钻井公司调度长李长顺和保卫科长成国杰。12月9日,设备运到元谋县黄瓜原火车站,意外的困难又来了:车站的管理人员围着一件件庞然大物看了一圈,无奈地摇着头说,火车到湛江要经过成昆线,这条线路是单行线,分一、二、三、四级超限标准;一级超限,要由国家铁道部直接批准…… 
  按照与沙特阿美公司合同的相关要求,ZPEB的设备必须在15日之前运抵湛江,而坐等铁道部的批文下来,还不知何日何时?如绕走另一条双行铁路线,要经过贵阳、成都、南宁等几个铁路辖属局,路程要远几倍,时间也不允许。李长顺和成国杰当即决定,用汽车运输超限设备…… 
  他们当即从昆明租来6部重型卡车,将已经装上车皮的设备改装在卡车上,终于离开了山中小站。 
  从云南乌龙到湛江的两千公里汽运路程,也并非一帆风顺。虽然火车的超限问题解决了,可汽车的超高又成了一道难题! 
  装在汽车上的5000米电动钻机的可控硅房、压风机房和沃尔沃发电机等设备的高度,都超过了铁道桥限定的高度。为了确保设备顺利通过桥洞,每逢过桥,他们就小心地测量高度,给汽车轮胎放气,使高低降到能够通过为止。而一路三省(贵州、广西、广东)经过的铁道桥就有200多座! 
  当然,沿途还要经过无数的障碍物——比如桥梁涵洞、高压线等等;为了不再途中频繁停车耽搁时间,他们就干脆轮流乘坐在前面的开道车上,手里举着警示的牌子。在人多车稠处,干脆每人手里举根竹竿,一边测量障碍物的高度一边指挥车辆通过…… 
  就这样马不停蹄日夜兼程,一路风霜烟尘酸甜苦辣,每个人都瘦下了几公斤,设备车辆终于安全到达了湛江港。 
  2000年的最后几天,满载着ZPEB钻井设备的远洋货轮,乘风破浪,过太平洋印度洋,驶向风诡云谲的阿拉伯海…… 
   
  历史之约 
  沙特阿拉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度。如果由巴林过跨海大桥,进入沙特阿拉伯王国的桥头城市,就是库巴——沙特东部省省会达曼的一个卫星城;这里近傍阿拉伯海湾的宽阔整洁的海边公园,肥大的椰枣树和阔叶棕榈,在海风中摇曳着,时有休闲的人来海边垂钓。面对的那片海域,就是曾经战云密布的海湾——波斯湾。沙特阿拉伯人生活富足,即使男人,也很少从事体力劳动,白天很少出门。每天,一旦黄昏时分到来(做最后一次祈祷之后),这些富足的阿拉伯人就举家而出,到海滩公园里——在草地上铺一方毛毯,一家人(沙特人允许男人娶四个老婆,所以会经常见到一个白袍男子身边围拢着几个穿戴一模一样的黑衣女人)聚在一起“PARTY”。碧蓝的海湾一片落日霞光,鸥鸟起起落落。一群群白色天鹅或黑色的天鹅,随了波浪起伏漂浮——如果没有战机或巡航导弹呼啸飞过的时候,倒也显示出岁月的一种平和。 
  虽然生活富足,达曼和库巴的城市建设,也有不尽完善之处:城市不设置排水通道。这大概是因为天旱无雨之故,设置了地下排水系统也不过是一种摆设。但是,ZPEB项目人员来到库巴的时候,恰恰遇上了几场罕见的疾雨,波斯湾上空乌云滚滚电闪雷鸣,库巴街道上一片水洼…… 
  他们看到,那些日子,正值沙特政府屡屡受到恐怖袭击警告而人心惶惶的时候,出入之间,时遇全副武装的沙特军警在路口严格地盘查过往行人,架设着机枪的装甲车就停靠在路边。许多要道口上,甚至有沙袋垒起的堡垒式掩体;他们在国内从未经过这样的场面,所以每每从枪口下经过的时候,心里难免有些惴惴不安…… 
  同沙特阿拉伯王国所有的城市一样,库巴建筑物中最漂亮的要数穆斯林礼拜寺。作为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国家,沙特有着许多神秘的宗教戒律。沙特阿拉伯的国旗上就写着:“除真主外,别无神,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ZPEB沙特项目部的住地,是距海滨公园不远的一幢阿拉伯风格的别墅式建筑。院里有一高一矮两株椰枣树。虽然已经过了收获季节,未经摘取的椰枣,还一串串挂在树上,时有鸟雀飞来,落在阔大的叶片上啄食,地面上也就落满跌落下来的枣子。枣子是成熟的黄色,肉质十分饱满。捡一枚掰开尝尝,甘甜中有淡淡的涩味。据说,椰枣收获后,要经过加工炮制后才可去除涩味。而院中的两株椰枣树,主人未应时收获,也就做了鸟雀的食品。每到穆斯林信徒做祷告的时间,办事处小院就沉浸在高音喇叭播放出的诵经声中,项目部的中国工作人员,也自觉不自觉地享受着“安拉”的一番祝福…… 
  项目部人员刚刚来到库巴的第一天,就深切地感受到了库巴穆斯林公民们对“真主”的虔诚。 
  刚到的那天夜里,因为时差的原因,项目部的人员本来就睡得不好,辗转半天,中刚刚合眼,就在一种低沉而有力的喊声中陡地醒转过来。那声音如在枕边——就像是他们居住的这所房屋发出来的,低沉且极具穿透力。耳朵里灌满了这种声音,自然无法入睡,看看时间,当地时间凌晨四点一刻左右。本以为喊声过后可以入睡了,殊料大约半小时过后,吼声又一次轰然响起,振聋发聩,只好放弃了再睡的念头…… 
  一阵楼梯的响动声,几位工作人员纷纷苦着脸下来,躺在会客室的椅子上,或看书,或看电视——显然,所有人都无法再睡。 
  第一个异国的夜晚就这样过去。 
  据说,他们开头听到的第一次声音,并不是正式祷告,而是喊信士们起床沐浴更衣,第二次才是正式祷告时间;这样算来,每一次祈祷,喇叭就要响两遍;每天从黎明到晚间,每次高音喇叭的响起,其实并无多少间隔时间。 
  相互熟悉之后,工作人员就同别墅的主人(那个养尊处优的阿拉伯汉子,喜欢中国的乒乓球,虽然球艺极臭,却时常来办事处拉人对决)谈起频繁祈祷的问题,那汉子一脸茫然地反问:“不祈祷,那还去做什么呢?” 
  后来看到当地的报纸,项目部的人们才见到了当日的每天五次的祷告时间表。就像国内报刊每天发布的电视节目预告一样,穆斯林信士们的祷告时间,也要公示在每天的报纸上,甚至具体到每时每分。据说,这时间每天都小有变动,想来也是应该有所依据的吧? 
  这天外出时,有人特别留意了一下驻地周围的环境,但见库巴城大街上,每间隔百余米就会有一处礼拜寺,并且建设得十分漂亮。后来证实,库巴的情况并非特殊,在沙特阿拉伯王国,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是在城市或是空旷罕见人烟的荒漠之中,最漂亮的建筑当属礼拜寺——在单调的荒漠公路上行车,但有加油站的地方,都有虽然规模不大、但建筑却十分讲究的礼拜寺;如果夜间行车,远远就会望见礼拜寺尖顶上绚丽的灯饰,闪闪烁烁,就如荒漠中的一座座灯塔…… 
  在开始的那些日子里,项目部的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等待着那种轰鸣声依次响过。那时不能不这样想到:经书上的话是当真的,一个穆斯林信徒,纵使躲在哪里,也逃不开真主的声音…… 
  那几天正好空闲,就有人好奇地追循着那种响亮的声音,寻找发声的地方;终于发现,办事处的周围,就有三座礼拜寺,呈半圆形排列。无论从哪个方位,都摆脱不开高音喇叭的轰鸣。在每座礼拜寺的圆柱形尖塔的顶部,分上下两层,朝向四面八方,就安装了八只高音喇叭!这样,只要祷告时间一到,库巴城就沉浸在一种滚动金石一样沉重的音律里,就像整座城市都在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