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一年签一次婚约 >

第12章

一年签一次婚约-第12章

小说: 一年签一次婚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楼正门不开。东边有个门,是接待室,却无卫生间。有人指点我绕到大楼
西门,说那边有厕所。进了西门,忽然闻到咱国机关食堂特有的那股亲切气味,
便想象着小黑板上的今日食谱:白菜炖粉条,土豆炒青椒……这些昔日不屑一顾
的毛菜,如今对我这吃腻了热狗的胃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以至我险些忘了自
己进来的最初目的。假如有人留饭,我一定欣然接受,并坚持付款。

    楼里是一条走廊,味道也很亲切,属于报刊油墨加隔夜茶泡烟灰缸的办公室
综合气体。可是,却怎么也找不到厕所。这时,正好有一个中年瘦男人过来,就
向他打听。瘦男人的目光凌厉警惕,上下打量我,并注意观察我其实什么也没拿
的两只手,然后反复盘问我的身份,终于使我慌张起来。瘦男人把我领到一个门
前,严肃地说:“这里的厕所不对外,你赶紧出去!”出去一看,竟又是那个接
待室,身后的门咔哒一声锁上了。我有点发火,却顾不得发作。接待室人员说,
你还得绕到西门去,厕所在那边。

    我不愿再绕,怕再绕到瘦男人手里。情急中,发现街角有一家小旅馆,便尽
可能从容地跑进去。经理是个印度人,可能不止一次遇到我这种有病乱投医的家
伙,二话不说就让我进了服务台,打开专供内部人员用的卫生间。

    方便之后,我一再向印度人致谢,却只字不提几分钟前在使馆里的遭遇。咱
不能因为一泡尿让外人看笑话。再说一泡尿毕竟是枝节,瘦男人肯定也属个别,
广大使馆人员还是好的,甚至瘦男人也是好的。瘦男人对我这种来路不明的人严
加防范,就说明他是好的。总之,不管怎么说,我将仍然向往使馆,因为实际上
我还没有真正接触使馆呢。

    一九九四年八月十八日沈阳

    /* 27 */第二队第27节 领事馆

    签证处在领事馆南门,南门那儿有风。按说春天来了,风应该宜人,却不宜
人,继续冻人。大家就躲到西边。西边避风,还可以看哈德逊河和航空母舰。航
空母舰退役了,泊在河边当展览馆。

    大家都是中国人,有等的经验。出国前,经验丰富的人等过猪肉、缝纫机、
球票和股票,知道在冷风中排队应该多穿衣服。经验不丰富的人也知道多穿衣服,
因为起码他们等过出国签证,偏偏到了美国就疏忽了,以为到处都有空调和沙发,
故穿的都像美国人一样单薄。但毕竟是中国人,懂得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教训,
避风时便常将头探出楼角,向南门那边张望。

    南门那边人还不多,只三个老外,竖着风衣领子贴墙萧瑟着。大家便笑,说
老外的确傻。又说老外吃奶酪,抗冻。有人反驳说,老外的鼻子其实也冻红了。
大家便很满意,不再讲老外,而是讲自己的事,也打听别人从哪里来。有从唐人
街走过来的,有从皇后区坐地铁来的,也有从邻州开车过来的。却没有一个人是
为了签证。中国人回中国用不着签证。再说大家还不想回国,只是想办理因公护
照变因私。已经因私了的办延期,护照丢了的办补发。太阳渐高,南门那边人
渐多,避风的人就陆续过去,希望站得离门近些,却不容易挤,就发生了争执。
一方说我早就来了,那时还没有你呢。一主说那你为什么不一直站在门口?大家
劝架说好了好了别让老外看笑话。又说还是像国内那样发号最科学;说用粉笔把
号写在衣服上也行,老外也不例外;说领事馆应该腾出一间房让在里边等,再沏
一杯茶温暖人心,高末儿就行;说这么大个国家一出手就是龙井,哪好意思高末
儿?又不是澡堂子。

    签证处门玻璃上贴一张纸,告知一周中哪天办公哪天不办公,办公日十点开
门,十五点关门,另外五一节要休息办公日顺延。人们又说在领事馆上班最自在,
中国美国两边的假日都不耽误,休完了五一还有十一,吃完了月饼还有火鸡。

    十点到了,却没开门,大家就有些气,说一天只对外五小时还不按时开门;
说其实是四小时因为还要扣除一小时午休;说剩下的时间干什么呢?有人大声喊
:学习美国报纸社论。众人大笑,不再觉得冷,却增了几分同舟共济的感情,七
嘴八舌指责领事馆安排不当,领事领事,这都领的什么事啊?还想不想进步了?
这时,如果有人站出来替领事馆说情,就算他说的都是实情,恐怕也难息众怒,
气头上的人有的是赶劲话,一句就能把你噎个跟头。所以没人出来说情。

    门终于开了,大家呼啦啦往里闯,重温昔日上电车、抢俏货、占图书馆座位
的拥挤感受。那几个老外可能没有这方面的锻炼,只好呆呆地站在旁边。

    大厅里按不同需要分成好几个窗口,人们便顺势排成好几条长龙。窗口里的
人舒舒服服地坐着,用茶杯盖轻撩水面。大家气犹未消,继续抱怨,场面就显得
乱乱哄哄,嗡嗡营营。一个盛装老太太抱怨得最厉害,口音南腔北调,中英文夹
杂,听不出是大陆人、港台人还是其他什么地方人。老太太大概去英国领事馆办
过事,因此总提英国领事馆。她说中国领事馆照英国领事馆差多了,什么什么都
不行。

    有人附合说,叫个领事馆都比中国的方便,态度还和霭。

    老太太哼了一声:中国呀,全都是乱糟糟的。边说边摇头,金耳坠子直晃当。


    有人小声劝老太太,你对领事馆有意见就说领事馆,别把全中国都捎上啊。


    老太太说捎上怎么了,你以为中国还好啊,好你为什么不回去?

    有人说你怎么这么说呢?你不是中国人吗?

    老太太一扬手中的护照,护照封皮上美利坚的老鹰图案金光闪闪:这么说怎
么了?我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这是美国,言论自由。

    这时,一个小伙子从别的排里扒开众人挤过来,非常凶狠地指着老太太的鼻
子大吼:你给我好好听着,好好听着!你现在站的地方是中国领事馆,不是美国
大街。你骂谁都行,骂谁我都不管,就是不许骂中国!不许骂中国!!不许骂中
国!!!小伙子最后一句话喊得太猛,竟喊劈了音,喊哑了嗓。

    全场鸦雀无声,静得令人心颤。突然,有人鼓起掌来。小伙子不鼓掌,而是
呼哧呼哧喘粗气。

    老太太不再言语,表情非常愤怒,也非常震惊。她回顾四周,纳闷刚才跟她
同仇敌忾的人群,怎么一下子变成了另外的人群。

    那几个纯白人血统的老外也面面相觑,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窗口就连连喊道:下一个,下一个,快点,抓紧时间。

    一九九四年九月十八日沈阳

    /* 28 */第二队第28节 贵宾花

    苍天喜欢贵州,苍天伸出大手,给贵州造出千山万壑。又捧一汪清水,放入
山中。水太静,太老实,苍天不满意,拎起山一角,让地倾斜,大倾斜!水呆不
住了,蜿蜒奔腾,乌龙般呼啸而下。人间大惊,称之为乌江。

    乌江流了一万年,人们只知其险,以为是苍天有意为难。学了科学,开了眼
界,渐渐悟出,原来那是一件大礼物!大礼物水量足,几与黄河同,落差大,上
下两千米,洗衣不方便,泅渡不安全,发电正合适,清洁,便宜,高效,令外省
艳羡:你们咋那么得天独厚?

    十一月八日是人间吉日,一一八,要发要发!百姓喜欢这日子,官员也喜欢,
一声令下,乌江有三个水电站同时开工。太阳出山时,一列又一列车队驶出贵阳
城,分赴各工地,参加开工典礼。

    先走高速公路,再走普通公路,再走乡间土路,傍山,贴水,起伏,盘旋。
车上坐着北京和外省区的领导、专家、记者,每人左胸佩一朵红花,花旁有绿叶,
花下有丝带,丝带上有两个漂亮字:贵宾。

    道路遥远,某一队贵宾于颠簸中漫议天南地北,大事小情,不时向窗外了望。
西南之秋,乌江之畔,苞谷黄了,稻草枯了,但芭蕉还青,香樟还翠。村寨县镇
的农工商学,妇孺老幼,背背篓的,推摩托的,聚在路旁,看车队通过。众人前
沿,间或有一二交警维持秩序,兼向贵宾肃立敬礼,车队不过完,横在帽沿下的
右手不收回。其时,省城同仁已换上藏青色新警服,但衣少人多,来不及缝制,
此间警察仍是橄榄绿老装束。新旧交替,神仙也难一刀切。

    这一带的老乡寂寞多年,最近总见大世面,各级要员不断前往视察,车轮滚
滚,鸟雀高飞。但哪一次也没这一次热闹,事先就听说今天典礼,气氛眼见着红
火起来,像千家万户不约而同迎新娘,生贵子。工地那边早早飘起一群大气球,
球下悬巨幅标语,眼力好的,依稀可辨一些字句: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贵州要
做能源强省,打通五号洞,扬我八局威,不一而足。

    但路边老乡看不到会场,会场在山那边,弄得更隆重。施工队伍戴红、黄、
蓝、白各色头盔,整齐排列,每队前有单位名牌,像奥运开幕式少女举的标识。
民族青年连歌带舞,击鼓吹笙,夹道欢迎贵宾上主席台。主席台有红地毯,矿泉
水,文件袋,还有井然有序的人名座次。

    典礼开始,首长念稿,接受掌声,然后到一块石碑处挥锹奠基。锹是新锹,
锹把缠红绸,用完了还要保存起来作纪念。军乐队奏乐:咱们工人有力量,在希
望的田野上。千响钢鞭噼啪点燃,比钢鞭更响的是开工炮,轰隆轰隆,雷鸣不已,
据说有一一八响,炸得山石纷落,浓烟四起,白浪滔天。

    典礼毕,贵宾顺原路返回,警察又敬礼,老乡又观看。

    某一转弯处堵车,贵宾数人下车走动,其中有一女贵宾,扩胸,深呼吸。晒
红椒的席子旁站一女娃,六七岁,凝眸,或者发愣。女贵宾轻抚其颊,女娃笑,
女贵宾也笑,摘下胸前贵宾花,赠给女娃。女娃羞赧,躲避,女贵宾不允,动员,
终于将花给小妹仔戴上。

    道路疏通,车队离去。三五村童围住女娃,叽叽喳喳,笑,闹,纷纷用小手
摸那贵宾花。山依然高,水依然急,几年后,女娃她们这个水就能生出电了。自
家用一点,其余输给靠海的那个省,让他们痛痛快快开机器,煲靓汤,看雅俗两
路电视。苍天无语,报纸有言,管这叫西电东送,黔电粤用。

    二零零零年十一月十四日

    /* 29 */第二队第29节 垃圾箱

    我充实,因为我热爱接受信息,每天早晨一睁眼就开始接受。先是读报纸。
现在的报纸越办越厚,噌噌噌,一个个小黑字儿像一群小蠓虫,拼命往我脑子里
钻。它们钻完了,我上网。这网可不是鱼网乒乓球网,它能把全世界的信息“数
码”到一起,咣当一下甩给你。你当不上伟人得不了天下但能得天下信息,鼠标
在手,犹如权柄在握,你还想怎样?要不现在野心家怎么好像少了呢?

    网以外,有书,有杂志,还有广播、广告、电话、气球、图片、商标、路标、
文件、简报、灯箱、报表、电影、飞艇(恕我分类不科学,类太多,顾不上科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